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真武決》、小皇帝身後的黑手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王道一字數:4245更新時間:24/07/02 12:02:38
    韓如是走後,那個瘸腿的漢子,一巴掌打在了小山的臉上:“小山!我出來時怎麼說的?討份糧食吃,什麼都不要說,更不要答應!爲什麼要胡亂說話,還要加入他們?你可知他們可是山匪,搞不好以後是要做那掉腦袋,造反的事情。”

    小山低着頭:“虎叔,我,我,我只是想天天都能吃到餅,我怕餓,丫頭也怕餓,我不想捱餓。”

    說這話時,小山身旁一個比他還要瘦小的孩子扯着小山的衣裳,也衝着虎叔道:“虎叔,丫頭也怕餓,丫頭也想天天吃餅,吃飽飽的。”

    原來這是一對兄妹,他們的父親是縣兵,幾年前征討大西王殘兵時死在了戰爭上,之後不久他們的母親也病逝了,而這虎叔,名叫張虎,和他們的父親是同村的戰友,雖然沒死,卻也瘸了腿,一直負責任的照料着這一對孩子,但是他這個殘疾人幹活不行,家中薄田也收入不高,若不是還能做些手藝活,能賺點錢,怕是早就餓死了這一對兄妹了。

    今日聽到紅領軍聽課發糧食,這一對兄妹餓的肚皮咕咕叫,求了許久虎叔,這才答應了出來,還搭上了另一個窮村民和一位寡婦家的孩子,一起來討食吃。

    另一個村民叫李二強,雖不是殘疾人,卻是家裏老母生病,花錢治病散盡了家財,所以也很是窮頓,這也才不要臉皮的一起出來討食,這時在一旁勸道。

    “好了,阿虎,小山和丫頭也是餓的慌了,你看,這紅領軍不也是沒收他們嗎?算了,算了。”

    這瘸腿漢子張虎,當過兵,有些見識,皺着眉頭道:“哎,二強啊,你今天聽了這什麼革命的課,你覺得這紅領軍說的有道理嗎?”

    “這……這個……我也聽的迷糊,不知道怎麼說。”

    張虎陰沉着臉道:“我能聽的進去,也能明白,但越是如此,山上那位奇人創辦的這這似乎過家家一般的紅領軍,恐怕所圖不小啊。”

    李二強臉色微變:“阿虎,你是說……”

    張虎搖了搖頭道:“不好說啊,再看看吧。”說完又對小山道:“張小山,你爹臨終前說要他家就只有你一根獨苗苗了,只求我讓你安穩長大,傳宗接代,我張虎的命是你爹救的,所以一定會做到,那紅領軍的前途未明,隨便進去不是好事,你明白嗎?”

    小山懵懂的點了點頭:“虎叔,我,我知道了。”

    峨眉山腳下,韓如是帶隊歸山。

    大學姐李英瓊這時正訓練着今年剛入山的學弟學妹們。

    卻說那漱石棲雲石室洞府,經過三年時間日日開拓早已不是原本大小,已然擴張成百間房室大小,往內裏山脈挖去了不少,又繞着山峯依次排開,形成了石洞羣,最中間的還是原本的漱石棲雲,在最前方有一處頗爲寬大的空地操場。

    李英瓊後背一把長槍,站立在操場上,面前是30多位十多歲左右的學生,還有兩位,一男一女,卻是劉成文與張強,正耐心的講解着站隊的重要性。這種事去年就有過,也算是習慣了。

    “排列整齊,齊步走,對,對,左腿,這是左,看見沒有,你們的左手,左臂上綁着紅領巾,所以這是左手,左手跟腿,齊步走,左轉,就是隨着左手,左腿轉。”

    “對,就是這樣,那麼右轉呢,就是跟着右手右腿,沒有綁紅領巾的就是右手。”

    不教不知道,從兩年前開始,韓如是,劉成文成爲老人,學長後,接下了訓練新學弟新學妹的任務後,才明白這簡單的齊步站隊訓練是多麼的不容易。

    若不是顧忌大學姐李英瓊在身後看着,此時他們都想直接罵人了。

    又看了一會兒後,李英瓊站了起來微笑道。

    “兩位學弟辛苦了,這批學弟學妹剛進入隊伍不久,難免有些不適,卻是要多用點心就好。”

    “大學姐,我們知道的。”

    沒過一會兒,韓如是已然帶着隊伍回到山上,這時走向李英瓊敬禮道:“報告連長!紅領軍第二大隊完成任務。”

