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章:這個數據,委實恐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正經人誰寫書啊字數:2105更新時間:24/07/05 09:51:11
    現在的情況,就意味着,高瓴科技已經初步度過了,資金鏈危機!

    寧遠晃了晃手上的提貨單,口氣中已經說不清是驚訝還是不解以及驚喜了,或者,什麼樣的情緒都有,“咱們作爲一個小的MP3品牌,現在才進入電子科技領域一年多的時間,M1加上M2,就可以賣這樣一個量,實在是太嚇人了!”

    M2的賣價很高,這意味着,這款產品的利潤非常高,差不多有接近30%的水平。

    一個在錫城的小廠,居然能夠搞出這樣一個產品,是可以顛覆任何人的認知的。

    高懷鈞突然睜開了眼睛,看向一旁也是不可思議的朱雲來,語氣嚴肅地說道,“老朱,現在你要抓緊一點,產能要提一提!我估計後面還會有一波,你就先衝2萬臺出來先!”

    “還有,OEM代理廠商那邊你也要和老寧一起盯緊一些,現在高瓴廠產能不足,以後OEM是主流模式,你們要儘快熟悉!”

    “這款產品,銷售量出乎我意料的好,你給我支凌起來。一旦出了什麼岔子,我拿你和老寧是問!”

    朱雲來挺直了身體,毫不猶豫地拍了拍胸口說道,“我老朱這段時間就住廠裏守着這羣小兔崽子了!高總您放一百個心,我絕對百分百完成任務!”

    “保證完成任務!”老寧也‘嗖’的一聲站了起來說道。

    在工作安排上,他們還是有一些覺悟的。

    在剛纔高懷鈞進來之前,他們就已經商量好了提高生產量的準備,不然等到貨真的賣完以後才慢悠悠地備貨,高懷鈞非罵死他們不可!

    不過,高懷鈞真的太神了!

    他們也爲高瓴科技,感到驕傲!

    要知道在05年,MP3的銷量是55.4億元,而1600元以上的高端MP3銷量,也就佔據總銷量的6%左右,可以說是小衆中的小衆。

    但是,高端MP3的利潤,可以佔據所有MP3利潤的一半。

    這個數據,委實恐怖!

    而在所有的1600元以上的MP3上中,主要是LG,三桑,索尼,iPod等洋牌子的產品。

    國產品牌,爲0!

    現在,高瓴廠居然做到了這個水平,雖然量並不大,甚至連一個億都不到,是華國MP3總銷量的零頭。

    但是,畢竟這個品牌,是個新品牌啊!

    可以說。

    在電子科技領域,高瓴科技是站穩了!

    此時,衆人用複雜的眼神看着坐在一旁的高懷鈞。

    任何事情,可一不可二,可二不可三,高老闆,連續做出了4個高質量的產品,力挽狂瀾,把高瓴廠救活。

    這實力,可不是天才那麼簡單,簡直可以用恐怖來形容!

    他那腦子瓜是怎麼張的,怎麼會知道那麼多東西?

    “2.5萬臺M2,第二款MP3產品,4000多萬的銷量,我從來沒見過一個菜鳥廠家能做出這個水平。如果哪個初創者能做到這一步,那真的是做夢都要笑醒了。”

    “我做營銷那麼多年了,還沒操盤過一款產品,有如此強的產品力。”

    “看來,這次需要我多催促催促朱經理您把生產提上來了啊!”

    說到後面,張雲深的聲音,微微有些顫抖。

    只有在水裏,才會知道水有多深。

    現在的MP3市場,是個魚龍混雜的超級大市場,現存的MP3廠家,超過200家!

    而大部分的廠家,一年連1萬臺都生產不到,屬於那種做多虧多的狀態。

    簡單說,就是混日子的!

    但是現在高瓴科技,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完成了入門,並且進入了1600元+的高端MP3領域,成爲了一個小爆款。

    有些野雞公司,就算到倒閉的那一步,都不一定能做到這一點!

    一個字,絕!

    在一個月前,在高瓴科技最困難的時候,哪怕是最樂觀的人,都不敢相信,那麼貴的MP3,居然可以在一個月內賣掉2.5萬臺。

    這意味着,在未來,這款產品的生命週期內,最起碼還有3-4萬的銷售額!

    接近上億的銷售量,雖然只是MP3市場裏頭的other,但已經是足夠強了。

    雖然,這有高懷鈞前期‘大開大合’強大宣傳因素有關,但是這個強大的爆發力,太出乎意外了。

    雖然高懷鈞要求朱雲來他們生產3萬臺,但實際上他是沒有底的。

    畢竟,新品牌,跨領域,強溢價!

    每一個都是大坑!

    再加上資金鏈緊繃。

    就這樣,還能取得這個成績。

    可以說,高瓴科技,已經初步有了華國研發型科技公司的架子了!

    。。。。。。

    高懷鈞和其他的高管開完碰頭會之後,現在高瓴科技的生產端和營銷端,每天都是忙得不可開交。

    OEM工廠以及高瓴廠現在處於三班倒的狀態!

    由於前期產能預估不足,很快,不到兩個月,高瓴科技的產能,就出現了爆單狀況。

    不過,爲了節約寶貴的資金,高懷鈞在產能不足的情況下,並沒有盲目擴廠,堆積重資產在錫城,而是選擇了找更多的OEM進行代工。

    在電子科技這個行業,除非是搞臺積電這樣的高端製造業,不然利潤低的一筆。

    凡是電子科技業利潤高一點的公司,比如中爲,小米,藍綠廠,都不會自建工廠。

    無他,利潤少,事情多,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

    不過,在一個月後,當資金鏈緊張得到緩解以後,高懷鈞開始對高瓴科技內部進行梳理和組織架構調整。

    他先是成立了一家叫高瓴實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母公司,在這個母公司下,下屬了高瓴廠和高瓴科技,兩個不同的分公司,讓兩者不再吃大鍋飯,而是分開支賬,親兄弟明算賬。

    寧遠,不再是高瓴廠的廠長,升爲了高瓴科技的執行總裁,主要負責供應鏈管理以及人事管理工作。

    而朱雲來,成了高瓴廠新一任的廠長!

    閔偉國作爲研發經理,居功至偉,高懷鈞升他爲新成立的研發中心的總監。

    雖然其職能沒有擴充,但是下面的研發人員數量,經過陸陸續續的招聘,現在已經增長至300來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