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貴婦 第80節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笑佳人字數:3541更新時間:24/07/05 04:01:53
    “親爹!”馮騰一個鯉魚打挺跳了起來,撲過去重重抱住了廖十三。

    廖十三還當馮騰把他認成馮謖了,在衛所裏,他的體型與馮謖最像。

    “公子小心!”到處都是金兵,廖十三無暇解釋,推開馮騰,繼續廝殺起來。

    死裏逃生,馮騰激動得全身血液都在沸騰,見廖十三一刀砍一個,他也抓起剛剛掉在地上的大刀,跟着廖十三一塊兒殺起來。

    戰鬥一共持續了兩個時辰,金兵逃得逃死得死降得降,魏曕、馮謖率領的燕王西北護衛所共一萬六千兵馬,也折損了三千多人。

    風雪不減,天也更冷了,將士們撐起金兵留下的氈帳,分批休息起來。

    魏曕、馮謖等將領坐在一個營帳內,剛結束一場大戰,都激動得難以入眠。

    馮騰倒了兩大碗酒,端到廖十三面前,一碗自己喝,一碗遞給廖十三:“廖叔,今日您救了我一命,從今以後,您就是我另一個爹!”

    想看看他要做什麼的魏曕,面無表情地收回了視線。

    馮謖的心情很是複雜。

    他就馮騰這一個憨兒子,妻子催促兒子成親催了好幾年了,這小子非要說誰都看不上,結果去年廖十三進了衛所,有次兒子去找廖十三喝酒切磋,回來就告訴他們,說他看上了廖十三的女兒廖秋娘。

    妻子親自去廖秋娘的鋪子前看了看,小姑娘長得是好看,可一個拋頭露面做生意的……

    妻子不同意,他也不太滿意。

    如今,廖十三救了兒子的命,兒子爹也喊了,馮謖想,也許這就是命數吧,兒子天生該喊廖十三爹。

    想到這裏,馮謖也倒了一碗酒,敬廖十三,當然,他只是感激廖十三救下兒子,可沒有勸廖十三應了兒子這聲“爹”。

    次日風雪停了,四處白茫茫的一片,雪花遮掩了地上的血,只有大量金兵屍體的輪廓隱隱若現。

    魏曕先派出去斥候探查金國逃兵、本朝大軍的位置,再讓人清點金兵屍首的數量。

    最後得到結果,昨晚一戰,金兵死亡四萬餘人。

    晌午時,派出去的斥候回來了,還帶來了燕王的口信,說是燕王已經活捉金國可汗,準備撤兵了,讓魏曕也帶人撤兵,兩軍路上再匯合。

    魏曕、馮謖都面露笑意。

    馮騰還有點沒打夠,道:“皇上不是讓咱們滅了金國嗎?既然他們可汗都落到咱們手裏了,咱們一鼓作氣殺去他們的都城,如何?”

    馮謖都懶得理這個傻兒子了。

    崔玉笑着解釋道:“金國可汗雖然被我們抓了,都城還有王子留守,必然不會束手就擒,況且,我軍真要滅了金國,西邊的匈奴也該出兵了。”

    匈奴上次被本朝打怕了,短時間內不敢再有攻魏之心,但也絕不會坐視魏國滅了金國,繼續壯大。

    馮騰摸摸鼻子,很是憋屈。

    魏曕道:“動身吧。”

    三日後,兩軍匯合。

    燕王騎在馬上,看着遠處踏雪朝他奔馳而來的兒子,面容俊朗而堅毅,再也不是曾經那個只會跑跑馬射射箭的王府貴公子,而是在刀槍箭雨中歷練過來的真將軍,頓時涌起一腔豪情,偏頭問郭嘯:“嘯天,你看我兒如何?”

