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還是寄信吧,錦衣不夜行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年代錨字數:2467更新時間:24/07/01 20:36:17
    做編輯兩年來,章徳凝見過想加稿酬的作者。

    但只發表一篇小說,就對稿酬不滿意的,林愛民是第一個。

    千字5元在《燕京文藝》雜誌社,已經是頂格。

    要知道去年頒佈的文件,明文規定,千字最高是7元。

    這個價格只有《人民文學》能開出來,《燕京文藝》級別目前不夠,必須上面特批。

    就算《人民文學》,千字7元,也只有名氣大、稿子穩定的作家能拿到。

    林愛民才華是有的。

    毫不掩飾的貪婪勁兒,也是少見的。

    他真是勇救三名落水孩童的知青英雄?

    “抱歉!”

    章徳凝語氣委婉:“你可能有難處,但千字5元已經到頂。”

    文章寫得好,也只是他們編輯認可。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能否給雜誌社帶來預想中的期望,尚未可知,她不能輕易許諾。

    “明白了。”

    林愛民也不沮喪。

    他只是剛回燕京的知青,文壇上名氣很小。

    埋個伏筆,並不是真要加錢。

    後面如果其他雜誌求稿,因爲稿酬的原因背離《燕京文藝》,‘德凝姐’也不好責怪他吧?

    林愛民是在未雨綢繆。

    父母雖然是雙職工,但老家有老人贍養,家裏還有個妹妹,到處要用錢。

    而他要考大學,不打算工作。

    距10月份開學還有六個多月,總要自己養活自己,稿酬是他唯一的仰仗。

    誰給的多,就給誰寫。

    沒毛病!

    “稿酬現在就給你。”

    給不了高價,章徳凝拼給錢速度。

    “稿酬按千字5元計算。”

    林愛民稍稍沉吟,提了個奇怪的要求:“我拿走35元,剩下能寄到雙井嗎?”

    ……

    他說個地址。

    “原則上沒問題。”

    章徳凝心裏疑惑,卻沒有拒絕:“本來就要郵寄,我去請示。”

    她離開‘小黑屋’,見小組長陳思崇,申請款項的同時,表示不理解。

    “雙井啊!”

    陳思崇感慨一聲,意味深長道:“林愛民拒絕上面的工作安排,目前是‘病退’待業的狀態。”

    “他的父母都是大廠子弟,家裏還有個妹妹。”

    “二十二歲還要靠父母養活,其他人會怎麼看?”

    ……

    “明白了。”

    章徳凝恍然醒悟。

    對林愛民加稿酬的不滿,此刻煙消雲散。

    “這是個有趣的人。”

    陳思崇笑着叮囑章徳凝:“以後多和他聯繫。”

    “是!”

    章徳凝也有此意。

    她再回到‘小黑屋’,態度比跟林愛民談稿酬時熱情許多。

    熱情也沒用!

    林愛民眼中,只有稿酬。

    驗證感情深厚與否的稿酬不加,友誼就是風波中的小船,隨時顛覆。

    “再見!”

    他拿着35元報酬,揹着麻袋,挎着軍綠包,離開《燕京文藝》雜誌社。

    林愛民沒坐公交,去了附近的供銷社。

    有錢就該消費,否則要它何用?

    手裏有糧票、肉票、糖票,有陝省攢的,還有朱晽這幾天省給他的。

    麥乳精一元二角,他買了三瓶,共計三元六角。

    豬肉割兩斤,花去一元五角。

    想到下鄉前的妹妹林若蘭,是個喜歡吃甜的黃毛丫頭,林愛民又買了半斤大白兔奶糖,又出了兩元。

    好像上高中了?

    看看櫃檯上擺的大公雞文具盒,林愛民又拿出二元。

    近十元錢流水般花出去,他卻不覺得心疼。

    離開時鑼鼓喧天,回來也該顯擺張揚。

    人生在世,活得就是個臉面。

    不止是爲自己,也要考慮父母和妹妹的感受。

    買齊東西,林愛民坐公交車,去往朝陽區。

    此時的朝陽區,遠不是後世的CBD商貿繁華之地,目前定位是工業區。

    初,燕京城市規模遠沒有現在這麼大,廣渠門外已是郊區。

    要從過去的消費型城市轉變爲生產型城市,燕京需要大力發展工業。

    根據燕京的自然地理特徵,西北風較多,爲防污染就在燕京城東南的雙井一帶,建立了工業區。

    當時有通惠河南岸和通惠河北岸兩大工業區。

    通惠河南、勁鬆至雙井一帶,聚集了廣渠門東五廠:燕京齒輪總廠、燕京重型汽車製造廠、燕京建築機械廠、燕京重型機械廠、燕京光華木材廠。

    它們和燕京內燃機總廠、燕京吉普廠等以機械製造業爲主的工業企業,組成燕京的機械工業中心。

    而林愛民父親所在的燕京光華木材廠,也在這一帶,他們家也就安置在附近。

    下了公交車,林愛民瞥下密密麻麻的家屬區,親切感涌上心頭。

    住的是改出來的兩居室,非常擁擠,但家依舊是他的家。

    他再往北面看去。

    誰能想到那裏就會建起國貿商城,九十年代成爲外地人來燕京必逛的地方。

    時代變遷!

    就是他腳下踩的地方,將來住宅也會消逝。

    把握當下,好好生活。

    收拾心情,林愛民大步往家屬區深處走去。

    “齊大爺,您的腰好點兒沒?”

    “閻大爺,出去遛彎?”

    “劉大娘,急着回去做飯?”

    ……

    一路上他和人打招呼,非常熱情。

    “這是力強他們家的愛民?”

    “愛民從陝省回來了?”

    ……

    大爺大媽們起初是懵的,接着紛紛迴應。

    都是住這片兒的,誰家孩子幾歲還尿牀,誰家孩子皮,他們門清兒,很快記起林愛民是哪個。

    “三年沒回來了,這孩子沒曬黑啊!”

    “手裏提的袋子裏,裝的那是麥乳精和肉,好像還有文具盒。”

    “和當初離開,變了兩樣啊!”

    ……

    林愛民故意露出買的東西,果然引來大家關注。

    有羨慕的,有感慨的,但也有失望的。

    “現在選家屬子弟進廠,林家若蘭要考大學,不會佔名額。現在多了林愛民,那不是又多個摻和的嗎?”

    “反正我不管,我們家柱子必須進廠,他在贛省過得日子苦啊。”

    ……

    “不對吧,王家嬸子,前幾天,我聽愛民媽鄧桂梅提過,他家兒子要考大學,不會進廠。”

    “真的假的?那要謝天謝地了!不過他能考上大學?我看着不行。”

    “或許是幹不了活兒吧,不是誰都能像你家柱子那樣。”

    “那還用說,我們家柱子多勤快啊!”

    ……

    尤其兩個沒上班的中年大媽,小聲嘀咕着,對林愛民評頭論足。

    哪怕他到了自家屋子,依然能聽到外面的碎嘴聲。

    柱子?

    羅玉柱嗎?

    那個以前欺負妹妹的傢伙,沒少挨他的揍。

    現在要進廠?

    呵!

    你們視若珍寶的機會。

    哥高風亮節,就不跟你們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