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前往火車站接人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七月不渡字數:2694更新時間:24/07/01 19:40:38
    (本章後半部分有較寫實的當年火車站背景,不愛看的可跳過這章,對劇情毫無影響。)

    自打有了船後。

    李多魚每天就想着到海里去浪,不是在海帶田,就是想方設法在捕魚。

    而那個能釣到大鱸滑的西甲礁,被漁民的各種漁網、延繩釣圍困了兩週後。

    大鱸滑直接給抄家了。

    漁民一共捕到四條上百斤的大鱸滑,而青口碼頭的老張從第二條,就開始壓價。

    到第四條時。

    每斤大鱸滑的收購價就只剩下四毛,見大鱸滑賣不上價格後,漁民這才從西甲礁散去。

    可轉眼,他們又盯上了李多魚的張網捕魚。

    結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整個廉江縣的廢舊拖網,幾乎被擔擔島的漁民買光了。

    大堂哥李曙光買的最多,足足買了三副舊的拖網,二堂哥也買了兩副。

    灘塗那裏、惡水灣那裏,只要是能打樁的地方,全都是這種固定張網。

    有些漁民還開發出了新玩法,在張網裏灑一些雜魚餌料,吸引海魚到網中進食。

    結果當天,那個漁民捕獲了大幾百斤的海鮮,而打那以後,大家也是有樣學樣,全都網拖網裏放雜魚餌料。

    而這一段時間,擔擔島的碼頭非常熱鬧,海鮮多到魚販子都收不過來。

    出現了“供過於求”的情況。

    接着,就是海鮮價格暴跌。

    捕獲量最多的帶魚,價格被壓到了一斤只有五分錢。

    雜魚多到都沒人收,只能用拖拉機拉去做成魚露。

    而這種過渡捕撈,所帶來的影響也非常明顯,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們村附近的漁業資源明顯變少了。

    那些沒有買到拖網,依舊還在同粘網在捕魚的漁民,發現魚獲變少後,就開始抱怨那些下張網的。

    最後沒有辦法,只能到隔壁陳家村的海域去捕魚,結果導致兩村的漁民矛盾再次升級。

    經常在海上隔着大幾十米,就開始互相問候對方爹孃,忙着給對方上墳。

    而“始作俑者”李多魚,最近卻不怎麼捕魚了,而是專心在搞他的海帶。

    天氣越冷,海帶就長得越好。

    經過三個月的生長,當初那些小小的海帶苗,現在已經有一米多長,端頭長得最好的,已經都有兩米了。

    只要等到來年開春時,海帶又會迎來一波生長爆發期,到那時,就會長到四到五米長。

    而由於最近冬天陰雨天氣比較多,光線照射的比較少,海帶就必須要調節水層。

    要從原本3~4米深的養殖水層,提升到1~2米左右,讓海帶儘量多照射點陽光,否則就很容易出現綠爛病。

    而調節水層則是件辛苦活,必須將每一根輔助繩拉起來重新打結,工作量非常的大。

    李多魚、陳文超足足在海帶田忙活了七天時間,才把這三十畝海帶田調節完水層。

    調節完後,小舅陳冬青這才從縣城趕過來,見李多魚已經調好水層後。

    面對這種情況,陳冬青已經有些習慣了,隨後開始催大隊長王大炮趕緊調節水層。

    順便檢查了下王大炮的百畝海帶田,一邊檢查一邊搖頭嘆息,浮球和主繩全是藤壺也不清理。

    導致很多海帶苗脫落,再加上當初的木樁質量不行,一些拔樁的海帶就漂浮在海面,得了白爛病也不知道清理掉。

    管理的一塌糊塗。

    而王大炮見到陳冬青後,就喊他到大隊去喝茶,得知是來催他調節海帶水層的後,臉瞬間就變了。

    王大炮開始有些後悔養海帶了,因爲養海帶太麻煩了,可想到已經投了這麼多錢,要是半途而廢的話,又很不划算。

    於是又高價請了那羣要加價的村民,去幫他調節海帶的水層。

    ......

