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基業(3)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夏仲字數:2820更新時間:24/07/15 11:10:17
此話一出,屋中衆人神色各異,立時安靜下來,氣氛沉滯,幾乎所有人都往何泰臉上看去。曹金亮尤甚,將一雙眼睛瞪得如同銅鈴大小,大如蒲扇的巴掌撲地一下扇到何泰頭上,差點將他一把扇到飯碗裏頭,虧得何泰一把撐住,忙不迭地出聲抗議:“曹頭!幹啥呢!”
“我看你那張嘴恁般大,便只好用做吃飯了。”曹金亮哼了一聲,心裏頭實在是恨不得將這嘴上不把門的小子吊將起來一頓狠打,面上還要作出一副若無其事的神氣來,淡淡道:“平日裏叫你多看兩本書,你那張臉恨不得是黃連水泡過。不讀書,還要作怪,往上數,魏晉時候世家大族,哪個不修鄔堡?咱們這裏算甚麼?人家那時候可是阡陌數十裏,內中無所不有,咱們這個小寨子,也只好和那些夷人的寨子比比高低了。”
這話大家聽了都是一陣鬨笑,方纔那陣沉滯就如被風吹散一般渺無蹤影。李永仲面上在笑,在他人沒有注意的時候,卻若有所思地盯了曹金亮一陣。不防被他一個回身看到,眼帶探究地看過來,李永仲微微一笑,以茶代酒,端起杯子向他遙遙一敬,曹金亮一怔,眼睛裏卻露出一股意味深長的神色,面上亦是一笑,舉杯回禮,一飲而盡。
王煥之坐在李永仲身邊,將兩人的互動看了個清楚,他神色不變,只稍稍側身,低聲問道:“仲官兒,是有什麼不妥麼?”
“沒有。”李永仲把玩着手中的青瓷茶杯,聞言扭頭向鹽師爺笑道:“師爺多慮了。”他的眼睛閃閃發亮,嘴邊噙着一抹深刻笑意,“日朗風清的,能有什麼不妥?”
當夜李永仲便在別莊之中宿下。因先前的屋舍幾乎全被推平,護衛們現下住的房子是工匠們日夜趕工所出,雖然用料實在,手藝也好,但新屋畢竟還潮,何泰便將他已住了段時日的房間讓了出來,他自家尋平日頗玩得來的幾個護衛搭鋪。不過李永仲看他口口聲聲說爲自己着想,卻臉色雀躍,想來依舊是少年心性,又少瞌睡,要和朋友再頑一陣。因此也不說穿,由着梧桐服侍了洗漱,就自家安睡不提。
李永仲忙了一個白日,下午又趕來別莊,又跟着工匠爬山下地看了工地,實在是乏透的人,心裏有事,卻無論如何也睡不着。索性披衣起牀,隔間的梧桐鼾聲如雷,料來亦是累得狠了,他乾脆也沒叫人,自個兒點了燈,想着再把腦子裏轉的各種雜事整理一番。
幸好何泰不愛讀書,筆墨紙硯倒一樣不少,李永仲一氣寫了快小半個時辰,夜靜無聲,正是整理思路的時候,他寫得高興,卻突然聽到兩聲極低的叩門,還有說話聲響——“碰,碰,仲官兒,可睡下了?”
何泰的房間分成裏外兩間,外間胡亂放了些兵器甲冑等物,也充作會客之用,梧桐打了個地鋪,如今睡意沉沉,哪裏聽得見響動?李永仲心裏一笑,暗道果然來了,此時月上中天,他索性連燈也未點,就這麼光着頭,趿拉一雙布鞋去開門。
他輕手輕腳地把門拉開,果然外頭站着曹金亮。他正打算走,門突然拉開,反倒嚇了他一跳。見是李永仲,曹金亮微微一呆,他扭頭望望月亮,又轉回來看他,輕咳一聲,有些不自在地道:“我以爲是梧桐。”
“梧桐太累,別說你這和蚊子叫差不多響的兩下,怕是拿了鑼鼓在他耳邊敲也無甚用處。進來吧。”李永仲笑道,待曹金亮進屋隨手掩上門,又輕聲道:“我們到裏邊去談。”
曹金亮點點頭。事已至此,他也不再猶豫,痛快地拔腿走進屋子,在那一張四方桌邊上拽了一張四腳高凳坐下,就見李永仲隨後進來,手中提了一個水壺,見他看過來,笑道:“梧桐睡之前在外頭的火爐上坐了水壺,我想着你漏夜過來,難免舌幹,又是夜長易生瞌睡的時候,咱們倆以茶換酒,喝兩杯。”
見此,曹金亮也不同他客氣,徑自接了水壺,又老大不客氣地在房裏翻找一番,找出一小竹筒茶葉來,將就着泡上,還要嫌棄:“何泰這小子,生生將一盒新茶放到現在,一股子陳茶沫子的味道……可惜我的好茶……”
“他自來不愛這些,我就從來不送他茶葉。”李永仲啜吸一口,感受一股在口腔之中瀰漫開的甘苦醇厚味道,也不說話。曹金亮亦是如此,一時間,兩個人就這麼一直沉默下去。
