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國外高手
類別:
都市言情
作者:
熱情與痛苦字數:2158更新時間:24/07/06 00:27:49
第二天的比賽很是激烈。
老張使出了渾身解數,也止步於第二輪。
而像謝忠誠這些第一天表現優秀的選手,他們都被錯開,順利的晉級了全國大賽。
沒有人覺得不公平,都是成年人,明白社會的規則,也明白幸運這個東西不會爲了“弱者”而刻意停留。
老張雖說有些遺憾,但也是難得大方一次,請前來助威的朋友們搓了一頓。
他選擇的飯館不大不小,卻很乾淨,飯菜雖說沒有那麼驚豔,但看得出來食材新鮮以及廚子是用了心的。
喝了幾杯啤酒的老張,又有些惆悵,他止不住的開始感慨,感慨着時間的匆忙,也感慨着人生的不易。
一同吃飯的朋友也接着酒勁開始感慨着,已到了中年的他們,也漸漸習慣了自己的平凡,也發現了原來自己其實並不是這個世界的主角兒。
大夥都是配角,沒有太過激情的人生,也沒有值得記錄的人生故事,平平淡淡的生活,是他們人生的常態。
他們偶爾也期盼着奇蹟,期盼着幸運,期盼着好的意外,但他們也知道,這些東西幾乎不可能降臨在自己身上。
楊錚默默地聽着大夥兒的感慨,他也有些感觸。
這個世界終歸是不公平的,年紀越大的人越明白這個道理,但年紀越大的人越是明白,這個世界雖然是不公平的,但它卻又是公正的。
每個人付出的時間還有汗水,就算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但總能收穫點什麼東西。
勤奮勤勞或許很難讓一個普通人成爲網絡上一擲千金的大富豪,但勤奮勤勞卻又可以支撐起一個破碎的家。
人生永遠沒有白走的路。
就算前行的再慢,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那人遲早也會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當然,這是理想主義思想作祟。
老張也踏踏實實走了一輩子的路,可他離“登頂”還有着很長一段距離。
楊錚偷偷的把賬結了,他也知道,這頓酒過後,最遲明天,老張也會和以前一樣,用微笑去面對生活。
……
距離全國大賽還有兩週,很多偏遠的省市據說競爭比上京還要誇張。
無數業餘象棋高手似乎都覺得越是偏遠的省市,競爭反而不是那麼激烈。
抱有這種想法的人多了,自然而然也導致了偏遠省市裏的象棋比賽大多都是高水準對局。
這更導致很多本可以殺進全國大賽的業餘高手,卻因爲自己的選擇,止步於全國大賽淘汰賽。
楊錚也在公司裏聽說,國外賽區的華夏象棋比賽更爲慘烈。原本他還以爲國外賽區勝利者大多都是華人,尤其是在國際象棋爲主的歐洲美洲,華人更是具有碾壓的競爭力。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歐洲美洲優勝者以及被媒體稱之爲世界大賽勝率最高的選手,十個有九個是非華人。
這些外國高手,大多都是國際象棋出生,他們有的是退役冠軍,有的是現役職業選手,他們的水準至少單論算力來說,並不輸於華夏象棋常居一線的職業選手。
甚至有幾位國際象棋世界賽的常客,算力要遠勝於國內一二線職業棋手的水準。
不止是歐洲美洲,亞洲這邊的也是黑馬頻出。
曾經被譽爲孫家象棋之光的孫破軍,在島國這次比賽勉強出線,而在阿吉所在的南越,更是出現了好幾位象棋天才,年紀不到十八的他們,便取得南越象棋大師的稱號。
似乎也隨着科技的高速發展,象棋大師也越來越趨近年輕化。
這是大趨勢,也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當鉅額獎金成爲噱頭,當與象棋協會合作的頂級公司走向臺前。
這場世界比賽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味了,似乎也勉強算得上是“國際之戰”。
當然,這也是國內外不少媒體刻意引導的。
不過,作爲話題中心的象棋協會,對於這些媒體的鼓吹以及引導,其實算不上太在意。
的確,他們承認,華夏象棋的算力水準其實在世界上,是要遜於圍棋以及將棋,上手難度更是與國際象棋持平。
但想要精通華夏象棋,是需要一定時間,在九十年代初,國內的華夏象棋棋手遭遇了“夢入神機”人工智能碰撞,成爲第一個人工智能棋類的“犧牲品”,這也導致很多國外投機者打算進軍華夏象棋,佔據這個九十年代華夏最大的棋類運動市場。
可最後的結局呢?無非就是慘敗,雖說華夏象棋輸給了人工智能,但在“人與人對戰”的領域裏,國內的棋手佔據着絕對的優勢。
心理戰,對棋子細微的把控,還有那天馬行空超越計算機的想象力,都讓那些投機者到了最後不得不感嘆着華夏象棋不爲人知複雜的另一面。
也因此,在面對着全世界的挑戰,絕大多數象棋棋友都相信着協會裏的棋手。
他們不相信國外會有棋手能夠超越國內棋手,也不相信着國內外媒體對於棋手的評價,他們只認爲這些媒體只是在製造焦慮罷了。
楊錚認真的觀看着國外評價最高的幾位外國棋手——他們對弈的視頻,從他的角度來說,這幾位外國棋手不愧有着其他棋類的底子,他們的算力很高,對於棋子的把控也很出色。
當然,最讓楊錚肯定的是拋去這些,他們也極其擅長着心理戰。
其中就有着一位來自於鷹國的棋手叫查理斯,他明顯學習華夏象棋的時間並不長,棋局套路更是一點不會,但他卻又憑藉着對棋子的敏感度以及高超的心理戰,擊敗了所有對手成功晉級。
不僅如此,他的學習能力也很不錯,他的幾局對局明顯也能看出進步,他缺乏的只是時間而已。
而像查理斯這樣的國外對手很多,多到楊錚也皺起了眉,與樂觀的棋友所認爲不同的是,他覺得若是參賽的棋手不能擺正心態去認真的對待對手,那麼他們很有可能被這些國外的優秀棋手狠狠地上一課。
但他也相信國內棋手面對着如此盛大的賽事,他們肯定也能把握住機會,認真的對待每一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