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 師老而弟子出 (希望我的朋友能康復!)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臧福生字數:3782更新時間:24/07/01 08:55:33
    兒外科的醫生、兒內科的醫生,在緊要時刻,拉上去就能當成人的內外科醫生,甚至能成全科醫生。

    但是,成人醫生未必就能在關鍵時刻當兒科醫生。最簡單的,就一個骨折,專業的兒骨科的醫生做的手術,就是比普通的骨科醫生在兒童骨折上面做的好。

    兒科不是單純的一個縮小版的成人科室。因爲兒童是處於一個生長發育的高峯期,一旦考慮不到這個因素,手術致殘的事件不要太少了。

    一個成人骨折的片子交給骨科醫生一眼就差不多能說出來個一二三,可一個孩子的骨折片子,拿到手裏,說實話,醫生在心裏都要斟酌許久許久。

    但是,這幾年因爲用藥養醫的規定,導致了兒科醫生大面積的匱乏。誰之錯?爲了減緩兒科醫生的缺乏,後來都出現了政策性的減分,可是,兒科醫生仍舊……

    當孩子們送進搶救室,家長們心都碎了,男人急躁的在手術室外如同毛驢一樣轉圈,而女人則是一臉淚水的靠在手術室外的牆壁上,呆滯的目光中帶着無盡的苦澀。

    “院長,孩子休克無法改善!”盧老帶着一幫人出現在了重症搶救室中。

    “沒上手術的兒科專家還有誰?爲什麼,重症的患兒沒有第一批次的進入手術室!”

    盧老臉色難看的,帶着書卷氣的他說不出來什麼難聽的話,但是臉色、態度已經表明,老頭非常的生氣。如果是歐陽,估計這時候罵人的話都出來了。

    “患兒進入醫院後,經過專家組的評定,當時的情況不算第一批的危重患兒,可就在十分鐘前,忽然出現了……”

    “兒外的專家,能單獨上手術的專家都進手術室了,我剛看了一眼,手術都已經開始了。”

    行政管理科的科長趕緊走到盧老身邊悄悄的解釋了一句。

    醫療行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想要快點賺錢,那麼就去內科,因爲內科入門簡單,常規性的治療,一個經過專業培訓的醫生三個月就能上手。

    但是,外科不行。一個外科醫生上班五年,未必能單獨做下來一臺手術。所以,外科醫生,看着風光滿面,朋友遍天下,走到哪裏都有人主動招待。

    其實,在他們年輕的時候,過的怎樣的生活,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一個月的工資是固定的,提成是不可能的,除非上級醫生大氣,就算大氣,一個月也就能多收入五百元。

    這種日子一直要延續入院五六年後才或許有些改善,可如果自身的技術提不起來,說實話,外科的鄙視鏈條太強烈了。

    所以,外科醫生年輕的時候沒錢,沒妹子,往往會找個手術室的護士,因爲只有她們才能知道他的潛力,說實話,有些時候,有些事情真要說破了,好似非常的殘忍。

    “李羣飛不是馬上要上副高了嗎?這臺手術,他不能做嗎?”盧老看着患兒的症狀和監護儀,口氣中帶着無盡的期盼。

    “他,他,今天身體不太舒服……”

    李醫生就是一個天賦略微差一點的醫生,一輩子的第一助手,常年累月的終於進入了副高階層,但是在科室中如同一個隱形人一樣,被同年的醫生看不起,不被下級醫生尊重。

    他做的最多的手術就是包皮環切術,爲科室創收的手術。這一次,這個患兒的手術,不管醫院主管兒科的副院長不放心讓他上手,就連他自己都不敢上手。

    說個非常殘酷的事情,今天,這個孩子死在搶救室裏和死在手術室裏的後果真的是千差萬別。

    而,醫院,說實話,醫院中的醫生說粗俗一點,幾乎各個都是賭徒,只要有點希望,絕對有醫生願意去賭,真的,真希望這種賭性不要被外界環境所磨滅。

    驚豔天下的天才不少,只要給他們成長的空間和時間。

    ……

    盧老看着孩子,看着搶救牀上的孩子,小小的胸膛已經塌陷了,靠着呼吸機一起一伏,微微顫抖的手,微微顫抖的手,盧老右手抓着左手穩了穩雙手,咬了咬牙,然後看着孩子說道:“我上!”

    “院長!”

    “盧院!”

    “不多說了,我還沒老到拿不穩刀的時候!”盧老堅定的說道。

    九死一生的手術,沒有人上手術了,一個剛開的花朵,就讓她這樣的枯萎嗎?

    不能!就算有一線希望,盧老也準備拼一把,了不起背上幾句罵名罷了。

    真的能算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幹。老人溫文爾雅中,帶着讓人敬佩的堅毅。

    ……

    說實話,今天要是個成人的手術,隨便一個外科的醫生都能拉出來搞一搞,一個外科醫生雖然分科了,比如骨科醫生其實讓他去做膽囊,他還是能做下來的,不過就是慢而已。

    但是兒科,說實話,不是專業兒外科的醫生,真還做不下來。也就是盧老他們這檔子當年從大外科出來的老家夥們才能從頭到尾,從小到大的通吃,也不知道,當他們這一代的醫生死光了以後,遇上危機時刻怎麼辦。

    “師父,你幫我站臺子吧!我來!”就在大家已經絕望的時候,大家都沉浸在老將將死的哪種絕望的時候,張凡說話了。

    盧老轉頭,輕輕的轉過了頭,凝視着張凡,“兒科你也有涉獵?”

    “呵呵!”雖然氣氛緊張,但是,張凡,略微有點發黑的張凡,輕輕一笑,然後說道:“師父,我在茶素做過小兒的脊柱矯形手術,開胸的哪一種,手術也很成功!”

