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嘔心瀝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鄧丁字數:3787更新時間:24/07/05 11:18:25
    中國公有企業民營化是怎樣的呢?

    近來,張雲起拼命回憶。

    那天座談會之後,他就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給楊家榮的關於龍景園罐頭廠產權改制盤活國有資產的報告上。

    寫這個報告是不容易的,原因在於他首先要充分說明或者是證明搞產權制度改革這條路子的正當性和必要性,畢竟從80年代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以來,圍繞着公有企業(主要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思路,一直是衆說紛紜、爭論不休。這裏邊最要命最敏感的話題,就是國有企業的改革是否必須要“動”產權。

    從80年代開始,公有企業的改革是力圖避免觸及財產權的,政策制定者希望在不改變企業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聚焦於內部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來盤活企業。風行一時的“承包制”就是這種努力的集中體現。

    這種思路有問題嗎?

    在2008年以前,絕對不對。那會兒大多數人都享受着產權改制將國有企業大面積市場化帶來的紅利。

    在2018年以後,對錯就見仁見智了。當人口紅利消失,出口遭遇天花板,房地產搞不下去,外向型經濟遇阻的時候,人人都噴“996福報”和“人民富豪”,人人都在緬懷人民企業人民當家作主的黃金歲月。

    至於在90年代初期,公有企業改革不斷試錯改進的闖關過程當中,那就更沒法判定對錯了,因爲在那個時候改革方向脈絡是不清晰的,誰都不能篤定盤活企業該走產權改制這條激進的路子,還是聚焦於內部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這個相對溫和保守的路子,但眼下雄心勃勃的楊家榮明顯傾向於前者,要大刀闊斧推進江川市公有企業民營化改革,那麼,他就要爲這個方向在邏輯上立一個充分的論據。

    張雲起整理了後世的經驗,給出的論據是: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國內市場的競爭程度不斷提高,公有企業因其產權制度上的先天缺陷而無法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公有企業的預算軟約束對政府主管部門構成了日益沉重的融資負擔,財政和國有銀行無法在資金上爲大批公有企業源源不斷地“輸血”,要“搞活企業”,只能指望民間資金,而要動員民間資金進入企業,不可能靠行政強制,只能靠保障民間出資主體權益的制度來吸引。於是,重組企業產權結構、導入適應民間投資主體需要的制度安排,就成爲衆多公有企業在發展甚至生存上的必然選擇。

    寫到這裏,張雲起給出了核心論點:“中國公有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是中國經濟市場化和競爭化的必然要求,是市場競爭呼喚相應企業制度形態的體現。”

    張雲起知道,這個論點在這個年代會引起社會輿論的激烈反應,遭受非議,但他只能這麼寫,也必須這麼寫,哪怕是內心深處未必認同產權改制這條路子就是最優解,國家經濟該往哪個方向發展,也並不是他這麼一個屁民該指手畫腳的,他更無心通過這種方式迎合楊家榮撈取個人資本,只是作爲一個人,作爲中華民族的十三億分之一,除了這樣做,他還能怎樣做呢?

    記得多年以前,他還在龍灣鎮上讀初中的時候,有一次,初中班主任對他說,“你的路很清晰,中考狀元高考狀元一氣呵成,進清華北大成爲頂尖人才,爲祖國的四化建設添磚加瓦。”

    週末放假後,徒步走十多裏路回到家,媽媽紅着眼睛對他說,“鎮上要繳提留,拿不出錢,把過年豬牽走了。”

    這就是他曾經的生活。

    也是數以億計貧苦人現在的生活!

    他窮過,窮到精神解離。

    那些所謂公平,少年意氣,他從沒有機會去體驗。這也養成了他性格最務實的一面,少談一些主義,多幹一點實事。

    看看那些多年從事機械勞動而如今被拋棄的中年人,那些以廠爲家而如今靠在菜市場撿爛菜葉過日子的婦女,那些因爲父母下崗而不能接受教育的青年人……張雲起是不願意也沒有權利去憐憫他們的,也絕不會愚蠢自大到認爲自己能解救他們,只是現在有了這麼一個機會,以未來的眼光審視這段跌宕起伏的改革浪潮,總結前世那些超前的經驗,給決策者參考,讓鏡頭稍微的注視一下那些被這個時代拋棄的人,他是沒有不這麼做的理由的。

    基於大多數公有企業盤活應該走產權改制這條路子的核心論點,他以龍景園罐頭廠爲案例,又提出了四個核心議題,一是我國公有企業體制轉型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基本條件,譬如重組遺留債務和安置冗員的可能性這兩個最突出的制約因素;二是產權改制的主要形式,譬如股份化改制、股份合作制、與外商合資、租賃經營、向職工轉讓部分國有股、破產重組等等;三是如何避免產權改制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他提出了一個在96年之前根本就沒有先例的主要做法,通過籌建國有控股空殼公司對下面的國企進行改制,從而針對優勢產業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遏制地方盲目發展商業地產;四是民營化的社會意義和展望,譬如重建基本的社會激勵機制,奠定國家經濟基礎,改革經貿體制,實現市場經濟,由此,論斷中國將在21世紀初入世,成爲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外向型經濟體。

    這些在後世一一實現的展望,在90年代不可謂不驚世駭俗。張雲起洋洋灑灑一路寫下去,越寫越精神,頭髮掉了不少,世界盃也沒看了,題目很長很大,《關於中國公有企業民營化演變的若干基本判斷和展望——基於江川市龍景園罐頭廠創新盤活國有資產的產權改革之道》。

    在他爲了這份報告嘔心瀝血的時候,龍景園罐頭廠倒是格外鬧騰。

    那天參加座談會的人挺多,張雲起準備在雲溪村建設加工基地的構想,很快就傳了出來,聯盛的員工還好些,穩坐釣魚臺,都是小白領嘛,想想就能明白,肯定呆在總部,去那窮鄉僻壤的地方咋開展業務啊?

