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貴婦 第123節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笑佳人字數:3916更新時間:24/07/05 04:01:53
魏曕看看女兒還抓着金元寶的小胖手,眼中多了一絲笑意。
抓週宴結束,徐皇后終於定下了啓程的日子,就在六日後,十月十五。
李麗妃覺得這個日子太遲,一大家子的東西早收拾好了,明天出發都行,爲何還要再等六天。
徐皇后自然有理由,十五那日是黃道吉日,宜搬家、遠行。
李麗妃回去翻翻黃曆,還真是如此,於是只能耐着性子等。
到了十月十五,平城的百姓們但凡有空,都跑來街上看熱鬧。
早有兩隊侍衛將主街中間隔絕了開來,百姓們只能站在邊上翹首期盼,盼着盼着,就見一隊侍衛訓練有素地行了過來,在前面開路,然後才是真正的貴人。
徐皇后的車輦最爲貴氣,身穿蟒袍的五位王爺都守在她的車輦兩側。
見過徐皇后的出場,後面四妃、王妃、公主們的車駕就顯得平平無奇了,而且厚厚的簾子將車內的情形擋得嚴嚴實實,也沒有什麼好看的。
最值得看的,是貴人們要搬到京城的家當,可惜大件的東西外面罩了一層紅布,小件的都收在箱籠裏面,百姓們看什麼都看不真切。然而百姓們並不在意,七嘴八舌的議論得津津有味,還有百姓們專門盯着箱籠上的封條,發現蜀王府的箱籠數量竟然與前面四王家的差不多。
“奇怪了,蜀王妃可是殷老太公的掌上明珠,殷家那麼有錢,蜀王妃的嫁妝怎麼也該比其他王妃的多吧?”
“你傻啊,別的王妃可都是世家貴女,老太公真用嫁妝數量把人家比下去,那不成了給蜀王妃樹敵了?我記得,當初蜀王大婚時,殷家給蜀王妃預備的是一百二十八擡嫁妝,但我估摸着,裏面肯定有很多擡裝的都是金子銀子!”
“說起殷老太公,聽說他把家產都捐給皇上做軍餉了?”
“肯定得捐啊,他那不孝孫子竟然敢誣陷皇上,老太公只能捐銀將功贖罪,還好皇上賞罰分明,剛登基就給殷家賜了爵位,老太公現在成了伯爺嘍,爵位世襲罔替呢!”
百姓們津津樂道,貴人們的車隊卻漸漸消失在了他們的視線中,出了城門,繼續朝通州碼頭而去。
有些百姓一直送出好遠,待停下腳步時,竟生出些悵然之感。
皇上還是藩王時,平城裏住着位王爺,百姓們也跟着自豪,如今王爺去京城做皇帝了,平城一下子少了那股貴氣。
唉,也不知道皇上會不會回來看看平城,看看他們這些百姓。
.
殷蕙這一行人清晨動身,因爲儀仗太長,晌午才到碼頭,上船之後,還要等侍衛們搬運箱籠上船,於是又等了一個時辰,二十餘艘官船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徐皇后單獨坐一艘船,四妃兩兩一組佔了兩艘船,其中魏楹跟着郭賢妃一起住。
五位王爺帶着家小各佔一艘,剩下十幾艘,有幾艘住了隨行的其他人員,譬如燕王寵幸過的幾位通房,譬如袁道清等府內效力的官員及其家眷,有幾艘專門用來裝貨。隨行侍衛們的船隻分佈在船隊的前後左右,以防有刺客來襲。
蜀王府的船隻位於船隊的前面,因爲魏曕沒有妾室,一家五口人帶着乳母、丫鬟們獨佔一艘長長的官船,就還算寬敞方便。
殷蕙與魏曕佔了兩間,一間做臥室,一間做書房,三個孩子帶着各自的乳母分別住一間,白日孩子們要麼跟着魏曕在書房讀書,要麼在甲板上活動身體。
要在船上待一個月,才出發三日殷蕙就覺得枯燥了,倒是魏曕,還在王府的時候他就列了一張船上起居計劃,什麼清晨教兒子們練武基本功兩刻鐘,跟着用早飯,上午、下午分別給衡哥兒、循哥兒講書一個半時辰,休息的時候陪三個孩子一起玩,彷彿要利用這一個月的時間將前面那三年離家的時光都補回來一樣。
出發之前,殷蕙對他的這份計劃嗤之以鼻,認爲魏曕只是計劃得美好,其實堅持不了幾日。
然而到了船上,殷蕙就發現自己太低估魏曕的耐心了,他真的在嚴格按照計劃執行着。
可能是他臉太冷的緣故,衡哥兒、循哥兒也都乖乖聽他的話,不像前面後面的船上,經常傳來二郎、四郎、莊姐兒或八郎的尖叫哭鬧。
這日,後面的湘王魏昡命人將船開得近了些,殷蕙剛用小車推着寧姐兒走出來,就見魏昡、福善、八郎一家三口站在船頭。
殷蕙笑着走過去,隔着一丈左右的距離同他們聊天。
魏昡朝她身後張望:“三嫂,三哥呢?”
