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峯迴路轉的新聞發佈會(2合1)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江南說書人字數:4264更新時間:24/07/15 11:39:02
倫敦大都會威斯敏斯特自治市,唐寧街10號。
這座黑色的喬治亞風格建築,除了是大英帝國首相的官邸和首相的辦公室外,首相的祕書、助理和顧問都在首相官邸內工作。
首相每天都會在唐寧街10號與閣僚和智囊制定政策,而一般的機要部門,如國會、財政部和外務部距唐寧街10號也只有數分鍾的路程,所以首相很容易便能夠取得情報和聯繫。
當然,理論上女王居住的白金漢宮也在附近,好讓首相定期前往白金漢宮,向女王彙報政事。
不過因爲倫敦城愈來愈嚴重的光化學煙霧污染,自從大股災的創傷恢復之後,女王陛下就重新搬到了鄉下居住。
此刻的老丘吉爾無比希望,維多利亞陛下就在倫敦,就在白金漢宮裏面。
至少這樣,自己就不會成爲那些風言風語的焦點了。
時間回到半個月前。
史稱“衛生行動”的加爾各答大轟炸的消息剛剛傳回英國,老丘吉爾作爲唐寧街10號的主人,不得不出席在首相官邸的新聞發布廳舉辦的政府例行記者招待會。
這種記者招待會一般都是由首相官邸新聞發言人出席的,只有當出現了重大變故,首先本人才會出面。
老丘吉爾在幕僚公務員哈吉的幫助下,準備了長篇累牘的,關於亞瑟王子不幸被明國人俘虜的應答話術。
然而事態的發展卻最終完全偏離了老丘吉爾與哈克預期的方向。
一開始,來自《泰晤士報》的記者提問的問題都還比較正常。
大抵是關於帝國最新的經濟政策,在歐洲大陸的戰爭發展之類的狀況。
老丘吉爾遊刃有餘地原地繞圈,並最終總結道:“女士們,先生們,我們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即便過程有些曲折,但是與德意志鄉巴佬的戰爭,我們必將勝利!”
《每日電訊報》與《每日郵報》的記者小聲地交頭接耳,
“你覺得首相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誰知道呢?我猜應該是前線部隊又吃癟了,德國人的坦克可不好對付。”
……
“你們幾位,在說什麼?”
“哦,我們在說首相高見。”
小聲議論的記者們全都不願意搭理最後插話的那個傢伙。
因爲他不是倫敦人,而是來自《曼徹斯特衛報》的記者。
自從18世紀80年代第一家使用珍妮紡紗機的棉紡織廠在曼徹斯特誕生以來,這座原本籍籍無名的城市迅速成爲了全英,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棉花及毛紡織品生產城市,號稱棉都。
曼徹斯特紡織業的崛起讓曼徹斯特的資本家與工廠主們一度擁有了與倫敦金融城的天龍人們平等對話的實力。
但是,正如所有old money都看不起新興暴發戶一樣,無論曼徹斯特人多麼有錢,倫敦人總是不待見曼徹斯特人。
更何況,棉紡織品這一領域,曼徹斯特人正在一瀉千里地丟失海外市場。
明國人以不可思議的效率,從價格和品質雙方面對曼徹斯特進行降維打擊。
所以,曼徹斯特的棉紡廠主們,正是“抵制貿易全球化”、“抵制自由貿易”、“抵制明國製造”,鼓吹“明國進行不正當貿易,我們必須對他們進行懲罰”等言論的最重要的推手。
見倫敦的同行都不待見自己,《曼徹斯特衛報》的記者冷哼一聲,“一會你們最好不要驚訝於我們《曼徹斯特衛報》的獨家消息,當然,你們驚訝也沒有用,因爲我們已經把消息放到了頭版頭條上,提前印刷出版了!”
時效性永遠是報紙的生命。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時效性比起真實性和可靠性還要重要。
如果放任媒體的權力,不對它加以監管的話,最終時效性將會毫無疑問地壓倒真實性,劣幣驅逐良幣。
不過,大家都是記者,大家都跑得很快,想要獲得先人一步的重要新聞實在太難了。
見《曼徹斯特衛報》記者那副神神祕祕的模樣,《每日電訊報》和《每日郵報》的記者們噗嗤笑出了聲:
“你難道想說亞瑟王子的事情嗎?你以爲我們沒有把這件事印在頭版頭條上嗎?”
