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95章:絕望!(共兩章)
類別:
都市言情
作者:
正經人誰寫書啊字數:4390更新時間:24/07/01 07:22:23
寒國是那種絕對不能長期貿易逆差的國家,因爲本土資源太貧瘠了!
一個蘋果十塊錢,一個橘子六塊錢,一個西瓜一百六十塊錢,一斤紅薯25塊錢,一斤豬肉55塊錢!
基礎物價,是華國的三倍以上!
這個地方,天氣寒冷,壓根就無法生產大量的物資。
在這種情況下,必須也必然要生產大量的出口品,才能維持自己國家的基本開支。
而本土資源太貧瘠,再加上貿易逆差的結果,基本按照正常的趨勢來推演,那麼寒國的未來大概率就是大號的埃吉!
而且埃吉是資源豐富的基礎上過多的人口導致的人均低,而寒國並沒有什麼戰略資源,除了地理位置能做一個橋頭堡作用以外,其他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可言。
因此,雖然寒國的國民對於線代汽車在華國銷量的下降,並沒有太大的感觸,但是線代汽車,或者說是線代汽車的實控人,卻是陷入了深深的危機感之中!
因爲華國的汽車品牌,出海只能算得上是錦上添花。
但是對於線代來說,這絕對是性命攸關的大事兒!
在2013年這個時間點上,雖然他們對於華國市場還是一個半輕視的狀態,覺得線代汽車在華國,怎麼說也是可以高速地增長,而線代作爲寒國的一大品牌,在華國也不至於被淘汰,所以就算是混混,用高性價比的產品降維打擊,也是可以獲取一杯羹的。
但是現在的現實卻是狠狠地打了臉!
持續的華國市場產品銷量下降,讓鄭義宣是大爲緊張!
所以,現在線代的新能源A級別車,成爲了線代汽車集團,在華國的救命稻草。
“那可不是嗎,每期現在都有部分油改混的汽車出現,現在華國汽車肉眼可見地站在了一個發展的岔路口上啊!”
十天之後。
只有在每個月一次的汽車評審之中,該機構才會熙熙攘攘地熱鬧起來。
“這兩天評委會收到兩份完全不同的技術文檔。”
“哈哈!現在華國汽車發展,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現在政府也是在考慮,要不要開啓新能源充電樁的建設,但是又有些猶豫不決。”
“這連續幾個月,都是換殼車,看都看膩了,不知道今天有沒有什麼新鮮玩意兒可以看的。”
“我今天重點要說的是。”
那這個月,開什麼盲盒呢?
“其他的一些常規性的車型就不說了,這些小改款需要通過審覈的車型,我等會叫人把資料送到各位的桌面前。”
“但是,這兩份完全不同的技術文檔,又很有趣,所以我想把各位組局起來,一起討論一些。”
裏面的專家,大部分都是有自己的本職工作,而只有院長以及其他的一些工作人員,才有相關的事業編制。
這每個月一次,可以先於消費者看到所有新車型的,這種感覺,和開盲盒差不多!
如果開到不好的盲盒,那心裏頭的失望自不必說。
“今天又是什麼車呀?”
。。。。。
但是如果開到一個漂亮的盲盒,比如最新款的法拉利跑車,以及前端時間的高瓴宋這樣讓人眼前一亮的車型,那真的不算是白忙活這幾天。
紛紛擾擾之時,汽車評委會的陳院長拿着一疊資料,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再一次熙熙攘攘起來!
華國的汽車評審委員會,並不是一個常設機構。
看到陳院長進來,全場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這是肯定的!這樣搞,不僅僅是動了華石油和華石化的蛋糕,而且這是一筆非常大的投資,全國布點下來,怎麼也要一大筆錢的投資。”
位於帝都的汽車評委會大樓。
“話說最近高瓴宋有點火啊,在大街上陸陸續續看到了很多的高瓴宋,現在難道這種A級別車,真的要開始流行了?”
“這也是,今天開會的核心原因。”
“因爲,汽車工業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汽車的大部分分支都被摸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任何彎道超車可能性的時候,一種新的車型分類,可能因爲這份圖紙的誕生而產生!”
