第三百七十二章 砍砍砍!砍的大唐官都不夠用了!開科舉?!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海里尋珠的胖橘字數:4434更新時間:24/07/15 11:50:58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

    當李世民下定決心要跟突厥碰一碰的時候,對內,自然要先展開一波大刀闊斧的規整!

    首當其衝的,便是改律!

    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戴胄四個重臣馬不停蹄的伏案了兩個月,終於是把《武德律》刪繁就簡,重磅推出《貞觀律》!傳閱天下!

    從它頒佈的那一天起,大唐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社會環境將變得更加和諧!

    而與此同時,在廣泛聽取各界意見之後,《貞觀律》也增補了不少條文,其中就有“出入律”,專門對出入國境的人員進行了規整,並對出入國境的商品貨物增添了關稅,針對不同的貨物種類,賦予一成到六成的抽稅。

    當這條律令出臺的時候,朝中不少大佬都鬆了一口氣。

    還好,生意還能做……只不過是把原先分給邊將的分紅,交給了朝廷罷了。

    這其實也是好事,畢竟光明正大的了嘛,不用再偷偷摸摸的經商。

    哦對,中間還有一條插曲。

    皇帝不動聲色的派遣了幾路欽差,查辦了幾位在邊關叱吒多年的將領,以貪污、濫用職權、職務侵佔等數條重罪,抄了他們的家。

    箇中滋味,只能說懂的都懂了。

    而與此同時,朝廷大裁員亦進行的如火如荼,各地的官員及在京官員在三個月內陸續進長安考覈,優勝劣汰。

    這工作量,差點給長孫無忌累趴了,李世民只能派房玄齡頂上。

    最終,成果斐然。

    臃腫的朝廷,最終被橫劈豎砍,精簡到了647人。

    地方官,亦是進行了大換血,以至於治理天下的人手都有些不夠用了。

    砍!

    砍砍砍!

    管你東南西北,先砍完了再說!

    當李世民坐在東宮,看到面前的這份簡報的時候,心情是複雜的。

    “輔機啊,玄齡啊。”

    他望着面前兩個身形都消瘦了不少的心腹重臣,讚歎道,

    “這……精簡人員是好的,擇優而用也是好的。”

    “就比如在朝廷這邊,你們將3000多人的內廷,削減到了600餘人,這是很好的事兒!”

    “歷朝歷代,恐怕也沒有哪一朝的朝廷這麼幹淨利落的,人少了,效率反而還高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極好!”

    兩個大臣頂着黑眼圈,卻沒有露出欣喜的表情。

    因爲聽皇帝這話的意思,似乎還要轉折。

    “但是啊……”

    果然,轉折來了。

    只聽李世民無奈道,

    “對地方上,你們也不能太過於粗暴嘛。”

    “有些官員,的確是不太行,能力平庸,不求上進。但也不是不能用嘛!”

    “一下把他們都裁撤了,地方上無官可匹,無人治理,那是要出亂子的。”

    “比起鄉間地主鄉紳治理,總歸還是朝廷命官治理來得好,哪怕庸一點,這治權不能空出來,讓出去哇!”

    他稍稍一頓,朝着一旁喝茶的徐風雷道:

    “聽明,伱說是不是?”

    徐風雷一笑。

    “既然陛下選擇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要徹底摒棄舊事物,那這陣痛期就是難免會出現的。”

    他輕聲道,

    “既然做了,就做到底!若顧這顧那,咧開了口子,那就會讓許多人鑽這空子,最終改革的成效就會大打折扣了。”

    “臣想,兩位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才咬牙狠心,一擼到底的。”

    兩人聞言,皆是點頭贊同。

    “太師所言極是。”

    房玄齡拱手道,

    “事實上,臣已經將標準一再放寬了,可奈何多數地方官員還是夠不上,且是遠遠夠不上!”

    “用尸位素餐來形容他們都客氣了,要臣說,那簡直就是腦滿腸肥,一無是處!”

    “若這樣的官員繼續啓用,那貞觀朝也不會好了!”

    長孫無忌亦是附和道:

    “是啊陛下!不是我們太苛刻,實在是他們太不堪吶!”

