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形成報告,豎起旗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臧福生字數:4651更新時間:24/07/01 08:55:33
    習慣了茶素醫院的手術室,再去其他醫院,特別是地縣的醫院手術室,總有一種這些醫院領導買設備的時候,是不是都和人家的器械代表打架了的感覺。

    手術室裏,就像是三哥的電工給布的線路一樣,密密麻麻的還亂七八糟的。

    其實這個也是因爲茶素醫院太有錢了。

    比如手術室,雖然沒有明確分配。不過骨科手術有主要做骨科手術的手術室,這些手術室裏面有鉛板,防護服還有C型臂。

    泌尿有泌尿的手術室,腦外有腦外的手術室。

    但,一般醫院就沒這個條件了。手術室是輪換着來用的!

    最多也就是分配手術的時候,先是清潔手術最後才是污染手術。

    “書籍,現在情況是出血量巨大,患者還在糾正電解平衡的狀態,情況不太穩定,心率……”

    “備血情況怎麼樣?”

    張凡已經開始刷手了,盟市市區最大醫院的婦產科主任,站在張凡身邊彙報着患者的情況。

    這種手術,說良心話,打的就是一個富貴仗。

    要是放在十年前,這種手術送醫院和不送醫院,效果差不多。

    首先對於醫生的要求就很高,以前也有好醫生,但送不來。

    比如茶素到盟市的這個縣,十年前就這麼一點路程,能走五六個小時,等醫生來,患者都涼了。

    還有就是設備支持。

    這幾年,手術的時間越來越短了。

    比如髖關節手術,當年剛開始做的時候,四五個小時能做下來。

    醫院的醫生們都非常真誠的說一句:這個骨科主任真牛逼。

    但現在,茶素醫院的換髖手術,王亞男他們二十分鍾就能搞定了。

    這裏面有醫生的努力,也有設備的支持。

    最後就是藥品和血漿。

    藥品除非是極其稀有的藥物,一般藥物,在華國目前還不會出現醫院沒有的情況。

    基礎類的藥物,華國還是厲害的,就是這幾年和醫院一樣,價格越來越有點看不懂了。

    唯一缺的就是血庫的血液不足。

    十年前不缺血,十年後開始缺血了!

    這十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一天比一天的難以存儲更多血源!甚至有的大型城市都出現血慌了。

    盟市的這個縣城有個優勢!雖然縣城不大,但這裏的人百分之六七十的都是數字部隊和數字部隊有關的人,比如說家屬,比如說孩子。

    早些年的時候,因爲要給蓮華做供應,這個地方有個飛機場,而且還有大量的後勤人員。

    後來兩個蛋蛋都有了以後,基地從沙漠深處撤回了一大部分,有一部分就分流到了這個縣城。

    所以,這個縣城可能設備一般,可能醫生技術也一般。

    但人家不缺血!

    就這一條,不缺血,放在當今的華國,幾乎可以藐視百分之八九十的醫院。

    穿好手術服的張凡也沒和市區的醫生客氣。

    直接就說了一句:“換崗!”

    然後,盟市的麻醉醫生開始給茶素麻醉醫生交接。

    手術臺上,助手們交接。

    快速的交接後,張凡站在了主刀的位置上。

    呂淑妍已經開始給患者的皮膚酒精消毒了。

    已經沒有時間多說什麼了,張凡上了手術,直接就切開了腹部。

    華國的醫療體制,其實有一個大的變化,就是從大醫院開始虹吸的年代開始,縣鄉村幾十年建立起的醫療防護牆一下坍塌了。

    大醫院吸了幾口,人多了,就得養人,想要醫院能養的起人,就要提高費用,有人了,想要留下人,就要給這些人找點事情幹。

    然後設備更新換代,醫院內各種學科各種的研究,一夜之間,就像是春雨後的蘑菇一樣,蔓延起來了。

    而醫院又從全額單位,變成差額單位,有一段時間,甚至有點自負盈虧的感覺。

    其實,這些都是學金毛學來的。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覺得好像挺好的,醫院的設備越來越好了,但慢慢的就發現一個問題,看病越來越貴了!

    華國後來的體系是學習金毛的!

    但!