    李英瓊微笑迴應同樣敬禮道:“辛苦了。”

    “不辛苦,還要多虧了連長的建議,今天有5個村子,14位村民開始接受聽講了革命真理,還有3個孩子提出要進入我們的隊伍。”

    紅領軍的編制,是以五人爲小隊,五小隊爲一大隊,五大隊爲一連,如今山上正式加入紅領軍的學生只有一百人出頭,勉強算是一連的人數,第一任連長之位,正是由一年半前回山的李英瓊擔任。

    而對李英瓊的稱呼,平時劉成文等人,一般都是叫大學姐,而像韓如是這樣帶隊巡邏時,就要正規則的叫出職位。

    且說李英瓊回山後,初時劉如是等人還頗有些不服氣,但在她帶回來的朱果,千年何首烏,黃精等物下,一衆學員的內功修行才能進展神速到通了大周天的境界,所有人都集體領她的情。之後半年多也是同甘共苦的繼續訓練,到了一年前,王修感覺滿意後,正式將紅領軍的連長職位交給李英瓊時,卻都是心服口服起來。

    “這可不是我的主意,是元首的智慧。”

    “元首大人啊……大人他閉關還沒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出來,都一個多月了。”韓如是有些擔心的道。

    “不用擔心,元首爲了創造出更強的武學,能讓我們突破先天境後,不受王事影響,這才閉關,定然是會成功的。”雖然嘴裏是這麼說,但是李英瓊眸子深處還是有一些擔心。

    李英瓊得到紫郢劍不久後,便碰到了妙一夫人,拜她爲師,學到了峨眉派的諸多功法典籍,也是知道了修行者不能入世,不能沾王事的禁忌,之後不久,她卻是毅然辭別了妙一夫人,又回到了王修摩下,好懸沒氣的妙一夫人半死,但她又不想惹這個瘋子高人,但見木已成舟,也就作罷了,但是那紫郢劍卻是被妙一夫人收回,並且還要找尋另一個帶着英字的女孩繼承這‘三英二雲’的預定計劃,那又是另一件事了。

    所以現在李英瓊身後背的是長槍,而不是那把紫郢劍。

    之後又約莫過了一個多時辰,天色漸晚,李英瓊宣佈訓練結束,帶着這30多個最近才上山的孩子們,來到一處頗大的石室,石室上頭刻有字跡——革命學堂,簡單而又明了,這正是一處學堂,負責教習學生們文字,道理的地方。

    石室學堂很大,並不是只有這一間,而是三大間,每一間都有專門的老師教授不同的知識,而這些老師有七八人,是王修花了錢,強行從山下附近找尋來的破落讀書人,負責最簡單的識字教學,而革命真理之類的教學思想,則是由王修還有第一批學員劉成文,韓如是等人教導。

    這些老師,破落的讀書人,年紀最大的有五十七,最小的也有三十多,初來時頗爲不情願,但在性命威脅與銀兩的誘惑下,漸漸也就習慣,當習慣後,漸漸也就會接收了。

    王修從閉關推演中醒來,拿過紙筆,洋洋灑灑寫出了一部近萬字的【真武決】。

    自從3年前,陽神突破,又修出金丹時,碰到李靜虛三人,瞭解了王事禁忌的諸般原因後,這三年來王修一直在思索着怎麼樣打破這個禁忌,比如結合國術與修行法,創造出一門可以繼續修煉到更高境界,但又不被王事禁忌影響的功法。

    但三年過去了,一直收穫不佳,一直到數月前,王修忽然轉換了下思維,他想到,蜀山世界修行法的本質追求是爲了求道長生,爲此要修精氣神,其中神,又是成爲元神的關鍵,修此法,元神未成前,修行者的精神極其敏感,所以不能受萬民的雜念思想影響,因此便要避居塵世。