盞茶飲盡。曹金亮看似隨意地將杯子往桌上一放,“咯”地輕響一聲,便猶如在兩人心頭敲響。他面色變換,肅然冷漠,又復痛苦掙扎,最後長嘆一聲,閉上眼簾,喃喃道:“忠孝自來古難全,唯以大忠換私孝。這兩句話,我怕有七八年不敢再說。”
油燈光亮幽幽,他既開了話頭,便不再停下。他先是面色一肅,語帶傲然道:“我姓曹,本名曹爍,金亮是我幼時的小名。不瞞仲官兒,我族中是世代的軍職,祖上從太宗皇帝靖難南下,頗獲軍功,最後獲封指揮僉事,世襲百戶軍職。”
李永仲聽得入神,手中茶杯一直忘記放下,曹金亮頓了一頓,頗爲懷念地道:“我家世代浙人,後來戚少保在江南抗倭,於浙江選兵,家祖幸而入選,跟隨戚少保南征北戰,後來傷着了腿,不良於行,這才回到浙江,由我父親接下軍職,也因此,我家從祖父那輩開始,便是實打實的戚少保練兵一脈,我自束髮開蒙之始,讀的便不是《三字經》《千字文》,而是《司馬法》,《尉繚子》,大些便背少保爺爺的《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等,早起晚眠,文讀武練,一日不敢懈怠。”
“我今年二十有五,是萬曆三十一年生人,大着仲官兒七歲。本來一家平順,家父晚年身患風痹,每逢雨天寒日便苦痛難當,”說至此處,曹金亮臉上漸漸帶出仇恨來:“便是將我碾成一把沫子,我也記得,萬曆四十七年秋天,父親同他上司商量,想讓我襲了世職,那上司同我父親素來交好,說差遣難謀,難免空擔個百戶的頭銜,就給父親出了個法子,叫父親想法走走鎮守中官的門路。”
“看曹兄的意思……事情的由頭怕是出在中官身上?”李永仲輕聲問道,心裏已隱隱有了猜想。
“正是。那中官貪得無厭,叫父親送上紋銀五千,氣焰囂張。”曹金亮的聲音彷彿是一根繃緊的弦,不知何時就會斷開。“兩廂沒有談攏,父親便說此事作罷,也沒再去尋那中官。可是,那中官卻記恨上了家父,竟說家父通賊!”他的牙齒漸漸咬得嘎吱作響,眼睛裏透出一股火光來,聲音卻一如既往地平靜,“萬里四十八年冬月十一大早,一夥軍兵突然闖入我家,將我全家齊齊綁了,又說從父親書房中搜出所謂通賊文書,不由分說便將我全家老小下入大獄,連公堂都未上,幾日後便說發配四川永寧衛!”
“天可憐見,這一路千里迢迢,我曹家一家十幾口漸次沒於荒草,最後竟只剩下我一個單身子!行經瀘州的時候,我用藏在身上的最後一點銀錢買通了幾個押送的差官軍兵,由着他們給我報了個急病去世上去,算是逃脫出來。不過我從未來過西南,不辨方向,後來不知怎地就走到富順來了。”他自嘲地一笑,將神色之中那點淒涼悲切掩了去,“後頭的事,你全曉得了。”
李永仲默然。有明一代,積弊到了明末,已是沉重不返之勢。其中以軍隊尤甚。糟糕的軍制和自宋代開始至明末愈演愈烈的重文輕武讓軍人的處境格外艱難,一個七品知縣就敢呵斥堂堂五品的指揮使,此類記載不絕於書,更別說遍佈各地的鎮守太監,輕則呵斥打罵,重則剝官喪命,亦是尋常事!
到了天啓末年,除了少數高官名將,中低層的軍將們大多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軍械老朽,九邊一帶邊軍還有令家中妻女爲妓方能飽腹的慘劇!曹金亮一家的慘劇不過是其中微不足道的縮影之一。李永仲盡力忍住嘆息的衝動,默了一陣,他再度開口,裏頭卻帶了點別的意味:“金亮兄,今晚你說那駐守之地,其實是有意的罷?”
曹金亮眼中猛地一縮,先前那些悲苦仇恨之色從他身上抽離出去,又恢復成平日那個嬉笑怒罵言所不禁的護衛隊正。他將筆挺的腰板一塌,將杯中已經只得些溫熱氣息的茶水一飲而盡,笑眯眯地道:“仲官兒此話,我倒是不大懂,何謂有意,何謂無意?”
李永仲在燈光陰影當中深刻一笑,輕聲道:“懂與不懂,倒也不值什麼。如今這點子星火,你曹金亮要分去一半功勞。我李永仲做人公平,有功則賞,有過則罰,現下萬事俱是起步,可說一窮二白,但我許諾與你,有朝一日,君但有所求,吾窮盡己身,如此而已。”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