    而在這個時間段。

    周曉英的肚子八個多月大了,圓的就跟球一樣,已經沒法走路到學校了,只能請假在家。

    如今的她,就跟動物園裏的保護動物一樣,被阿孃軟禁在“庭院”裏,而他阿孃最近也很少到海蠣田去幹活,成爲了周曉英的專職飼養員。

    一日三餐不落。

    還時不時就給她殺一隻雞,燉一些魚湯補補身子。

    把二嫂朱秀華給饞的恨不得再懷孕一次。

    由於前世周曉英難產的緣故,這段時間李多魚也不敢到處亂跑,一有空也在家陪老婆。

    直到有天,他爹讓他去幫做一件事情,李多魚這才離開擔擔島,前往榕城的火車站。

    寒假到了。

    在外省唸書的小妹要回來了,以前老李也接過,後來因爲火車站人多,經常找不到人,就都變成李多魚去接了。

    當天李多魚就乘坐島上的客船,前往了青口碼頭,再坐客車前往榕城汽車北站。

    說起來,重來到這個世界這麼久,李多魚還真一次城都沒進過。

    當客車來到榕城時。

    李多魚發現眼前這座城市,跟後世完全不一樣,這時候的馬路很寬,路上跑的多是兩節車廂的無軌電車。

    私家車非常少,路上最多的是二八大槓,經常倆倆並行,有說有笑的樣子。

    而在這個年代,城市往往非常的割裂,市內看起來有多和諧,那它的火車站就會有多亂。

    可以這樣說,改革開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城市的火車站幾乎可以說是治安最差的地方。

    搶錢、搶首飾、搶錢包都是家常便飯,有時人都能在火車站都能丟掉,再加上這個年代拐賣婦女盛行。

    老李不放心李小榕獨自回家,堅持每年都必須要有人來接送。

    而客車到了汽車北站後,走不到三百米,就是榕城火車站了。

    看着眼前的火車站的廣場,李多魚也不禁頭疼起來,與其說是火車站,不如說它是一個大集市。

    到處都是擺攤的,還有大量遊動小販在廣場上穿行着,兜售手錶、尼龍傘、墨鏡、衣服、香菸等走私貨。

    而那些揹着大包小包的旅客們,則蹲在地上啃饅頭,他們都在等買火車票。

    而一些黃牛手裏拿着一堆票,則這些人不停勸說着:

    “去哪裏的啊,今天的票都在這了,你們要是不買的話,今晚就只能在這過夜了,到時候,東西要被偷了,那就不划算了。”

    而李多魚纔剛到火車站沒多久,就發現自己被一個小屁孩給尾隨了。

    在火車站這裏,扒手多爲十多歲出頭的小孩,他們手腳非常輕快,且個頭小,一旦得手後,立馬鑽進人羣裏,很難抓到他們。

    見那小孩盯着自己。

    李多魚直接把口袋翻出來給他看,表示自己一毛錢也沒有,勸他趕緊放棄。

    而讓他沒想到的是,當他表明自己沒錢後,那小孩居然抽起了煙,還上來嘲諷了句:“他娘的,居然比我還窮。”

    把李多魚氣的肝疼。

    但這些小屁孩往往都是有組織的,一旦跟他們發生衝突的話,說不定會被十幾個小屁孩羣毆。

    這些小屁孩固然可惡,但李多魚最怕在火車站看到那些四肢殘疾的小孩在乞討。

    離他不遠的地方就有兩個孩子在乞討,一個耳朵少了半邊,另一個哪怕蹲在那裏,也能明顯看出他的雙腳已經沒法走路。

    這兩個孩子低着頭,雙眼已經完全失去了光芒。

    而在他不遠處,就有一個看起來像是在盯梢的女人。

    看到這幕後,李多魚無奈嘆息了聲,哪怕他是個重生者,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卻也只能選擇視而不見。

    這是個最好的年代,但也是個最糟糕的年代,而李多魚生平最恨的就是人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