殷蕙:“給五郎、七郎上課呢,每天都要上滿三個時辰的。”
魏昡俊朗的臉上接連浮現震驚、難以置信、佩服的神情:“三哥夠厲害,五郎、七郎就肯乖乖聽他講?”
殷蕙:“是啊,比在學堂裏還規矩,大概是怕你三哥吧。”
魏昡瞅瞅手裏牽着的八郎,眼睛一亮:“那三哥講課的時候,我把八郎也送過去聽,如何?”
福善扯他的袖子:“你這不是給三哥添亂嗎?”帶自家兒子與帶侄子能一樣?
魏昡瞪她,叫她別多嘴,他已經被兒子煩夠了,如果每天能得一個時辰的清靜,他都感激三哥一輩子。
殷蕙笑了笑,道:“這事我做不了主,得問問你三哥的意思。”
魏昡就朝她行了一個大禮:“有勞三嫂了!”
殷蕙讓乳母、金盞看着寧姐兒,她去了船上的小書房。
正好衡哥兒、循哥兒在練字,殷蕙挑開簾子,朝自己看書的魏曕使了個眼色。
魏曕出來後,殷蕙輕聲解釋經過。
魏曕皺皺眉頭,親自去了船頭。
魏昡連聲叫了一串“好三哥”。
魏曕不理他,直接問八郎:“你要跟着七郎一起讀書嗎?”
八郎今年虛四歲,年初也在徐皇后的要求下去了學堂,不過八郎的生辰在臘月,人還小小的一個,一直很抗拒讀書。
“不要。”八郎掙開爹爹的手,躲到了孃親身後。
魏昡就要揍兒子。
魏曕訓他:“有話好好說,別動手。”
魏昡就跟三哥倒苦水,說孩子本來就不喜歡讀書,如果在船上荒廢一個月,進了京更難改回來。
魏曕不知是關心侄子,還是願意幫兄弟一把,同意先教八郎試試。
於是兩艘船改成並肩挨着,魏昡舉起兒子,遞到魏曕手裏。
八郎出現在小書房時,衡哥兒、循哥兒眼睛都是一亮,船上這麼悶,添一個夥伴總是新鮮。
殷蕙送了一張小桌子過來,然後躲在門簾後偷看。
三個孩子都是跪坐在墊子上,魏曕問八郎《三字經》學到哪裏了,開始教他認字。
八郎乖乖聽了一盞茶的功夫,人就坐不住了,一會兒拉拉循哥兒的袖子,一會兒戳戳衡哥兒的後背,魏曕瞪他,八郎縮縮脖子,乖了一會兒又要搗亂,魏曕再瞪過來,八郎就哭了,哭着鬧着要去找娘。
殷蕙想哄哄小家夥,魏曕直接把八郎提起來,出去塞回給魏昡。
魏昡真想揍兒子一頓,對上三哥瞪過來的眼神,只好作罷。
進了船艙,八郎跟着乳母跑了,魏昡朝福善嘆氣:“五郎、七郎怎麼那麼乖呢,你平時沒跟三嫂學學怎麼教孩子?”
福善嫁過來那麼久,早不是新婚夜裏對魏昡服服帖帖的那個金國公主了,見丈夫竟然責怪自己,福善便美眸一瞪,一條一條地反駁起來:“五郎、七郎乖,是因爲他們大了,能聽進道理,咱們八郎還太小。我當然有跟三嫂學教子,你看這三年我把八郎養得多結實?倒是你,你怎麼不跟三哥學學,人家三哥有空就陪孩子玩,所以孩子親他,你最近又做了什麼?除了吃就是睡,人都胖了!”
