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風水墓葬經

類別:玄幻奇幻 作者:名不可簡字數:3385更新時間:24/07/01 14:26:17
    藏經有言:“風水者,天地運行之機理也。墓者,丘也,冢也,土也,安息之所也。葬者,藏也,乘生氣也。故風水墓葬者,理天地之機,尋生氣之所在,養形神之所盛也。”

    “生氣者,一元運行之氣,在天則周流六虛,在地則發生萬物。天無此,則氣無以姿,地無此,則形無以載。故磅礴乎大化,貫通乎品彙,無處無之,而無時不運也。”

    “故曰:先天地而長存,後天地而固有。且夫生氣藏於地中,人不可見,惟循地之理以求之,然後能知其所在。葬者能知其所在,使枯骨得以乘之,造地爲穴視爲墳墓也。”

    “另,五氣發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五氣即五行之氣,乃生氣之別稱也。夫一氣分而爲陰陽,析而爲五行,雖運於天,實則出於地。氣行則萬物生,氣聚則山川融,故靈氣多以山形而固守。”

    ......

    碧藍如洗的大湖之畔,參天古木之下,柔軟而舒適的獸皮毯子之上,一身道袍的李執寶象莊嚴的認真翻閱着段德送給他的《風水墓葬經》。

    經中記載的內容,雖然已經不是李執第一次翻閱,可是這次的感悟卻格外的深。

    似乎先前的蛻變,不僅讓他的肉身變得更加強大,更是讓他的靈魂也得到了一場洗禮。

    將靈魂上的雜質洗掉之後,讓李執的悟性也得以大增。

    以前所理解不了的經文,此刻卻有了很深的理解。

    《風水墓葬經》看似是在講述死者安葬之所的風水地勢,其實更多的是在講述如何通過死者的屍骸尋找蘊藏在大地之中的生機。

    那種活人看不見的特殊生機。

    最終的追求也不是死後能夠得到安息,而是通過那股生機的蘊養再次讓屍骸復活。

    終極目的是在死中求活,而不是死後享受凋亡。

    大墓之中,最珍貴的東西也不是那些死人生前的陪葬品,而是他們不曾腐敗的屍骸聚攏而來的那種特殊的生氣。

    彷彿萬物之母般的生氣。

    李執心中讚歎不已,段德不愧是修煉過藏士之法的人,這種在死人身上蒐集生氣的方式,和葬士將自己活埋在地下的修行有異曲同工之妙。

    全都是爲了吸收那股先天地而長存後天地而固有的一縷超脫天地之外的生機。

    按照李執的理解,那股生氣或許就是唯有不死藥才能積累的長生之精,尋常修士根本就觸摸不到它的存在。

    哪怕是大帝級別的強者,道行不到一定層次,也是無法直接積累長生之精。

    風水墓葬經,果然非同小可。

    從這方面來說,已經能夠比肩甚至超越尋常的大帝經文了。

    在段德離開之後,李執原本打算直接去太玄門拜師的。

    可是到了太玄門之後,李執才知道距離太玄門十年一次的開門收徒還有差不多一年的時光。

    在山門前轉悠了一圈之後,李執就重新回到了這片安靜祥和的湖泊。

    他那六歲的小身板,混跡在那些等候太玄門收徒的年輕修士中間,顯得有些另類。

    說不定,就有人看他長得白白嫩嫩的心中會生出歪心思。

    爲了不給自己找麻煩,李執並沒有像那些待在山門外等候太玄門收徒的年輕修士一樣,三五成羣的在山門外切磋論道。

    暫時返回了湖畔安家,也好將最近一段時間的收穫徹底消化。

    在大湖之畔暫時安家後,李執一邊研讀《先天長生功》的經文,一邊研究和修煉那些小玄法。

    “長生鎖身決”,“閃電步”,“陰影遁”,“天象拳”,“吞天食地”,“形意拳”,等功法和神通全都被李執拿出來進行了反覆的研究。

    似乎悟性增加以後,那些神功祕術的修煉也變得簡單了起來。

    僅僅研究了三個月的時間,他差不多就將那些祕術研究到了熟練的程度,甚至連那三種妖族神通都能直接上手修煉了,不再需要人族小玄法的輔助。

    而且“長生鎖身決”也再次提高了一個境界,突破到了能夠鎖住輪海的層次了。

    配合四層“長生鎖身決”和入門後的“閃電步”,陰影遁的威力也是直線的上升,隱藏在陰影之中後沒有仙台一層的蛻變後的神識修爲,普通的神識已經無法發現隱藏在陰影中的他了。

    而且障眼法的那個影像遁速也遠超同境界修士所能具備的速度,幾乎堪比四極祕境修士的遁速了。

    至於“吞天食地”神通則被李執融入到了“盜天機呼吸法”之內。

    讓那門盜天機呼吸法的吞吐天地精氣的效率大爲增加,從而讓他日常修煉呼吸法都能增長幾斤神力。別看幾斤神力很少,日積月累之下,甚至在將來的某一天,能夠讓他的肉身直接成聖。

