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小丑還是草莽
類別:
都市言情
作者:
筆舞春秋字數:2154更新時間:24/07/01 04:59:11
藍鯨的出現,吸引了整個滬市資本圈的注意,也吸引了秦家父子的注意。
原本針對唐人集團的秦洪生和秦勞奇,此時滿腦子都是如何踏上藍鯨這艘大船,攀上摩根的關係。
鑫鴻資本分別給出了兩筆錢,10億注入藍鯨控股,800萬匯入白承恩私人賬戶。
藍鯨控股的股東名單裏出現了一個新的名字:鑫鴻資本。
而白承恩果然兌現承諾,讓鑫鴻順利在藍鯨拿到股份,持股2%。
三天後,遠在華洲的唐人集團賬目上多了一筆錢,最終流入的性質爲股票投資,至此,唐人集團的財務危機得到了緩解。
儘管只有這小小的2%,仍然讓秦家父子欣喜若狂,因爲他們敲開的不僅是藍鯨的大門,而是藍鯨背後的頂尖資本力量。
10億資金對鑫鴻資本來說不痛不癢,傷不了筋也動不了骨,但是可以對白承恩這個重要的中間人做出一個試探,在藍鯨和摩根那裏當成了一塊敲門磚。
打不過就加入是資本圈的常態。
資本不像是家國戰爭,沒有兒女情長,更沒有所謂情懷。
一切都是爲了利益,當鑫鴻資本上了藍鯨這艘大船之後,馬上調轉槍口瞄準了滬市曾經壟斷地方經濟的資本圈,不停的爲藍鯨提供這些年來積攢下的信息情報,把分散各地的幕後黑手全部揪了出來。因爲此時藍鯨的利益與鑫鴻息息相關,如果能幹掉藍鯨潛在的競爭對手,秦家父子自然便是藍鯨最大的功臣。
白承恩坐鎮滬市金都大廈居中調度,替藍鯨的董事長倫恩發號施令。
曹萍在全國各地遊走,負責與各地正府談判,落地產業園和藍鯨企業孵化器項目,推動各地項目進展。
而此時鑫鴻資本加入的優勢凸顯了出來,這個生長於滬市多年的毒瘤在這一刻得到了綻放,他們可以精準的說出全國各地每一家企業背後的故事,他們如何發展,賴以生存的東西是什麼,哪些資本力量在控制他們,他們又是在爲誰服務。
藍鯨企業孵化器培養的新企業越來越多,涉及的行業也越來越廣泛。獨特的招商機制和管理模式,讓所有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頭巨獸並不是爲了賺資本噱頭那麼簡單,獠牙所向,是所有尚未加入藍鯨的企業。
這就等於變相的告訴所有人:加入我,不然我就打你。
很野蠻,很不講理,但他們無可奈何。
資本市場是殘酷的,而商業之間的戰場不是讓大家講理的地方,這頭藍鯨從頭至尾也從沒有跟人講過道理。
藍鯨孵化器遍地開花,新的一批創業者鬥志昂揚,激情澎湃。他們摩拳擦掌奔赴而來,朝着曾經嚮往的黃金聖地蜂擁而去。他們身上彷彿有着無窮無盡的力量,藍鯨的扶持和保駕護航,讓他們曾經的熱血在這一刻得到了徹底的釋放。
各種各樣的創業思維模式層出不窮,而所有人研究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花最少的錢,做最大的事。
看着曾經在全國各地壟斷的商業巨頭們,而藍鯨的創業者們紅了雙眼:取代他們。
霎時間,全國各個行業亂成一團,暗潮洶涌,上到電器傢俱服裝五金,下到食品飲料生活百貨,開始了史無前例的角逐和較量,競爭無處不在,市場的搶奪無處不在。無形的硝煙在全國瀰漫着,讓每一個沒有加入藍鯨的企業變的人心惶惶。
終於,這場來自新勢力和舊霸主鬥爭還是打響了。
藍鯨孵化的這些企業雖說都是些剛剛進入市場的“新兵蛋-子”,無論是經營理念還是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都非常的不成熟,若是論單打獨鬥,肯定不是那些行業巨頭的對手,但恐怖的是這些“新兵蛋-子”不但多,而且心齊。
而全國各地這些螞蟻咬大象的故事頻頻上演,這些個“大象”們雖然短期內沒什麼大礙,但是早已經被煩的暴躁如斯。
企業家們給出了各種各樣的評價,而罵藍鯨的佔了至少百分之90%。
“藍鯨是強盜,是流氓。他們根本不會跟你講道理,只要是不加入他們的企業,都會成爲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一擁而上。”
廣省,某食品行業的領袖企業家這麼評價。
“藍鯨就像是一羣蒼蠅,他們培養的這些公司多半連自己的廠房都沒有,更是沒有自己的產品,這也能叫企業?烏合之衆罷了,造不成傷害,但是噁心人。”
海省,某商會會長在當地的報紙上這麼評價。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幹。公司不是這麼容易就能做成氣候的,更不是有一間辦公室,註冊一個營業執照就能叫做企業的。如果是個人就能當老闆,這不是把我們精心培養的企業家們當成笑話麼?”
京都,某經濟學家在電視臺上這麼評價。
顯然,他們對藍鯨的意見很大,而對於藍鯨的這個做法,他們也是不屑的,甚至從內心深處有些鄙視。
面對各種各樣的冷嘲熱諷和不看好,藍鯨孵化器的這些企業很憤怒,甚至各個地方的正府在面對這種質疑的時候也有些動搖了,不少地方已經談好的地塊也因此得到擱置。
藍鯨的領導高層好像什麼都聽不到一般,只是悶聲做着自己分內的事情。
他們的評價沒有錯。
藍鯨孵化器的這些企業雖說不上“烏合之衆”,但“湊攏班子”肯定是坐實了的。100家企業裏,有50家企業是那些第一次創業的“小白”,30家是曾經破產了不甘心的“倒黴老闆”,還有20家是只會聽話完全沒有主見,每天只會做“老闆夢”的傢伙們。
像是那些真正已經有了一些規模並且擁有自己的工廠和產品的企業們,誰又會在乎一些免費的辦公室和“服務”去捨棄公司的股份呢?
那顯然是划不來的。
說白了,藍鯨看起來聲勢浩大,規劃和前景都很好,但實則外悍內虛,並沒有什麼真材實料,而旗下孵化的那些個“蛋”,頂多算是些草莽英雄罷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藍鯨的“真面目”逐漸浮出水面,不少人啼笑皆非,原來是虛驚一場。
“小丑罷了。”
某海歸學者嗤笑一聲評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