開始的時候,各個專家聽到陳院長這樣說,都是不由得點了點頭。
汽車工業從1910年,美麗國大蕭條時代開始,在伏特汽車把生產線概念引入汽車生產開始,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改動餘地。
尤其是燃油汽車三大件被發明出來之後。
大部分都車企,都是在縫縫補補。
你添一個天窗,我弄個好音響,等等。
這些國際的汽車大佬,已經是把所有人類能想到的汽車專利,都給包圓了!
但是,當陳院長說到這份新的技術文檔,將會誕生一種新的車型分類!
這句話一出來,在場的所有專家,在驚駭的同時,也是一臉興奮起來。
這個。。。是不是太誇張了一點。
很難現象,一份在華國審覈的汽車技術文檔,能達到這個程度。
在場的所有專家,都忍不住,在一旁竊竊私語起來。
在他們的討論聲中,站在操作臺前的一個工作人員,將一份技術文檔投射到了大屏幕之上。
當看道技術文檔的首頁,衆人紛紛瞪大了眼睛。
一臉不可思議地看着屏幕上的技術文件。
這是。。。。
這是,線代汽車的新能源車型線代KONA!
這個車型,在華國,甚至是在世界上,都是引發了非常大的爭議。
甚至,這個圖紙,已經有劇透被發佈到了網上。
這個車型,真的超級漂亮!
在維持了線代水準的同時,也是推陳出新,搞出了更高的顏值出來,廣受網友的好評,以及瘋狂的熱議。
而他們,也是不知道看過多少次了。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款車型,卻是在美麗國和寒國都沒上市的前提之下,卻是在華國先評審。
這意味着什麼?
是不是意味着,華國市場將超越美麗國市場,成爲T0級別的存在!
想到此處,所有人都不由得激動了起來。
“這不就是那線代KONA嗎?怎麼他們的技術文檔那麼早就出現在華國?”
“還是不是他們技術失誤了?美麗國不上市,就直接新車在華國首發?基本上沒有哪個國外的汽車大牌企業這樣幹過!”
“這是怎麼一回事?”
“不過,這顏值,相比較網上流傳的那些圖紙,更爲好看,不虧是大廠,就算是第一次做新能源汽車,也是做出了一款不錯的產品出來。”
“這款車的外形,相比較以前的K3,更爲靚麗和青春,網上傳言的,他們換了新團隊來搞這個產品,大概率是真的了。”
現場的衆人,在看到屏幕上不斷變換的設計圖時,都是立刻響起來了激烈的議論聲。
然後,有些性子急的專家和教授,已經然一旁的工作人員把相關的工程圖紙給直接調動了出來,細細觀看裏頭的具體細節。
“這個內飾,已經完全改變了!更爲高檔的人造革,以及部分的錶盤電子化,看得出來他們想改變自身的努力。”
“我記得這個框架是他們的油車框架?居然可以改得那麼好,就感覺像是爲這款新能源車量身定造的一般。”
“看得出來,線代汽車的這次轉型,是十分成功的!”
就在衆人議論紛紛,紛紛對於這款汽車的設計圖,紛紛進行評論的時候。
突然,一個來自發動機相關領域的專家,發出了難以置信的高呼聲。
“我的個老天!”
“他們的內部動力系統,基本上是完全照搬,甚至可以說是抄襲高瓴車輛的增程器設備!”
“但是,相對於高瓴的增程器設備,這個重新設計過的增程器,看起來更爲優化,精細度也是更高。”
就做這個專家在那裏連聲高呼聲之中。
衆人急急忙忙地將眼前的技術文檔,調整到了增程器相關的內容板塊。
當大家夥都認真看着這個相關的內容時。
都是倒吸一口涼氣,同時心中也是五味雜陳,不知道是悲還是喜!
悲的是,現在國外的大牌汽車企業,終於是反應過來了,他們開始試探性地進入增程汽車,這一華國創新的領域。
喜的是,華國的汽車,終於有了可以讓國外大牌廠商,可以模仿的地方,這是以前都重來沒有過的驚喜存在!