    “這……”

    李世民嘆息了一聲。

    “說到底,都是武德朝留下的爛攤子,再往前推推,那都是隋朝留下的攤子了,父皇這些年來,都沒怎麼招攬人才,就這麼得過且過。”

    他感嘆道,

    “現如今,卻是要朕來收拾。”

    “這可真是……這樣一個大唐,看似強盛,可若不是朕與你們撐着,它能好得了嗎?”

    這話還真不是李二自誇。

    要不是有他這個文治武功拉滿的皇帝勵精圖治,再加上這般頂級文武大臣幫襯着。

    眼下這大唐,八成也要短命!

    “唉!”

    李世民捧着手中的簡報,扶額道,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選一批優官良官,以充實各地官缺。”

    “三位愛卿,你們可有什麼好辦法?”

    他的目光,掃向面前的三人。

    這三個,可都是他的頂級智囊,就沒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

    “回陛下。”

    長孫無忌率先開口道,

    “可否從貴族與世族中選取一批青年才俊?”

    “宗室、勳族、世家,如今皆有青年在家讀書修身,他們到底是有幾分學識的,年輕人又有朝氣有鬥志,亦有精力。”

    “將他們下放到地方上去歷練歷練,也可看看成色,將來能爲國家選拔幾個可堪大用的人才。”

    李世民頷首。

    “可。”

    他應聲道,

    “這的確是個主意,以宗室、勳族爲先,世家爲後,令他們選拔幾個可堪一用的人才出來,朕再派人考覈一番,便可入仕做官。”

    “包括你們幾個,覺得家族裏有人才的,都可舉薦,舉賢不避親嘛。”

    在李二的心裏,勳貴們是最親的,宗室其次。

    而世家,如五姓七望等大家族,卻是要謹慎一些,甚至要提防他們。

    說起來,這幫傢伙當初還都是支持李建成的呢,呵呵。

    “是。”

    長孫無忌應聲道,

    “臣回家後一定好好思慮,爲陛下貢獻幾個人才。”

    這可是個擴大家族實力的好機會啊!

    必須得把握住。

    “嗯。”李世民看向房玄齡,笑道,“玄齡,你有什麼見解,說來聽聽。”

    見他撫須氣定,就知道他已有主意。

    “回陛下,臣以爲當敦促在朝大臣舉賢。”

    房玄齡撫須道,

    “臣子們不但需要做好本職工作,亦有爲國家發掘人才的責任。”

    “陛下不敦促,大家便都不當回事兒;但陛下若敦促,甚至是予以賞罰,那臣想,官吏們一定會爭先恐後的去發掘在野遺賢。”

    “先不管其他,讓他們把人才推舉上來了再說,至於到底賢與不賢,自有陛下公斷。”

    李世民眼睛一亮。

    啪!

    “好主意啊!哈哈……”

    他撫掌讚道,

    “所謂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在野遺賢必然是有的,只是朕沒有費心用神,發動大家去找而已。”

    “玄齡這個主意不錯,朕可以記一筆。”

    話音落下,三人都不約而同的將目光轉向了徐風雷。

    “太師?”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道,

    “到你了。”

    “以你的才智,應該早已有想法了吧?”

    徐風雷乾咳一聲,緩緩放下茶杯。

    “呃……臣是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他應道,

    “臣以爲,選拔人才,不應該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從勳貴中選一批,發動大臣們選一批,的確可以解暫時的短缺。”

    “可將來呢?”

    “宗室勳貴的人是有限的,朝臣們的朋友圈亦是有限的,這法子用不上三次,就枯竭了。”

    “所以我說,此皆治標,非治本也。”

    李世民眉頭一挑,摸了摸下巴。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亦是輕輕撫須點頭,靜心聆聽。

    “那你說說,治本的法子?”李二擡手一請,饒有興致的道。

    “治本的法子,便是建立選拔人才的制度!”

    徐風雷沉聲道,

    “用這套制度,源源不斷的從廣大的人民羣衆中選拔出可靠可用的人才來!”

    “陛下方纔也說了,十室之邑,必有忠士。那麼全天下數百上千萬人,該有多少忠士能人?怕是如過江之鯽般,數都數不清!”

    “若將選拔制度比作漁網,人才便是綿綿不盡的魚兒,您只需要適時撒網下去,便能捕獲一網的人才!”

    “如此一來,陛下您還怕無人可用嗎?”

    李世民雙目微睜,心中已是起了波濤!

