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功在千秋試比高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義凱司令字數:2369更新時間:24/07/15 11:37:47
隨着分封結束,各侯國並立且不斷發展壯大,彼此間的勞動分工也開始初步顯現。部分侯國平原狹小,且集中了更多工匠,因此石器、木器、玉器、陶器等工業製造較爲發達;部分擁有更多平原的侯國,則專注於農牧業,有的開墾更多的農田,大力種植國王說的兩種“寶貝”作物——雖然到現在一口沒吃上;有的則以畜牧業爲主,保留了大量草甸、草原,飼養牛、羊、馬等國家亟需的牲畜;有的郡、國擁有大片森林,一時間無法或者不想全部砍伐的,則依然保留了狩獵採集這個“支柱產業”,提供各種野生動物製品和水果。最特殊的便是遠離大陸的海國,以一諸侯國之力承擔了整個尼國幾乎全部的銅礦業和造船業,其他行業基本放棄發展,轉而利用貿易,用銅器和船隻同其他國家交換食物和工業品。
由於社會分工開始出現,各侯國、各郡之間的貿易往來逐漸頻繁,暴露出困擾現階段尼國發展的最大短板之一——道路運輸。
此前,各國間的運輸主要依靠內河航運。歐洲大陸水網密佈,我們現在雖侷促於伊比利亞半島一隅,但西班牙地區能夠利用的河流依然衆多。此前,海國向大陸諸國提供了一大批內河船隻後,各國已經開始嘗試採用簡單的河流運輸物資了。不得不說,比由牲畜駝行運輸成本降低了不少。
很快,靠近河流的地區人口開始聚集,而遠離河流則有諸多不便——即便是後世華夏各王朝大力整修“官道”,陸路運輸的成本仍是水路運輸的十倍,更遑論當下的陸地林木叢生、草場茂密、蚊蟲野獸衆多,別說人進去容易迷路,連傳遞消息的騎兵隊有時完全就是在齊腰的草叢裏勉強趟出一條路,只有森林、草甸邊沿和靠近河流的低地,才能勉強用馬、牛等牲畜進行長距離運輸——就像我當年的東行,以及各盟西進、南遷時那樣,只能挑路況相對好一些的地方慢慢走。
久而久之,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區繁榮,陸地內部荒蕪的弊端便會顯現,這既無法將各地資源利用到最佳,也不利於全國一盤棋的發展。因此,修築“尼馳道”、“尼直道”和各類官道的工程需要加緊上馬了——重要性還要排在修築新城特別是新尼都之前,畢竟目前國家不會遭受進攻,現有木頭城的數量也夠用了。修築道路網之後,陸路運輸將成爲水路運輸的有力補充,各侯國的分工將進一步分化——大規模生產的前提便是分工的不斷細化。
早在分封侯國之前,各個城周圍的道路整修工作便由城主組織城內外居民自發開始了。一般來說,先鋪設城中的泥土道路,供市民行走,然後道路經過城門向外不斷延伸,並將城外重要的村落、據點一一連接起來,使城中生產的工業品、器具和鄉村的食物能夠進行有效運輸和交換。每當特定日子,城外的居民便會牽牛趕羊,踏着城周邊的道路進入城內制定的市場區域交換,並帶走他們需要的物資。
不過,這些道路輻射地方很窄,且早期的泥土路過於簡陋,時常會雜草叢生,甚至長出樹來,迫使商隊繞行。久而久之,各城都任命了專門的“道路維護官”組建“養路隊”,定期將道路上的雜草、石頭清理乾淨,方便人畜通行。
各城周邊的“縣道”自然怎麼方便怎麼來,但是延綿全境的“省道”和“國道”——即官道和馳道、直道可不能派人天天盯着拔草,那得佔用多少人啊!好在,前世華夏的暴秦早就爲我們打下了範本,即修築不生草木的道路,一勞幾十年逸地解決問題。
首先,道路不能處於低窪地,要比兩旁略高出一點,防止下雨天積水。且道路兩邊最好栽有行道樹,減少牲畜、野獸通過破壞路面。
其次,道路的選材很重要。當年秦人築路時,開始居然採用火烤泥土的方法,將其中的草籽和蟲卵殺死,這無疑是效率極低的,也使得秦直道、秦馳道的修築同阿房宮、皇陵、長城一樣,位列秦朝幾大消耗之一——技術過於落後、效率太過低下,致使民力消耗在太多的無用功上,最終鬧得天下洶洶。後來,大家發現,在道路泥土中加入石灰、鹽等物,便能有效防止植物生長——即主動將路基“鹽鹼化”,以得到可以使用數十年、上百年的路。
道路規劃很快便做出來了,嚴青眼和首寶柱倆人從軍事、經濟發展兩個角度一合計,便大致勾勒出當下國家急需的道路網。
首先是“直道”,沿大神山南麓一線修築,使大神山八陘可以遙相呼應,駐防部隊可通過此道快速調遣、互相增援,既大大提高了向北防禦的能力,又使更多的部隊能夠被抽調,派往其他方向執行任務……嗯,過一陣子我有大用。
其次是“馳道”,自元城向南,經過雁湖一線達到象山中部,南北縱穿我們目前的領土,將來還可以越過象山,向南連通新的領土,直達大海邊上,成爲尼國的南北大動脈。
最後是官道,根據需求可修築多條,由馳道向東、西兩方向綿延開來,隨着物流需要還可以不斷增修。
說幹就幹!道路規劃發至地方後,各國、各郡迅速按照中央要求擠出寶貴的人力,開始砍伐新道路沿線的樹木,焚燒草甸,清理巨石,並大量煮鹽、燒製石灰以待。爲防止暴秦之亂重演,我下令所有道路修築期爲5年,不急於一時之功——好幾百公裏的道路可不是鬧着玩的!(我心裏已經打譜,5年後沒修完我也不打算催,想想歷史課本上陳勝吳廣那張圖片就後脊樑發涼)。且全國築路之民不得超過3000人,包括燒製石灰和採鹽的工人在內——在總人口還不超過8萬之時,拿出3000人修路屬實奢侈,不過按照我們的計算,不會對國家造成太大的負擔,且這3000人築路隊中,許多是自停工的築城隊直接調撥過來的,並不佔用新的人力。這個徭役徵發比例,相當於秦朝拿出80萬人修建道路,估計秦始皇和秦二世看了肯定會眼紅,哦對,這父子倆幾萬年後才出生。
此後幾年,尼國的道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鋪開來,配合水路運輸,緩緩地構建了全國的物流運輸網絡,並催生了一系列新的發明創造和制度變革——如車輛等,成爲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標誌性工程之一,此處按下不表。
新尼都的選址工作也已經進行完畢,就在離元城不遠的地方,一片平坦的土地上夾雜着些許河流,可以有效兼顧生產、生活、發展和防禦。不過,時值冬日將至,整個國家幾乎所有的人力或在築路,或在備荒渡冬,或在整修剛剛收穫的農田以備春耕,根本沒有多餘人手修築新城——預計需要5000人忙活一整年才能築成的包磚土城,只能委屈尼國的大王繼續暫居元城了。
唉,什麼叫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就是!
站在元城城牆上的我如是想。
每到秋末冬初,全國的人力便會急劇緊張,所有的人都在滿負荷工作,即使在新頒佈的“勞動分配法”的激勵下,也幾乎壓榨不出多餘的人力了。我和首寶柱相對無言,心裏對人口的渴望又加深了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