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三十二章 不能過猶不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二子從周字數:2241更新時間:24/07/01 04:50:44
    這是中國文化屆的一道迷思,華夏的文華獨力發展到宋代,已經臻於巔峯,除了大寫意,潑墨重彩還沒到盡頭,以及後來吸取西方構圖,透視等技巧而產生的“海派畫風”,以及各種新發現的釉料,能夠在金屬加工,瓷器,書畫上該走的路子,差不多都已經走盡了。

    加上華夏藝術本身就是“戴着鐐銬跳舞”的藝術,雖然講求突破,但是講求的是在章法上基礎上的突破,要是沒有章法約束,那就真成童子塗鴉了。

    這是美學範疇當中的一個問題,就好比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本身很美,但是你將它丟到宋代或者明代去,宋人和明人只會罵一句“什麼玩意兒”。

    原因不是《再別康橋》不美,而是它脫離了宋明人作詩時候的基本審美定勢太多。

    俗話說的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兩步是瘋子,用在這裏也是非常合適的。

    所以宋代的審美就成了中國古代文化的標杆,其後的朝代裏,文化都在朝着它靠攏。

    例如瓷器,爲了燒造出宋窯的“鐵足紫口”,景德鎮的工匠們明明有了更高明的瓷土和工藝,還得用紫黑釉在仿造瓷器潔白的底足上畫一圈“裝飾釉”,用來模擬出宋瓷的特徵。

    書畫用紙同樣如此,宋代哲宗,徽宗,爲了仿造晉代的側理紙,可謂耗費不少;而清代乾隆皇帝爲了仿造宋代雞林紙,金粟山藏經紙,仿元代明仁殿紙,同樣如此。

    最搞笑的是澄心堂紙,這個紙最早是五代南唐的內府用紙,風流皇帝李煜建堂藏之。

    宋代到了神宗時期開始仿造,最後得到了紙質與之相類似的書畫用紙,也稱爲“澄心堂”,士大夫要是得到皇家賞賜,往往要寫詩作賀。

    到了清代,仿“澄心堂”也成了內府的文化大工程之一,最終得到的紙張離五代深遠,與宋仿差相彷彿,最終還是命名爲“澄心堂”。

    這就是中國古代在文房諸寶上的講究,書畫用絹同樣如此,不過好在四眠蠶在從南向北推廣的過程耗時相當的長,直到清代,都還能夠找得到合適的造絹用絲的。

    這也就導致了宋後畫絹除了成本越來越貴,挑選越來越嚴苛外,織成成品之後,尤其是對名人大家使用的高級貨色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巨大的差異。

    “這是怎麼做到的?”弟子的眼神裏充滿了驚訝:“這種比現代絲細上三分之一的蠶絲,到底在哪兒找到的?”

    “關鍵是成色。”另一個工作人員說道:“經緯這麼規矩的織品,當然只可能是現代機織,可是這幅機織絹的成色和品相怎麼和舊絹相去無幾?嗯……好像就是潔淨度上更加優勝。”

    “對,”剛剛那位弟子點頭:“這是用了做舊的方法,不過這舊做得相當完美了,差不多達到了宋絹的品相了。”

    “這是現代科技和傳統手工藝相結合的結果了。”周至相當的得意:“也多虧了徐老保留的配方。”

    絲絹的所謂成色品相,其實來自四個方面。

    第一就是織造工藝,這個可以通過找楊大師分析特點,然後利用電腦控制仿造出來。

    第二步就是藥物鞣製,這個是歷代書畫造假高手們的專長,不得其人,絕不輕授,徐邦達一直找不到真正值得託付的傳人,因此從來沒有對外人提過這一點,現在總算是將心裏這塊大石頭交付了出去,當真是一身輕鬆。

    第三步就是多年的陳化效果,純靠藥物鞣製得到的效果,還很難欺騙過行家,得讓它們真正地受到一些氧化,腐蝕和摩擦,才能去掉表面的“賊光”,達到陳舊的效果。

    讓外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一步居然是週六嬢食品集團幫助完成的攻關。

    小娟兒姐是生物發酵技術和酸解蛋白技術的高手,發酵其實就是一種降解,而酸解植物蛋白也是大規模生產醬油的一道重要工序,蠶絲也是一種蛋白,同樣適用這樣的方法,替周至解決了這一步的難題。

    最後一步就是光照時間,這個是在蜀大物理實驗室完成的,方法簡單到令人髮指,就是給仿古絹塗上特殊的試劑,然後進行紫外線光照。

    工藝走到了這一步後,理論上要是周至再從繅絲到紡織全部採用古代手工藝製造書畫用絹的話,就可以將手工織造的粗細不勻,密度分佈不一等特徵帶入到仿古絹中,差不多就能夠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了。

    但是如果要真那麼幹的話,極有可能就會在古代書畫收藏屆引發之前唐三彩收藏的那種“系統性災難”。

    南北朝到唐代的三彩藝術品曾經是海外諸多藏家熱捧熱追的收藏,一度炒作到了極高的價格。

    但是三彩藝術品本身是隨葬品,製作的工藝其實並不算多麼複雜,陶土就是使用的黃土高原上的泥土,結果一批以高火旺爲代表的造假高手的出現,搞出來的東西讓收藏界真假難辨,最終讓藏家們望唐三彩而心畏。

    失去了有慾望的買方,唐三彩的市場價格頓時一落千丈。

    所以這個假造不得,不完美的仿古絹,用作書畫修補剛剛好,用來造假卻有破綻,這樣才符合周至和徐邦達的追求,不然就是過猶不及。

    “上手吧。”徐邦達笑眯眯地看着周至:“不是想練手嗎?試試看。”

    對於紙本的修復,周至絕對已經屬於國內最頂尖的一級,但是對於絹本來說,就還有些欠缺。

    雖然兩者在程序上都差不多,但是在細節上就是天差地遠了。

    比如現在要做的,就是用刀片小心地修掉裂縫周圍經緯線缺失後帶來的“毛邊”,然後從仿古絹上裁剪下合適的修補材料,將缺失的部位重新填上,然後將兩者的經緯線對接到一起,用漿水固定,就可以達到天衣無縫的效果。

    當然這只是指的纖維走向,之後還需要和紙本修復一樣,反過來去除水油紙之後,待畫芯完全乾透,就可以把畫芯貼在板上,進行全色和接筆,進行畫意修補了。

    那些活周至已經是導師水平,現在只需要補上修補絹本揭荒這一課的短板就行。

    本來就具備豐富的書畫修復經驗,現在又有了稱手的材料,有行業內的高手可以觀摩,有最頂級的導師細心指導,不多一會兒,周至就可以獨立操作了,甚至在速度上還能夠趕上一起動手的榮寶齋的工作人員了。

    這又讓徐邦達不得不感慨,這娃在這個行當裏邊的悟性,當真不是一般的強,應該歸入到天才那一類裏頭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