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版民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二子從周字數:2276更新時間:24/07/01 04:50:44
    好在大家都是閒聊,話題很快就轉移開了。

    從長江大橋限高這話題,很快就聊到了今年開通的兩座大橋——九江長江大橋和滬上楊浦大橋。

    然後就又扯到了“金橋工程”,這個涉及到互聯網了,是國家部署建設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的工程代號。

    既然都說到了網絡,那就又得扯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租用的ATT公司國際衛星,接入米國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的那條64K專線,代表着中國第一次接入了INTERNET。

    當然今年也有不少糟心事兒,兩件都和船有關係,向陽紅16號科考船被撞沉的事故和導致中米關係度過蜜月期的標誌性事件——銀河號事件。

    還有就是經濟形勢,高層連續在滬上,西京,首都,東北召開經濟工作座談會,以控制已經明顯過熱的經濟形勢。

    今年是大改之年,市場經濟這個孩子算是正式度過了少年期,成長爲了青少年,從“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正式過渡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這裏面涉及到很多的問題,比如融資渠道的擴大,信貸投放模式的細化,貨幣的穩定,金融市場管理辦法的建立,匯率的並軌制和稅務制度從改開以來“利改稅”的“包乾制”向更加合理的“分稅制”改革等。

    每一項設計,都堪稱傷筋動骨的大改。

    而且就連宏觀經濟體系的覈算統計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徹底取消了MPS編制,也就是前蘇聯的物料平衡表,採用全新的SNA體系,即聯合國制定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和輔助系統表》。

    因此今年是市場經濟體制形成之年,貨幣發行和信貸投放的機制改革之年,中央銀行體系建立之年,匯率並軌之年,分稅制實施之年,國民經濟覈算體系重編之年。

    所有這些加到一起,構成了中國經濟騰飛的“協議層”基礎,因此今年還完全可以定義爲中國經濟的“崛起元年”。

    但是種種新聞的背後,能夠清晰看得見摸的着時代脈搏的人並不多,人們被喧鬧衝動的市場激情所鼓動;爲市場上充斥的種種亂象說憤怒;爲層出不窮的各種措施所困惑;爲高層的各地奔忙座談所擔憂……

    周至父親這一輩人,是曾經經歷過一次“趕英超美”的熱浪的,然而那一次既沒有趕更沒有超,甚至出現了經濟倒退。

    這一次,這個曾經多災多難的祖國,能夠乘風而起嗎?

    這是他們那一輩人心中的巨大糾結。

    說來好笑,來家裏的所有人裏邊,只有周至信心最足,甚至還有些驕傲,畢竟他是真正的“過來人”。

    好在在座的多是“既得利益”階層,也比較有修養,做不出“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的“網衛兵”嘴臉,這些困惑和糾結只是偶有提及,很快便被如今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巨大改善的喜悅所替代。

    周至家的條件更是好到樓上樓下都安裝了大空調,這在電扇爲主打的時代,這已經算是夏日裏舒服到極致的享受了。

    就連老許都很高興,將放食材備料的大圓桌放在樓上空調風機前頭,不用擔心在外頭高溫變質了。

    人羣也漸漸分出了圈子,大姑外婆四舅媽在討論老時間的小泡菜,趙校長他們由老爸老媽陪着,分出了幾撥打大貳的,乾爹乾孃四表舅周至則在討論客廳裏邊的瓷器陳列和長江石收藏,江舒意和楊和,關婷婷在一邊乖乖聽故事。

    客人還在不停地到來,大嬢一家下午也到了,爲了照顧暈車的大嬢,全家坐船從榕山過來的,洪水期間逆流而上時間就有點長,下午四點才到。

    和外婆母女相見,自然又是一番的熱鬧,大表哥和表嫂還帶來了女兒東東,見到周至就喊:“肘子叔叔聽媽媽說你考上狀元了?!你好厲害啊!”

    “叔叔就是運氣好點。”周至難得有機會,伸手摸着東東的腦袋擺叔叔的譜:“東東你長大了更厲害。”

    外婆就伸手:“東東快過來讓祖祖抱抱!乖女好久不見了。”

    “祖祖!”東東是這個大家族裏邊第一個第四代,今天算是到了四輩兒人,最開心的就是她老人家了。

    表嫂是英語老師,也沒少來夾中培訓,對周至的老師們基本上都認識,大家在這兒見面也是開心。

    而大嬢教出來的學生裏邊,最出息的怕就是江舒意了,江舒意每年都要去看望大嬢,這幾年還都是和周至一起去,這時候見到也非常高興。

    除了這一大家子,四表舅的女兒,在中醫院上班的表姐一家下班了才趕過來。

    一起到來的還有表姐的師父趙太醫,以及趙大嬢,張清平,辛夷紫菀兩姐妹。

    這下就更熱鬧了,張紫菀和關婷婷又曾經是一班的同學,兩人見面頓時嘰嘰喳喳鬧做一片。

    大勇哥和小娟兒姐最後時刻才到,現在的食品廠的業務,實在是太繁忙了。

    大勇哥不像安然表哥,氣質沒有什麼變化,不過脫離了小流氓的氣質,現在更像是一個跑業務的業務員。

    其實也的確就是個業務員,食品公司很多運輸業務,需要到下游朱陽溪甚至渝州去上車皮或者裝船,大勇哥有個特性,那就是天生在勞動密集型行業裏混得開,就算小娟兒姐不想他老往外跑,可架不住用起來實在是太順手。

    之前搞電子遊戲攤子,搞錄像廳,錄像帶批租,哪怕是搞了個日進斗金的再回首卡拉OK廳,大勇哥都感覺不到“職業熱情”,心態更多存在於“這是肘子投了錢的我一定不能讓表弟虧了”這樣的想法。

    到現在才算是找到了真愛,套交情搞車皮,在貨倉結交一幫兄弟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然後大勇哥的貨到了先排先發,這不是既快樂又簡單的事兒嗎?!

    這樣的事情,換一百個周至去都幹不好,何大勇穿着背心加工裝,踩着大頭皮鞋,腋下夾着個小娟兒姐新給他添置的皮包,去了一趟渝州輕鬆就給辦了。

    兩口子現在已經是縣裏的大名人了,差不多就是排名前十的大富翁。

    尤其是不顯山不露水的小娟兒姐,之前帶領着食品廠搞質檢,搞品控,搞技改,引進航空食品級生產線,甚至是在糖酒會打響名號,變成了方便麪醬料包和酸菜包的供應商,變成了幾家航空公司的小泡菜供應商,在縣裏都沒有冒起過什麼泡泡。

    直到一瓶醬油在港島賣出天價後,各種名譽和採訪紛至沓來,一時間讓小娟兒姐疲於應付。

    “紅水河,萬古流。上出酒,下出油。”

    第二版的“當地民謠”,藉此春風,再次刮遍全國,造成了極高的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