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弄潮的開端(求訂閱月票)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鄧丁字數:5058更新時間:24/07/05 11:18:25
    王貴兵帶李雨菲兜了兜盛夏的風。

    豪車配美女,引起無數牲口側目。中午12點,在老黃興路吃了一頓豪華大餐,就把女孩送回了家。

    愛華電子即將展開市場運作,他這個管後勤的自然是一大堆事要忙,愛華電子在裏津市的辦公場地已經找好,下午他要陪老闆張雲起去看看。

    辦公場地位於解放西路的華榮·金會山大廈,面積有近800平米。

    在王貴兵的陪同下,張雲起去實地瞭解了一下,辦公室空蕩蕩的沒什麼好看的,地理位置倒是絕佳,位於湘江中路和五一大道交匯處,站在落地窗前,湘江河畔與橘子洲大橋盡收眼底,在午後熱烈的陽光下,河面泛着斑斕的光。

    這又是一塊後世寸土寸金的地皮。

    張雲起有時候也會想,客觀的說,像他這樣的人掙錢實在太容易了,隨便在這塊地界買幾棟樓,就是後世的億萬富翁。但這並不是他本人多厲害,而是領先時代的認知賦予了他這樣變態的能力。

    時間不等人,張雲起讓王貴兵儘快找裝修公司把辦公場地裝修好,順帶把他的房子也重新搗騰一下,開學他就要住,愛華電子招兵買馬組建市場運營部門的事情也同步進行。

    胡志標和王貴兵將常駐裏津。

    以前聯衆聯盛的辦公樓都是王貴兵裝修的,很清楚張雲起的要求,這些事不需要張雲起分散精力。

    王貴兵跟着張雲起從一文不名起家,這麼些年下來,他是那一大堆合夥人裏面對張雲起最瞭解的,身份也已經逐漸變成了張雲起身邊大管家一樣的人物,不需要有什麼出衆的能力,他要做的就是懂人情世故,準確把握住張雲起的想法,把好後勤,尤其是得把張雲起嘴上不說心裏想辦的事情辦好。

    王貴兵一直覺得,他讓李雨菲當愛華電子影碟機廣告女演員的事情,張雲起心裏未必會有這個想法,但是他知道老闆應該大概率是不會反對的,他老闆不是不講人情味的人,即便是以作爲朋友的角度來看,李雨菲也是非常合適的,而這個對於李雨菲來說,又是一次不應當錯過的機會。

    唯一的問題在於,王貴兵覺得這樁事他不告訴張雲起,有點兒擔心老闆知道後心裏會對他有什麼想法,可是告訴張雲起呢,又怕老闆覺得他多嘴,讓老闆下不來臺,因爲以他對張雲起的瞭解,這事兒不管是心裏同意或者是不同意,老闆都不太容易說出口。

    老闆娘初見知道了也不好嘛。

    這就是他待在張雲起身邊的意義,把老闆不想說的事情,給辦好,辦漂亮,辦的別人無話可說。

    王貴兵琢磨了半天。

    他心裏卻還是不太有底,從華榮·金會山大廈下來的時候,他找了個機會,對張雲起說道:「老闆,廣告女主角的事,要不交給我來做吧?」

    張雲起看了王貴兵一眼,他很少見王貴兵對他提什麼請求,都是他要做什麼就去做什麼,而且一般都做的挺不錯,另一方面他精力有限,王貴兵也知道他的想法,點頭:「行呀。」

    王貴兵心下鬆了口氣:「保管把這個任務完成好,女主角的樣貌氣質讓你滿意。」

    「不是讓我滿意,是讓觀衆滿意。」張雲起走出了電梯,來到地下停車場,讓小武開車去接紀靈和初見,他打算一起去嶽麓山轉轉。

    時間過得有點兒快。

    張雲起忙的自己都沒什麼感覺,昨晚翻日曆才發現已經在省城裏津待了五六天,不過事兒基本上辦的也差不多了。

    除了和市裏的合作洽談,看好房子和辦公場地,這幾天晚上他還熬夜寫了一份材料,是關於在湘南地區如何培育壯大愛華這類新興電子產業的一點個人想法。

    這份材料的視域很大,是站

    在整個湘南地區的視角下寫的。

    他需要爲愛華電子爭取到省裏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家鄉如果想要在改革開放的恢宏大潮下,爭先創優,勇立浪頭,就必須拋棄舊時代重工業發展思維,以開放的姿態,全新的政企融合驅動模式,把握住計算機技術、電子芯片等將在未來二十年引領科技發展和徹底顛覆人類傳統生活方式的新興產業。更不要說未來還需要把握住的現代半導體、先進儲能材料、移動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和北斗+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客觀而言,在這個1995的夏天,能夠看清這些的人是不多的,應當屬於鳳毛麟角,但二世爲人的張雲起,早已經洞穿了時代的霧障。

    這份材料他寫的很認真。

    認真程度有點像當初他爲楊家榮寫的那篇《關於中國公有企業民營化演變的若干基本判斷和展望——基於江川市龍景園罐頭廠創新盤活國有資產的產權改革之道》。

    當時楊家榮很大膽,或許也是陷於冗員處置和財政上的捉襟見肘,全盤接受了他基於後世總結而成的先進想法,經過幾年大刀闊斧的改革實踐,已經基本上奠定了江川未來十幾年的經濟驅動基礎模式。

    材料張雲起熬了幾個晚上寫好了。

    他一直在等劉民生那邊的電話,否則這份材料沒有什麼意義,不過這種事情不受他的掌控,平常心看待就好,而且山高水遠,來日方長,如果他的想法對胡憲峋是有價值的,胡憲峋自然會派人找他,如果沒有,見了又有何用?

