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吸血蟲(求訂閱月票)
類別:
都市言情
作者:
鄧丁字數:4081更新時間:24/07/05 11:18:25
1995年8月13日,一個陽光熱烈的上午,張雲起在水榭雲都家門口,從郵差那裏收到了他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湘南大學的通知書紅框配以偉人題寫的校名,簡約乾淨。
錄取通知書到了,意味着即將開學了。
從高考結束的這一個多月裏,張雲起的心思全部放在了愛華電子上,他忽然想趁着最後的假期,回雲溪村住幾天。
他打算帶初見去。
初見平時總是安安靜靜的不說話,但有些時候,在不經意間,這個姑娘的一些舉動總讓他莫名感動。
過生日的事兒,如果初見不說張雲起都想不起來。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在意儀式感的人,尤其是自己的。
那天初見提到他的生日,他愣住了,然後把女孩摟入懷裏,什麼也沒有說,透過窗戶灑進來的月光披在女孩纖纖細細的身上,彷彿有朦朧的溫暖。
去雲溪村的事兒,初見想着要補課,多掙些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自然是沒有時間回雲溪村玩的。
張雲起沒有勉強,這個女孩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初見一個人在家裏無聊,他讓春蘭也留下,馬上高三了,剛好也可以一起聽聽新科狀元的課。
他帶着紀靈、小小去了云溪。
到云溪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六點多。
剛好是吃晚飯的時間,雲溪村村支書、紀靈的舅舅張海軍昨天就接到了張雲起迴轉云溪的消息。
這一天,他空出時間,殺雞宰鴨撈魚,還特地搞了張雲起愛吃的野兔子和野豬肉,把張雲起老爸張六順,村裏的幹部,村股份合作社的管理層,聯盛集團聯合創始人兼任原料供應事業部總經理牛奮,華豐農業的總經理譚勝和全部通知到位。
晚餐在堂屋裏直接擺了兩大桌。
堂屋裏極熱鬧,飯菜還沒上之前,大家邊喝茶邊嘮起了村裏統一建別墅的事兒。這是村裏眼下最緊要的大事。
張海軍從自己的臥室裏拿出了一沓別墅建造的圖紙材料,遞給張雲起,大概是想讓他提提建議。
村裏人總以爲張雲起這個讀書人啥都知道,張雲起其實不大懂這些,上輩子也沒有住過別墅。不過張海軍拿出來了,他還是邊和大家聊天順帶看了看。
聯排別墅兩層,五室三廳,平均每棟佔地面積122㎡,建築面積238㎡,一樓是堂屋加客廳和會客廳以及廚房老人房等等,二層有四個臥室和陽臺,不算大,但也足夠那個年代常見的六七口人的農村家庭居住了。
這種聯排別墅的特點就是大進深,小面寬,沿街而立,在一片土地上,通過聯排的形式實現“分戶不分家”,既充分利用了宅基地資源,又避免重複施工,整體上,在突出美觀要求的同時,極大節省了建房造價,又方便鄉里鄰居互相照應,聯絡情感。
張雲起覺得還挺不錯的。
這方面他沒什麼意見,笑着問道:“海軍叔,這個村裏統一建別墅,有多少套?建造成本大概多少?錢怎麼出?有具體的成本方案沒?”
大家夥兒都望向了村支書張海軍,張海軍喝了口茶嘮道:“這些都出來了,這次統一建房會有一些村民會分家,所以有上浮的情況,初步算了下,差不多有一百套。”
張雲起點頭。
以前雲溪村也就是70戶人家,但分家單過的情況很多,就像他和他大哥張雲峯,以前他們在村裏都在老爸張六順的戶頭下,現在大哥張雲峯已經分家單過,變成了兩個戶頭,所以這次肯定要各分一套。
張海軍又講道:“總的建造成本,我和村裏的算了一下,差不多要600萬,這還是因爲鋼筋、水泥、紅磚那些建築材料,咱們都能夠自己對接商家統一採購,施工方也是熟人,壓縮和節約了很多成本之後,算出來的總造價。”
張雲起點了點頭。
旁邊的華豐農業總經理譚勝和有些感慨地說道:“還是雲溪村模式搞得好,村集體有錢呀。我幹了一輩子的農業,以前教書那會兒,爲了調研,走南闖北把中國的廣大農村地區跑了個遍,一個村子統一建別墅這種事,真是開天闢地頭一遭!”
