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咒怨2開機】
類別:
都市言情
作者:
遊客0618字數:4514更新時間:24/07/05 04:09:58
四月末,
咒怨2劇組正式開機,
比起於盧正義原先定下的日期,晚了一些。
原因是劇本的補充,出現了很多的討論,以至於時間上不如預期。
但這算是爲了更好的拍攝,所以不算拖延進度。
“行了行了,各位,上完香該準備開機了。”
隨着白偉一邊拍手,一邊高呼着,劇組一行人輪流將手中的祭香插進供桌上擺放着的香爐內。
而香爐後頭,一尊無面的石像安安靜靜的端坐在那裏。
除開早就習以爲常的梅狸貓劇組的人,那些剛進組的演員,臉上都表現出了對於這石像的好奇。
這是一個拍攝恐怖片的劇組。
對於開機儀式的禮儀,劇組會如何對待,祭拜的又是誰,他們都感到好奇。
在場雖有來自三個不同國家的人,但不管是和國還是南朝國,其實都屬於是東洲的文化範圍內。
當初拍攝雙瞳時,盧正義他們接待傑森,便有提出類似於是否有開機儀式,關於是否會祭拜神明、對攝影機開封討個彩頭這樣的習俗。
在西方那邊,比較少有開機儀式,即使是有在形式上也更像是一場會議,類似於項目啓動會一樣的內容,全然跟東方的習俗不同。
不僅僅是南朝國和和國,就連象國、越國,對於鬼神這方面都有着一定的文化沉澱。
東洲各國,對於仙、神、長生……其實都有着一定的崇敬和嚮往。
“盧導呢?”
於文秀在插上祭香後,慢步來到張煜旁邊站定,“怎麼今天來了以後,都沒有見到他。”
“他說他身上戴着的東西,不適合參加開機,先到監控室那邊等着了。”
張煜解釋着,目光上上下下打量着旁邊這個女人,眼中滿是羨慕,“上一次見面時,還是你們一起到我家來看望我,這麼一段時間過去,我覺着你好像又年輕了。”
對於於文秀,他其實是沒有那麼熟悉的。
至少比起於餘莉、張宇明、常正偉他們幾個,於文秀跟他是沒什麼私底下的交情。
因爲她是拍攝咒的時候進組,雖然那是劇組的第二部戲,但盧正義那個時候已經有開始逐步接手劇組裏的事務,而不是像山村老屍一樣,拍攝方面全權交給自己。
而後來,大家一起上了趟山,拍完雙瞳回來之後,自己就病倒了。
第一誡、咒怨,他都沒有參與。
但比起於其他的演員,張煜對於於文秀又是複雜的。
因爲她明明是後來才來的人,但卻是除了盧導之外,第一個發生變化的人。
“張副導,你這越來越會夸人了。”
於文秀禮貌的笑着,不自覺的朝旁邊退了一步,心中有些後悔靠過來了。
張副導的目光太過於火熱,她有些不習慣。
若是一些對於肉體方面的情緒,她如今早都見慣了,可他這目光裏的情緒,卻更加的複雜,讓她都覺得有些滲人。
就好像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面對眼前稚嫩的孩童,那目光裏透着的滿是對‘生命的渴望’,但這種渴望對於當事人來說,卻有些嚇人了。
‘他想要代替自己。’
於文秀能感覺到這種情緒,以至於想要遠離。
“我可不是夸人,伱是真的越來越年輕了。”張煜搖着頭,“記得當初剛見面時,你還在爲自己已經三十多歲而感到焦慮,想着是要放棄成爲演員,聽從父母的話回家鄉考公務員,還是說繼續從事這一行業。”
“說起來,你當時好像還對生孩子挺執着的,怕自己過了三十這個坎,生不了了。”
“現在你不用擔心了,就你現在的樣子,別說四十,五六十怕是都能要孩子。”
這酸溜溜的語氣,半點都不加以掩飾。
於文秀只能尷尬笑着,“是,我現在是不急了。”
說着,她又趕緊帶開話題,“不過之前盧導的事情,你們是有提前商量好的嗎?”