    這就是戰績,這就是本事,都不用多說什麼,這個時候,張凡的這一句,就已經表明,兒科方面,他已經算是一個能出師,能出成績,能獨當一面的醫生了。

    “好!好!好!”盧老連說了三個好,真的,他有一種後繼有人,有種自己老了,但是後輩能替他出頭,是一種特別特別欣慰的感覺。

    然後用顫抖的手,拍了拍張凡的肩膀。“你主刀,我給你拉鉤!咱師徒兩人走一場!”

    說完,又對着圍在身邊的醫生和行政幹部說道:“準備手術!張凡,我的關門弟子主刀!”

    知道張凡和盧老關係的人用一種特殊的微笑看着張凡,而不知道張凡和盧老關係的人,則是一臉的震驚。

    特別是當年張凡進修過的骨科。

    “他是盧老的弟子?他能做兒科的手術?他已經做了開胸的脊柱矯形手術?”

    有着想和張凡做點比較的醫生,心裏真的如同是一種死了狗的心情,原本以爲他只是個骨科醫生,只是個簡單的骨科醫生,沒想到,他竟然……

    搶救時刻,就如陣前的軍令狀一樣,容不得開玩笑,容不得打商量,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沒有什麼百分之多少,沒有什麼萬一,你願意出頭的時候,就必須有承受這個的準備。

    所以,當張凡站出來的時候,大家心裏幾乎都是一種震撼。

    骨科的主任林聰看着當年給他意外的張凡,沒想到才一年多的時間,張凡進步的如此兇猛,就如一個洪荒巨獸一樣。

    當初他還覺得張凡不出十年,絕對能在華夏醫療界有一席之地,現在,他覺得十年太久太久……

    當初帶過張凡的霍清華醫生,直接就長大了嘴巴。脊柱矯形?還是兒科的脊柱矯形,“乖乖,這小子太變態了。我以後都不好意思說我帶過他啊!脊柱手術,我都還沒上手!”

    這臺手術危險嗎?危險,幼兒的疾病有個特點,就是變化多端。

    其實,說通俗一點,就如一個胖子和瘦子在寒冷的天氣裏面,裸身站立。除過其他的因素,先凍死的絕對是瘦子,就是因爲胖子的脂肪多,儲備多,有更多的代償。

    而兒童因爲還未完全發育,所以代償相對於成人來說少之又少,小兒的危機臨界點非常的難以把控。就如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下,非常的難以掌握。

    在其他醫生都不敢站出來的時候,盧老幾乎用絕望的心情準備用自己一雙顫抖的雙手上手術的時候,張凡站出來。

    不爲其他,就爲這個孩子,張凡也會站出來。

    何況,盧老還是他的師父,白髮蒼蒼的老人帶着人千里奔波去替他救場。

    就這兩點,不管今天有多兇險,只要有一絲的希望,張凡也要站出來,他不想讓這朵美麗的幼花早早枯萎,也不願讓一世英名的師父在年老的時候,讓人看輕。

    師老而弟子出!

    ……

    手術室內,麻醉師護士緊張而忙碌的做着術前的準備,幾乎能省略的步驟都省略了。

    這個時候,其實就是和死神在賽跑,多一分鍾,少一分鐘,說不定就是天上地下的區別。

    張凡和盧老同時洗手,一邊洗,盧老一邊心裏暗暗的想着手術的步驟,這臺手術太兇險了,雖然他相信張凡,但是,他還是想讓自己的經驗能幫到這個小弟子。

    而張凡大腦中一片的空明。這臺手術,要拼的是速度,要拼的是損傷小,更要拼的是精準,爲了讓自己的狀態達到最高峯,張凡強行的讓心中的雜念消失。

    心靜了,手才能穩。

    ……

    “刀!”一上手術檯,張凡絕對沒有平日裏的哪種謙遜,上了手術檯,好似被加持了一種唯我獨尊的感覺。

    當年看着張凡在手術室中熬夜、拼命找臺子上手術的護士長,看着這個一年沒見,但似乎已經非常陌生的張醫生。

    “紗布!”冷,張凡已經進入了一種眼裏只有手術,只有患者的境界。

    他的速度太快了,盧老做爲第一助手,在張凡切皮膚的時候就已經跟不上了,“真的老了!”心裏不甘的老人自動把自己的位置讓給了骨科的主任林聰。

    正在壯年的林聰手腳麻利的配合着張凡。他想開口詢問,可每當他張嘴的時候,張凡已經把手術做到了必須要讓他去協助的地步。

    說實話,林聰在衛生部直屬的醫院,見過好多好多華國、歐洲、丸子國的專家,也曾多次上臺子當過世界著名醫生的助手,但是沒有一個如同張凡一樣,沒有一個如同張凡手底下的功夫這樣,太熟練了。

    熟悉到如同閉着眼都能做手術的哪種境界。

    張凡憑着年輕,憑着手部神經的高反應,在手術切開入路的時候,就已經讓助手和周圍觀看手術的醫生們歎服。

    什麼是快,這就是快。

    刀光劃過,快到連患者的血管都沒有反應,刀光劃過,皮膚綻開,只有黃白色的脂肪,未見一點紅色,因爲血管還在猶豫吐不吐血的時候,張凡的電刀就已經讓血管閉嘴了。

    快,快到手術室的護士長不得不親自上臺,一個器械護士跟不上張凡的節奏。

    “血壓!”張凡冷冷的問了一句。

    “測不出來。”做爲三助的盧老,第一時間把監護儀上的數值報告給了張凡。

    老人這是第一次和自己的弟子上手術,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張凡的功底太厚實了,厚實到已經幾乎無法讓他找出一點點瑕疵。

    在張凡的調動下,手術室中的醫生護士全部拼出了自己的極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