這番話說的大家都笑了起來。
雲溪村的那些村幹部和老人滿臉的光。也有誇張雲起的,七嘴八舌着,說都是他這個娃娃領頭帶領着家鄉人脫貧致富。
張雲起笑着應承一番,才問道:“海軍叔,六百萬不是個小數目,這個資金來源村裏怎麼規劃的?”
張海軍說道:“至於資金來源,村裏的集體賬戶可以拿300萬出來。這個你也知曉,咱們村集體的錢主要是合作社的期權收益,我算了算,目前能拿出最大數額就是300萬,剩下的300萬,等於各戶人家要自籌三萬,這筆錢不算少了,雖然咱們村裏的村民也挺有錢,但一下子要掏出三萬,壓力還是挺大的,所以我們打算村民自籌一部分,另外,對外捐款集資一部分資金。”
張雲起聽到這裏,覺得不大合適。
這個海軍叔還是老農民思維,動不動就搞攤派捐款,對雲溪村的影響實在不好。
他都不用想也知道這個捐款集資的對象是哪些人,針對的肯定是雲溪村那些走出去了的人,或者是在外務工的人,以及這些年通過“云溪”這塊金子招牌積累籠絡的那些關係人脈。
這些人裏面,很大一部分自然是有頭有臉的,但實際上呢,絕大多數也只是拿死工資的人。
張雲起點了根菸,當着在場所有的云溪村幹部和理事會管理層直接說道:“海軍叔,還有各位叔叔伯伯,你們別怪我講話直,我覺得捐款攤派那些搞法,以後咱們雲溪村一定要堅決杜絕。”
堂屋忽然就安靜了下來。
一般村裏有大的項目,又資金短缺,向那些在外面混出點名堂的人集資籌款是農村常見的做法,算是回報家鄉嘛,大家都覺得這沒什麼,雲溪村的文化中心和修水泥馬路等就集過幾次資了,但張雲起的話太有分量了,他一開口反對,大家都愣住了,就連另外一桌的紀靈都側頭看了過來。
張海軍皺着眉說:“娃子,這話怎麼講?”
張雲起感覺到村幹部抗性挺大,耐心解釋道:“我打個簡單的比方,就說國祥叔,我不知道他有沒有錢,但是至少在表面上,人家只是一個領國家工資的,自己一大家子還住着幾十平的單位房呢,你跑起去找人家捐款,捐少了吧,他面子上掛不住,捐多了呢,這是村裏建聯排別墅。人家心裏也會想,既然你雲溪村的村民有能力建這玩意兒了,還要擱城裏住筒子樓的人捐款?這成什麼話呀?”
張海軍聽到這話,表情變得不大好看。
幾個參與這事兒的村幹部和理事會管理也不作聲,張雲起這娃娃的話落在他們耳裏,道理是有道理,但道理大不過現實嘛。
現在的現實就是村裏統一建別墅缺口三百萬,搞一下捐款多少能籌點錢,連這條路都給堵死,那別墅還要不要建了?
眼下是名氣吹出去了,別說封陽縣,連市裏都言傳的好些人知曉江川有個村要全村統一建別墅,家家打旺火,富得流油!
這時候要是因爲錢的事情,把這個村裏有史以來最大的項目攪合黃了,他們這些泥土把子的臉丟了不緊要,雲起這個娃娃的臉面還要不要顧了?
張雲起不要顧,也不在乎。
他夠客氣了,更深一層的話他沒講。
村裏搞捐款,大概率是眼巴巴的指望着他張雲起掏大頭,把資金缺口全補上!
因爲其他人又真的能拿出多少錢呢?
這些年來,他給村裏的公共事業是掏了不少錢了的,建文化中心、修馬路、修小學,他二話都沒有說過,具體捐了多少錢不知道,但是以他爹張六順的名義捐的,起碼有近兩百萬元。
當然,對他來說,捐的錢多錢少都不是什麼事。村裏小孩子的教育,老人看病養老,救濟貧困家庭,村裏修馬路等等等等,這些錢他可以出,也一定會出。
村裏建別墅這種,不能。
要不然雲溪村的人不全都成了趴在他身上的吸血蟲?
