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遊客0618字數:4638更新時間:24/07/16 07:51:05
    “平衡。”

    靜室內,盧正義跟觀山道長相對而坐。

    中間的木桌上,兩杯熱茶正有熱氣徐徐上浮。

    “平衡?”

    觀山道長重複了這個詞彙,臉上卻並沒有多麼驚訝,“我好像……”

    他似乎在此之前,就已經有了這樣的一個猜測。

    但更確切的說,這個答案很早以前就有人跟他說過了。

    具體是什麼時候呢?

    雙瞳?還是……

    似乎這個念頭,是盧正義很久以前就給自己灌輸過的。

    “這是……近十幾年來,國內特殊事件的數據彙總。”

    觀山道長先是遲疑,接着拿出一部手機擺在桌面上,推了過來,“裏邊還有近二十幾年、三十幾年……的一些數據對比報告。”

    “古時候的數據,我們沒有絕對真實的記錄,但這百年來的數據,我們部門都有進行實時彙總。”

    “前九,不,前八十年的數據報告的折線圖,明顯呈下滑趨勢,不管是人還是事件都以一個緩慢的速度減少,我們一度認爲,這些特殊的人和事,將從這個世界消失,只留存於歷史,被後世的人認爲是神話、科幻。”

    他頓了頓,瞧着盧正義壓根沒有拿起手機的興趣,無奈的拿回來,“但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裏,這條呈下滑趨勢的曲線被改變了,它開始上漲了,而且變化很大。”

    “所以說,你的存在打破了平衡?”

    以前,觀山道長並不瞭解盧正義的底細,只知道他很神祕,很厲害。

    但具體有多厲害,他沒有一個概念。

    當時在觀山道長的認知中,盧正義大概是跟自己的師伯清淨真人是一個層次的人。

    非常的強大,強大到足以扭轉肉體的衰老,讓肉體始終保持在健康的狀態。

    但後來師伯說,他遠不如盧正義。

    因爲對方根本就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不,應該說,他是兩個世界,甚至是更多個世界的人。

    他是真正的轉世之人,脫離了肉體,靈魂在不同的世界中輪迴,體會不同的人生。

    所以當觀山道長瞭解到近十幾年來,國內出現的修行人和特殊事件的數據彙總時,第一想法就是跟盧正義有關。

    而在聽到‘平衡’這兩個字時,他終於想起了,曾經對方似乎跟他透露過類似的事情。

    “……所以你之前一直在暗示我?”瞧着盧正義沒回話,觀山道長忍不住再一次問道,“可你爲什麼不早點說清楚?”

    不說話,那就是默認一早就知道了。

    可是爲什麼不早點……

    “有些事情,比起知道了,還是不知道的好。”

    盧正義的語氣依舊平靜。

    “你這是屬於……轉世之人的傲慢嗎?”觀山道長皺起眉頭,類似的情況,部門裏有一些人是這樣的。

    作爲修行人,不自覺有了一些傲慢,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當然了,也不是說他們瞧不起普通人,只是會自作主張的爲一些人做選擇,並且理所當然的覺得,那就是最好的安排。

    就好像是父母總是會基於身份,理所當然的覺得孩子的閱歷不夠,什麼都不懂,所以擅自做主的進行一些安排,你要讀這個學校,讀這個專業,畢業後回老家工作……

    很多很多的事情。

    他們並不是抱有惡意,反而是抱着好意。

    好意的覺得,他們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認爲作爲修行人,肯定會比普通人考慮得更加全面。

    可實際上,觀山道長看過不少安排失誤的例子。

    前一天還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把事情解決得妥妥當當的,後一天一份報告呈上來,求助部門幫忙處理後續。

    但是……

    不,不對,盧正義應該不是那種會替別人做決定的人。

    雖然說,對方作爲轉世之人,他的身上、心態中也抱有一種對於普通人,甚至是對修行人的傲慢。

    但比起於那些安排失誤,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人。

    盧正義是那種,真的能做出最好安排的人。

    他會把很多的路擺在你面前,並且提醒優劣,然後讓你自己去選,去走。

    “如果提前瞭解了,反而會造成壞的影響嗎?”

