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 9 章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清瀾皓月字數:3514更新時間:24/07/15 11:36:04
魏大娘之前都只有能力送魏楹到村裏的私塾。
這次她想送他到鎮上的書院去,得五錢銀子一個月的束脩呢。
如今,魏家也就一兩多銀子的家底。
聽說魏楹在十里八村唸書是念得最好的,不過鄉下孩子也很少有機會像他這樣專心唸書就是了。
下一次趕集的時候,魏大娘將家裏攢的四十個雞蛋帶去賣了八十文。
沈寄的魚丸湯依然是早早收攤賣了兩百來文。
這次她得了二十文的分紅,十中抽一這是魏家母子給她的酬勞。
旁邊那些來魏家用自家的菜換取了福氣結幾種做法的大嬸,今天也擺起了地攤售賣。
只是生意比魏大娘卻差了許多。
這十種沈寄之前已經賣出去二三百個,每一種也有二三十個。
許多人買了回去也拆開來看過,然後大致知道了是如何編織的,逐漸傳揚開。
有些心靈手巧的還發明了新的編法,這些新舊做法也在閨中流傳開來。
所以,再售賣同樣的就沒什麼市場了。
不過,各人還是賣出去三五十個,只是價格是降了不少。
還有人特意來看了看有沒有新品種賣,估計也是想買回去學。
紅繩便宜,而且編這個本來就不費事。
還有個吉祥的名字,帶上身上既可以當小飾物也可以辟邪。
今天的情形當然和幾個大嬸的預期相差很大。
她們今日看到沈寄和魏大娘沒再賣福氣結還暗自心喜來着。
結果沒想到自己辛苦編出來的,卻和那日看到魏大娘售賣的熱鬧情形大爲不同。
可是,沈寄教了她們,而且自己也沒再賣了,她們也無話可說。
只能在旁邊眼紅地看着魏家的魚丸湯依然熱賣。
這三個嬸子裏有一個是裏正的女人,另外兩人都是以她爲首。
其實今天賣福氣結她們也是有賺頭的,只是比沈寄頭兩次賣的時候小了不少。
有些人的心是不懂滿足和感恩的,尤其是還看着魏家的魚丸湯依然像上次一樣賣了那麼多錢。
哼,怪不得肯告訴她們,是明知道會這樣吧。
有些事情還是避免不了的,所以魏大娘和沈寄都盡力無視。
不過,福氣結恐怕真的是賣不了幾次了。
沈寄記得的樣式再多也是有限的,要創新她沒有那麼多精力。
畢竟,還要做家務和賣魚丸湯。
但是現在是七月,下河摸魚很輕鬆。
可隨着天氣轉涼,魚丸湯最多賣到十月。
這樣,就必須等到春暖花開,來年的三月間才可以重新開始下河捉魚,整整有小半年的空檔。
這個問題沈寄早就想過。
不過她會做的不只是魚丸湯一樣,如今魏大娘也肯投資。所以其實心底並不擔心。
不過,魏楹能想到,而且提出解決辦法,讓她也很高興。
這樣她再做其他也就是順理成章了。
魏楹的建議就是可以賣上次沈寄燒的肥腸。
沈寄自己也察覺到了,她和這裏土生土長的人有太多的不同。
估計魏楹這個人精也都是看在眼底的。
所以這次增加新品種的話題她自己並沒有提起,而且她也不想賣肥腸。
偶爾讓她收拾一次還成,那是爲了自己的嘴。
可是要時常收拾那就太坑爹了。
多髒多臭啊,魏楹只是嘴巴動一動提建議,幹活的可全是她呢。
而且,現在魏家條件漸漸好了,她也展現出自己的用處,也不怕魏大娘再打主意把自己賣了換藥錢了。
所以對於魏楹的提議,她小小聲的拒絕了,“少爺,天天要洗非常的臭,我怕是會被薰暈過去的。不過如果你還想吃,明天去了市集倒是可以買回來做。除了燒來吃,還有別的吃法的。至於增加新品種,是得增加,不過不一定是肥腸。還有三個月呢,我們再看看吧。”
當時魏楹看了沈寄兩眼,“嗯,對,既然寄姐做菜好吃,那不管什麼食材做出來都會很美味。不一定拘於肥腸了。我的確想吃明兒再買回來做吧。”
所以這會兒,魏大娘便是要帶着沈寄再去買肥腸,順帶買些肉。
路過上次那家布店,魏大娘進去扯了幾尺花布準備給沈寄做新衣服穿。
這是懷柔,不過也是她該得的,沈寄道謝收下。
魏楹的新衣服這三天晚上魏大娘已經趕製出來了,很是合身。
看着也很挺括。
人靠衣裝,一下子讓芝麻包子的美色又上了一個臺階。
魏楹的衣料是十五文一尺的,今天沈寄的也有十二文一尺。
魏大娘卻沒給自己做新衣服,她想省下錢送魏楹去鎮上的學堂。
給魏楹做新衣服是爲了讓他到學堂不受人輕視。
給沈寄做新衣服是爲了哄着她賣力替魏家幹活掙錢。
畢竟從到魏家的第一天起,她就一直是換穿魏大娘改小的兩件舊衣服。
如今,魏家的家底還是很薄的。
之前爲了給魏楹治病,差一點就要賣田了。
不過,如今魏楹好起來了,藥錢這塊就算是省下了。
只要勤勞肯做事慢慢的應當可以積攢點錢下來。
可惜明年又要送魏楹去赴考,先是州縣一級,然後如果順利還有省一級的。
這個花費可不小啊!