雲溪村要麼別裝這個逼,既然要裝,哪怕硬不起來,也只能是自己吃偉哥。
張海軍抽着煙,神情變得有些纏麻。對於他來說,對於雲溪村來說,張雲起的意見不可能忽略不聽。
他耐着性子說道:“娃娃,你也要理解一下嘛,這也是沒法子的事,不搞捐款,好些村民一下子也拿不出來這麼多錢,一戶三萬吶!也是村裏發展起來了,擱幾年前,三百三千他們都手抖哩!如果實在不讓捐款集資,你腦子靈醒,要不你給村裏拿個主意,這三百萬的資金缺口,怎麼個解決?”
大家夥兒又把目光放在了張雲起身上,張雲起點了一根煙,說道:“其實辦法很多很多,只是我們的思維局限性有些大,現在村裏發展的這麼好,那些地和設施升值那麼快,而聯盛集團和農業銀行不正在試點兩權抵押貸款嗎?村裏頭把高標農田經營權進抵,別說300萬,1000萬也搞的出來!”
張海軍聽到這,心下琢磨了起來,也覺得是個好思路。
張雲起撣了撣菸灰,說道:“我這還只是舉了個簡單的例子,其他的不提,海軍叔,單說村裏每年拿合作社10%的期權收益,那麼多流水,哪家銀行不眼巴巴的等你上門提款呢?”
張雲起又說道:“所以我的方案就是從農業銀行貸150萬出來,這150萬有合作社10%的期權收益,村裏要還上很簡單,剩下的150萬由村民自籌,他們必須得出錢,而且是不小的錢,如果錢全部是村裏出,戶頭可以分出無數個出來,到時候房子還怎麼分?誰都下不來臺。”
張海軍聽到這裏,心裏仔細一琢磨,覺得可行,從銀行貸150萬出來,以目前村裏的收益,是完全可以覆蓋掉的:“娃娃呀,還是你有法子!”
一桌子人也都笑着看着張雲起。
有叔伯誇他腦子靈醒,也有叔伯說起了當初雲溪村成立股份制合作社,大家夥兒都爲千把塊股金發愁的事,最後還是他敢想敢幹,帶領大家從龍灣鎮信用合作社貸款解決了大家的股金,從此雲溪村村民們走向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張雲起聽着這些,卻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他感覺村裏領導的水平一直跟不上,云溪發展到這樣一個階段了,這些領頭的人做事情還用那些土方子,他難免有些替村裏未來的前途感到擔憂。
他說道:“這些年裏,村裏靠着合作社那10%的期權收益,過得不錯,但各位叔伯,我覺得很多事情得走一步看三步,說句不大好聽的,哪天聯盛集團不行了,雲溪村得被一鍋端。現在趁着咱們村發展的好,村裏的領導視野可以放大一點,想辦法拓寬村裏的收益渠道,而不是全指望着聯盛。”
張海軍這些村幹部一直覺得雲溪村發展的好,事業興旺,日子也一天一個臺階,少有注意到雲溪村的這種發展模式的隱憂,或者說他們這些泥腿把子即便是知道了,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這時候張雲起提了出來,紛紛出言問:“娃娃,你有什麼好的意見?”
張雲起說道:“咱們云溪現在可是全省的農村土地改革典型示範村,牌子夠響,名氣也有,商機遍地,一大堆的資產資源可以進行盤活,我不說別的,你們難道沒有發現,龍景園農業產業園附近的二三產業發展那麼好,租房子的人很多?集市很熱鬧?而且等到龍灣鎮鎮政府搬過來後,經濟發展更快更好,正好,咱們這次統一建房,老房子是不是騰出來了?騰出來閒置在哪裏不等於浪費嗎?”
張雲起頓了頓,繼續道:“所以,各位叔叔伯伯們都是村裏的領導,現在想的,不應該是馬上就要住大別墅了,而是應該立馬想辦法,把近百戶村民的老房子收儲到村集體,進行統一修繕,發展特色產業,給村集體創收。”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