    觀山道長思索着,只能得出這個結論。

    修行這條路,有時候越刻意,越容易適得其反。

    至少他瞭解的多數人,都是偶然在生活中走上去,靠的是福緣,是運氣,只有極少數人能跟自己一樣,先瞭解修行,再努力走上修行。

    “不一定。”

    盧正義拿起茶杯,但卻沒有拿近嘴邊,而是把握在手裏,“其實我更喜歡喝碳酸飲料,這裏有可樂嗎?冰的。”

    “抱歉,因爲去你家的時候,總是看伱在喝茶。”

    觀山道長起身,跟外邊的人交代了一聲。

    很快,便有冷凍過的可樂送過來。

    “茶是在家裏喝的,我夫人喜歡喝茶,我母親年紀大了,也更喜歡喝茶一些。”

    盧正義拿起可樂,打開拉罐後發出‘砰’的輕聲響,接着拿近嘴邊咕咚咕咚的喝起來,又打了個嗝,“但我在外邊,大熱天的爬完山,還是喝這個比較舒服。”

    “所以你也不確定,向我,或者說我們公開這件事情,會有什麼影響?”

    觀山道長又把話題拉回來。

    “算是吧,我只知道有些事情,太刻意的話,反而很難做到。”

    盧正義說起了剛纔,對方的評價,“傲慢嗎?確實,在這件事情上,我的態度很傲慢,擅作主張的幫很多人做出了選擇。”

    如果一開始就知道這件事情的話,現在的情況,大概會很複雜吧。

    沒人再能慢悠悠的朝前走了,所有人都拼命的邁開步伐,生怕被時代所淘汰、拋棄,他們競爭着,較量着。

    甚至可能會有人覺得前路無望,自暴自棄。

    但沒有辦法,從自己來到這裏的那一刻,平衡就已經被打破了。

    整個世界都在因爲自己的到來,發生變化。

    從大局來說,這份變化不分好壞。

    但對於那些跟不上隊伍的人,絕對是壞事。

    並不顯得雅緻,裝修簡單的靜室內,觀山道長面前的茶杯已經不再有熱氣上浮。

    他沉默着,思考着盧正義的每一句話,以及對方過往所做的每一個事情。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外頭有了些許聲響,似乎是李傳信那邊結束了。

    但因爲他們的門沒有打開,所以外邊的人沒有過來打擾他們。

    這些年,其實因爲盧正義拍攝的片子,很多事情是有在改變的。

    主要是他踏足的圈子,太容易影響他人。

    雖然在網絡上有不少人,都在評判娛樂。

    可實際上,不管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都算是娛樂的一種類別。

    而當人們在娛樂之中,真正的被感染到,被這些作品裏輸出的觀點影響到時,那就不單單是娛樂了。

    就好像是有些自律博主,喊出‘自律成爲更好的自己’的口號,以身作則,影響了他人,真正的感染了一些粉絲跟着他一起去自律,去約束自己多餘的慾望的時候。

    他還算是一個娛樂博主嗎?

    算,但在這個評價中,肯定是要加上一些其他的元素的。

    精神氮泵、明燈、老師……

    而作爲在娛樂圈中,用短短十幾年,就完成了許多人幾十年都做不到的成就的盧正義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一些事情。

    這種變化很明顯,但沒有人去細細思索的話,根本不會有人發現。

    就比如,如今的影視市場,恐怖驚悚題材再也不是冷門。

    鬼屋、密室逃脫、戶外探險……之類的娛樂項目,也不再是少數,反而是隨處可見的,甚至是一些如‘封門村’、‘六盤山二龍河’、‘瓦屋山迷魂凼……’之類的地方,也漸漸被一些大膽的人所踏足。

    那些傳聞中的‘禁地’,隨着越來越多人前往探險,漸漸有了生機。

    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在慢慢的提高。

    盧正義帶動了市場,而市場影響了多數人的認知。

    除此之外,他們部門內部的規模,也在擴大。

    “越來越忙了。”

    觀山道長似是自言自語着,“自打你火了以後,好多人組織隊伍各種探險,有的隊伍,還真把一些東西給招惹出來了。”

    “這個世界,真的有平衡,有一桿秤。”

    “需要處理的事件變多了,負責處理的人也多了起來,搞得我特意退居二線,幫忙處理人員培訓的事情。”

    而像類似的事情,其他國家也有。

    像是和國那邊,因爲盧正義拍攝的咒怨,同樣有一些和國人被影響了,四處尋找所謂的‘鬼屋。’

    但在真的被這些人找到什麼後,和國那邊就禁止了他的拍攝以及作品的流入。

    他們覺得,盧正義的作品影響了社會的穩定,所以禁止了他和整個梅狸貓劇組。

    比起於解決問題,他們選擇把問題放在那裏,當做看不見。

    而唐國這邊……

    “那爲什麼你現在……”

    良久,他又提出了另一個疑問,“爲什麼你當初要暗示我?”

