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卷末語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陳夜楓字數:2563更新時間:24/07/15 11:48:09
猶然記得當年在同學的課桌上翻到第一本《哈利波特》的時候,我還是個初中生,那會兒的原著已經出到了《鳳凰社》,電影貌似也拍到第三集,可是孤陋寡聞的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了這部“很紅的童話”。
那會兒正裝文藝少年苦讀《古文觀止》的我對童話表示了鄙視,然後抱着隨便瞅瞅的態度買下了一本《魔法石》,沒想到就此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更沒有想到一看就是十年。它伴隨我從少年走向青年,從校園走向社會。當11年8月我在電影院裏看完最後一部hp電影,走出影院,抹掉眼淚,然後悵然發現,我人生中最後一個童話,就此結束了。
我也曾偷偷期望着會收到霍格沃茲的來信,幻想每天學習魔咒的課題是多麼有趣,也曾傻乎乎地拿着根樹枝比劃,還要煞有介事地念:“羽加迪姆,勒維歐薩!”《哈利波特》在我心中已經不再是一部少兒讀物,羅琳爲我們構建了一個全新的、完整的世界,就像托爾金創造了西方中古神話世界,金庸古龍創造了武俠世界,還珠樓主創造了中國仙俠世界(QYNN創造了腦殘世界?),這樣的作品,我更願意稱它爲文學名著。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及原著中最喜愛的人物——西弗勒斯斯內普。
並非沒有想過想寫一篇教授同人,但當我開始構思的時候,卻發現我對他無從下筆。斯內普可以說是HP中最不完美的角色,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不幸,但這些最終都成了命運磨礪他的砂輪。苦難讓他堅強隱忍,愛情讓他善良虔誠,守護讓他無私睿智,死亡讓他成了讓我們刻骨銘心欲罷不能的一道傷痕。他已經是一顆極度璀璨的鑽石,每一個折射面都是最完美的,少了任何一刀,他都不會成長成最後的那個他,都不能激發出他所有的美麗和光彩。
我越是讀他,越覺得自己的一支拙筆無法給他增色一分,若要重新給他設計個甜甜蜜蜜的一生,這樣疼愛斯內普的作者已經有很多,而我又覺得這不再是西弗勒斯斯內普。一個不再愛莉莉的斯內普,他將在徹底改變的世界中,成長成另一個陌生人,我祝福他的幸福美滿,但不得不說,他不是我最愛的那位教授了。
最後我只能滿懷敬畏地罷手,把主意打到了德拉科馬爾福同學身上。
平心而論,原著裏的德拉科並沒有多少值得我們喜愛的特質(請暫且忽略電影裏Tom給這個角色加的分),比起哈利,他自大、傲慢、刻薄、懦弱,對人不友好,學習也沒見得多勤奮。他就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從來都是自我爲中心,不顧及他人的想法,任性妄爲地傷害身邊的人。
從表象來看,他其實挺像詹姆波特(當然只是在針對斯萊特林上,哈爹對朋友還是很好的),因爲“看不順眼”而對哈利百般刁難。我想如果他的本事夠高,手下小弟夠給力,沒準“倒掛金鍾”這種惡性事件會再現在哈利身上也不一定呢。
但德拉科不僅僅於此,他更是個充滿矛盾的角色,他生在食死徒世家,崇尚純血,崇尚黑魔法,卻在本質上沒有喪失單純和善良——他不願意看到他人的死亡,他在面對鄧布利多時流露出的痛苦和心軟,註定了他無法成爲一個“合格的食死徒”。這兩種極端的特質在他的身上碰撞,就像少年時期的斯內普,德拉科是一塊璞玉,只是他沒有經過足夠的磨礪,最終也只能泯然衆人,未能成爲絕世之璧。