“請布蘭登記者提問。”
這時正好傳來了新聞發佈會主持人的聲音。
《每日電訊報》的記者搖搖頭,小聲道:“好了好了,曼徹斯特的小子,關於亞瑟王子我才是第一個向首相提問的人。”
說着,他站了起來,胸有成竹地問道:
“尊敬的首相先生,我是來自《每日電訊報》的副主編布蘭登,前往印度加爾各答自由港參加維多利亞陛下加冕印度女皇紀念儀式的皇室成員亞瑟殿下,在明國6月16日的大空襲中下落不明,最近有消息稱,王子殿下遭到了明軍的逮捕,並被軟禁在了緬甸仰光。
對此請問您有何評價,帝國政府是否有贖回亞瑟殿下的計劃,或者學習明人‘菠蘿比薩行動’,動用皇家空軍對仰光實施打擊救援,營救王子殿下的相關計劃?”
老丘吉爾的嘴角抽了抽。
哈吉說得沒錯,果然有腦袋裏裝着牛糞的記者會異想天開地要求帝國展開類似朱富貴救援阿布杜勒那樣的行動。
這特麼是將自己放在火上烤啊!
大英帝國皇家空軍別說突襲仰光了,能不能安全地飛出地中海都是一個大問題。
當初飛抵君士坦丁堡的r-1型飛艇,其實是從奧地利的軍事基地起飛的,其真實作戰半徑也就幾百公裏。
想要用它去和明國的空中力量搏鬥,那簡直就是光着屁股坐水晶,以卵擊石啊!
當然,這個問題肯定是不能這麼回答的。
老丘吉爾示意提問者坐下,然後清了清嗓子,道: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問題。
首先,我作爲大英帝國首相,必須對於明國趁着我國舉辦大型慶典時期,進行卑鄙無恥偷襲的行爲報以最強烈的譴責。
在這裏,我必須強調,我們大英帝國在印度,在北美,都有能力,有決心,給以明國有效的迴應。
目前,我們在印度尚擁有74個印度師團,9個英國師團,共計300萬大軍。
谷而明國駐紮在緬甸與阿薩姆邦的部隊,總人數約爲29萬人。
300萬對29萬,優勢在我!
其次,我們駐紮在波斯境內的部隊,隨時可以馳援印度,對印西地區的韃靼人形成兩面包夾之勢……”
“可是首相先生,那麼波斯東北部的左宗棠怎麼辦?他可是一隻狡猾的老狐狸……”
“請遵守記者會的規範!”
主持人及時地要求《每日郵報》記者坐回位置上。
老丘吉爾也當做沒聽見那個難以回答的問題,繼續說道,
“下面我們來說一說亞瑟王子的不幸遭遇。
首先,我們可以證實的是,肆意妄爲的明國獨裁者,那個我甚至不願意提及姓名的無恥之徒,他再一次踐踏了戰爭的底線,悍然扣押了我們最年輕有爲的亞瑟王子。
昨天晚上,我已經與女王陛下通了電話,電話中,女王幾度哽咽。
但她始終沒有說出一句對明人妥協的話!
至於你提到的明國的‘菠蘿披薩’行動,我只能說,那是一場徹徹底底失敗的戰役,完全不具備戰略價值。
只有像那個不可提及的明國暴君那樣的獨裁者,才會花費納稅人的錢去做那樣毫無意義的事。
我們大英帝國是人類民主的燈塔,是世界議會政治的典範,我們絕對不可能進行這種毫無收益的軍事冒險……”
老丘吉爾唾沫橫飛,將朱富貴救援阿布杜勒的行動貶的一文不值。
這讓在臺下旁聽的哈吉直捂額頭。
這段話是老丘吉爾自己加的。
雖然意思是這麼個意思,但話不能這麼說啊!