    “好,好啊……”

    “好辦法啊,你這法子太好了!”

    他嘴裏喃喃着,腦海裏已經出現一副畫面——

    一個漁夫往江中撒下一張大網,須臾間撈起,滿網跳動的魚兒,擠成了一個大球!

    那個漁夫興奮的大笑起來,回頭一望,就是他自己!

    “太師所言,和隋文帝所創建的科舉制,有些相像啊!”

    房玄齡驚道,

    “對!”

    徐風雷篤定的道,

    “就是科舉沒錯,但是隋文帝所創立的,包括隋煬帝所踐行的科舉還太過於片面,門檻還很高。”

    “隋時能參加科舉的,都是豪門世家子弟,最次也是個落魄寒門,連一個黔首百姓都沒有。”

    “我認爲,科舉不該設置門檻,只要是讀過書的人,都有資格去考!只要文章得體,思想過關,那就可以入仕做官!”

    李世民點頭。

    “對,對。”

    他贊同道,

    “朕要的是全天下的人才,而非侷限於門閥世家。”

    “朕信一句話,民間有高人吶。”

    “這個科舉,就該不設門檻,任你是王公貴族也好,鄉野村夫也好。來了沒別的,就一張考卷定高低,只要有才華,村夫亦可在貴族之上!”

    “太好了這個,朕喜歡!”

    如何擺脫門閥世家的巨大政治影響,鞏固皇權,是從隋文帝開始就苦思冥想的問題。

    李世民一直都是楊廣黑,但楊廣有一點他卻絕對不會黑,那就是打擊門閥!

    這,亦是他要做的!

    而“科舉”二字,似乎就是一把鋒利的刀,賜向門閥世家心臟的刀!

    “思路是好的,但……”

    長孫無忌嘀咕道,

    “鄉野村夫能讀多少書?世家子弟又讀了多少書?”

    “兩者……不可同日而語啊!若真要在同一考場比較,我想……普通農家子弟大概是要被碾壓吧,能夠脫穎而出的,應該少之又少。”

    徐風雷點頭。

    “是的,這點不可否認。”

    他迴應道,

    “但這,起碼給了全天下貧苦讀書人一個希望,一個能夠上升的通道。”

    “只要刻苦讀書,便能出人頭地!”

    “也許一開始的幾場科舉,世家子弟能仗着家學深厚佔據優勢,可別忘了,世家有多少人?普天之下的貧苦書生又有多少人?”

    “基數在那裏!將來站在同一考場的,或許有20個豪門子弟,有100個貧苦書生。”

    “哪怕豪門子弟全考中,貧苦書生只考中兩成,淘汰八成!兩者入仕做官的人數,也是一樣的!”

    長孫無忌陷入了沉默。

    他的心底裏,突然升起了一絲不好的感覺。

    這個科舉制,似乎對貧苦大衆很友好,對世家勳貴卻有些不利。

    這固然給了貧苦書生一個當官的機會,卻實際上砍了世家勳貴的官途,因爲原先他們是不用考試,通過舉薦就可以做官的!

    就比如他兒子長孫衝,靠着自己的蔭恩,混個封疆大吏噹噹應該沒問題。

    可現在要考試……就有可能會被淘汰啊!

    長孫衝若落選,就只能靠繼承爵位過活,可這爵位一代降一等,等四五代過後,若長孫家不出個天才,那整個家族都邊緣化,都沒落了啊!

    天吶,這真是一把刀!

    對於這把刀,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的感受,顯然是不同的。

    一個是握刀的人,一個則是被刺的人。

    “說得好!”

    李世民拍掌道,

    “聽你分析,這科舉制,的確是好東西!是能真正經久不衰,爲大唐穩定選拔人才的好制度!”

    “大唐,需要科舉!”

    “聽明啊,你的建議甚好,這大唐第一屆科舉,就由你來操辦吧!你來當這個主考官,如何?”

    徐風雷:“???”

    “啊這……”

    他略一愣神,忙擺手拒絕道,

    “陛下,臣只是出個主意而已,您知道的,臣一向來都是奇謀爲長,實操爲短,您就饒了臣吧……”

    開什麼玩笑!

    他可不想累成狗!天天喝茶訓小孩,他不香嗎?

    瞧瞧眼前這兩個頂着黑眼圈,腳步虛浮的大佬……

    他可不想變成這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