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白蓮教(完)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夏仲字數:3948更新時間:24/07/15 11:10:17
    唯我可證道

    一謝家有知缺

    杏花沾衣風欲醉,正是踏青時32。

    陽光暖得不像樣,新葉在光線下單薄得透明。流雲繾綣,映襯着清淺的蔚藍天空,鳴鳥的尾翼劃破天際須臾便消失蹤跡,田野新綠一派青蔥,就連農人的忙碌也多了幾分舒緩的味道。

    宅院的後宅角門吱呀打開,一雙烏溜溜的眼睛左右望望,然後抱着一隻碩大紙鳶,青衣短褙的垂髫小童輕手輕腳的探出來。

    “去哪兒啊?”清亮的,不徐不疾的少年聲音不知道打哪兒冒出來。

    小童猛地站住,手一扎煞,紙鳶晃晃悠悠落了地。

    “大兄……”他轉過來,果然看見午飯後該去小憩的自家大哥披了披風懶洋洋地站在院子裏。

    “十篇大字寫了嗎?”好整以暇地看着弟弟,少年點點頭,“看來是沒有。”

    “大兄……”諂媚的,軟糯童音拖得長長的。

    “也沒什麼。”少年的嘴角綻開一朵笑,猛一看,竟比溫軟斜風中的枝頭杏花更要清麗幾分。“不過母親說阿爺晚間便回來,必要查看功課。阿葦,我記着你尚有五小板記在賬上。”少年的笑容愈深,“滿目春色皆入畫,想必再來五個小板也是不礙的。”

    阿葦的肩膀一下耷拉下來。

    “此刻末中,你還有兩個時辰,唔,上回書背到哪兒了?”

    “……論語爲政篇,孟懿子問孝。”

    少年點點頭,“阿爺臨走時說回來要查至君子不器。”他戲謔地看着幼弟大驚失色的臉,“是誰前兒白日裏和母親說必會用功學業?嗯?”被阿葦稱作大兄的少年笑眯眯地說,“無事,阿葦自去玩耍,爲兄這回卻是算錯了,書沒背好,怕不僅五個板子。”再加五個差不多。

    被幼弟眼淚汪汪地盯着看,少年也一派悠然,襯着春光,要把院子裏的花樹比下去。

    “阿葦,阿葦知錯……大兄別跟阿爺說……板子怕人……”阿葦紅了眼圈,磨磨蹭蹭地往兄長身邊靠,“別告訴阿爺……”

    少年嘆口氣,摸摸弟弟的腦袋,蹲下身拉着阿葦的手認真道:“阿葦想去玩耍,不是壞事,可因貪玩便忘了分內之事,這便是錯了。”

    “阿葦,阿葦知錯了。”幼弟眼巴巴地望着他,好像小動物一樣黑黝黝溼漉漉的眼睛一眨不眨,“大兄別告訴阿爺。”

    少年失笑,卻故意板起臉,“那我不告訴父親,阿葦要怎麼做?”

    小弟立刻機靈地說:“我這就去書房。”他依依不捨地把紙鳶往兄長手上放,“大兄明天帶我去放紙鳶吧……”

    “那你得先過了今晚阿爺的考校……”

    將幼弟送至書房,少年掩上房門稍站了站,聽到書聲漸起方纔滿意地點點頭,就着這一派春光踩着木屐施施然朝廊上走。

    “大郎。”迎面撞上個淄帽青衣的少年僕役,扎手束腳行禮說:“主母請大郎去。”

    他整整衣服,披風怎麼也理不好,索性脫了交到僕役手上,“吾這就去。”

    穿過月亮門,轉過幾叢開得熱鬧的花樹,母親的貼身婢女笑盈盈地等在門口,見了少年穿了靛藍的薄襖,束了髮髻光着頭,懷中不見手爐,先行了禮,起身不由嗔道:“大郎,雖說日頭漸暖,也不當如此貪涼。”然後杏眼朝大郎身後僕役一豎,喝道:“好沒眼色的狗殺才!竟由着你家主子任性!”

