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以和爲貴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熱情與痛苦字數:2303更新時間:24/07/17 08:56:34
    雙方的信息差,也讓這盤殘局成爲一個開端。

    火燒連營的確在二十年前,被譽爲華夏十大經典殘局之一,但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它更像是一個類似於“雞兔同籠”的趣味算數題。

    只要能想到“和”字,便能遊刃有餘的推算出這盤殘局的大部分棋路。

    楊錚聽着劉大師的話,他沉默了許久。

    他忽然有些異想天開的想,之所以人工智能與殘局棋手勝率是55開,是不是也因爲這個“和”字?

    這一閃而過的靈感,也讓楊錚重新端詳着這盤火燒連營。

    五分鐘的推算,雖然能推算出這盤殘局的棋路,但是並不能完整的看出這盤棋的內核。

    其實現在很多用於訓練的殘局棋局,都在推送者誇張的渲染下,丟掉了這盤殘局原來的名字。

    比如最爲經典的殘局馬失前蹄,在很多象棋軟件上搖身一變,成爲了競速“跳馬”的趣味挑戰。

    甚至連名字都被省略了。

    但能流傳至今的古棋譜,他的破解法也基本上和他的名字有關。

    很多殘局的形勢以及破局的關鍵子,都是它的名字。

    劉大師看着若有所思的楊錚,他沒有出言打擾,而是默默地點上一根煙靜靜等待着。

    殘局在他嘴裏既然是一種騙術,那麼肯定有不少破解之法。

    最直接了當的方法就是戳破騙術,告訴所有人騙術的原理。但這種方法卻無法讓所有人直觀的去感覺到騙術的欺詐性,甚至在很多情況下,直接沒有去鋪墊的告訴你騙術的原理反而會導致很多人在未來遇見相同騙術的情況下,會出現僥幸心理。

    只有獨自的思考才能更深刻的理解騙術的欺詐性以及如何去更好的預防欺騙術,不再上當。

    “再來一盤吧!”劉大師抽完了煙,看着楊錚還在思考,他決定加把火。

    這一盤,他擺出了更爲複雜的丹鳳朝陽。

    說起這丹鳳朝陽,可謂是在殘局界中赫赫有名,甚至在某方面可以比肩七星聚會。

    因爲丹鳳朝陽被譽爲江湖殘局之首,它的變局,目前可以確認的就有將近四十局,這將近四十局有的是古棋譜記錄的,也有的是街頭棋攤實戰出現過的。

    並且很多丹鳳局看上去簡單,但想要破解出來卻又是極其繁瑣的。

    楊錚也聽過丹鳳朝陽,在他記憶裏,他的父親曾把丹鳳朝陽形容成各大餐館的“農家小炒肉”,畢竟很多餐館裏雖然都有着農家小炒肉,但是做出來的味道又是截然不同的。

    劉大師擺出來的丹鳳朝陽是其中一個十分簡單的佈局,在他的這盤佈局中,紅方五兵一車,並且紅方的兩兵已經殺入九宮格內並形成一條直線,死死卡在黑炮的前方。

    反觀黑方,一炮一車一象全是大子,並且唯一不是大子的小卒已然進軍紅方九宮格內,僅用一手便能叫殺將軍。

    但根據規則來說,紅方先走。

    光從這棋面上的第一感覺來說,紅黑雙方勝率基本參半,若是紅方先手,或許勝率還要更大。

    但這盤殘局既然叫丹鳳朝陽,必然暗喻着雙方其實都有一個關鍵子,誰能把握住這枚關鍵子,誰便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劉大師很大度的又讓楊錚先選,不過這次,楊錚卻猶豫了很久,他沒有把握像上盤一樣,短時間內算出這盤棋裏的所有棋路。

    但他也是推演出其中兩種走法,根據判斷,他認爲黑方勝率要比紅方高。

    並且,他很聰明的用逆向思維代入這盤棋中。

    他假設自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象棋愛好者,自己決然會選擇紅方先手,因爲紅方雙兵已經瀕臨城下,而且先手走,定然會第一手進兵吃炮再將軍。

    不得不說楊錚的推測沒錯,若是他是普通的象棋愛好者水平,這一手看上去像是一舉兩得。但只要真這麼走,黑方的飛象可不是吃素的,不僅能守,還會根據局勢飛象斬掉紅方唯一的大子。

    所以楊錚選擇了黑方後手,但短短五手過後,楊錚的臉上卻露出了苦笑。

    因爲他發現,自己選黑方,雖然避免了失去大子的風險,但黑方靈活的大子,卻又能在最後將自己拉進“和”的領域裏。

    楊錚難得的在心中發着牢騷。

    看來象棋殘局的確可以用“博大精深”去形容,也難怪人會在殘局領域與電腦五五開。

    畢竟,全局難得一見的和棋,在象棋殘局裏卻比比皆是。

    “你所看到的,未必全是真實的。”

    劉大師又慢慢的說道:“很多時候,你看到的不是真相,只是看到了別人想讓你看到的部分而已。”

    劉大師說出這段極爲繞口的話,又指了指棋盤說道:“再來一把。”

    這一盤劉大師擺出了最爲基礎的象棋江湖殘局,名爲觀燈十五。

    這盤殘局可謂是江湖殘局的基礎殘局,因爲破解此局的難度不高,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紅方第一步是走前車還是後車,選對了可和,選錯了必敗。

    這一局楊錚老老實實的選紅走和,他好像已經有些摸清了江湖殘局的門路,劉大師看着選擇和棋的楊錚他有些欣慰的點了點頭。

    “殘局雖然大多數都是騙術,但棋力高低卻不會騙人。”

    “殘局在我眼裏,其實也是弱者的保護機制,因爲只有弱者才會靠着殘局走出以和爲貴。”

    “象棋雖說是現在早已淪爲名利棋,勝者不但名揚天下更能家纏萬貫,但弱者也不一定會落得含恨離場泯滅於衆人的結局。”

    “因爲像殘局,不僅保護了弱者,更能讓弱者明不貪不嗔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有多麼重要。”

    劉大師的話和之前的話有些矛盾,因爲之前他明明說過殘局其實都是騙術,而殘局高手也往往是騙術高手這類耐人尋味的話。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殘局高手,也並不是真正喜歡殘局的象棋愛好者,他們充其量也只是憑藉着經驗和幾局殘譜走南闖北的手藝人。

    對於象棋,更多的還是被視爲他們的謀生工具。

    “和”不僅應該體現在殘局棋盤內,更應該體現在棋盤外。

    只是現在很多人,都不太喜歡“以和爲貴”。

    對於他們來說,象棋只有勝與負,永遠不會去和。

    尤其在一次次規則變更中,和無疑成爲了最難下的棋。

    楊錚仔細聽着劉大師的話,他心中對於殘局的認知,又多上了幾分。

    以和爲貴,說起來容易,爲什麼在這個時代做起來又這麼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