    而國術的本質是強壯體質與精神,強身健體,最初時卻不是要爲了修成元神,修的長生不死。

    那麼,只要結合兩點,第一,拋棄蜀山世界修行法中的追求長生的目的,不修元神,不然修行者的精神變的那般敏銳,自然便不會受到影響。

    第二,以國術練體強身壯意的理念,將內氣與氣血的修煉更多的往內加強身體。

    結合這兩者創造出一門攻擊殺伐,強身健體,甚至衍生神力的功法,這便是真武決了。

    此決不以長生久視爲目標,修行最高境界也不過壽增三百,最終身體氣血與肉身衰敗還是會死。

    分三重鏡,第一境,內修境,以內功修行法爲主,國術氣血凝練爲輔。氣血雙修。

    第二境,當氣血勁力修成到入微境界(即暗勁)時,又將以國術氣血勁力爲主,內功修行爲輔,外壯筋骨皮,內練五臟筋絡,修成一副鋼筋鐵骨身,刀槍不入,諸法難侵。

    第三境,入化神通境,這一境界基本上與國術的化勁境界相似,但是論戰鬥力,破壞力,卻是比國術的丹勁宗師還要可怕數倍還要多,因爲加入了內功修行法的內在挖掘人體潛能能量的理念,到此境時,卻是可以以自身真氣與氣血凝練周身大,練出神通種子,修成武聖之軀,以一擋萬,肉身擋子彈,吞吐火雲,踏空而行,等等都是等閒。

    論戰鬥力,便是元嬰真人驅使仙劍,也只堪三四,當然,若論壽元,卻是不能比的,壽元只達三百,便會達到理論壽命極限死去,不像元嬰真人,壽達千載,不在話下。

    王修再次細細過看一遍【真武決】,頗爲滿意,灑然長笑道:“此爲護道之功也。”

    “雖不是長生久視之法,卻讓國術之道融合內功修行法,戰力更進一步,壽元也有所增強,已經類似於星河大帝世界的聖胎修行法,卻又有些不同。”

    “而且,我還感覺有些意猶未盡,似乎真武決的前方還有第四境,到達那一步的話,或許壽元還能更進一步……罷了,這還是讓後人們慢慢完善吧。”

    收起【真武決】,王修算了算時間,來到這世界已經3年,那個未來的康熙大帝已經11歲,大概還有3年,就要發出動作,在宮中解決了隱有不臣之意的顧命大臣鰲拜,之後做穩了皇位。

    “鰲拜不能死啊……他要是死了,戲可就不好唱了,但是有個人必須死。”

    王修眼眸中閃爍一縷殺意,這卻是第一次,想殺人的殺意。

    “不是康熙小皇帝,而是康熙小皇帝背後的那個祖母太后!那個孝莊皇太後。”

    歷史記載,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輔索尼病故。七月初七,14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在太和殿受賀,大赦天下。

    但僅十天後,鰲拜即擅殺同爲輔政大臣的蘇克薩哈,數天後與遏必隆一起進位一等公,實際政局並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當時,康熙經常召集少年侍衛在宮中作撲擊之戲,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669年6月14日),他突然命令這些侍衛在鰲拜進見時將其逮捕。大臣商議鰲拜大罪三十條,請求誅其族,康熙帝念鰲拜功勞,赦死罪而拘禁,但誅殺了鰲拜的很多弟侄親隨及黨羽,不久鰲拜死於禁所。僅存的另一輔政大臣遏必隆因爲長期勾結鰲拜,被削去太師、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仔細看看這些記載,有心人可以看出很多問題。

    14歲的小皇帝怎麼會想出這麼快準狠的決斷,又哪裏收買的侍衛人心,又是怎麼在擒住鰲拜後,那般老辣的先不殺,而是先誅除了鰲拜的黨羽後,再殺的鰲拜,從此開始親政的?

    顯然,小皇帝身後有一個神祕黑手,一直在幫助着他出謀劃策,最終一舉解決鰲拜,掌握了政權。

    這個人就是這位孝莊皇太後,也只有她,有這樣老辣的思想與手段,有能力,有智慧謀劃出這一切操作。

    而在《鹿鼎記》小說裏,這一切都是巧合,是因爲韋小寶這個混子好色主角的亂入,才讓康熙成功解決鰲拜。

    所以王修在剛剛穿越到這世界時,以爲這世界是鹿鼎記世界時,第一個念頭,就是要殺了韋小寶,改變歷史,就算不殺,也起碼要讓韋小寶不要出現插手那一場宮庭之變。

    若鰲拜在小皇帝康熙下手時,成功逃了出去,必然會掀起一起滿清的內戰,一方是正統的皇太極的幼子小皇帝康熙,一方是以鰲拜爲首的老臣派軍方勢力,這兩方甚至連執正理念都相左。

    小皇帝康熙一方,是聽信一些無恥漢人儒家的說法,講究什麼滿漢和一。

    鰲拜一方,則是赤果的弱肉強食的滿人旗人高高在上,漢人都是奴隸的類似蒙古元朝時期的胡人執政理念。

    結果的話,後世都知道的,小皇帝的一方執政理念讓滿清打破了胡人入主中原國運不過百年的上限,延續了近三百載,也讓華夏漢文明在最關鍵的近代,沉淪停滯發展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