    郭嘯覺得,王爺不是問他三爺如何,而是要問三爺與他的兒子們相比,如何。

    三爺確實出色,郭嘯由衷地道:“三爺英姿勃發,行事果決亦有智謀,看來是盡得您的真傳啊。”

    燕王大笑,他這五個兒子,確實老三最像他,除了不愛笑。

    “兒子拜見父王!”

    來到近前,魏曕下馬,帶着身後的武將們跪下行禮。

    燕王笑笑,叫衆將免禮,再詢問魏曕那晚的戰況。

    魏曕如實彙報。

    燕王很是滿意,等正事談完,魏曕上了馬,燕王才上下打量他一眼:“可有受傷?”

    魏曕下意識地看向左臂,然後道:“挨了一刀,好在只是皮外傷。”

    燕王頷首:“是孩子就會摔跟頭,是將軍早晚都會挨刀,習慣就好。”

    說是這麼說,傍晚安營紮寨時,燕王還是來了魏曕的營帳,要親眼看看兒子的傷勢。

    金兵的彎刀十分鋒利,好在魏曕穿着的戰甲承受了大部分力道,魏曕受的確實只是皮肉傷,沒有傷筋動骨,然而那傷口依然夠深的,兩邊的肉都翻了出來,魏曕的胳膊又那麼白,看着觸目驚心。

    任何一個將軍都會心疼自己的兵,何況燕王除了是主帥,還是魏曕的爹。

    從出征後,燕王還沒有與魏曕說過什麼貼心話,這會兒戰事結束了,他也有心情了,一邊替兒子換藥,一邊問:“第一次上戰場,怕過嗎?”

    魏曕喉頭微動,看着父王垂眸專心爲他上藥。

    上一次父子倆離得這麼近,還是父王因拔牙而臥牀休養時。

    “不曾怕過,只是做過幾場噩夢。”魏曕道。

    燕王笑了:“跟我一樣,我第一次上戰場,是跟着你皇祖父……”

    那時候,他也只是一個年輕的兒子,是父皇膝下唯一一個文武雙全的兒子,跟着父皇一起殺敵,他受傷了,父皇也會過來探望。

    父皇是個大忙人,哪怕父皇一年都沒時間關照他什麼,來探望一次,便能彌補空缺一年的父子溫情。

    直到他就藩燕地,二十來年了,竟再也沒有回過京城。

    他只有一個父皇,父皇卻有好幾個兒子數不清的孫子,他都懷疑父皇是否還記得他的樣子。

    上完最後一點藥,燕王長長地嘆了口氣。

    魏曕疑惑地看着情緒忽然低落的父王。

    燕王拍拍他的肩膀,什麼也沒有說,轉身走了。

    等大軍退回邊關,等了十來日,京城那邊也來了旨意,命燕王派人將金國可汗押送京城,朝廷另派官員與金國商談休戰條件。

    邊關自有郭嘯率領禁軍繼續駐守,燕王作爲藩王,遇到戰事他必須出兵,沒有戰事,則不能帶着五萬人馬四處招搖。

    功成身退,燕王帶着兒子與三支護衛軍,浩浩蕩蕩地返回平城。

    大軍所過之處,燕地百姓們無不歡呼喝彩,邊關幾次戰事都是燕王率兵擊退的,在燕地,百姓們更信燕王,而非京城的皇上。

    到了平城附近,燕王讓三個指揮使先率領各自的兵馬回衛所,他只帶着魏曕、崔玉與一隊侍衛進了城門,儀仗簡單得彷彿他只是出遊數日歸來,而非又立了一次赫赫戰功。

    街頭百姓們照常過着日子,或賣貨或買貨,當十幾匹駿馬出現,百姓們也沒覺得什麼稀奇,等他們意識到領頭那人是燕王,燕王等人已經走遠。

    “真是王爺嗎?不是打了勝仗抓了金國可汗,怎麼就這樣?”

    百姓人家有書生考了秀才舉人,還要敲鑼打鼓熱熱鬧鬧,王爺竟然一聲不吭就回來了?