    小僕役嚇得一抖,“霓裳姐姐!”膝蓋就是一軟死活站住,也不擡頭,“大郎主意正……

    少年在旁邊似笑非笑地斜睨他一眼,僕役便囁嚅着不敢開口。

    霓裳自這小僕役手中取來披風,親自爲少年密密嚴嚴地圍上,方纔開口:“大郎不愛惜身體,主母曉得了,不知多傷心。”

    少年這才肅容道:“是我的不是。”眉眼彎彎,便如堅冰破開,春水初濺,“委實熱得狠了,也剛脫下不大會兒。”

    正說着,竹簾被一雙素手打起,白玉圓盤似的俏臉上不動亦帶三分笑:“門口好熱鬧。”

    霓裳忙行了個福禮,“五彩姐姐。”

    五彩回了個禮,又向少年斂衽道:“大郎。”

    少年點點頭,“五彩姐姐少見了。”

    “主母問了兩回,道怎還不見大郎。大郎先進去罷。”她爲少年打起門簾引他進屋,待少年走遠,圓臉上的笑意便收斂得乾乾淨淨。

    “霓裳,休要使那些。”五彩心平氣和地直視霓裳故作平靜的臉,“不過因你阿爺在郎君前些些得用,你便肖想些不該有的。”

    霓裳咬咬牙,道:“姐姐這話我便不懂了,如何是有,如何是不該有?霓裳可只知道當差服侍,”她瞥了眼五彩,似笑非笑道:“不敢想姐姐這份體面。”

    五彩並不動怒,只點點頭,“若真這般便是最好。大郎雖是庶出,他生母卻是良妾,又加生育有功,郎君長子,在主母眼前養了十來年,不容那起子小人給壞了根性。”這話說罷五彩轉身回房,再不看麪皮紅漲的霓裳。

    穿過小花廳,便是正房有容居東廂,謝家主母鎮日裏打發時間的去處。少年至門前,道聲:“羽衣姐姐,煩擾向母親通報一聲。”

    等候多時的羽衣笑說:“總算來了呢!”引了他進去,道:“主母,大郎來了。”

    “小孩子家家,哪裏學來的諸般客氣。”正中着福壽大紅遍地金褙子的女子假嗔道:“便是恭敬,也不到這個份上兒。”

    少年只是笑,躬身道:“見過母親。”

    謝主母忙叫他坐了,脫了大衣裳,又讓左右上飲子茶點。因春日尚短,還在料峭時候,又是家中未長成的兒郎,下人並不敢上茶水,而是摻了果子熬煮的甜湯。

    諸般忙亂一通,謝家主母李氏屏退奴婢,止留羽衣一個,母子倆方纔得了清淨。一時寂然無話,只聽得些微瓷器聲響。半刻李氏開口:“聽聞葦兒貪玩,好在有知缺你。”她嘆道:“你阿爺託人帶話,道晚間便到,他如此不知上進,必然引得郎君惱怒。”

    謝家大郎知缺笑道:“葦弟孩子心性,但於課業上不敢半分鬆懈。”輕輕帶過,並不接李氏的話。

    李氏道:“若如此這般便甚好。”她朝羽衣擡擡下巴,“去將郎君爲大郎捎回的包裹取來。”她端詳着謝知缺恭謹微笑的臉,道:“你阿爺在信中說,你兄弟二人必不可偷懶,他回來要查看課業。”又說:“他給你捎回幾刀澄心堂的紙並幾隻筆,還有一方硯臺。一會兒記得帶回去,你阿爺便願意看到我謝家兒郎百般上進。”

    “知缺謝過阿爺,母親。不過兒子那裏還餘下許多,這些不如給葦弟。”

    “哪裏用得着你給他!郎君給他帶了鶴歸齋新出的紙墨,餘慶堂空懷先生手製的新硯,不然那猴兒哪裏肯依?”李氏笑得拿帕子掩了口,須臾放下,輕咳兩聲,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時候不早啦,大郎先回房讀書,晚間上母親這兒用飯罷。”

    謝知缺順勢站起行禮,道:“不打擾母親清靜,兒子告退。”少年儀容清雅,姿態端方,片刻後連青色的衣襬也看不到半角。

    李氏掛在臉上的笑容一下斂得乾乾淨淨。她把越窯的青瓷茶碗丟在桌上,那青綠的碗盞滴溜溜打了個轉。謝家主母凝神想了半刻,“羽衣。”她皺眉喚道,“你看大郎如何?”