    發達國家中,一些收入特別比較好的國家之中,醫療體系最差的就是金毛。

    很多人眼睛盯着世界第一,是金毛很多醫療措施絕對碾壓這個星球上其他國家。

    但這些個第一,從出生就鑲嵌着鑽石黃金珠寶的。

    金毛的醫療就是大力水手吃了菠菜的那個體型。

    上端極其龐大,肌肉疙瘩掛滿了身體。可這個玩意是因爲吃了菠菜!

    普通人未必能享用的起。

    而華國其實當年也是因爲有一批人主張學習金毛的這個體系。

    好處也學來了,高精端發展的也還可以。

    但壞處也來了。

    這玩意太費錢了,因爲能在這個行當吃上飯的人太多了。

    就和金毛一樣,靠着醫院,很多企業都是巨無霸的存在。

    人多吃的多,飯錢誰掏?

    好在華國醫療還是沒有把會診制度給放棄掉。要是真的按照金毛的那種捐獻制度,普通人想請飛刀?

    屁都請不來!

    會診制度,其實飛刀醫生也是會診制度的一種,當年是就是爲了防止出現醫療不均衡,醫療不被管控,這才出現了執業所屬地。

    結果,現在真的是用來管控醫療不均衡!

    金毛的會診制度是從上往下的,比如診所醫生給地區綜合醫院推薦患者,地區醫院給大城市的醫院推薦患者,大城市給著名的專家學者推薦患者。

    看似都是從下往上推薦的,其實不是,因爲必須得人家上級同意!

    這種好處就是醫療資源不浪費,不像是華國這邊闌尾炎也能去三甲。壞處也是極其明顯的……

    不然,爲啥那麼多土豪會給頂級醫院年年捐贈,難道真的是金毛的土豪都很仁愛?

    而華國醫療從誕生開始,就堅持下來了具有華國特色的會診制度。

    對於這個制度,唯一留下來的這個制度,說實話,真的是爲了老百姓的制度。

    很多人牴觸飛刀!

    其實大可不必,簡單說一個真事。

    脊柱手術,脊柱骨折壓破神經。

    這個手術,在教科書上也是明確說明了:有百分之九十的患者術後會有長期慢性疼痛等不適的併發症。

    但,從首都從魔都飛出來的很多大拿做完的手術,就不會出現這種併發症。

    每個行當其實都一樣。

    走到頂尖的人太少太少了。

    切開腹腔,足月的孩子就像是泡在紅酒裏的人參酒一樣。

    吸引器開足了功率的開始往外抽,直接不是吸血了,而是抽血。

    這個是有區別的。

    吸引器吸血,大概就是小美女喝酸奶,喝到最後的時候,只聽見酷嗤酷吃的聲音。

    當然了,男生一般不會這樣,因爲男孩子喝到最後,比如張之博,直接就掀開酸奶瓶的蓋子,上舌頭了!

    而現在,就像是抽水機塞進了湖泊裏一樣。

    透明的管道全是不凝固的紅色血液。

    “哪裏出血了?”呂淑妍焦急的問了一句。

    張凡沒有理她。

    但張凡雙手指腹輕輕的插入腹腔的淤血中。

    然後閉上眼睛,這次並不是爲了進系統。

    而是爲了讓指腹感受血流的方向。

    醫生的專用手套,很有韌性,而且也很薄。

    主要就是爲了能在有一定防護性的時候,不會失去敏感度。

    有個調查小組,當年做過一個調查,戴一雙手套,敏感度降低20%,兩雙直接就是降低90%。

    大概很多人不理解這個,其實就是帶一個套套和兩個套套的緣故。

    有人會擡槓說,尼瑪誰吃瘋了,帶兩個?

    有!

    這個不是說,一些朋友尋花問柳,爲了放心帶兩個。

    這是因爲很多望門吐的患者,各種藥物效果不好。

    但又希望能有正常的夫妻生活。

    這個時候,醫生一般會給出個不是治療方式的小竅門,帶上兩個,有奇效!

    “宮底出血!”當張凡喊了一句的時候,茶素的麻醉也跟着喊了出來:“張院,血壓掉了,心率123了,血崩了,血崩了!”

    本來已經維持好的生命狀態,忽然一下,又出現了往下的掉落。

    女人生孩子,第一個生死關就是生不出來,子宮乏力。以前剖腹產還不普及的時候,真的是鬼門關。

    出不來,進不去,卡在產道裏,產婦又沒有力氣,孩子直接被活生生的憋死在產道裏!

