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 13 章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清瀾皓月字數:3412更新時間:24/07/15 11:36:04
    “嗯?”

    “寄姐要跟我合夥賣春聯,我覺得應該比她所認爲的利潤還大,因爲除了賣村裏的人,還能到市集去賣。寄姐還不到九歲,她沒有地方去。如果有,她早就想法子了。這幾年她會一直在魏家。還是按我說的,你儘可能的對她好,也給她多一些甜頭。讓她願意多想法子來掙錢,大家都得利。至於別的,得等到我這次成績出來再說。”

    “好。”

    沈寄打完了水,見那母子倆還沒有出來,便到廚房和麪準備擀麪皮包餃子。

    等到魏大娘到廚房來,沈寄已經包出二十多個白菜肉餃了。

    鍋裏燉着白蘿蔔骨頭湯。

    今天燉的是肉排,可以好好的啃一回骨頭。

    “大娘,我一個人可以了,您歇着吧。”

    魏大娘看了一下,一排八個餃子,大小均勻,皮薄肚大,很是討喜。

    細想一下,寄姐會做的東西真的很多。

    而她挑來賣的,都是最省事的。

    所以,寄姐其實是還有實力的。

    只是因爲她只能十中抽一,所以沒有積極性。

    而且,如果她真的如楹兒所說是大家出身,讓她一直當個丫頭也是委屈了。

    五兩銀子贖身,她就得爲魏家掙回四十五兩銀子。

    自己當初買她,不過是想爲楹兒擋災,已經很物超所值了。

    也罷,沒有必要把人壓榨太狠。只要她能拿出五兩銀子,就讓她贖身。反正之後她也只能留在魏家,她要分一半就分一半吧。

    “寄姐,很少聽你提到小時候的事啊。”

    沈寄手上不停,繼續包着,“其實,很多事情我都不大記得了。我只記得爹帶着我到處流浪,後來爹不在了,我就到魏家來了。”

    我就不信,你們還能找到當初一起逃荒的人來問。

    沈寄知道魏大娘多半已經被魏楹說服了,心頭一陣雀躍。

    “哦,這樣啊。那你以後就把魏家當你的家就好了。”

    “好的。大娘,排骨湯好了,可以叫少爺來喝湯了,我這裏把餃子煮上,很快就可以吃。”

    當晚,沈寄洗完碗放回碗櫃,魏楹在堂屋叫她。

    “你過來寫幾個字給我看看。”

    “好!”沈寄洗乾淨手然後在圍裙上擦乾,去魏楹的房間裏寫字。

    這是她第一次真的沾墨水寫字,還略有點緊張。

    魏楹注意看了沈寄握筆,轉腕。

    然後說道:“自己練出來的,還算是不錯。不過,轉腕應該這樣。”

    他從身後扶着沈寄的手教她,另一只手撐在書桌邊沿,等於是把沈寄整個人包在了懷裏。

    “明白了麼?”魏楹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

    沈寄耳尖的聽出略有點變聲,這小子到青春期了。

    “嗯?”沈寄沒有應聲,魏楹出聲問道。

    沈寄看看紙上出現的‘出入平安’四個字,點點頭,“少爺,我明白了。”

    接下來,魏楹又指點了沈寄一會兒。

    看她比之前好多了,便自己拿了書看。

    還有三個月就要進考場了。

    他之前一直在村裏的私塾,而且病了一場耽誤了不少時間,得抓緊一點。

    魏大娘之前就覺得有點不妥,這時見魏楹看書便把沈寄叫了出去。

    看到她寫的字也不禁有些驚喜,“你這丫頭,居然揹着我把字練得這麼好。”

    跟魏楹的字比,當然不算多好。可是魏大娘不識字啊,在她看來就很好了。

    “多虧少爺肯教我。”

    “嗯,練字寫春聯賣很重要,可是也不能耽誤了楹兒看書。知道麼?”

    “知道,寸金難買寸光陰,我懂的。”

    “還有,日後有什麼事,你就直接來同我說吧。”