    羽衣示意小婢上前收拾,自己一步向前,恭恭敬敬地將李氏攙起來,“是個老成懂事的。”她是李氏的貼身心腹,自與一般奴婢不同,“待二郎也算赤誠,在娘子跟前更是恭敬。”

    由着羽衣攙扶,李氏走了兩步,忽地嘆口氣,“我也是這般想。雖未託生在我肚皮裏,到底看顧養大,不過這情分二字,說難也易,說易也難,怕就怕這孩子生出些不該有的想頭,攪了闔家清淨。”

    羽衣替她打起門簾,輕言細語道:“畢竟是娘子一手養大,再論到根上,那何姨娘,”她聲音壓得低切,“畢竟與賤戶小門裏出身的女子不同。”

    李氏漫不經心看了她一眼,羽衣額上立時生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她去了多年,何苦再擾亡人清淨?”她撥弄着腕上青白崑崙玉的玉鐲,“再不濟,也是大郎生母,容不得人口舌。”

    羽衣不敢多說,只低頭回道:“是。”

    “你素來是個好的。”李氏拍拍婢女攙扶她的手,感嘆道:“可這家裏,慣愛嚼舌根,傳小話的不知凡幾。也是郎君寬宏,並不愛計較。現下小郎們漸大,便如大郎,小時圍着我膝蓋親親熱熱叫孃親,如今見面恭敬有餘,親近不足,哪裏會不曉事呢……”說着,李氏的聲音便漸低了去。

    “這樣也好。大郎是個懂事的孩子,對我,對郎君,心存孺慕,若不是受出身拖累……”她搖搖頭,頭上釵環一陣輕響,“罷了,晚間告訴廚下,多加幾個菜罷,郎君出門許久,難得闔家團聚。”

    前年春天,因着謝知缺長大,李氏將他從主院中挪了出來,安排在東邊的小院子裏,據說多年前還是他們的父親,謝郎君待客款友的客院,內裏並東西兩廂,前後兩進,最是清爽便利不過。院中幾株花樹,山石荷塘俱全,景緻雖不比野趣自然,也別有一派精巧意味。

    現下正是花開時分,謝知缺在院中略站站,眼中不乏欣賞之意。

    “晚間上母親院子用飯,記得折一支花帶上,”他隨口吩咐貼身僕役墨管,“不用開得太盛,選那將放未放的,好讓母親多看幾天。”

    墨管應了,又殷殷道:“大郎,還是先進屋的好,這時節還涼着,不要貪春凍壞了身子。”

    謝知缺回頭笑道:“你管得倒寬。”嘴上雖這麼說,腳下到底朝正房走去。

    墨管搶了一步提他打起門簾,“也是大郎待下寬宏,小的們才有這個膽子。”

    說話間主僕二人進了充作謝知缺書房的東廂,墨管極有眼色地行了個禮退了出去謝家大郎的書房並不歡迎僕役和客人,就連謝家嫡子,年方五歲的謝知葦也對此知之甚詳。

    大約二三十年前,幾乎所有人的家中還是案几小榻,跽坐爲禮,但現在高足的桌椅流行於大家之中,據說就連宮廷之中,除卻典禮之外,高足桌椅也並不少見了。

    謝知缺不由慶幸這點萬般不幸之中的幸運。

    某個清晨醒來時,千載之後,不,或許是另一個世界的謝知缺再也找不到曾經熟悉的一切,他不動聲色地任由髮髻高聳寬衣大袖的侍女爲他打理一切,帶他去見一個陌生的女人,喚她母親所幸通過足夠的練習之後形成本能的身體自然而然地行禮,也幸好那時他已足夠大,並不像幼時那樣稱呼嫡母爲阿孃,一般來說,那是嫡子女才有的待遇。

    初時他以爲這裏不過是某個歷史的片段,直到某天他無意間看到半空中一位白衣青年腳下三尺青鋒,周身青氣繚繞馳騁而過,而周圍的侍女僕役全都噤若寒蟬跪拜行禮,唯有他無知無畏地與青年對視直到匆匆趕來的父親厲聲呵斥他避開。

    “無妨,小兒郎未染塵俗,倒叫貧道好生欣喜。”他記得青年由半空落了下來,笑眯眯地問他:“小兒郎,神仙好不好?”

    “不好。”時年七歲的謝知缺想也沒想地回答。

    “爲何?”青年也不吃驚,依舊笑得安然。

    “斷欲斷情,絕自身一切生機,與天道賭鬥,知缺貴自知,不敢搏。”

    正是這番話讓謝知缺的父親從此對他改觀,之前他不過是個可有可無的庶子,生母早逝,地位尷尬,活與不活都在嫡母一念之間嫡子尚小,卻健康聰敏,一個庶長子的存在,能爲很多事情增加變數。

    但那番話之後,謝家郎君對這個之前被他忽視的兒子起了極大的興趣,或許,謝知缺不無惡意地猜想,不是爲他,只是和那位劍仙臨別時的話有關。

    “哈哈哈哈,世人都說神仙好,獨小兒郎有大智慧!”青年放聲長笑御劍而去,須臾不見,只有話聲遠遠傳來,“小兒郎,記得貧道名號,劍閣雲君子!”

    “你我有再見一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