    張雲起打算明天迴轉江川。

    迴轉前,他想陪初見和紀靈爬嶽麓山。

    張雲起前世在裏津住了二十多年,爬嶽麓山的次數屈指可數,也不知道爲什麼,就是覺得很沒有意思,這時候心境和心態卻大不一樣了,登高望遠,見山見水見美人,會覺得內心平和,視野開闊。

    女孩子總不一樣些。

    初見和紀靈都挺開心的。

    紀靈是熱烈如陽光的開心,初見是內心充盈的開心。

    嶽麓山也沒有什麼娛樂項目,紀靈帶了單反相機,一路上,她和初見在愛晚亭、麓山寺和雲麓宮、舍利塔、白鶴泉前拍照打卡。

    張雲起跟在兩個女孩身邊,走走看看,偶爾給她們拍一下合照,幹的最多的事就是給兩個姑奶奶拎包遞水,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兩位姑奶奶餓了不?

    臨近傍晚時分,張雲起的手機響了起來。

    他掏出來一接,是劉民生的。

    劉民生在電話裏說:「馬上來大院。」

    張雲起說好。

    胡憲峋終於有空見他了。

    張雲起讓小武陪同紀靈和初見玩。

    他獨自一人下山,開着車穿過橘子洲大橋,15分鐘不到,就來到了他上次來過的那幢映掩在森林裏的大院前。

    劉民生已經在大院門口等他。

    在劉民生的帶領下,奔馳越過森嚴的門哨,折進了綠樹成蔭的大院,緩緩地滑到了胡憲峋的家門口。

    這是一個有一幢二層小樓的院落。

    張雲起停好車還沒進院門,遠遠就看見了一副奇異的畫面。

    時至傍晚,夏季白天仍然是漫長的。在斑駁溫熱的陽光下,胡憲峋穿着老漢衫,黝黑的脖子上掛着汗巾,正揮舞鋤頭在院落裏營務莊稼。

    院落左側的地裏栽種着玉米和花生,長勢格外喜人,玉米杆上掛着的果實已抽出長長的金穗,花生地裏一片濃綠,靠院落的藤藤蔓蔓上,掛有絲瓜、西紅柿、茄子和辣椒。

    旁邊的劉民生見張雲起意外的表情,笑着說道:「他有這個癖好,愛在自己住的地方種點玉米什麼的。年前他剛住進來的時

    候,我讓人搬了些花草,還被講了一通,在他看來,即使從欣賞的角度來說,莊稼也比名花異草更有淳樸的美感。」

    張雲起笑了笑,擡腿走進院落裏。

    「這個辣椒秧呀,還是上次我去你老家云溪,特意買的方圓辣椒秧苗。」胡憲峋見張雲起進來,也沒停下手裏的活,他一邊拿着耙子給辣椒鬆土,一邊說道:「我也吃的辣,不過你們的辣椒不好養活,今年裏津水分足,根系受影響,好多都麻爛掉了,土壤要求也高,要那種氮、磷、鉀充足的墨土、淤泥地呀。」

    張雲起聽着胡憲峋的話,腦子裏想到的卻是整個湘南地區的農業土壤問題。因爲以這個老人的身份,視角不可能侷限於這一畝三分地的莊稼死活。

    他感覺的出,這個老人非常注重三農問題,經常盼念着農民能不能有一口飽飯吃,只是湘南地區的三農問題受地域影響實在太大。這麼說也不太對,自古以來,在田裏挖刨的中國農民,哪個不是靠天吃飯的呢?

    張雲起想到這裏,說道:「土壤歪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農作物的產量,像您說的那個墨土,主要在三角洲平原,淤泥土壤主要分佈在長江和黃河流域,而龍灣云溪一帶,有大面積的黃棕壤,在黃壤與紅壤富鋁化作用和棕壤粘化作用下,自然肥力也比較高,適合栽種方圓辣椒,但是我們湘南大部分地區都是紅壤土地和黃壤土地,肥力差,養地難。」

    胡憲峋笑了一聲,拄着耙頭說道:「你對這方面還有研究?」

    張雲起接過小保姆遞過來的茶杯:「我們高中地理有中國土壤分類及地帶性分佈這些知識,爲了應付考試,死記硬背的。我覺得湘南地區的這些三農問題還算好解決,只是一個農藥化肥等農資下行供應鏈體系建設的事情。」