    沈寄點點頭,魏大娘這是叫她離魏楹遠點呢。

    難道她方纔看到魏楹手把手教她寫字了。

    放心,她不想當丫頭,更不想當通房丫頭。

    接下來的日子沈寄就苦練那二三十副對聯。

    她回憶了十幾對。還有稍微文雅一點的十對,是魏楹告訴她知道的。

    等到進了臘月,沈寄就拿出自己的私房錢,砍價買回了一打紅紙還有筆墨。

    每天白天趁有太陽的時候在屋裏寫對聯。

    晚上魏大娘給了她一個火爐,所以晚上也可以寫。

    這樣一天可以寫二三十幅。就從村裏開始賣起,八文錢一幅。

    村民開始以爲是魏楹寫的。後來得知是沈寄寫的,再次對她刮目相看。讓沈寄很有成就感。

    村裏賣出去一百八十多幅,因爲比鎮上便宜兩文錢,而且字還寫得漂亮。

    也有人家說不想買一個小丫頭寫的,寧可多花兩文錢去鎮上買。

    結果買回來,村裏人一對比,並不比沈寄寫的漂亮。

    沈寄如今仿魏楹的字,有七分的火候了。

    魏楹回來見到也誇過一次說她有靈性,日後有機緣可以試着自己開創字體。

    沈寄對這個沒想法,她現在只想掙錢。

    待到趕集的時候,再把寫的另外十幅文雅一點的擺到地攤上賣,就賣十文,然後送一個‘出入平安’。

    這四個字是沈寄寫得最多,也最見風骨的。

    是用裁剩下的小幅紅紙寫的,反正不用也浪費了。

    而且人的心理很奇怪,有搭送的小物件就很高興。

    王二叔,何老幺等人見比自己買的多個‘出入平安’,就玩笑的說讓沈寄補上。

    沈寄想着反正家裏還有裁剩的紙,而且那四個字她現在寫得是又快又好,便爽快應下,讓他們回頭自己到魏家來取。

    村裏人說也許魏家的風水好,出了魏楹這麼一個小才子不說,連買回去的丫頭都能被教成這樣。

    沈寄連着三次趕集,賣出去兩百多幅對聯。

    到最後,甩着手腕說酸掉了。

    不過,這一次是五五分成,刨去開支,算下來她分得二千文。

    加上之前的將近一千文,她差不多有三千文了。

    晚上沈寄數好錢照舊放回罐子裏,想着要去把那兩千文整的換成銀子才好。

    這樣方便儲放跟攜帶。

    不然,重死了。

    她的錢是挖了個洞埋在牀底下。

    不過估計旁人也想不到她攢了將近三兩銀子,要偷也是去偷魏大娘。

    就是不知道她的銀子藏在什麼地方了。

    魏大娘也要去把銅板換成銀子,這樣魏楹上路的時候方便攜帶,沈寄就託了她幫自己一起換了。

    過年那段時間,沈寄注意到魏楹房裏的燈總是要亮到很晚很晚。

    起夜回來嘀咕一句真刻苦便接着睡。

    過年不用做什麼去趕集賣,她便把心思花在給魏楹做飯上。

    肉眼可見,魏楹這麼刻苦不但沒瘦,反而長胖了一點。

    魏大娘對此很是欣慰。

    正月十五過後,魏楹又要去書院了。

    還有兩個多月就要下場了。

    有些同窗譬如胡胖子已經不去書院,在家由請來的先生開小竈。

    魏家還請不起,魏楹也沒有接受胡胖子的邀請去胡家。

    他不願意輕易欠人情。而且他覺得書院的裴先生學問很不錯,書院還有很多藏書可以借閱。

    再一個月就要動身去州府。

    趕考並不是等到考試的時候才去。要先去,最好能租一個屋子溫書。

    然後和其他的學子一起討論,能夠去拜訪一下當地有名學者得到指點就更好了。

    魏大娘換到十兩銀子都給了魏楹帶去州府。

    又賣了家裏大半的糧食、雞蛋湊了三兩銀子。

    這些錢既要做路費也要做一個月的花銷。窮家富路的,還是有點緊巴巴的就是了。

    十兩銀子在村裏可以買上一畝最好的田,在州府卻不算什麼。

    尤其院試期間,衣食住行都是要漲價的。

    聽說租個院子一個月也要三到五兩銀子。

    魏楹打算去廟裏借住,這樣吃住的花費都可以省下來。

    沈寄的二兩銀子便也悄悄掏了出來,“少爺,算我借給你的。”

    魏楹看她的銀子放在她自己縫製的腰帶裏,忍不住把手圈成拳狀掩口笑了兩聲。

    “不用了,到了州府我也可以想辦法去賺銀子的。就是到酒樓替人寫篇酸文酸詩的一天也能掙個幾十百來文,總不至於比在鎮上還少就是了。”

    “窮家富路的,你還是帶上吧,用不上回來再還給我就是了。要考試了,還是多專心溫書的好,掙錢不急在一時的。”

    憑良心說,魏楹待自己不錯。所以這銀子沈寄捨得先借給他。

    魏楹想了想收下了,“好,那就多謝寄姐了。回來的時候給你帶州府的好吃的。”

    沈寄把準備的乾糧和飲水遞過去,“這裏頭有肉乾、醃漬的蘿蔔條、饅頭。少爺在路上要走幾日,差不多夠吃了。還有這水都是我用薄荷葉煮過的。”

    說完就退到一邊去,讓魏大娘和魏楹話別。

    魏大娘和沈寄把魏楹一直送到村口才回返。魏大娘對沈寄關鍵時刻把私房錢借給魏楹花銷的舉動很是滿意。

    沈寄卻已經開始發愁接下來一段時日的生計了。

    魏大娘能順利送魏楹去參加院試,就是吃糠咽菜都樂意,沈寄可不樂意。

    只是,這才二月間,也不能下河摸魚。

    醃漬蘿蔔條也是涼的,並不好賣。

    只賣土豆餅、豬骨湯粉絲恐怕只能維持生活,卻攢不下來錢。

    而且就算攢下錢魏大娘多半也想着託人給魏楹帶去。

    那她豈不是又要回到喝稀飯吃鹹菜的境地?

    現在魏楹不在家,魏大娘還真的很可能幹出剋扣伙食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