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飛機像有了靈魂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花十八朵字數:2501更新時間:24/07/01 05:32:19
    趙炳坤笑道:“我知道這一點!”

    “洋人的光刻機,可是相當昂貴啊!據說,一臺1微米級製程的PAS系列紫外光刻機,要價上億刀!而且,還不是誰想買就能買得到。”

    張志鵬點點頭說:“趙主任對光刻機看來瞭解過不少資料。”

    “其實,現在除咱們之外最先進的光刻機還在腳盆國。”

    “不過,腳盆國的光刻機技術很快就要被羅賓給閹割掉了。”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光刻機也就只能生產1微米左右製程的芯片,當然,他們也已經在實驗室突破了納米製程,但還不能量產!”

    “咱們這臺光刻機目前是世界上獨一份的納米級光刻機!可以製造0.25微米甚至是0.18微米級別的芯片!如果對外銷售,我估計10億刀一臺都有人買!”

    “羅賓要是知道了,估計是要抓狂的!因爲,它是絕對不允許世界上任何國家在高新技術方面超過它的!它要把一切高新技術都抓在自己手裏。只有如此,才能維護它的霸權!”

    趙炳坤點點頭,他一臉嚴肅地說道:“我們現在國家比羅賓還要弱小得多,所以,這臺光刻機絕對要保密!”

    “也因此,這個科研成果暫時不能公開,志鵬同志你的功勞暫時也無法被公開表彰。”

    “不過,你放心,祖國和人民是不會忘記你的功勞的!”

    “總有一天,你的名字會被人民口口傳頌!”

    張志鵬笑着說道:“趙主任您說的什麼話?”

    “榮譽不榮譽的,我其實並不是太在乎。”

    “我服從祖國的一切安排!”

    “國家需要我做什麼,那我就做什麼!”

    氣氛都已經烘托到這份上了,張志鵬自然是要說幾句漂亮話的。

    趙炳坤欣慰地點點頭說:“很好!”

    “我就知道,志鵬同志的覺悟一直都很高!”

    “繼續加油吧!”

    “我希望能夠儘快看到芯片量產的那一天!”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張志鵬和他的團隊繼續努力工作。

    因爲芯片產業鏈的工作事宜已經安排妥當,張志鵬的工作重心發生了改變。

    他除了指導並幫助解決芯片生產線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難題之外,開始幫助鄭敬之攻關三代機的航電系統。

    爲此,他和鄭敬之團隊一頭扎進了實驗室中,開始對航電系統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性的改造。

    他的改造主要圍繞一個重心:讓整個航電系統操作更簡便更智能,使得戰鬥機飛行員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對敵情做出反應。

    這就需要將航電系統的各個有機組成部分給用帶有微處理器的傳感器聯繫起來,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最後用一顆CPU來處理所有從航電系統各部分傳達來的信息,幫助飛行員做出各種操作判斷,並可以靈敏快速地響應飛行員的操作。

    如果這個改造模式能夠成功,那無疑對於飛機的操控有一個飛躍性的提升,同時也能極大地提升戰機的戰鬥力。

    除了這種改造之外,張志鵬還要編寫一個適合於飛機的操作系統。

    這也是一個非常繁複的工作。

    不過,因爲有系統相助,張志鵬的編程能力仍然可以在不斷研究和揣摩中繼續提升。

    他很快的就掌握了編寫一個簡單的操作系統所需要的編程技能經驗。

    再經過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和打磨。

    張志鵬用了大概二十來天終於搞定了用於航電系統的操作系統。

    這個系統總共寫了兩萬多行代碼。

    能用這麼少的代碼寫出一個穩定可靠的操作系統,這可是最頂尖的程序員都不一定能辦得到的事情。

    爲了匹配這個操作系統,張志鵬又在飛行員的儀表盤那兒加了一個小屏幕。

    這樣,航電系統的各部分傳達來的信息經過處理,就會直觀地出現在屏幕上,幫助飛行員做出各做操作判斷。

    而改造航電系統需要的CPU和微處理器芯片,張志鵬都是設計了之後,在618廠的實驗室裏進行製作。

    就這麼地,張志鵬日復一日在618廠和學校實驗室之間來回穿梭往返。

    轉眼之間,時間就到了1991年的春節前夕。

    這一天,在實驗室裏,張志鵬協助鄭敬之將航電系統的各部分用傳感器連接器串聯了起來,然後通上電之後,主機屏幕亮起開始工作。

    張志鵬等於是在實驗室做了一個飛行模擬艙,可以完全模擬飛機在空中的各種狀態。

    他嘗試了一下,覺得自己幫助鄭敬之整合起來的這個航電系統還是相當好用的,各種複雜的指令按鈕,如今都得到了簡化,讓飛行員的操作強度和難度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因爲有主機幫他處理各方面的情況,他只需要做出決斷性的操作就好了。

    “老師,您看,我目前也就只能做到現在這個程度了。”

    “您來親自體驗一下吧。”

    張志鵬對鄭敬之說道。

    鄭敬之在旁邊早就高興到合不攏嘴了。

    因爲,張志鵬這麼一搞,航電系統的確是已經實現了便利化和智能化,整個飛機被這麼一整合,顯然已經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他笑着點頭說:“好!還是年輕人有想法!”

    “我也嘗試一把!”

    “當年我也是親自開過飛機的,那個時候的飛機跟現在的比,已經簡陋到不像樣子嘍!”

    鄭敬之興致勃勃地體驗了一把張志鵬整合起來的這個飛機航電系統。

    體驗過之後他就大呼好用。

    “志鵬,被你這麼一搞,飛機就好像是有了靈魂一樣啊!”鄭敬之笑着說道。

    張志鵬笑道:“老師,以後的時代,必然將會是個萬物智能的時代。”

    “飛機也不例外,有了計算機輔助,戰鬥機的作戰能力必然會得到一個極大的提升。”

    “不過,現在又有了一個新的問題。”

    鄭敬之嘆了口氣,說道:“你說的是雷達吧?”

    張志鵬點點頭說道:“是的,咱們現在的雷達只是單脈衝雷達,掃描距離太短,而且,鎖定敵機也難,無法應對多個目標。”

    “以目前的雷達水準,就算是整合完畢,咱們還是無法實現超視距作戰。”

    鄭敬之說:“據說,戴勝鳥的多普勒機載雷達已經決定賣給咱們了。”

    “但是,短時間內沒辦法交貨啊!”

    “只怕還要再等個兩三年的時間。”

    張志鵬搖了搖頭說道:“兩三年的時間太長了。”

    “這很影響咱們三代機的研製進程啊!”

    鄭敬之一攤手說:“我也沒辦法。目前其他兄弟院所正在研發國產多普勒機載雷達,研究的確是有進展的,但也遇見了不少的困難。估計沒個三五年無法實現突破。”

    “所以真正的三代機什麼時候能研制成功,如今還是個未知數呢!”

    張志鵬笑着說:“這問題挺棘手啊!”

    鄭敬之無奈地一笑說道:“的確是很麻煩。”

    “不過,咱們的任務已經是完成了,可以交由上級驗收了。”

    “伱回頭就你整合的這一套操作系統,寫兩篇論文吧,我幫你遞給相關的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