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老師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熱情與痛苦字數:2397更新時間:24/07/06 00:27:49
    曦曦不想學棋了。

    因爲春天對於她來說,意味的並不是美好,而是沉重。

    畢竟,春天不止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他更是成長的季節。

    成長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有時這份代價,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是一粒米,一滴水。但同樣也對於一些人來說,這份代價是一座山,一片海。

    開學的學雜費、棋室的培訓費、日常的生活費,對於曦曦來說,不但是山和海,而是一片永遠看不見盡頭的天空。

    雖然她的棋下的越來越好,就算是那位極其挑剔的老師,都認爲她會是班裏第一個定段的小棋手。

    但她學棋的費用,並沒有因爲她的棋下的越來越好而變得越來越少。

    反倒是,她的老師還想讓她去更爲昂貴的“晉級班”去快速定段,成爲業餘棋手。

    那一小時高達上千元的學費,對於曦曦來說,就像是一塊巨石一般壓的她喘不過氣。

    畢竟,三個小時的課,就足以抵自己母親一個月的工資。

    這完全是不可思議的,也是極爲諷刺的。

    但曦曦的母親卻不覺得這是一件讓人感覺到諷刺的天方夜譚。更不覺得這是一樣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不平等交換。

    畢竟,這昂貴的學費背後,代表着師承二字。

    如今,想要在這個錯綜複雜的棋壇快速出頭,師父是絕對少不了的。

    一個有名望的師父,不僅能讓他的徒弟跨越段位去與高手對弈,更可以開闊徒弟的眼界。

    對於一個棋手來說,眼界這兩個字,有時候比棋力更爲重要。

    因爲,棋力有時會隨着年齡增長,記憶力的減退而變得大不如前,但眼界不會,他只會隨着年齡增長和閱歷的增添,而看的越來越遠。

    曦曦的母親,認爲這就是曦曦的大好機會。

    她沒有猶豫,咬着牙同意了這昂貴的學費。

    也因爲這昂貴的學費,在這個春節,曦曦的母親幾乎豁了出去。

    她接了三份工,在萬家燈火的日子裏,她沒日沒夜的工作着。她似乎不知疲倦,也感覺不到孤獨與寂寞,她的眼睛裏好像裝的是對女兒的愛。

    但實際上,她知道,她眼睛裏裝的是恨,是對丈夫的恨。

    她想,女人,應該是水做的,雖然水看上去柔軟,但實際上又有什麼能比水更加堅韌呢?

    這個堅韌的女人,在春節這八天,不眠不休掙了整整七千塊錢,她拿着這七千的血汗錢,望着懂事的女兒,她沒有動容,也沒有任何埋怨。

    她只是平淡說了一句,你要好好學棋。

    一定要出人頭地。

    曦曦接過了這七千塊錢,她心中意外的沒有任何感動,她只有着愧疚,一種說不上對誰的愧疚。

    ……

    曦曦順利的在老師引薦下拜了一名職業棋手爲師。

    她用七千得到了一張考究,還有一眼就能看出上了年紀的棋盤,她也用七千買下了一個名字。

    那個名字叫無爲,是她喜歡道家的師父,給她取得字號。若無意外,以後曦曦走上棋壇,人們可能會更多的記住她無爲的名字,而不是父母取的曦曦。

    這是一件好事,她的母親說,這個名字絕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轟動棋壇。

    但曦曦卻覺得,換了名字的她,好像已經死掉。雖然她不懂什麼是死,也不懂無爲這兩個字代表的是什麼。但她懂得是,有了新名字的她,在之前的普通班裏,好像變得讓人尊敬了許多。

    曾經那看不起她的小胖子,那總是欺負她抓她頭髮的小眼鏡,現在望着她都是滿臉笑容。

    她又有些弄不懂,爲什麼這幫和她差不大的孩子們,好像在一瞬間變成了比大人還要市儈的大人。

    不過,至少有一個人,對她一如既往的好。

    ……

    “你問我爲什麼對你好啊。”

    “這當然是因爲你先喊我老師好,我才會對你好啊。”

    “你問我老師是什麼?”

    “老師大概就是用盡一生教你做好人做好事的引路人吧。”

    “你問老師求不求回報?老師應該求回報,不過老師的回報,可比普通人想要回報要多很多。”

    “因爲老師最想要的回報就是學生長大了有出息有本事,這樣說出去,老師臉上才有光呀。”

    “你問我什麼是出息什麼是本事?”

    “大概就是成爲一個有着獨立思考與夢想的人,這種人不必太有錢,也不必太有名。他們只需要認認真真完成自己手上要做的事情,對生活對事業保持着熱愛。那他就是有出息的人。”

    “我有很多老師,這些老師,大多都是默默無聞的人,他們教出的學生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但他們卻有着很多職業沒有的自豪感。”

    “因爲,普普通通的人大多數也都是熱愛着生活,都認真生活的人。”

    “他們恰恰也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出息的人。”

    “老師也希望你未來能做一個有出息的人。”

    “下好每一盤棋,做好一件事,對生活熱愛不氣餒。那就是對老師我最好的回報!”

    ……

    楊錚望着面前這個原來愛笑,現在似乎不會笑的女孩,他不知道爲什麼,說出了這些話。

    他覺得,現在的老師應該不會說這些大道理。

    他們大概只會說,你好好學習,只是爲了以後掙大錢,發大財,過好自己的生活。

    但這種話,恰恰比楊錚說出來的大道理還要假大空。

    因爲,大部分人就算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他們也未必以後會發大財,掙大錢,過好自己平淡的生活。

    人活着最起碼要知道,自己活的意義是什麼。

    或許,就像他很小時候,幾乎每個孩子夢想都是科學家,老師,記者這些崇高的職業。

    但爲什麼等他們歲數大了,那些崇拜的職業,會因爲收入問題,被他們慢慢淘汰出自己夢想之中呢?

    這大概是他們根本弄不懂科學家,老師,記者或者是高尚的“本質”。

    現在的社會,不但浮躁,更是現實。

    這份現實,對於大人來說,可能會讓不少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學會一些另類的生存法則。

    但這份現實,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好事嗎?

    難道這個世界,對於孩子就該只存在現實,而不需要兒童文學和童話故事那種美麗的幻想嗎?

    又或者,錢,富有,光明的前程,就是孩子以後必須追尋的方向嗎?

    楊錚不願也不想,現在的孩子會爲了現實,去放棄生活的本質。

    他更不想,讓面前的女孩失去他這個年紀該有的笑容。

    他只想讓孩子是孩子,大人是大人,世界還是原本他記憶裏那個平等的世界。

    這是他的夢想,也是王不悔的夢想,更是天底下所有老師最本質的夢想。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