“動力和扭矩,相比較高瓴車輛的,有了一定的提高,真的不愧是技術代表之一的線代汽車。”
“我的天!只聽說過華國汽車企業抄襲國外汽車企業,從來沒有看到過國外汽車企業抄襲華國汽車企業的,今天算是老天爺放屁,開了眼了!”
“這個數據。。。看來線代汽車是認真的,看來華國的汽車企業,想要超越這些大牌汽車企業,難上加難啊。”
“這樣玩兒,華國的汽車企業根本就沒有辦法去超越。”
“是啊!不管是高瓴這樣的民企,還是長按這樣的國企,根本就沒法玩兒,怎麼和這些大牌國外大資本進行競爭?”
在衆人驚駭的目光之中。
陳院長是一一看到眼中,但是他卻是不露聲色,把衆專家的表情看到眼中。
是的,當他第一眼看到線代KONA這一款產品的時候,他也是這樣的表情。
沒辦法,華國汽車工業,就像華國足球一樣,落後國外世界,太遠太遠了!
這個遠,不是說你搞個996,或者是搞個007,就能夠在一時半會,就能夠追趕上來的。
這就和華國足球一樣,更多是體系上的問題!
從最頂端的頂層設計和研發,到最底層的汽車產業生產,都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問題的!
而這種問題,可以讓所有瞭解華國汽車工業底細的人。
完全絕望!
汽車設計,國外的大牌汽車廠商,把控住了大部分都汽車設計專利,你想繞過去,都很難想到有效的辦法。
人家就是設下了局,就是想讓你直接轉進去。
你怎麼辦?
你要不要繼續做西方世界制定的遊戲規則上繼續玩下去?
你不玩,人家也是要摁着你的頭繼續玩下去!
怎麼樣?
今天伱就是看到啦!
而製造端,小到一顆扭矩扳手,華國現在都不能生產!
在機器工業化大生產的這個時代,就算是小小的扭矩扳手,都是十分專業的,一個扳手,便宜的十多萬華元,貴的甚至大幾十萬。
這種扳手,可以實時測量出使的是多大的力氣,基本上所有的螺絲,都有一個合適的力矩,這個東西,就是標準化最核心的東西!
而華國,現在完全都沒有!
這從上到下體系化的落後,真的讓熱愛華國汽車事業的人,鬱悶得直接吐血!
但是,就他越看越絕望的時候,他無意之中,瞟了另外一份文檔。
那種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對比,讓他是飄飄欲仙,欲罷不能。
因此,他就用示意,在一旁的另外一個工作人員,將大屏幕上的技術文檔,調整到了高瓴海豚,這一款低調無比,但蘊藏着決定華國汽車工業重型武器的產品之上。
開始的時候,大家夥還是不以爲然。
高瓴海豚,而且看樣子還是那麼小的車。
一看就是魔改了高瓴宋的降配級兩廂車。
這個車,難道是高瓴夏的升級替代版本?
有可能!
看着上面,經過了魔改後的圖紙,這款產品充斥了非常濃郁的高瓴味兒!
“這款車還行,外形挺青春靚麗的。”
“各種配置,不管是外觀,還是內飾,基本上是高瓴宋的降配版,但是看起來還可以,估計是他們的低價版本車型。”
“對的,那麼小的車,增程器還能考慮得妥妥帖帖,這高瓴車輛公司,看來在汽車研發這塊,是一年上一個新臺階了。”
看到眼前的圖紙,有了前面線代KONA的鋪墊,本來非常不錯的車型,就變得十分平庸了起來。
他們本來已經有些失落的神情,此刻變得更爲的失落。
這麼有創造力的汽車公司,迭代產品,都有點黔驢技窮的感覺,更不要說其他那種垃圾貨色了。
也就是這樣了!
可是,陳院長用手指了指,然後在一旁的另外一個工作人員點了點頭,彷彿知道了他的意思。
然後打開了另外一個專門的文檔文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