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棋路
類別:
都市言情
作者:
熱情與痛苦字數:1842更新時間:24/07/06 00:27:49
作爲最後的決勝局,王大爺主動選擇了先手紅方,楊錚看着後手黑子,他心中倒是坦然。
因爲在他自己的心中,他明白自己的棋力早已達到職業水準。若是在佔據着先手優勢,面對着這場幾乎全是業餘棋手的業餘比賽來說,是極爲不公平的。
他來參賽也是性情之舉,自從他贏了象棋機器人之後,他已然就沒了退路,無論是棋社還是那家象棋機器人背後的公司,都不太會給他任何可以翻身的機會。
所以在那段低谷時期,他想了很多。
他也在那段時間裏想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他就算象棋下的再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很難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或許在這裏,很多人會反駁,因爲太多人都通過象棋積累了大量財富和名望,漸漸的他們毫無例外的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一躍成爲了有錢人。
就拿現在年輕一代第一人的小外星人來說,他的棋力已經超過年輕一代棋手太多。就連老一代的象棋大師都很難是他的對手。他也僅差一步就能成爲特級大師,走上象棋職業的巔峯。
也因爲他的名氣和冠絕羣雄的實力,他也時常被很多棋社還有棋院樹立成“象棋改變人生”的模範範本。
雖然聽上去他的人生的確是被象棋所改變,但實際上,他也知道,自己的人生只是因爲象棋多了些波瀾,遠遠稱不上改變。
因爲在這個時代裏,棋類運動沒有永遠的第一。
無論是圍棋,還是象棋,都受制於人工智能。
像他們這一羣青年棋手,他們大多都是先學習“古典”的人與人對戰的象棋,再在某個節點,才轉學人工智能象棋。
而新一代也就是05後的少年棋手,大多都直接學習人工智能象棋,短短幾年的光陰,就能讓他們與很多成名的棋手進行一戰。
當然這也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讓象棋的階級劃分的比以前更加明顯。很多家境貧寒的棋手反而比以前更不容易出頭,而家境富裕的棋手,從小接受着科學的訓練,從棋力來說,他們就比同齡人拉開了很大的差距。
可一味學習人工智能象棋也讓少年的他們對象棋的概念變得模糊,認爲象棋只是重複訓練的學習。
這也讓很多知名的象棋特級大師,不止一次的告誡年輕學子,要他們注重古典象棋的思想,體驗人與人象棋對戰的樂趣。
可他們的言語,在很多功利性的象棋機構和父母耳裏,卻像個笑話。
因爲他們大多其實都覺得象棋最大的樂趣不在於與人的對戰,而是單純的勝負。
他們從小就教導着那些懵懂的孩子們,教導他們一定要拿比賽的第一,他們也告訴了新一代的孩子們,人工智能不僅是他們的老師,還是人類無法戰勝的。
這種扭曲的教育模式,不止斷了孩子的進取心,也是爲什麼現在棋壇作弊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
而老一代棋手,也因爲少年棋手的壓迫力,而慢慢失去了進取心以及最初的本心。
甚至不少知名的高段棋手都發出了寧願與人工智能下棋,也不願和普通人下棋的言論。
然而,當他們失去了本心,象棋就成爲了一項爲難自己的工作。
就像很多將興趣變爲職業的人,他們也會感慨着把興趣變成職業後,會覺得無聊和乏味。
甚至會覺得是在爲難自己。
可也有不少人,堅定了自己的本心後,義無反顧的將興趣變成職業,看到的反而是更大的樂趣和未來。
楊錚想看到更大的樂趣與未來,他想看到的是以前沒見過的風景和以前未遇見過的人。
就像那個棋力和自己不相上下的建築工人,他的眼裏有着自己未曾擁有過得光亮。
所以他才想到處走走,最好走出一條堅定的棋路。
而同樣,歡歡得知楊錚所想之後,她也覺得自己應該放下執念。
她是一個畫家,一個沒有前途的殘障畫家,雖然她一直都在堅持,但成績卻沒有起色。
她以爲是自己的畫功有瑕疵,也以爲是自己的故事有問題。
然而編輯的一句話卻讓她既難過又傷心。
那句話正是她的成績之所以不好是因爲象棋這題材鮮有觀衆,她也好心建議歡歡去畫圍棋。
畢竟在很多人眼裏,圍棋比象棋更宏大,更有深度,世界更大,甚至受衆羣體更多。
她也曾因爲編輯的話,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
圍棋她也懂點,也好參考別人的作品,也畢竟圍棋題材的漫畫要比象棋多上十倍百倍。
可她卻在思考之後,依然堅定着想畫象棋。
不只是因爲象棋比圍棋有着更多平凡人的故事,還是因爲她身邊可有着一個真正的象棋高手。
他雖然相比於很多同齡人來說,他的事業,他的收入都算得上失敗。
可她依然會相信着他總有一天會成功,會成爲別人眼裏了不起的人。
因爲他就是認定一條路,永遠都不會回頭的人,哪怕撞破南牆也不回頭!
她也在旅行,因爲她也想看看自己的路究竟在哪。
或許,這也是她的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