昨天自己明明告訴他,直接回答記者說:“我們將提供除了軍事干預和財政賄賂以外一切必要的,可行的,符合邏輯的,且不違背帝國利益和選民意志的行動以積極救援亞瑟王子……”就可以了嘛……
說實話,哈吉也覺得朱富貴花了那麼多內帑去救一個廢蘇丹得不償失。
大英帝國一直以來做事其實都是精打細算的。
1783年,英國人精打細算覺得繼續耗在北美十三州沒有什麼受益,所以默認了美利堅的獨立。
1861年,英國人覺得直接出兵幫助南方政府花費過於巨大,所以放棄了直接出兵干預美國內戰。
1863年,大明向日本幕府宣戰,英國人再一次選擇作壁上觀。
1865年,法蘭西皇帝拿破崙三世邀請英國人一道入侵墨西哥,英國人最終只派了一艘戰艦和一個軍事觀察團抵達前線……
可以說,大明就是伴隨着英國的不斷精打細算,不斷綏靖縱容而一點一點崛起的。
歷史上,英國也同樣有無數機會掐斷美利堅的崛起道路,但最終也被他們一次又一次完美地錯過了。
可以說,大英帝國雖然是一個全球帝國,但他們精英的視野,永遠不會超過歐洲大陸,永遠不會超過往後十五、二十年時間。
百年大計什麼的,完全不存在。
同樣的,他們也根本無法理解爲什麼朱富貴一定要救毫無作用的昔日盟友。
老丘吉爾的話雖然講得過於直白,以至於讓哈吉連連搖頭,不過記者們倒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全都運筆如飛,飛快地記錄下來。
當然,他們其實更希望能夠採訪到女王本人。
畢竟是王子被明人俘虜了,如果能採訪到女王,甚至拍到一張兩張女王落淚的照片,那麼自己的報紙肯定會賣到脫銷的。
然而採訪女王可沒有像採訪首相那麼容易。
他們只能退而求其次。
《每日郵報》的記者挑釁地看了一眼《曼徹斯特衛報》的記者,彷彿在說:“鄉巴佬你看,最重要的問題果然還是安排我們倫敦報紙來提問吧,你們這些曼徹斯特臭要飯的,也就只配問問明年會不會有新的羊毛市場被打開了。”
果然,直到新聞發佈會最後五分鐘,大會主持人宣佈還有最後一個提問機會的時候,他才把這個提問機會象徵性地交給了《曼徹斯特衛報》。
新聞發佈會可不是演出,最後一個出場的是大軸。
一般來說,越是能搶先提問,越是能問道有價值的新聞,到了最後,就都是一些碎芝麻爛穀子了。
所有人都覺得,這場新聞發佈會已經到了垃圾時間。
關於亞瑟王子的勁爆新聞,大家都已經從各個角度問過了,最後這個外鄉人只能拾人牙慧罷了。
然而,事實出乎預料。
《曼徹斯特衛報》的記者華萊士站起來卻隻字不提亞瑟王子,而是從懷中拿出了一份文件。
“尊敬的丘吉爾首相,日前,我們報社收到了一條重大的消息,消息提供者自稱來自漢普郡貝辛斯託克,是德拉魯印鈔廠的一名職工,當然,他拒絕透露更多信息。”
華萊士的話一下子就引起了衆人的興趣,所有人都一改無所畏的態度,重新將鋼筆從口袋裏拿了出來。
要說最近幾個月最能刺激英國人神經的是什麼,戰爭或許都排不到第一位,排在第一位的,很可能是難以遏制的,步步高昇的惡性通貨膨脹,以及以驚人速度貶值的英鎊。
所以聽說消息來源與神祕的德拉魯印鈔廠有關,所有人都立馬豎起了耳朵。
而《每日電訊報》和《每日郵報》的記者對視一眼,知道肯定有爆炸性新聞被《曼徹斯特衛報》捷足先登了。
但現在不是嫉妒的時候,他們也同樣掏出鋼筆,等待着下文。
事實證明,華萊士記者爆出的猛料比兩人預想的爆炸性新聞還要生猛。
“首相先生,這些只是復印件,原件正在某個您也不可能輕易找到的地方。”
華萊士說,“根據那位線人透露,您在主持貨幣超發以刺激經濟的項目中,動用了公共權力,爲您和您的家族,非法印製了超過2億英鎊的鈔票!而這,導致了如今市場上英鎊的異常氾濫,導致了物價的飛漲,請問您對此有什麼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