    聖人的力量到底有多強,從他們可以破滅星辰就能看出,絕不是簡單的幾千幾萬斤,而是天文單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用洛希極限公式計算一下。)

    以上的功法神通在提升了一個層次之後,在短時間內就無法繼續提升了。

    接下來就是水磨工夫了。

    將修煉功法和神通的時間固定爲日常修煉之後,李執的時間就多了起來。

    隨後,他就將心思放在了《風水墓葬經》的實驗之上。

    僅僅依靠研讀經文是無法徹底理解經文上所講述的內容的。

    當李執理解了墳墓不再是死者的歸宿,而是生者的修養之所,對於墓葬的認識就提高了一個巨大的層次。

    只不過,按照經中記載,生氣活人不可見,唯有死者可見,對於李執來說,也就無法直接通過肉眼和神識鎖定生氣的位置了。

    可是死者沒有靈智,也沒有元神,他們是如何得見那種生氣的?

    李執琢磨了許久,也無法想明白他們到底是通過何種方式得見生氣的。

    難道是死亡的肉身將那些生氣吸引來的?

    爲了驗證經中記載的內容,李執不惜在太玄門附近,挖掘了幾十座墓葬,有修士的,有凡人的。

    可是並沒有從那些骸骨中發現生氣之所在。

    但是李執相信段德給的經書不是胡編亂造的,肯定有他還未領悟的東西。

    作爲已經死過一次的人。

    李執的想法和其他修士不太一樣。

    爲了領悟生氣之所在,他就直接在湖邊的地上挖了一個坑,將自己埋了進去。

    躺在泥土之中,或許是因爲坑很淺,他並沒有多少憋悶的感覺。

    隨後,李執就逐漸放空心神,將《長生鎖身決》運轉到極致,收斂體內的一切生機,從而讓肉身模擬出死後的狀態。

    同時回憶當年被壓在大地之下,最後的時光中,感受到的那股無盡的枯寂的感覺。

    很快,埋在土中的李執就彷彿真的變成了一具沒有任何氣息的屍骸。

    爲了領悟《風水墓葬經》他也算是拼了。

    當李執體內的生機收斂到極致之後,李執的心神卻先一步進入到了一種特殊的寂滅狀態。

    如果沒有外力打擾,恐怕他的靈魂之火會在這種寂滅狀態中直接熄滅。

    可是還沒等李執的身體也進入寂滅狀態,《先天長生功》卻在這個時候突然自行運轉起來,他的輪海之中也響起了若有若無的誦經聲。

    於此同時,那株隱藏在巨島道觀內的“仙樹”,漸漸的浮現在他的體外,並且生根發芽,而後破土而出,逐漸長成了一株“真實”的小樹苗。

    隨着時間的流逝,小樹苗一天一個樣,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長成了百米高的參天大樹。

    看起來和湖邊的那些大樹沒有任何區別。

    只不過,這顆“仙樹”化生而成的大樹,在吞吐天地精氣方面卻顯得格外強悍。

    無盡的天精地氣被大樹的枝葉和根鬚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然後灌輸到李執的輪海之內。

    在這個過程中,仙樹的根鬚也開始逐漸的往四周散發,尤其是湖底的方向,似乎有股別樣的生機在吸引着“仙樹”的根鬚往那裏延伸。

    而且“仙樹”聚攏而來的天地精氣似乎充滿了一股別樣的生機,彷彿和源石中儲存的生命精氣類似,可以直接被修士吸收煉化。

    李執的命泉在這股滂沱的生命精氣的灌輸下,開始瘋狂的往生命之輪上延伸。

    半年之後,“仙樹”的根鬚似乎從大湖之中,吸收了一股非常玄妙的天地精氣,彷彿吸收到了有萬物母氣之稱的天地玄黃之氣一般。

    隨着那股玄黃精氣被“仙樹”吸收之後灌輸到李執的命泉之內。

    原本只有百米深的命泉開始急速下探,不多時命泉就被徹底貫通,觸及到了生命之輪。

    原本深水井一般的命泉,在觸及到生命之輪的剎那,突然涌出了一股銀白色的生命之精,泉眼隨着發生爆炸,彷彿火山噴發一般炸裂,苦海立刻掀起了滔天巨浪,然後一座巨大的火山島就冒出了海面,直接坐落於苦海之中,面積足有足球場的中圈那麼大。

    在火山口內,則是一個佔到火山島一半面積,由銀白色生命精華匯聚而成的生命之湖。

    那是散發着濃郁生命精華的命泉之水。

    在湖底隱約可見一個有六道淺淺痕跡的銀色圓盤。

    一次深度悟道,竟然直接讓他的修爲提升到了命泉巔峯層次。

    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玄黃精氣被仙樹吸引而來,卻沒有繼續融入李執的命泉,而是融入到了那座銀色巨島之內。

    巨島也由銀色逐漸蛻變爲土黃色,彷彿蛻變成了真正的大地一般。

    忽然有一天,平靜了不知多長時間湖面忽然炸開,直接將李執從最深層次的悟道中驚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