於是我想,如果命運給他磨難,給他愛情,逼着他走上如教授那般最艱辛的道路,這個漂亮的少年,也一定會帶來感動和驚喜——於是,我最終寫下了這篇《Forgive》。
我抱着一種敬仰的態度讀過七本《哈利波特》,每一個人物內心深處的思想和性格轉變,都是真實存在、環環相扣,是故事推動了人物的成長,是人物決定了故事的結局。
我其實並不喜歡寫同人,因爲我很怕我喜歡的人物會在我的筆下失色。在決心動筆寫這篇同人以後,我也鑽了不少牛角尖,翻了不少書,有時候我都覺得我不是在輕鬆愉快的寫小說,簡直像是在寫論文。《Forgive》的故事完全遵照了原著發展,唯一的改變就在於德拉科愛上了赫敏(當然這是在原著中沒能滿足我的遺憾),我用德拉科的腳步重新走過最黑暗、最艱辛的兩年時間,所有的故事和人物,就在這個唯一變量之下,走出了一個不同又相似的結局。
比如鄧布利多留下的回憶,我斗膽根據原著中的蛛絲馬跡,還原了他和格林德沃的相識、相知和決裂。當德拉科帶着鄧布利多的遺言來到紐蒙迦德,當格林德沃痛哭着喊出“原諒我”的時候,我想他們之間的一個世紀的故事,也不會再那麼孤單悽惶。
比如斯內普沒有殺死鄧布利多,沒有承擔更多的仇恨和責難,他可以繼續爲鳳凰社提供情報,讓失去領導的反抗陣營不至於在黑魔王的迫害下損失慘重。他可以堂堂正正以校長的身份帶領霍格沃茲抵抗外侮,可以站在伏地魔面前毀掉冠冕,向他報復一生的苦恨——最後,他更能獲得那個他保護了一輩子的男孩的尊重和愛戴。我想在他念着莉莉的名字閉上眼睛的時候,心裏也不會再有那麼多悲傷和遺憾。
比如盧修斯不再那麼狼狽落魄,斯萊特林不再揹着滿身罵名地退場,他們重新贏得了尊敬,屬於霍格沃茲的四個學院,將重新構架他們的友誼。比如弗雷德、盧平、唐克斯……這些在戰爭中犧牲的人們,因爲斯萊特林參戰和食死徒倒戈而活了下來,我想立場和身份的隔閡可以在並肩作戰的友誼中消融,若干年後他們會記得對方是“和我一起在那個戰場上活下來的老家夥”,而不是“討厭的貴族or泥巴種”。
我不得不讓德拉科死去,因爲他代替斯內普走上了那條最艱險、背負着愛與背叛的荊棘之路,這是必死之局,但必須有人來承擔命運的重負。他做到了,並且做得非常出色,他不再是原著裏懦弱無能的少年,他一步步地成長起來,愛着赫敏的德拉科勇敢無畏,帶着家主之戒的德拉科堅強睿智。他爲這個世界開啓了一個更美好的時代,他爲心愛的姑娘撐起黎明的藍天,他將被人們永遠記住,也永遠刻進赫敏的心底。
我想他聽到赫敏哭着說“我原諒你,無論是什麼”的時候,他的付出和愛情都得到了回報。
愛是人類最偉大的力量,這個故事,是三個男人關於愛的救贖。錯誤的可怕不是無法彌補,而是沒有一顆勇敢的心,去求得原諒。在他們之後,也許還會有一個少年不可救藥地愛上一位與他身份迥異、信仰不同的女孩(男孩?),而他們之間將不會再隔着難以跨越的深淵,他可以在陽光下,抱着玫瑰、紅着臉,大聲叫着她的名字說:“我愛你!”
關於《哈利波特》的感動和理解,諸位讀者都不會比我少,在此亦不再多言。筆力有限,最終完成的作品仍然有各種不足,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喜愛,原諒我時不時的卡文,時不時的斷更,如果沒有你們的留言鼓勵,我很可能沒辦法堅持把這個故事寫完。另外對希望我再寫校長文、教授文、或是小天狼星主角的各種HP同人的讀者們,我也在此道歉,正如前文所言,我想我已經把我心中的HP寫完了,以後可能也不會再開同人。
敲完最後這幾個字,才發現又過了十二點,剛剛過去的是千年難遇的“愛你一生一世”,那麼我也在這裏祝福大家新年快樂,願天下有情人別像我文裏寫的那麼苦逼,都要幸福美滿,終成眷屬。
以上,合掌。
陳夜楓於2013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