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太師親征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一天寫三章字數:2304更新時間:24/07/15 11:00:40
    “王允、士孫瑞依舊是下落不明。”

    前來給劉協、董卓稟報消息的牛輔有些無地自容。

    “而且……即便是嚴刑逼供黃琬,他也說不出二人的下落。”

    董卓還是瞭解黃琬的。

    “既然他到現在都沒有說,那就說明他應當真的不知情。”

    牛輔贊同似的點頭。

    “此外,臣還從黃琬口中得知,之前用暗藏五銖、私鑄小錢、傳播流言、挑唆裏正鬧事的,都是士孫瑞,而並非是王允的決定。”

    此話一出,劉協驀的看向牛輔。

    不過僅看了一眼,劉協就回過神來:“朕料想的沒錯,王允應當沒有那麼蠢笨,做不出那樣的事情來。”

    “但這也證明黃琬口中所言非虛,他確實是不知道王允如今身在何處。”

    董卓微微側身,看着桌上一物:“無妨,左右不過是那麼幾個地方。只要待臣拿下河東,自然可以知曉王允的蹤跡!”

    在劉協與董卓身側,放着的是一張半丈寬、九尺長的輿圖。

    這輿圖極爲詳細,將河東,以及關中東部的重鎮、塢堡、小道,全部標明清楚,便是連溝、寨、坡這樣細小的單位也全都寫了上去。

    “進攻河東,易從兩面圍攻。”

    董卓看着輿圖,將手臂擡起比劃。

    “李傕、郭汜部可以從陽夏、龍門渡過大河,在河東西面的河津、稷山立足。這兩處地形險要,只要能在此地站穩腳跟,那便是遭到十倍之敵圍困,也不可能將其攻破。”

    “徐榮、段煨,則是自風陵渡強渡,吸引守軍。”

    “最後,再遣胡軫、樊稠於蒲阪發動真正的攻勢。”

    三路大軍,自三個方向進攻河東。

    其中,最北面的李傕、郭汜部主要承擔深入敵腹,吸引敵軍兵力的作用,可謂最爲艱鉅。

    最南面的徐榮、段煨,則是一路疑兵,將河東的敵人拉扯到南面的風陵渡口。

    真正決定勝負手的,還是從蒲阪渡河的中路大軍。

    只要中路大軍能夠打過去,就完全能夠切斷河東南、北兩方的聯繫,使得河東首尾不能相顧,必能使敵軍恐慌。

    之後,無論是南下助徐榮等將拿下南部的解縣等地,還是北上解李傕、郭汜之圍,都能一舉奠定勝利的基礎,將河東的十萬敵軍全部葬送在這處早已選好的戰場。

    計劃劉協、呂布、賈詡都看過,並不認爲有什麼問題。

    隔着一條大河對敵,先進攻的那一方必定會遭受莫大的壓力。唯有虛實結合,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士卒的損耗,並且在局部地區形成兵力優勢,完成決定戰爭勝負的一擊。

    只是……

    “太師果真要親征嗎?”

    三路大軍,三個方向。

    尤其是在渡河之後,三路大軍很有可能失去彼此的位置、蹤跡,成了睜眼瞎。

    這樣的情況下,後方必須有一個能夠爲其壓陣,能夠穩住各方將領,並且能隨時調動三路大軍作戰的主帥在。

    而在董卓的陣營中,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董卓一人!

    “奉先、良弼,此二人難道不能代勞嗎?”

    聽到劉協點出的兩人,董卓立即搖頭。

    “奉先雖是臣的義子,但畢竟是幷州人士,與臣麾下的那羣涼州將領之間有着隔閡,恐怕並不能服衆。”

    “良弼雖是臣的女婿,卻沒有主帥的風範。若是有人在後面指揮,他自可稱爲良將。但若令其單獨鎮守一方,他必然是壓不住手下的那羣驕兵悍將的。”

    牛輔在一側聽的汗顏,有些尷尬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尖。

    “那左將軍如何?”

    董旻?

    董卓再次搖頭。

    “叔穎並不知兵。若是尋常戰事,自可譴他去督戰,可如河東這般需要隨時變化軍令、調整行伍的戰事,卻不是他能夠做到的。”

    董卓麾下,確實猛將如雲。

    將這羣人捏合起來,絕對是足以令天下諸侯瑟瑟發抖的戰力。

    但前提,是要將這羣人捏合起來。

    能力夠的,資歷親疏不夠,比如呂布、李傕。

    資歷夠的,能力又不足,比如董旻、牛輔。

    這也是爲什麼,昔日董卓在面對關東聯軍時,讓王允帶着天子與朝廷先行撤退到長安,自己卻留在洛陽與聯軍戰鬥到最後一刻。

    因爲董卓知道,除了自己,是真的沒有人再能壓下那羣驕兵悍將。

    “朕明白了。”

    劉協念此,倒也不再相勸。

    “那太師這些日子就好好休息,再不要操勞他務。若是有什麼事情,直接給文和說一聲,讓他代勞就是。”

    董卓謝恩。

    將董卓送出皇宮之後,劉協沒有着急回殿,而是駐足看着偌大的長安城,心中莫名煩躁起來。

    “多事之秋啊!”

    漢室,就好像是一盞在風雨中不斷搖曳着的燈火。

    稍稍再有風吹雨打,隨時都有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只希望太師這次能夠旗開得勝,至少給大漢還有關中百姓一絲喘息的時間。”

    而董卓,出了未央宮後,也並未直接再回長安城中的府邸,而是直接命人駕車趕到了郿縣當中的塢堡。

    說是塢堡,其實已經無限趨近於一座小城池。

    城牆高厚七丈,與長安城相埒。

    內部,更是箭樓、甕城相互依靠,全然沒有半點的防守死角。

    這樣的防禦工事,但凡讓一個稍稍懂軍事常識的人看到,也會嚇的頭皮發麻。

    更不用說,塢堡內,還有幾個巨大的糧倉。其內部存儲的糧食,怕是比長安城中的太倉都要充盈幾分。

    守衛塢堡的士卒,更是董卓親軍“飛熊衛”中的一員。這些人大都是董卓的同鄉、同族,董卓早已爲其解決了家眷的後顧之憂,使得他們斷然沒有背叛董卓的道理。

    站在哨崗上的士卒見到董卓那輛皁蓋車逼近,雖然明知是董卓親臨,但還是一絲不苟的要查驗令符、驗證車架,全然沒有半點鬆懈。

    就在士卒檢查董卓車架時,塢堡內的人也得知董卓回來的消息。

    其中最開心的,就是頭戴小花,扎着一對雙平髻的渭陽君董白。

    她如一個粉雕玉琢的瓷娃娃,開心的站起身,就連頭上的髮髻也是一跳一跳的,無比活潑。

    “祖父來了!我要去找他玩!”

    “啪!”

    可惜董白還沒來得及離席,就被一聲重響嚇的低下自己的小腦袋。

    一頭戴進賢冠,腰着佩劍,雪鬢霜鬟的老儒生瞪着董白:“今日的課業,完成了嗎?”

    “不完成課業,你今日哪都不許去!就算太師來求情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