    龍景園罐頭廠職工們的感受可就大不相同了,他們老闆瞎折騰,要在雲溪村搞新的加工基地,生產線肯定要全部轉移過去,那麼他們這些流水線工人肯定要去鄉下務工,可大家都是城裏人,在市裏有家有口的,突然調到農村去工作,思想上是很難接受的。

    當然,現在都是沒門路的小道消息,沒有個確切的搞法和通知,不至於人心惶惶,大家都還在觀望着,再者說了,現在廠子裏的效益着實不錯,大家夥兒的小日子好過着呢,他們聽傳言,財大氣粗的老闆爲了推廣他們的罐頭,眼不眨一下,直接砸了兩三百多萬,還在湘南衛視搞了一檔美食節目,從早上到下午再到凌晨時間轟炸個不停,作爲省級電視臺裏的佼佼者,影響力那真是最最拔尖的,還有,他們鋪天蓋地的地推廣告也進駐了各個市縣,廠裏生產的罐頭一下子就火了,銷量蹭蹭見長。

    罐頭具體的銷量,廠裏職工們自然是不知曉的,但拉貨的大貨車在廠區排起長龍的熱鬧景象,他們真是好多年沒見過了,實在太稀奇了,而且相較廠區,總部那邊更加紅火,洽談業務的客戶天天都爆滿,天天都有好幾場訂貨會,傳言客服電話幾乎就沒休息過,一直處於忙線狀態。

    龍景園的產能已經徹底跟不上了。

    這時候,張雲起採取了兩個應對辦法,一個是讓李季林加緊引進生產線,按照他的想法,沒那麼多錢,從國外引進不太現實,那就把主意打在國內一些效益不佳的大型國營罐頭廠上,他們以前財大氣粗,引進大型先進生產線,當效益不好或者是要轉型的時候,自然得賤價大甩賣,第二個,就是讓市縣兩級經銷商交預付款。閱讀書吧

    聯盛採用的是交互式兩級經銷商網絡,不設大區級與省級經銷商。

    張雲起這麼搞出於三個原因,一是爲了避免以後出現被經銷商把持市場,反被經銷商制約的局面,二是這是消耗類產品比較合適的市場進入模式,三是維持這個經銷商網絡的成本不高,一兩名勤勤懇懇的普通銷售人員,就能維持整個省域的經銷商網絡。

    按道理說來,經銷商和廠家之間的貨款交易,一般都是廠家先把產品發貨給經銷商,然後經銷商再給錢。現在產能吃緊,張雲起不想這麼幹了。他要求所有的經銷商都“現款現貨,款到之後再發貨”,或許這在以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現在不一樣了,因爲廠商和經銷商的關係永遠是動態的對立和合作,生意不好做的時候,經銷商是爹,產品好賣大家都有錢賺的時候,廠商指哪打哪。看看現在在龍景園罐頭廠打地鋪的經銷商,別說讓他們先拿預付款,叫爹也不是問題。

    這麼一搞,張雲起兵不血刃收到了一大筆預付款,再加入楊家榮許諾的銀行貸款,爲引進兩條先進生產線和建設加工基地備足了資金。

    建設龍景園罐頭加工基地的事宜也已經在協調研究當中。這件事情在楊家榮的指示下,得到了封陽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在90年代,招商引資從來都是政府的頭等緊要事。

    負責洽談的還是由經驗豐富辦事幹練的李季林主導,他帶着牛奮和王貴兵和封陽縣龍灣鎮兩級政府洽談劃撥土地,加工基地項目規劃和扶持當地特色產業,帶動農戶增收等問題。這樣一來,他可就忙得整日不着家了。

    這一天下午,放學後。

    張雲起去大姐張秋蘭家吃晚飯,他那個大外甥過三歲生日,在出校門不遠攔出租車的時候,遇見了騎單車過來的李雨菲。

    李雨菲停下車,對他說:“去哪?”

    張雲起說:“罐頭廠。”

    “那一起走吧,你來騎。”李雨菲從單車上下來,手拍坐墊,嬌俏的小臉迎着夕陽,語氣甜美,也簡單直接,像在說一件尋常事。

    張雲起抓住車把手,跳了上去,李雨菲斜坐在後面,張雲起雙腳一蹬,載着手抱粉紅色書包的李雨菲駛進了江川暮色下的街角,那時有風,成蔭的香樟樹一顆一顆地退過去,女孩的裙角蹁躚零落,落日餘暉被切成一條條帶暖色的剪影。

    “你好厲害呀。”

    “你說車技嗎?”

    “傻呢~我說罐頭廠。”

    “罐頭廠怎麼了?”

    “現在生意真好。”

    “這是你爸的功勞,我什麼也不管。”

    “謙虛你倒是很謙虛呀,張雲起同學,龍景園有今天,龍景園所有人都要謝謝你,不過你把我爸壓榨得厲害了點吧。”

    “這話怎麼說?”

    “我媽媽在省城工作,我爸爸又這麼忙,有時候很多天都見不到他,我現在放學都是一個人,吃飯,看書,睡覺,上學。”

    “真好,生活挺規律的。”

    “討打,嘴巴好不老實,以前那個又乖又上進的中考狀元去哪裏了?”

    “其實我也覺得我變化挺大的,可能是家裏窮吧,窮怕了,不過說真的,雨菲,作爲朋友,你說說現在的我好,還是以前的我好?”

    李雨菲想了想,說:“以後告訴你。”

    ******

    Ps.鋪墊,還有幾章,本卷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