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多讀讀書,少想些害人害己的勾當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青菜保佑字數:3152更新時間:24/07/02 18:17:53
    “如今我們殺了劉高這廝,花兄弟又攻破清風寨接出家小,已然形同謀逆。”

    “青州府知府慕容彥達一旦得知此事,大軍旦夕便至。”

    林軒淡淡道:“既然如此,等其兵潰之時,我等正可順勢取這狗官性命,也好藉此揚名。”

    “……大龍頭可有什麼退兵妙策?”

    宋江怔了怔,有些艱難的問道。

    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面對一州一府的官兵圍剿,還如此淡定的山賊。

    甚至,別人大軍都沒來……

    這邊已經在計劃怎麼弄死知府大人了。

    這世道,已經這麼狂野了麼?

    好吧,你們都是高手!

    就算打不過,也可以輕輕鬆鬆的全身而退。

    你們清高,你們了不起!

    可我……,怎麼辦?!

    宋江想到這裏,下意識的低頭看了看,越發鬱悶。

    “青州當下的武將裏面,也沒幾個厲害人物。”

    “無非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押司儘管放心便是。”

    林軒微微一笑:“老黃,麻煩你一趟,送宋押司回房休息吧。”

    “既然如此,在下的身家性命都拜託給大龍頭了。”

    宋江心中鬱郁,只好道一聲謝,讓黃裳把他推出草廳。

    他倒是想休息來着。

    可他現在這樣子,跟殘疾沒什麼區別。

    萬一出點意外,跑都沒法跑……

    運氣再差一點的話,官兵直接一把火燒了這寨子。

    那自己直接變成烤鴨了!

    光是想一想,宋江的血壓就不由自主的升上來。

    壓根沒法安心睡覺啊!

    “好了,宋押司早些休息吧。”

    “自古雄才多磨難,你這人雖說本事平平,但能大難不死,到底也是有幾分氣運的。”

    黃裳將宋江身體擺正,淡淡道:“若能好生磨礪一番,說不定也能有一番成就。”

    “……等一等!”

    宋江呆了一下:“黃大夫說在下本事平平?”

    “難道老朽說錯了?”

    “宋某自幼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敢問……”

    “那你手腳怎麼斷的?”

    黃裳也愣了一下,有些疑惑的打斷道。

    “這個……”

    宋江想了想,覺得自己現在這樣子,吹武力值確實沒什麼說服力,只好改口道:“宋某自在鄆城縣做押司,刀筆精通,吏道純熟,莫非不算本事?”

    “伱們鄆城縣衙門有幾個押司?”

    “共計八人。”

    “哦,一縣之地,便有八名押司……”

    黃裳想了想:“那我大宋境內,這押司豈不是有數千人之多?也算不上什麼啊。”

    “……宋某自幼苦讀,鍥而不捨,可知天下之事。”

    “可有功名在身?”

    “……不曾。”

    宋江斜了黃裳一眼,心中越發惱火,忍氣吞聲道。

    北宋的進士功名,是很卷的。

    但一旦登科,必然是官身。

    誰會問一個書吏有沒有功名啊?

    這不純純的噁心人麼?

    簡直哪壺不開提哪壺!

    要不是宋江猛然想到,自己還得眼前這老頭幫忙正骨換藥……

    否則,已經罵了出來。

    “既然宋押司並無功名傍身,那也談不上有多少刀筆功夫。”

    黃裳笑了笑:“這麼說來,老朽讓你知恥而後勇,也沒說錯吧?”

    “黃大夫談吐不俗,教訓起在下一套一套的,莫非黃大夫有功名不成?”

    “老朽自然是有的。”

    “所以啊,這功名本就……嗯?”

    宋江差點咬到舌頭:“你、你剛剛說什麼?”

    “這是老朽的告身,給你看看也無妨。”

    黃裳從懷裏取出一卷綾紙,在宋江面前攤開。

    告身乃唐宋時授官的憑信,類似後世的任命狀。

    上面記載了任命者的戶籍出身、經歷、出生年甲以及中書省的任命詞。

    由告身院製作,經過多層防僞技術,絕難仿製。

    “你、你……您老……是狀元郎、端明殿學士?”

    宋江呆呆的用雙臂將告身展開,看的汗流浹背。

    以他身爲押司的專業水平,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告身真的不能再真了。

    可是,既然這告身是真的……

    宋江腦子嗡嗡作響,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正是老夫。”

    “罪人宋江些許小傷,竟有勞老……老先生親自包紮,實在是罪該萬死!”