    “那是咱們王爺經常立功,都不稀罕顯擺了!”

    “就是就是,咱們王爺才不是那種沽名釣譽的,做的都是大實事!”

    作者有話要說:海公公:王爺,大街上都在誇您呢。

    燕王笑眯眯。

    三日後,海公公:王爺,百姓們安居樂業,已經恢復如常。

    燕王:emmm

    第75章

    這次回平城,燕王不想驚動城內百姓,卻提前派人知會徐王妃了。

    家主凱旋,徐王妃自然要帶着一大家子人來迎接。

    燕王府仿京城皇宮規制,設有四道城門,其中東華門、西華門、後宰門經常使用,唯獨南面的端禮門,只有遇到大事時才會開啓。

    今日便是大日子,上至各院主子,下至各房的丫鬟小廝,全都聚集在了端禮門前。

    等了半個時辰,徐王妃朝殷蕙這邊看了眼,叫人搬來一把椅子給她。

    殷蕙道謝過後就坐下了。

    她的產期在冬月下旬,此時已經是冬月初了,身子重,坐久了不舒服,站久了更不舒服。

    好在是冬天,太陽不曬,不然一大早就過來等着,大汗淋漓的更得遭罪。

    紀纖纖也站累了,用胳膊肘靠在她的椅背上,低聲閒聊起來:“你們家三爺回來的可真是時候,正好能看見孩子出生。”

    殷蕙笑道:“都是託皇上、父王與諸位邊疆將士的福。”

    紀纖纖看着她紅潤的臉頰,似笑非笑:“你這張嘴,是越來越會說話了。”

    殷蕙將食指抵在脣上,朝徐王妃那邊看了眼。

    紀纖纖還以爲徐王妃看過來了,連忙站直了身子。

    休息夠了,殷蕙叫金盞搬走椅子,與徐清婉、紀纖纖一塊兒站着等。

    巧了,椅子才拿開不久,王府外面的大街上便傳來了強健有力的馬蹄聲,紀纖纖目光異樣地看向殷蕙:“你還能掐會算不成?”

    殷蕙好笑地搖搖頭,真是碰巧,就算她重生,也記不清上輩子公爹他們具體是什麼時候回來的。

    端禮門外,侍衛們止步,燕王示意魏曕、崔玉跟着他,一起騎馬跨過護城河上的拱橋,意氣風發地跑了進來。

    燕王穿絳紫色錦袍,雍容華貴。

    左後側魏曕穿石青色錦袍,英姿筆挺,右後側崔玉一襲白袍,君子如玉。

    離得近了,魏曕、崔玉先行下馬,以示對徐王妃、魏暘等人的敬重。

    殷蕙站在徐王妃後面一排,三匹馬跑過端禮門時,她一眼就認清了魏曕的身影,見他端坐馬上確實安然無恙,殷蕙徹底放下心來。魏曕離得尚遠時,她還能盯着看,現在近了,爲了不讓妯娌妹妹們看笑話,殷蕙便假裝不太在意似的,一心聽燕王與徐王妃說話。

    魏曕走過來時,目光在她身上頓了頓,見她望着父王,他也移開了視線。

    “爹爹!”

    衡哥兒突然從幾個小兄弟們中間跑了出來,邁着小短腿直奔魏曕,什麼禮數不禮數的,他想爹爹了!

    魏曕正準備接住兒子,沒想到燕王在前面截住了衡哥兒,將乖孫子高高抱了起來,笑着逗弄道:“五郎只想爹爹,不想祖父嗎?”

    衡哥兒看看祖父,點頭道:“想了。”

    燕王:“那你爲何先喊你爹,不喊祖父?”

    衡哥兒眨眨眼睛,一本正經地回答道:“祖父在跟祖母說話。”

    孫子機靈,燕王更喜歡了,揉揉衡哥兒的腦袋瓜,轉身交給魏曕,他則把大郎幾個叫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