路費、還有到考點的一應花銷。
沈寄邊走邊想着到時候攢夠了銀子怎麼和魏家拆夥的問題。
供一個考生,那是無底洞!
順利還好,萬一中間出點岔子,芝麻包子從翩翩少年考成個白頭翁,那她豈不是得跟着搭上一輩子。
魏大娘這次依然是買了一斤多肉。
不過今天來得早些,買了塊半肥瘦的。
然又後要了一副肥腸和幾根骨頭做添頭。
上一次的燒肥腸和蘿蔔骨頭湯很美味。
這次魏大娘便沒再要沈寄一人揹着了。
車上只有王二叔知道這臭臭的肥腸洗乾淨做出來是美味。
而且他吃了沈寄送的肥腸,今天就特地給她們找了個不錯的位置坐,不至於被別人擠到邊上去。
回去的時候大家基本都比來的時候東西少,很少人還捨得花錢坐車的。
也有人抗議那東西不好聞。
王二叔呵呵笑道:“這東西聞着不好聞,到時候弄好了吃着可香呢。魏大娘、寄姐、坐穩了。”
言下之意,這兩人他載定了,不滿意可以下車。
車是他的,他自然能做主。
回去以後,魏大娘先喚沈寄去量身高胖瘦。
鄉下做衣服講究做得寬大,這樣過幾年都還能穿。
如果衣料好沒磨破,再過幾年還能放一放線再穿。
“寄姐,你光會做菜還不夠,想不想跟我學做衣服?日後你也用得上的。”
沈寄想了下,這裏的女人就算針線活不好,但是至少基本的也會,不然就有點異類了。
就像魏大娘,雖然廚藝不好,但是和一羣村裏的女人比,差距也不是太大。
所以,如果沈寄想本土化,能學會當然是最好的了。
難得魏大娘肯教,於是沈寄欣然道:“我當然想學,請大娘教我。嗯,我會做好其他的活然後再抽時間練習的。”
自從來到這裏,沈寄想過很多。回去?不可能的了,自己已經被撞死了的。
那麼,就只有留下好好過活。
她發現在古代生活,並不是從前看過的穿越小說裏那麼容易。
輕易就發明些超越時代的東西,然後名利雙;或者隨便做做生意就家財萬貫。
她只能這麼認真的活着。
“嗯,我先從最基本的教起,能學到什麼樣就要看你自己了。”
當天沈寄用一半肥腸做了一籠粉蒸肥腸,另一半煮過後放起來明日爆炒。
再配了個涼拌三絲,又用煮過肥腸的湯汁做了個青菜湯。
而買的肉則先熬油裝起來,然後再做了白菜回鍋肉。
這樣葷素搭配,不會太油膩,而且拌菜也很爽口。
蒸肥腸的米粉是魏大娘用家裏的小手搖磨,按沈寄的要求磨出來的,細膩均勻。
如今魚丸湯每三天能賣到兩百文左右,一個月就是二兩銀子。
再加上魏大娘的繡活、雞蛋還有廟會時賣福氣結,魏家一個月差不多能有將近三兩銀子的收益。
而且,馬上十幾畝地的租子也就是新谷就要送來。
自家田裏的菜雖然不像別家的長得好可以賣錢,但自己摘來吃是省了菜錢的。
所以,平日也可以吃幹飯,用點米磨米粉也沒有問題。
至少在吃上頭如今魏家是在往小康奔了。
魏楹之前身子虛,如今天天打五禽戲,吃上三碗飯,魏大娘心頭歡喜得很。
連帶着沈寄也跟着過上了好日子。
今天趕集還哄着魏大娘買了幹黃豆回來,明天可以磨豆漿吃。
再配上自己炸的金黃、金黃的油條,那滋味可美。
魏楹看到沈寄一邊編着福氣結,一邊在咂嘴,仔細聽還能聽到她的咂嘴聲。
不由笑道:“寄姐,又在琢磨什麼好吃的?”
這個寄姐會做吃的,同時也是個吃貨。
對吃無比的上心,旁的倒不怎麼往心裏去。
有這個反應那肯定是在想什麼好吃的。
面對魏楹促狹的笑,沈寄忙收起遐想,“哦,沒什麼,就是想着好久沒有吃過豆漿配油條了。少爺,要是咱們住在鎮上,可以賣的東西就多了,也不用每三天都需要背那麼多東西趕集。鎮上的人花錢比村裏的大方多了。”
村裏人基本都是自給自足,如果到了城裏,就是賣早點也能掙到不少錢的。
魏大娘在旁邊裁布料,聞言道:“賣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