    “嗝……”

    盧正義又是咕咚咕咚喝了一口可樂,打了個嗝。

    “爲什麼?大概……看你順眼吧。”

    ……

    ……

    盧正義是一個很真誠的人。

    他不喜歡騙人。

    有時候,他做事真的沒有那麼多的想法。

    只是因爲他的身份,能力,總是會有人覺得,他別有用意。

    總有人覺得,以自己的層次,做每一件事情都是經過多番考慮,並且有着很多偉大且難以實現的目的。

    可實際上,盧正義自己很清楚,他有時候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他想要拍戲,想到當導演,所以進了娛樂圈。

    爲了拍好一部戲,所以喜歡接觸和尋找一些特殊的物件。

    這都是基於愛好。

    對一些事情產生興趣的時候,他當然會去花些心思。

    可當他沒興趣的時候,他會很快放下。

    拿得起,放得下,這是一個很……放鬆的狀態。

    盧正義也很早就說過了,對於拍戲,爲什麼不能只是因爲喜歡呢。

    作爲人生存着,不免是要努力賺錢,生兒育女,這些基本的認知是不可避免的,人要有錢,要有勢。

    但當一個人完成了一些目標,積累了一部分財富之後,他會選擇去做些什麼呢?

    或許有人會懂得剋制,往內心深處思考,自己真正的愛好,做一些往常想做,但是沒有金錢、精力去做的事情。

    但有人會不斷的擴充自己的慾望,要賺更多的錢,要爬得更高。

    當然了,也會有人真的是把賺錢當成是一種愛好。

    但有時候,人要分清自己到底是真的想要去賺更多的錢,爲此付出更多的努力,還是說,賺錢只是外界各種因素影響下的一種目標。

    盧正義分得很清楚。

    錢的話,可有可無。

    地位的話,也一樣。

    這兩條繩索在他身上,根本捆不住。

    “早期還是有點用處,畢竟推廣片子,還有一些事情的時候,還是挺有用的。”

    回家的車上,盧正義瞧着副駕駛位上的李傳信,“但拍了一兩部戲,有了一定的財富和名聲之後,就沒有太大的作用了,更多是一個數字。”

    “作爲一個導演,我應該更喜歡看到的是……觀衆的反饋吧。”

    “但偶爾還是會有人建議我,多去申請一些獎項的評選,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把自己的知名度變現,感受更多耀眼,讓人羨慕的時刻。”

    旁邊,李傳信恍惚的點點頭。

    但很快,他又搖搖頭,臉上的笑容有些苦澀,“其實我還是不太理解,爲什麼你有那麼大的本事,會選擇當導演。”

    “不過算了,可能是我思想境界不夠吧。”

    “興許將來接觸得多了,慢慢就懂了,但你說的……更喜歡看到觀衆的反饋,我也一樣。”

    顯然,他沒有再一次忘記,這段特殊的回憶。

    當在觀山道長的催促下,進了屋後,李傳信最終還是選擇了接受這份記憶。

    原因很簡單,雖然認知上崩塌帶來的是精神的衝擊。

    但同樣,他的思維也被打開了,在藝術這方面,新的認知能碰撞出太多的新點子,他不願意忘記那些點子。

    “沒什麼境界。”

    “我只是闡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我的思考在我身上是對的,但對於另一個人那就不一定了。”

    盧正義開着車,神情平靜,說話的語調沒什麼起伏。

    就好像是剛纔道觀裏頭,那些記錄的書簡,好多都是古時候的人留下來的,其中有不少,都是先人於修行路上的一些見解。

    他們的特異被當時的人奉爲神明,他們記錄下自己是如何走上這條路,又是如何走得更遠。

    但後人卻很難憑藉他們記錄下的內容,重新再走一次,

    因爲每個人的路是不一樣的,即使開頭走對了,可能後頭分岔路口就又錯了。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極爲獨特的。

    而也是因爲這個原因,有時候知道得越多,被影響得越多,越難有所收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