    宋江猛然反應過來,徑自從牀上彈起,用膝蓋和手肘支撐,向着黃裳連連磕頭。

    “你有病麼?”

    黃裳眉頭大皺:“躺好!省得老夫還得給你再包一次,耽誤老夫練武。”

    “……小人不敢!”

    宋江嚇了一跳,老老實實躺回去。

    想到堂堂狀元郎親手給自己包紮傷勢……

    宋江感動的差點哭出來。

    暗自決定,以後把這些紗布當做傳家寶,留給後人。

    沒辦法,宋代民間對文人的崇拜,是深入骨子裏面的。

    “你這蠢人知道老夫的身份,便這般前倨後恭,倒也好笑。”

    黃裳扯了扯嘴角:“既然如此,你且說說,狀元有什麼了不起的?”

    宋江:“……”

    這個問題,差不多等同於爲什麼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甚至,涉及到終宋一代,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價值觀。

    久而久之,民衆都習慣了文人的地位尊崇。

    但真要把緣由剖析清楚,其實還是很難的。

    至少,宋江肚子裏這點貨,還說不清這個道理。

    “所以老夫沒說錯吧,你這人不學無術,卻還滿腦子愚忠。”

    黃裳淡淡道:“整天想些不着調的蠢事,偏偏還以爲自己忠君愛國。”

    “……敢問老先生,在下想了什麼不着調的蠢事?”

    “你現在的處境,不來清風山也該上梁山了。”

    黃裳笑了笑:“真要當了反賊,你就該想着招安了吧?”

    “……小人便有招安的念頭,也是想着爲國出力,何錯之有?”

    宋江猶豫了下,沒有否認。

    其實,造反再招安,確實是當時的主流。

    畢竟在兩宋三百多年的歷史裏,有記載的起義就超過四百次。

    平均一年一次,還有富餘。

    可這些義軍都呈現都有着極爲相似的特點——活動範圍小、持續時間短。

    嗯,又小又短。

    像漢末黃巾、唐末黃巢、明末李自成這種席捲天下的戰亂,兩宋期間從未出現過。

    這其實是因爲,宋朝統治者對待義軍的態度與其他朝代有着天壤之別。

    在其他封建王朝眼中,起兵造反是十惡不赦的罪狀。

    雖然也有招降的行爲存在,但總體仍然是徹底剿滅、絕不妥協。

    以至於,經常控制不住,弄得越剿越大。

    首先,官軍與農民軍作戰,贏了還則罷了,若是輸了,免不了降罪。

    許多士兵見勢不妙,乾脆搖身一變,就地便加入農民軍。

    反正當兵也是爲了混口飯吃,跟誰幹不是幹?

    其次,一旦起義軍規模龐大,要剿滅他們,大把大把的錢糧就得流水一樣花出去。

    朝廷不會憑空變銀子,最後還不是得攤到老百姓頭上。

    老百姓一旦覺得活不下去,免不了一跺腳一咬牙:反了吧!

    這下就更難頂了!

    於是,宋朝統治者充分吸收了前朝的經驗教訓——乾脆別打了,招安吧。

    由於宋朝對於義軍的招攬手段,多以升官發財爲誘餌,還大肆宣傳……

    許多心狠膽子大的平民百姓、地主商賈,甚至利用這一機會,將興兵作亂當做是走上仕途,完成階級跨越的捷徑。

    也算是合理利用規則了。

    “想着爲國出力沒錯,但招安這法子卻太蠢了。”

    “若是求一己富貴也罷了,真想着藉此爲國出力,實在是愚不可及。”

    黃裳淡淡道:“不過也對,你連個功名都考不上,能有什麼腦子?”

    “小人應該還是有點腦子的……”

    “有腦子麼?既然如此,老夫便考考你,孟子爲何要說那‘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一千多年過來,這句話到底有什麼用?”

    “這個……,在下確實不學無術,還請老先生指點迷津。”

    宋江呆了半分鐘,嘴巴挪動了幾下,長嘆道。

    這句話,他倒是懂什麼意思。

    但要扯到有什麼用……

    宋江滿腦子都是懵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老夫也談不上指點你們。”

    “不過,每天老朽都會講一個時辰的道理。或許有用,或許也是狗屁不通。”

    “你願意聽的話,喊大郎推你前去聽聽便是。”

    黃裳一拂衣袖:“你能聽懂多少,悟出什麼東西,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多謝老先生。”

    宋江沉默了片刻,眼眸中有光芒閃爍,點頭道。

    “莫謝老夫,這本也是大當家專程託老夫來說的。”

    黃裳緩步走出房門:“多讀讀書,少想些害人害己的勾當。”

    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