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爺爺以前坐過牢
類別:
都市言情
作者:
來啊快活啊字數:2593更新時間:24/07/01 19:07:58
“秦林頭頂上爲什麼會出現一個紅點?”
“這是某種標記嗎?”
隨着漁船越來越遠,張行心裏也產生了一個巨大的疑惑。
回到岸上後,因爲魚貨爆網,引來了許多村裏漁民的圍觀。
張行注意到,隔壁老秦也在其中。
不過和很多人不一樣的是,大部分人都爲張明此次出海爆網的收穫感到高興,而隔壁老秦的臉色則讓人看起來有些沉鬱。
他也就是象徵性的祝賀了兩句,隨後便離開了沙灘。
張明隨後便開着車過來,將魚貨裝在車上拿去市場賣了。
像他們這種老漁民,通常都有固定的客戶,價格方面也不會被宰,拉到市場,半個小時的功夫,就把今天收穫的魚貨全部賣掉了。
張明數了數錢,和他預估的差不多,總共賣了兩萬三千八百多塊錢。
“兒子,今天你辛苦了,這五千塊錢你拿着,去買套好點的西裝,本來考上公務員以後,也是得買套好一點的西裝的。”
張明心情美麗,把五千塊錢遞給了張行。
不過張行沒要。
“爸,我兼職這幾年,存了一些錢了,買西裝的錢我有,這些錢你自己收着吧。”
張行雖然曾經叛逆過一段時間,但自從懂事以後,很少讓張明操心,特別是在用錢的方面,張行自打上了大學以後就沒問家裏要過錢。
見張行不要,張明也沒硬塞,只笑着道:
“那行,這錢我繼續給你存着將來買房娶老婆用。”
張明和林芳就張行這麼一個兒子,夫妻倆這些年省吃儉用,已經幫着張行存了不少積蓄了。
因爲今天迎來了大豐收,母親林芳晚上做了不少好菜,邀請村裏關係不錯的朋友一起吃了個晚飯。
張明原本也邀請了隔壁老秦,不過老秦晚上並沒有來,聽人說老秦去鎮上了。
時間過得很快。
眨眼間一個星期就過去了。
禮拜一這一天,張行一家人的心情都很緊張,因爲今天就是網上公佈面試結果的日子。
張行打開公考網站,登錄了一下個人信息。
很快結果就出來了。
90分,全場排名第一。
這個結果一出來,頓時令身爲父母的張明和林芳歡天喜地。
晚上家裏又是非常熱鬧。
一些遠一點的親朋好友聽說了張行面試成績第一的消息都紛紛趕來慶祝。
可第二天上午,張行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
是一臺座機電話。
而且不出意外應該就是波南市教育部門打來的。
因爲張行報考的就是波南市的教育部門職位,所以對該單位的座機號碼有些印象。
張行立馬接聽了電話。
這通電話足足打了半個小時。
張行掛斷電話後,一臉懵圈,眉頭緊皺了起來。
中午吃飯的時候,父親張明從鎮裏街道上買回來不少彩旗,還有氣球什麼,母親林芳也在打電話和親戚們商量着辦酒席的事情。
張行心裏雖有些不忍,但還是趁着吃中午飯的時候,把上午接聽的那通電話的事情告知了父母。
“什麼?你說你政審沒通過?”
父母聽說了事情後,立馬就變了臉。
張行無奈嘆了口氣,猶豫了一下還是父親張明問道:
“爸,你知不知道,我爺爺當年坐過牢的事情?”
父親張明不由得一愣。
緊皺着眉頭道:
“沒有,我沒聽說過。”
張行見母親林芳似乎有話說,但又沒說,於是急忙朝母親林芳問了一聲:
“媽,你是不是知道什麼?”
母親林芳猶豫了一下,還是道:
“以前小的時候,好像倒是聽村裏人說過,說你爺爺年輕的時候被關進過大牢,後來沒多久就放出來了,張明,你沒聽說過這事兒嗎?”
張明鐵青着臉,搖頭道:
“那些都是村裏人瞎傳的謠言,謠言怎麼能信,我爸就一個勤勤懇懇的老漁民,性格老實,做事本分,一輩子沒犯過錯誤,他怎麼可能坐過牢。”
結合父親張明和母親林芳的對話,雖然張行現在還無法判斷爺爺當年到底有沒有坐過牢,但有一點張行已經確定了。
按照考公流程,面試結束了以後還需要體檢,通過體檢之後,才會對考生進行政審,而張行現在只不過剛剛通過了面試,結果現在政審結果已經出來了。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一定有人在此之前,將有關爺爺坐牢的事情,舉報上去了。
舉報的人是誰?
很顯然,這一定是一個熟悉他家情況的人,而且可能是和張行家有仇恨的人,又或者說是看不慣張行的人。
張行隨後也把自己的判斷告訴了父母。
父親張明和母親林芳互相看了一眼,仔細盤算來盤算去,也想不通他們家到底和誰結了仇,更何況還是一個熟悉張家事情的熟人。
“我跟你媽這大半生,與人爲善,從來沒有主動和別人不對付過,特別是鄉裏鄉親,甚至連吵架的次數都少有,而且得知你考公面試成功,村裏幾乎所有人都爲你祝賀,實在想不通有誰會去幹舉報這樣的事情。”
張明顯得十分鬱悶,平常極少抽菸的他,這時候去抽屜裏拿了一包煙出來,吧嗒吧嗒的抽了起來。
張行則皺了皺眉,提醒道:
“不是有一家跟咱們家有過過節嘛,而且當初鬧的還不小,她老婆是又拿刀又上吊的。”
張明猛地一驚,眼珠子轉了轉。
“你的意思是隔壁老秦家舉報的?”
張行嘆了口氣:
“我沒說肯定是他舉報的,但我覺得他家至少是有嫌疑的。”
張明深深的吸了口煙,面色十分的惆悵。
母親林芳則思索着道:
“按理說你爺爺當年即便真的坐過牢,那也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況且都是村裏人傳的,當年真的見過你爺爺坐牢的人早就不在世了。”
“給你打電話的是你報考的教育部門,他們既然打電話通知你政審無法通過,這就說明他們手裏至少應該掌握了一些切實的證據,否則在沒有切實證據的情況下,怎麼能聽信村裏人的傳言就輕易下結論呢。”
“可是這切實的證據又是哪裏來的呢?”
母親林芳當初在鄉里小學當過老師,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思維也比較敏捷。
這個問題其實張行也想到了。
在張行看來,只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自己報考的教育部門在政審方面的工作不到位,審覈態度不嚴謹,甚至可能存在其它的嚴重違規行爲,畢竟篩選掉一個名額,相應的就能給他人讓出一個名額。
另一種就是舉報者確實掌握了爺爺當年坐牢的切實證據,只是爺爺當年即便坐了牢,也是年輕時候的事情,爺爺是九十一歲去世的,他年輕的時候,可能還沒建國,那個時候的證據還能保留到現在嗎?
“這樣吧,我先去一趟村委,找書記打聽打聽,知不知道舉報相關的事情。”
家人商議了一下,父親張明準備去找找村長書記。
不過話音剛落下沒多久,村委來了一名年輕幹事,急匆匆的跑進門通知道:
“張行,村委會來了幾個記者,非要來你家採訪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