“商量?他做事哪會跟我商量,只說是驚喜、隱藏環節。”
提起盧正義,張煜那種渴望的目光才放下了,變得無奈,“我要是知道他那麼說,肯定趕在上場前,就給他的想法摁住了。”
“這種標籤一旦貼上了,一輩子都洗不掉的,作爲一個公衆人物,更應該愛惜自己的羽毛。”
“不過還好,他這事情處理得不錯,現在也都沒說了,反而……對他這種誠實、光明正大的態度,還挺敬佩的。”
“盧導肯定提前有所佈置的吧,他做事,向來都不是想一出是一出的。”於文秀稍作思考,“反而因爲這件事情,除開作品的關注度之外,他本人的關注度也提高了不少。”
“是,他肯定是有提前準備的,不然不可能收拾得那麼妥當。”
張煜點點頭,“但我後來想了想,也是,他當初在導演這一方面,確實不盡人意,當初拍山村老屍的時候,我一度因爲他的能力打算罷拍,關於他的執導能力,他的同學、老師肯定也清楚。”
“如果他不主動說的話,將來某一天,興許也會有眼紅的同學,又或者是貪這份流量的人站出來曝料,拿出他以前在校的作品進行對比。”
“這些事情等到那個時候再處理,就會很麻煩了,他現在主動拿出來其實是對的,有些事情是瞞不住的。”
說着,他自嘲的笑了笑,“當時在場上我還很激動,場下也是一直沒有好臉色。”
“現在想想,倒是有點皇上不急,太監急的意思了,他那個遇着什麼事情都從容淡定的性子,肯定一早就考慮好了。”
但真正把這些事情想清楚之後,張煜其實心裏又是有些失望的。
因爲這樣一來,場上的感謝更像是逢場作戲。
他真的有把自己當成老師嗎?
張煜心中是不自覺的浮出了這麼一個問題。
以前他是高興、心疼、生氣……
因爲在他心中,盧正義確實是最得意的學生,沒有之一。
但現在……
有些話,張煜只能在心底裏藏着,他不可能真的去問人家,你當時是不是在做戲,一場師徒情深的戲碼。
而對於說着說着,突然沉默下來的張副導,於文秀望着他的神態,又不自覺的把目光投向遠處,盧正義所在的監控室,沉吟着開口,“其實有時候,我覺得盧導是一個挺可怕的人。”
張煜疑惑的擡起頭。
“張副導你應該清楚的,我的本事是扮演其他人,並且在扮演的過程中,身體會得到一部分扮演者的力量。”
於文秀輕聲解釋着,臉上有些惶恐、不安,“但在扮演盧導的時候是一個特例,我直接失去了對於身體的控制權,但也因此……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盧導的情緒。”
“就好像是,我藏在他的身體裏,雖然沒有辦法控制,但卻可以以他的視角去看待其他人,看待……一切。”
“那是一種很空洞的感覺。”
她甚至都找不到詞彙去形容。
“空洞?”
張煜有些不理解。
“我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於文秀趕緊收回了目光,生怕被察覺到,“但我有一種感覺,如果再多讓盧導多控制而我的身體幾次,我可能會被同化,進而失去慾望、情感,但那不是一種冷漠、冷血的表現,而應該說是……失去,沒有。”
這是她第一次,與別人分享這件事情。
她不清楚是出於什麼原因,大概是因爲,張煜是劇組裏最早見到盧正義的人。
“沒有感情?”
張煜對於這個說法,同樣有些恍惚。
沒有感情嗎?
他的腦海中浮現出盧正義以往的表現,對於當初喜歡對女演員動手動腳的自己,他會生氣;對於喜歡捉弄人的樑美娟,他也會生氣,對於電影成功,他會喜悅……
“你感覺錯了吧?”