    胡憲峋瞬時間就抓住了張雲起的話外之音:「湘南地區的三農問題不好解決的地方是什麼?」

    張雲起沒有遲疑:「人口。」

    胡憲峋扭過頭來,那雙銳利的眼睛看着張雲起。

    張雲起放下了茶杯,說道:「前些天我看了一組數據,我們湘南地區外流人口已經達到了603.1萬人。當時很驚訝。」

    胡憲峋問:「怎麼說?」

    張雲起說道:「在那組數據當中,我還發現人口外流的前六名,都是廣東地區。這點似乎很難避免。這也讓我意識到,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沿海地區得益於區位優勢,經濟只會越來越強,製造業迅猛發展,而製造業需要大量的人口支撐,我們湘南毗鄰廣東,不可避免的,會成爲廣東的人口加油站,因此可以預見的一點是,我們湘南地區農村青壯年勞動人口將會因此而大量流失掉,農村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我認爲,在這樣的情形下,再談如何振興農業、美麗農村、富裕農民,是很困難的。」

    「振興農業、美麗農村、富裕農民。這個暢想好哇!」胡憲峋拄着耙頭,擡眼望向天空,天空有美麗的夕陽,他笑了起來:「還是年輕人視野開闊,不拘泥於細節,能夠宏觀地直指問題核心。」

    「沒有讓您覺得我口無遮攔就好。」張雲起笑了笑。

    其實這番話他曾經對初見說過。那時候更多的是對他自己說的,他需要堅定自己的想法和要走的路。

    當然,人口的問題是很淺顯直觀的。

    它真實的反應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後世,隨着大部分年輕人進城搬磚,農村逐年凋敝,空心化日漸嚴重,除了過年返鄉人羣湊出來的熱鬧以外,大部分時間裏都是荒涼寂靜的,而在時代週期步入緊縮,經濟發展面臨下行的壓力下,大多數進城的年輕人又選擇躺平,不願意結婚,不願意生育,不願意當所謂的「韭菜」,人口這一基礎性、結構性問題的嚴峻性便凸顯了出來。

    至於眼下,這還是一個「少生孩子多修路」、「晚生晚育,少生優生」等計劃生育標語隨處可見的時代。

    城裏人的潛意識裏已經逐漸接受了只生一個小孩的思想,而在農村地區,尤其是偏遠的農村地區,那些基層鄉村幹部,想要做出一點成績來,只能猛抓計劃生育。

    現在,他把這一問題說給胡憲峋聽,是因爲這個老人具備解決或者是緩解這一對他們湘南地區最要命的問題的能力,以及實施的路徑。

    如果這個老人目光如炬,洞悉到他話裏話外更深層次的想法,能夠抗住壓力,在這一塊踏出第一步,做出改革,未來湘南地區的二十年,將有機會在勞動力層面領跑全國!

    這對湘南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胡憲峋擱下耙頭,從地裏走出來,擦着汗說:「小夥子,今天你來見我,顯然是有備而來的,既然這樣,把你心裏的想法大膽說出來給我聽聽。」

    「那我就在您面前斗膽一下,我覺得以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我們湘南地區的三農問題,在宏觀層面,解決思路有三條路徑。」張雲起端了一杯清茶遞給胡憲峋,才說道:「第一條,最直接的,我們湘南地區的計劃生育能不能稍微鬆動一些?」

    張雲起沒有把話說的太絕對。

    胡憲峋沉吟了一下,也沒有表態。

    雙方都有自己考量,這種涉及到人口的根本性問題,牽扯的是方方面面,容易在社會上引發巨大的議論!

    這樁事實際上跟張雲起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只是眼下他有機會爲家鄉的這片土地的未來發展向胡憲峋提供一些極重要的意見,甚至可以說是受益無窮的意見,他覺得他不能不說,但也不能說的太過。因爲這件事的本身就已經足夠激進。

    胡憲峋也不可能因爲張雲起的隻言片語就會在這種關鍵性問題上表態,甚至他可能未必完全認可張雲起的看法,他多半是需要更多的調研考察資料,更多的詳實的數據支撐,才能夠做決斷。

    他講道:「你說說第二條。」

    張雲起放下茶杯,說道:「第二條是您在江川雲溪村調研瞭解過的,可以挑選一些合適的地區逐步試點農村‘三塊地"的三權分置改革政策,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組織,大力興辦村級公司和農業公司,搭建城鄉要素對接流轉平臺,農產品供銷對接平臺,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從而將我們廣大湘南地區細碎化、小農經濟化的農業生產模式,逐步轉變爲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的農業經營模式。」

    胡憲峋點點頭,這一條他已經摸排的十分清楚,也很認可:「你的第三條解決思路是什麼?」

    張雲起掏出自己熬夜寫的報告,遞給胡憲峋:「第三條就是跳出農業,來發展我們湘南地區的農業!與其讓我們的農民羣衆爲兄弟省份的製造業貢獻力量,不如想辦法讓他們留在湘南,爲我們本土的新興產業和經濟發光發熱!只有當地方上有了穩定、持續的稅收,充盈了我們自己的財政,我們才有能力調轉槍頭反哺農村,去真正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胡憲峋接了張雲起的材料,翻開一看,標題一如既往地宏大,《關於湘南地區未來二十年在改革開放政策驅動下的新型工業化與政府聯動發展的幾點構想》。

    ******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