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影像永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法學院新生字數:2448更新時間:24/07/02 14:10:57
    沈傾城火了。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她在微博和小桔書認證上,從原本的歌手沈傾城,到前面多了演員二字。

    她得到了所有觀衆的認可,歌手前面,當得起演員二字。

    陳可辛曾經說,只有兩個女演員,在銀幕上只要她一哭,觀衆就會跟着哭,是張曼玉和周迅。

    現在想來,可能會有一天,他會再加一個名字,沈傾城。

    沈傾城如同一頭小獸,還有毛茸茸的感覺,還有尖利的牙,鋒銳而明亮的眼。

    這個女孩不知怎麼回事,戲中的直接反應都是和常人不同,反着來的,悲傷的時候她笑謔,感動的時候她躲,難受的時候死扛,因而她的崩潰是不得不崩潰,她沒有崩潰的時候,觀衆先崩潰了。

    她靈氣十足,她和她的角色,沒有剝離感。

    饒是如此天分,觀衆們在花絮和宣發時候都清楚,演女主角陳念,她也剝了一層皮。

    有人說,《少年的你》有先秦春秋時的義氣,捨生忘死,頭贈故人。

    春秋的義烈,常令後人不解,因爲到了一個利益的時代,故人風骨,顯得過於用力而殘暴。

    春秋是我們國內的青春期。青春期的義烈,也令成人不解。

    自古恩義最難承受。

    相比之下,贈頭與故人,好演,受故人之頭,不好演。

    這是無情之情,難的是要演得理所應當。

    不分彼此了,也就無所謂施與受,恩與謝。

    《少年的你》寫的是分明不同的兩個人,怎麼合而爲一體。

    最好的表演是什麼?

    真實,準確,微妙。

    有多少張美麗的面孔,經得起大特寫,大大特寫?經得起暴露在強光下,毛孔,傷疤,粉刺,面部肌肉的微微顫動,經得起汗水滴下,經得起暴起的瞬間,衝冠一怒的血液涌動,經得起僥倖得手後,幾近微笑的那一絲絲牽動?

    假一點,都不可以,過一點,都不可以。

    乾淨,清澈,牽動神經。

    幸好有電影,幸好有膠片,有些刻骨銘心然而轉瞬即逝,能永存於此,封印於此。

    大年初一,沈傾城帶着她出道以來第一部電影,首日拿下了1.5億的總票房,已經驚呆了無數人的眼球。

    熱度和口碑在初二這天再次達到了頂峯,一篇名爲《影像永恆》的影評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瘋狂流轉,作者是業內知名的導演,陳凱哥。

    他從業多年,無論是自己操刀,還是點評其他人的作品,從來都是有一說一,不拖泥帶水。

    這次,他給了《少年的你》滿分好評。

    他說。

    “影像,其實說到底,還是影像意識。

    我在今年華語電影裏,從來沒有見過影像意識如此強烈的電影。

    手持攝影的晃動,驚悚類型的融合調度,極度壓抑的建築空間,高度濃縮的蒙太奇片段,還有那種無懈可擊的影像敘事意識。

    早些年還在拍二流爛俗喜劇,近些年拿出了一部較爲不錯的作品,結果今年就拍出了一部註定在華語影史留名的《少年的伱》。

    導演曾國翔的成績,我想也只能用開掛來解釋了。

    開場女學生跳樓的設計就已經提醒了主創團隊的野心所在:先是通過英語聽力隔絕外界聲音,然後只通過視覺傳遞信息。

    在女主角下樓查看那一段,簡直是標準的驚悚片調度模式,俯拍與仰拍的切換,加深個體與羣體的對抗,人物與建築的關係暗喻,快速切換的聊天信息。

    通過手機這個媒介所放大的面部特寫,照片在我們眼前飛速閃過,而這時,“少年的你”片名出現。

    可以說,這是我今年在電影院所看到過最具力量的電影開場了。

    除去我在開頭所講過的面部特寫手法,本片在建築空間的關係展現也是相當值得一提。

    那些城市間的樓房,封閉的教學樓,垂直延伸的臺階,景深對比的高架橋,這些建築元素共同構建出影片壓抑逼仄的情感氛圍,也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男女主角在這個社會共同的處境。

    而燈光則再度加強了這類元素的運用:對手戲時的霓虹光線,座位上紅墨水的冷光特寫,加強景深的空間光效,以及最後押運車上柔光的流動。

    雖然剛剛開年,但我想說,這也許是今年華語電影圈最棒的光線處理。

    然後是剪輯,同樣,年度華語最佳剪輯,沒誰了。

    尤其以蒙太奇敘事爲例,最能體現剪輯的功底:第一場蒙太奇關於男女主的生活對切,考試與麻將,莊嚴宣誓與地下鬥毆,這是一種極其優秀的內核影像表達。

    極度失衡的社會,就這麼藏於技巧之下。

    而後在高考結束之後,那場交代人物狀態的蒙太奇也是極盡老辣的技法表達。

    至於審訊室的那場交叉剪輯,可以算作年度華語電影高光時刻,真正的“影像——表演”至高榮光。

    我不知道這是誰教給曾國翔的技巧,但在他之前的作品裏,我完全沒有見到這種頂尖的技巧。

    再來說說攝影,攝影更是讓我覺得導演好像換了一個人。

    本片的攝影風格,怎麼說呢,感覺抓到了流行的脈搏,和目前大火的短視頻路子很像。

    攝影,主要以手持爲主,可以說深得短視頻高手精髓,精確的用那種晃動去捕捉到人物最爲真實的狀態所在。

    當然本片的手持還是要比短視頻的要溫和許多的。

    音效,極其出彩,聲音作爲情感傳遞媒介在本片的價值被最大化。

    至於配樂,這麼說吧,優秀的配樂永遠不會喧賓奪主,自然而然地流露感情,只消片刻,就將觀衆徹底拉入電影的氛圍中。

    劇本,演員,導演,攝像,配樂,還有在幕後工作的衆多人員,他們各自在各自的領域都做到了肉眼可見的最好,而後又共同讓電影變得如此優秀且完整。

    我簡直難以想象,這樣的質量,是一部投資只有一個多億的電影。

    那些妥協,那些無奈,那些倔強,還有他們所要喊叫的,爆發的,都留在了他們的電影裏。

    那些珍貴的部分到最後,都凝結成了蓬勃的生命力。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對他們最好的禮讚。

    從這部電影首映1.5億的成績中,我可以斷言。

    若干年後,大華語電影時代必將到來。

    大華語電影,這幾個字,意味的並不僅僅是未來兩岸三地電影人可能會在一起工作,也包含了在過程中思想碰撞價值融合深入溝通,並且最終都呈現在電影中。

    這是一個全世界的浪潮都向前奔流的時代,風在往後退,抱緊自己。

    浪潮還會再起,島嶼與島嶼,終有季風報信。

    感謝這部電影,感謝熱愛並且尊重在這個時代,奮力創作出自己電影的人們。

    電影就是電影,血脈就是血脈,愛電影的人永遠愛,終有一天,我們會在電影中相聚。”

    爭論會過去,而影像將永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