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 8 章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清瀾皓月字數:3331更新時間:24/07/15 11:36:04
    沈寄看着這些純天然的菜還有擱在旁邊的肉和大腸,以及櫥櫃裏林林總總的調料罐,心頭就說不出的歡喜。

    從前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如今,她可以有更多的用武之地了。

    農家吃肉難得,所以這一斤多肉要想着多點吃法。

    沈寄先把上頭的一點肥肉切下來。

    約莫有個四兩,切片準備熬油。

    瘦肉則分別切絲、切片,準備今天打牙祭。

    然後又洗淨了骨頭,用刀背敲破放進窩裏用猛火煮。

    煮出來的泡沫打掉,直到不出泡沫了就改成文火,

    放入幹辣椒、花椒、八角、鹽,慢慢的煮。

    做好這一切,才開始處理肥腸。

    做這些的時候她一直是挺樂呵的。

    魏大娘在旁邊看着她挺有章法,便回屋去開始裁布準備給魏楹做新衣。

    第一步當然是給魏楹量尺寸了。

    魏楹放下手裏的書本,站起按他娘的要求擡手,“娘,寄姐背回來的臭烘烘的是什麼?”

    “是一副豬大腸。她非要,說是可以做出好吃的來。”

    “哦。”魏楹眼睛也亮晶晶的。

    既然寄姐說是好吃的,那就一定很好吃。心頭忍不住期待起來。

    “楹兒,你說她手頭有了錢,會不會生出別的心思來?”已經有八十文,日後還會越攢越多。

    “肯定會!可是寄姐這樣的人,是輕易拴不住的。能拴住她的,恐怕只有情義。”

    “說得也是,大戶人家的丫鬟也是可以贖身的,何況她還這樣的能幹。我是看着她心靈手巧,想把拿手的繡活教給她。但是想着她可能是留不長久的就有些不踏實。你這麼一說,我心頭便清楚了。只要我們好好待她,她一個八、九歲的小丫頭能去哪裏?”

    “繡活啊,她可不一定感興趣。娘試試吧。”

    魏楹每次看寄姐吃東西都是很滿足的模樣,看得出她很鍾情於吃。

    而且,剛掙了錢就攛掇他娘買調味料買肉的。

    可是繡活嘛,好像沒見她上心。

    肥腸最難搞了,好在方法沈寄還是知道的。

    她用淘米水和醋還有鹽不斷的搓洗,同時不斷的換水。

    等到終於弄好,沈寄覺得自己的腰也快直不起來了。

    把自己的手洗乾淨,圍裙泡到桶裏等一會兒再洗,她走到地壩裏歇氣。

    魏楹在曬着太陽看書,魏大娘在屋裏做衣服。

    “魏大娘,寄姐——”籬笆外有人喊。

    是二狗子,他又捉了魚送來。

    沈寄便付了錢把魚收下。

    二狗子捉的魚是比較肥美鮮嫩,村裏很多娃娃都跟在他身後。

    沈寄乾脆跟他商量,讓他去組織那些娃娃,自己把錢給到他,他去分給他們就好。

    “好啊,這樣大家都便利。”二狗子憨厚的笑。

    他來的路上也聽說了魏家賣魚丸湯的事,小村裏是沒有祕密的。

    不過,那是人家的祖傳手藝,羨慕不來。

    他能捉河裏的魚換錢已經很不錯了,反正是無本的買賣。

    既然已經把那十種福氣結的編法教人了,下一次趕集沈寄便不準備再編去賣。

    趕集的時候就專賣魚丸。

    倒是要準備些新品種的攢到廟會去賣。

    等歇過氣,她依然是到堂屋去編,然後成品放魏楹房裏。

    堂屋裏有時候有人來,但魏楹的屋不會有人去。

    即便想一窺究竟,本着對讀書人的敬重也不敢。

    魏大娘見到了便出來幫着一起編,沈寄教給她自己也輕鬆些。

    晚上沈寄做晚飯的時候,魏大娘就在旁邊殺魚。

    沈寄畢竟只是個小孩的身體,不能太受累。

    魏大娘現在也捨不得她受累。

    至於魏楹,一則是君子遠庖廚的戒條;二則有魏大娘在,絕對不會允許他到廚房。

    魏大娘不在的當口,他倒是會幫沈寄從水井裏打水把水缸裝滿。

    晚上做了青菜炒肉絲,還有從腐木上得來的木耳炒的肉片,兩種不同的做法和口味。

    肥肉直接熬油,油鏟到油罐裏,油渣渣也撒上鹽上桌。

    還有燉得白白的白蘿蔔燉大骨湯,上頭一圈油圈。

    至於肥腸則過水煮過後抹上鹽用大碗裝着放在涼水裏,明日再吃。

    魏楹夾了一筷子肉片入口,臉上便露出笑意來,立即又是第二筷子。

    方纔嘗了青菜炒肉已經很美味了,這個木耳肉片又是一番風味。

    他本來還在期待肥腸的。

    不過今天的肉已經比較多了,要留着明天做。

    那就明天再吃吧。

    魏大娘見狀便也嘗了一口,然後讚道:“寄姐,你的菜倒是跟大戶人家的廚子有得一比。”

    沈寄問道:“大娘去大戶人家吃過飯?”

