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 清三代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二子從周字數:2077更新時間:24/07/01 04:50:44
    安思遠應該是理解「魏晉風範」這個詞的,所以一老一小兩人這頓飯就吃得有些刻意,兩人都想表現如謝安那樣「我不能讓你看出我心裏的緊張和興奮」,但是刀叉碰觸在盤子上的聲音和略顯急促的進食速度,卻與謝安過門時碰壞的屐齒一樣,難免會破壞這樣的裝逼犯兒。

    不過兩人都默契地沒有提出這一茬,草草吃完這麼一頓「裝逼飯」,接着進入各自的鑑藏環節。

    有了四個明代杯兒給安思遠把玩,老爺子就已經看不上清三代的杯子了。

    不過老爺子看不上,不代表周至不感冒。

    三代瓷器周至收藏了不少的精品,但是作爲「螺絲殼裏做道場」的頂級工藝品,周至也只擁有從法王寺慈相大師那裏得到的兩套雍正朝鬥彩三多馬蹄杯。

    那兩套杯子一套是純仿造成化的寄託款,杯子上是壽桃,佛手,石榴;另一套雖然底部還是寫着大明成化年制的寄託款,但圖案其實已經是雍正工匠的自創,杯子上的圖案是柿子,枇杷,荔枝。

    工匠們很自覺,避開了最難模仿的成化奼紫。

    那兩套杯子周至非常喜歡,經常拿出來把玩。

    然而那兩套杯兒和現在周至面前的這一批比起來,又差了一個檔次。

    底部落款爲「大清康熙年制」的杯子有三個,杯體都是輕巧胎薄如紙,雪白瑩潤,達到了只見其釉而不見其胎的程度。一面以精緻的五彩,描繪當月的花卉一種,配以叢石草木、飛禽小蟲;另一面以青花題寫相配的唐人名詩佳句,並鈐一青花「賞」字方印,底圈足內落雙行六字年號款。

    這種精心設計、精巧迷人的杯子,結合了詩詞、書法、繪畫、篆刻四種藝術於一身,富有濃郁的文人藝術氣息,僅從審美角度和精細程度來看,工藝的水平其實已經遠遠超過了成化五彩。

    康熙十九年,康熙皇帝下令景德鎮恢復御窯廠,開始研製新風格的各種瓷器,到了二十五年,景德御窯廠爲宮廷燒製一套十二個杯子,每個杯子上配置一種應時花卉,並題上相應的詩句,這是瓷器史上第一次把「詩、書、畫、印」同時加諸在同一件瓷器上,而且瓷器還是如此的精細小巧,這就是康熙大名鼎鼎的「十二月花神杯」。

    三隻康熙的杯子應該是康熙朝官窯燒造出來的諸多十二花神杯裏的三隻,一隻是「蘭花」花神杯,背面題詩爲「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一隻是「牡丹花」花神杯,背面題詩爲:「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第三只是「蓮花」花神杯,背面題詩爲:「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三隻杯子都是倒置的鈴鐺形,因此它們的正式名稱,應該叫做康熙鬥彩十二花神鈴鐺杯。

    這三只杯子已經完全脫離了明代鬥彩小杯的審美約束,從構圖風格來看非常的疏朗清新,大量留白,在主題花卉紋飾四周未採取任何邊飾、錦地等裝飾,顯著地受到了清初著名花鳥畫家惲南田的影響。

    在繪畫技法上,傳統五彩採用的是平塗法,使用色料平均拓塗,這就造成了「葉無側反」的簡單現象。

    但是到了康熙十二月花卉杯上,卻開始出現了明顯的渲染之法,開始對圖案的明暗層次嘗試處理。

    花頭上設色較深,然後由花頭向花心逐漸減淡。而在枝幹、花葉、山石的穿插上還明顯地借鑑了透視方法。從視覺效果上看,更加的真實自然。

    這種處理色調的方法可以說是受到西洋油畫技法的影響;歐洲人自明代中晚期開始即紛至沓來,能夠深入中國內陸者絕大多數爲傳教士,他們帶來了與中華傳統文化很不相同的各類美術製品,對中國陶瓷藝術產生日益加深的影響。

    康熙的求知慾很強烈,他邀請了很多西方傳教士爲自己講解西學

    ,鼓勵西畫創作並引進西洋畫師,一時間開創東西方美術交流與融合,而這種風格也延續到了瓷器的製作上。

    但是傳統的瓷器審美卻沒有丟,這個時期釉下青花的運用,已經不在承擔明代青花鬥彩的「筋骨」部分,而是在青花工藝能夠做到「墨分五彩」之後,變成了杯子前景花卉五彩圖案模糊的背景襯托,成了石影,竹影,樹影,營造除了一種攝影技術上常用的「背景模糊」技術,以更加鮮明地突出繪畫主題,堪稱絕妙。

    花神杯的價值無非在於兩點:第一,花神杯集詩、書、畫、印於一身,藝術造詣很高,蘊含文人情懷;第二,花神杯一套十二只,湊齊一套相當困難。

    但是到現在爲止,人們還沒有將之熱捧起來,像現在這三只杯子,一個的拍賣價格也就二十萬港幣左右,壓根不能和安思遠正在欣賞的那四隻相比。

    主要原因就是存世量相當大,光完全成套的,據周至所知首都故宮博物院就有好幾套。

    最搞笑的是在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故宮博物院爲了加強各地方博物館的藏品檔次,曾調撥過一批文物給地方博物館,其中的主角便是既方便運輸,又能夠充分體現出品質格調的花神杯。

    蜀省博物院就是因此撈到了一套完整的十二月花卉詩句杯,此外鄂省博物館、津門博物館、冀省博物院、滇省博物館和汴梁博物館等,都分到了成套或部分的五彩十二月花卉杯。

    除了上述地方,南京博物院還有收藏了一套相當特殊的青花十二月花卉杯,最初專家們認爲它是「漏彩」,也就是本來要二次上色燒造的,結果不知道處於什麼原因漏掉了後續環節,最近才被新的論點所推翻,認爲從構圖完整性來看,那是一套本身就是要燒造成青花瓷,估計是康熙皇帝爲了滿足自己的審美而讓御窯廠特別燒造的。

    而散落在民間的零散的花神杯數量無法統計,不過民間要靠自身力量收集成套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基本上出現在拍賣會上的,都是單只或成對。

    但是接下來一對兒雍正的小杯子,就不一樣了,雖然年代比康熙晚出,然而價值遠超那三隻花神杯。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