張煜皺着眉頭,他不太相信這個說法,“盧導只是對於自己的要求比較高了一些,他只是一個很自律的人。”
顯然,作爲劇組裏見過最初盧正義的人,他眼中的盧正義是有感情的。
“可能吧。”
於文秀並沒有與他多做爭執,因爲那沒有意義。
沒有人能夠像自己一樣,感受到真正的盧正義,沒有人。
……
“高橋老師,接下來拍攝的戲份由你先開始,咱們先拍攝關於你在這個屋子裏,見到伽椰子的場景。”
在開始拍攝前,盧正義照例跟演員講了一下戲份,“按照咱們之前劇本圍讀時的設定,你是一個人緣很好、性格活潑、長相帥氣的高中生相良木,而在跟其他幾個夥伴打賭後,你需要一個人來到這個屋子睡一晚,並且拍下進入屋子後的全過程,以證明自己的勇氣。”
在他的面前,正站着一個有着淡金色中長髮的男生,旁邊還有南朝國演員安孝周。
除開算是內定的安孝周之外,和國方面的主演定爲高橋文。
選擇的原因很簡單,年輕。
從形象和年齡上,高橋文都符合盧正義定下的人設,雖然也是因爲年齡的緣故,演技上不如前面兩位,但水平上也是過得去的。
盧正義之前就有簽約一些外籍藝人的想法,而比起於已經在社會上闖蕩過一段時間的人,他更傾向於這類閱歷不深的年輕人。
至於說演技方面,人的能力都是會成長的。
盧正義也不至於說,每次都得找於文秀、常正偉這種演技好的演員。
像是張宇明這樣,水平還過得去,且有一顆喜愛這一行的心的人,在劇組裏慢慢成長起來的話,對於劇組的歸屬感也會更重一些。
“瞭解。”
高橋文小心翼翼的回着,“盧正義導演,如果等下實際拍攝過後,在效果上沒有那麼好的話,我……我會負責的!”
他鄭重的說着。
高橋文指的是人設方面。
關於相良木這個人設,甚至是造型,都是他要求的。
在和國,並不強制要求學生的髮色,但一般來說,除了不良之外,就只有人緣好、性格活潑開朗的人才會去嘗試染髮。
所以一些和國的作品裏,不管是影視劇,還是動漫,有着鮮亮髮色的人物都會比較活潑開朗一些。
而像試膽遊戲之類的一些課外活動,也是人緣好的學生才會參加。
一些人員較差或者是一般的學生,在課後是很少會參與活動的。
除了人設上,高橋文還對於相良木的一些表現、臺詞給出了意見,而參與劇本創作的這個過程對於他來說,是很新奇的。
因爲這項工作,本應該是屬於導演、編劇的職權。
“我也會對我的角色負責。”
而旁邊,安孝周在他開口後,先是詫異的給了他一個眼神,接着趕緊出聲表達自己的責任心。
她在劇中的角色,記者李在敏同樣是她自己進行大部分的設定。
“不需要你們負責,既然我敲定了你們給出的意見,是好的意見,那結果好與壞自然是我來承擔。”
盧正義擺擺手,沒有因爲他們願意擔責,而順勢交給他們,“你們對於角色、劇情給出的意見,很多都很中肯,作爲唐國人,我確實對於你們兩國的文化並沒有瞭解太深,是你們彌補了一些缺陷,避免了出現有違現實的情況。”
之前的試鏡和圍讀過程中,他們更多是在討論人物角色該如何確立。
雖然對於一部恐怖片來說,儘量不要出現與現實有違和這樣的形容,有些微妙,但事實如此。
電影作爲大銀幕,比起於電視劇,往往更加注重於質感。
電視劇會經常出現一些完全架空題材的神話、玄幻劇,因爲主創團隊有大量的時間去構建出一個背景,但這樣一來,填充大量繁雜的內容會讓片子失去質感。
所以很多人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撥動進度條。
特別是在如今相對浮躁的時代,比起於原速,一點五倍亦或者是二倍速觀看,往往會讓人更加容易接受。
人們更注重於時間,同一時間對兩件事情,甚至是三件、四件事情已經成爲常態,就好像如果不在同一時間多做點事情,就虧了一樣。
看電視劇、看書、看電影呢,也喜歡看重點,有時候一部很感興趣、期待了很久的電視劇,總是覺得內容沒什麼營養,進度條拉着拉着,就把片子關掉了。
但其實說到底,就是片子缺少質感。
所以比起於電視劇,電影很少有完全架空的情況,即使是科幻、玄幻、神話……這些個標籤的片子,多數也是通過已有的文學作品進行改編,亦或者是實事、古時的一些傳說。
因爲質感多數都源於沉浸,也即是現實。
要讓觀衆在影院能沉浸下去,就需要從各種不經意的小細節上增加質感,從而讓觀衆產生代入感。
否則的話,一些片子即使是以電影的方式拍攝的,有了電影的濾鏡,且放到大銀幕上,卻還是讓人像在看一部低成本的電視劇、網劇一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