魏昡難以置信地看着她:“你,你居然敢頂嘴?”
福善哼了哼:“我只是跟你講道理,誰讓你先冤枉我。”
魏昡還是生氣,氣得跳到後面桂王魏暻的船上去了。
魏暻正與一個通房丫鬟說話,見四哥來了,立即打發通房退下。
魏昡一上來就感受到了五弟這邊的清靜,太靜了,太舒服了!
“還是你這邊好啊,我那邊,八郎鬧,你四嫂也與我吵,真是的,不在家的時候我想他們,回來待久了,怎麼這麼煩呢。”
魏暻給他倒了碗茶,看着四哥捏眉頭的樣子,魏暻笑道:“船上不方便,到京城就好了,在王府的時候,你與四嫂不也好好的?”
魏昡喝口茶,聞言點點頭:“是這個道理。”
魏暻繼續勸:“這兩年你與三哥不在,三嫂、四嫂很不容易,孩子們都病過,三嫂孩子多有經驗,遇事不慌,有次八郎染了風寒,我們去探望的時候,四嫂眼睛哭得核桃一樣,心裏大概怕極了。”
魏昡神色一變:“什麼時候的事?”
魏暻詳細介紹過八郎那次生病的情形,道:“四哥在外面征討,好不容易回來,四嫂怎會跟你說這些叫你難受的舊事。”
魏昡果然很難受,沉默片刻,他與魏暻告辭,又跳回了自家船上。
八郎在另一頭甲板上玩,無憂無慮的,魏昡躲在一側默默看了會兒兒子,這才進了船艙。
福善在給兒子做衣裳,看到他,飛記眼刀,繼續做針線。
魏昡從後面靠過來,抱住她的腰,頭也搭在她肩膀上。
福善嫌重,剛要趕他走開,就聽男人低聲道:“這三年辛苦你了,你把咱們兒子養得很好,我很高興。”
福善動作一頓,奇怪道:“怎麼突然說這個?”
魏昡:“我跟五弟說話,他說前年秋天八郎病過一場。”
福善懂了,沒吭聲。
魏昡就抱着她賠起不是來。
福善沒那麼小心眼,沒堅持多久就笑了,夫妻倆又黏糊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福善:多謝三哥替我教娃。
三爺:沒教動,不必謝。
福善:多謝五弟替我說話。
五爺:沒關係,我也是不想聽四哥發牢騷。
第116章
見過魏昡對八郎的不耐煩,殷蕙更加覺得魏曕是個好爹了。
殷蕙對自己的父親已經沒什麼印象了,她在祖父的疼愛中長大,祖父是個大忙人,陪伴她的時間也有限,而祖父疼愛她的方式,是殷蕙要什麼喜歡什麼,祖父就能給她弄來什麼。當然,如果祖父在家,祖父也會帶着她去街上玩,會陪她讀書練字。
但小時候的殷蕙,還是希望自己也有一個能輕輕鬆鬆就把她抱起來的爹爹,有一個日日陪在她身邊的溫柔可親的娘。
不過沒關係,她已經長大了,她曾經渴望卻再也不可能得到的,她的孩子們都有。
船上枯燥,無事可做的殷蕙,竟養成了偷看魏曕教孩子們的習慣。
魏曕那麼冰冷的人,當他耐心教導孩子們時,殷蕙竟然也能看出幾分溫柔來。
有時候寧姐兒會跑過來搗亂,魏曕就抱着寧姐兒教兩個兒子,寧姐兒自己沒意思,也就出來了。
這日黃昏,下午的課一結束,衡哥兒、循哥兒就去甲板上撒歡。
魏曕只是要求孩子們讀書時要專心,該玩的時候,只要兒子們不打架,不冒險跑到船邊去,他都不管。
“喝口茶吧。”殷蕙端着泡好的菊花茶走進書房。
魏曕在窗邊坐着,穿一身深色常服,低頭看孩子們剛寫過的字,此時他眉眼沉靜,真的有幾分教書先生的氣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