    還有就是孩子生出來以後,沒有明確原因的大出血。

    這個倒現在爲止還都沒有研究清楚。

    不過爲了防止大出血,現在產科的護士極其的嚴厲。

    比如孩子生出來了,產婦好奇的問一句:“男孩女孩?”

    護士冷臉一轉:“不管男女,都不是你的孩子嗎?”

    “是!”產婦剛生完孩子愉悅激動的心情被護士不近人情的一句話給懟的心態平復了!

    因爲有的產婦當聽倒不是自己期望的性別時,發生過好幾次的血崩。

    “按摩子宮,快!三角肌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結紮雙側子宮動脈!子宮保不住了!”

    已經沒有選擇了。

    很多女性都好奇,如果生孩子的時候遇上危險到底是先救大還是先救小的情況?

    說實話,一般情況不會有這種電視裏才有的情況。

    就算有,也是首先救大人,這是醫療法規的規定。

    而且也不會出現告知患者家屬。

    這種搶救時的救治,和普通治療的情況不一樣。

    普通治療,醫生玄而玄的給家屬雲裏霧裏的說一大堆。

    但在搶救的時候,醫生是有臨時決斷權,也不用徵求家屬或者患者的意見。

    “你要子宮還是要命啊?”這種事情根本不會發生。

    大出血,止血已經沒用了。

    張凡直接下令,切掉子宮。

    新出生的孩子如同血葫蘆一樣被張凡挖了出來。

    手術檯下的新生兒組的醫生們快速的接過孩子,挖嘴的挖嘴,復溫的復溫,吹了幾口氧氣後,小孩子哇哇的哭了出來。

    而手臺上,張凡甚至都沒有聽到孩子的聲音。

    血崩,產科最怕的事情。

    “紗布團球!”

    醫療上的紗布用法很多。

    有的是要變成條狀,有的要變成面狀,有的就是要成球狀。

    一鍋一鍋的紗布給送了進來。

    紗布進手術室的單位是鍋!

    這個鍋就是家裏以前用的那種老式蒸饅頭的大鋁鍋。

    因爲這玩意進手術前要高溫消毒,進手術室是按鍋進,上手術檯的時候按個上。

    上了十個紗布,下手術的時候,十個紗布都要如同殺了戰俘一樣,一條一條的擺整齊,器械護士巡迴護士雙簽字。

    要是十個紗布少了一個紗布,這尼瑪就是大事,翻箱倒櫃的都要找到。

    新聞裏也有紗布拉在患者肚子裏的,這種事情極其稀少。一旦真有,被患者舉報了,上手術的主刀和器械護士這碗飯以後就別吃了。

    拳頭大的紗布,一塊一塊的往子宮裏填塞。

    一,二,三,四,器械護士和手術護士兩個人如同小學生一樣,一起喊着數字。

    挖出孩子的子宮,再一次的被充盈起來了。

    爲啥生孩子大出血,一般保不住子宮。

    因爲這個出血,和其他器官的出血不太一樣。

    其他器官的出血,最多就是一條管道破裂,差別只不過是滋水水壓的不同而已。

    可子宮出血不一樣,這玩意是一個宮底的全部在出血,一個是點狀出血,而子宮則是面狀出血。

    一旦第一次縫合無法止血,一般直接就是切除子宮了。

    填充滿滿的子宮,結紮動脈,然後直接切掉了下來。

    子宮這玩意想啥,切下來的子宮,就像是女性的那種小小的長袖背心,袖子特別長的那種。

    連夜的手術,患者終於被送進了ICU。

    “書籍辛苦了!”

    縣醫院的院長還有市醫院院長抓着張凡的手,不停的感謝。

    “我也要感謝你們,感謝數字啊!伱們處置應對積極,不隱瞞不推脫,這個手術,但凡耽擱一點時間,今天就是另外一個結果了。

    還有就是充足的血源,我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個縣醫院就有如此充足的血源。

    吃水不忘挖井人,你們市醫院還有縣醫院對於數字的體檢和保健一定要跟上,不要讓人家寒心。

    還有,這次的處理方式形成一個報告,在全邊疆醫療體系內組織學習一樣。

    這個應對措施很不錯!有效簡單!”

    “是!”

    縣醫院的院長熬了一夜的疲憊不見了!

    額頭上的油水都感覺格外的豔麗!

    有時候,不怕你設備不好,也不怕你技術不行。就怕你不敢承擔責任,瞞上欺下,最後坑的還是老百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