    “哦,去幫傭的時候吃過。”

    今天吃幹飯,菜色也好,魏大娘、魏楹和沈寄都吃得很滿足。

    沈寄吃飽喝足了便收拾碗筷去洗。

    說起來吃飯這事,從前魏楹在屋裏吃,她和魏大娘便在廚房的小桌子上吃。

    魏楹出來吃飯之後,改在了堂屋吃。

    按魏大娘的意思,她和沈寄還是要在廚房吃的。女人不上桌這是規矩。

    還是魏楹說分兩處吃飯那不是浪費麼,家裏又沒有旁人。這才一起在堂屋吃飯。

    魏大娘在廚房看着沈寄處理好以後的肥腸,已經沒有異味了,而且白白淨淨的。

    不由也對明日的菜色生出期待。

    寄姐做菜好像同村裏的人都不同,用上許多的調味料,讓人好吃得想把舌頭吞下去。

    已經多久沒見過楹兒這樣胃口大開過了。

    次日中午,魏楹一聽到沈寄喚吃飯的聲音,立時便從屋裏出來到桌邊坐下。

    今天的菜色是青筍燒肥腸。

    昨天三人把一斤二兩瘦肉吃得乾乾淨淨。實在是三月不知肉味了。

    “大娘、少爺,這肥腸燒出來一大鍋。我是想着咱們時常坐王二叔的車他都只收很少的錢,他又住咱們隔壁,還幫咱們捎帶東西。這肥腸也沒花錢買,做得多我給他們家送一碗去好麼?”

    魏楹點頭,“嗯,好,還是你想得周到。”

    魏大娘小聲道:“大腸沒花錢,可是耗了油啊。而且寄姐你洗跟做那麼辛苦。”

    不過既然魏楹開口了,她也不反對,只是唸叨一下。

    沈寄便鏟了一碗放進籃子裏,“大娘,少爺,那你們先吃着。”

    “她是不是太愛自作主張了?”魏大娘嘀咕,哪有這樣當丫頭的。

    “她不拿自己當外人才是好事呢,這樣做活才賣力。”

    不過,寄姐是真的不像當丫鬟的就是了。

    晚上一起到魏楹屋裏做活,魏楹看書,魏大娘做衣服,沈寄編福氣結。

    一直是這麼操作的,爲了省燈油。

    即便現在有了兩個來錢的營生,也是如此。

    沈寄知道,魏大娘是要給魏楹攢下束修費還有以後去赴考的花費。那可不是小數目。

    魏楹如今是童生,明年春天就要參加院試(州縣一級),考過了得到好一些的成績便是秀才。

    這是第一級的考試,聽說還有七老八十的老人家在考呢。

    成了秀才可以免除一人徭役,可以見到縣太爺不跪。

    而且,三年一次的鄉試(省一級)也在明年八月,得考過了院試才有資格去參考。

    所以,最理想便是一次性通過院試。

    然後秋天去參加鄉試,鄉試過關就是舉人了,頭名叫作解元。

    這就是三元里的第一元。

    然後,舉人可以於次年二月進京城到貢院參加會試。

    會試過了的叫貢生,頭名叫會元,也就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最後一道考試叫殿試,考試方式是皇帝出題,考生答卷,內容主要是策問。

    皇帝及大臣根據考生的表現,會劃分檔次。

    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個人,叫進士及第,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

    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

    殿試後還榜上有名的,將會被派任官職。

    不過此時分派的官職都不高,得到的很可能只是一個七品縣令或者從七品的縣丞而已,離做大官還遠着呢。

    這些都是寄姐平時在魏楹口裏問來的。

    狀元的產量實在是不高,三年全國才一個。

    比起現代一場高考,就要出文理六十多個省級狀元,是完全不在一個概念上的。

    而且,貢生也是有人數限制的,一般只有三百個。

    而文人心目中最高的榮耀還不是狀元,而是三元及第。

    也就是省級、全國還有在皇帝心中都是第一才行。

    這樣人一百年也不一定出得了一個。

    太不容易了,怪不得很多人從少年郎考成了白頭翁呢,怪不得範進中舉後要瘋掉呢。

    沈寄偷偷去打量魏楹,不知道他日後會不會順利?

    如果要一直考下去,那可是所耗不菲。她可不能一直幫忙供着。

    沈寄早就打算好了,等到她攢夠了錢,她就要贖身。

    當然,魏大娘可以不給她贖,那她到時候就得想點法子了。

    反正她能攢夠二兩,那給魏家掙的就不只二十兩了。

    她可不能一直當他們家的搖錢樹。

    至少到時候大家的分成得變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