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不平靜的九月和十月
類別:
都市言情
作者:
寶寶小蠻腰字數:4653更新時間:24/07/01 03:27:16
再次回到唐都交大,鄭華的身份已經變了。
雖然級別沒有變化,但是到了教育主管部門,手中的權利卻是大了不少。
這一次的邵爵士獎在唐都交大頒獎,大陸給出了超規格的接待待遇。
既是表達對這個獎項的重視,也是因爲唐都交大能夠舉辦這個頒獎典禮所代表的現實意義。
“老徐啊,我聽說你上任後做的事情,說實話做的很好,很有勇氣,很有創新意識。”
“看了你做的事情,我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這麼多年可能委屈你了。”
“要是早點實施你提出來的作法,咱們學校這幾年也不會逐漸下滑。”
鄭華和徐鬆堯坐在辦公室裏面,愜意地閒聊着。
“鄭部過獎了,我只不過是硬着頭皮幹而已,既然擔任了這個職位,總要做點什麼的。”
只是單獨聊了幾分鐘而已,見了一面,領導就離開了。
也許,說不定,還真的會比肩錢老。
所以,鄭華就想到了更多。
就憑王東來此刻表現出來的天賦,誰都不知道他的未來會在什麼高度上面。
在相關領導離開之後,王東來接下來的生活就變得平靜下來。
不得不說,鄭華的話讓徐鬆堯猛然驚醒過來。
可是,現在聽到鄭華這麼說,徐鬆堯下意識地便思索起這個問題。
徐鬆堯搖搖頭,猜不出來鄭華的心裏在想什麼。
聽到徐鬆堯的回答,鄭華滿意地笑了。
他從未想過這一點。
分別是成立時間最早的唐都交大錢學森實驗班,2009年的清華錢學森力學班,2010年的國科大錢學森創新拓展班,上交大去年成立的錢學森班。
無疑是爲王東來的學術地位進行了佐證。
王東來和相關領導的見面很簡單,也很快。
要不是數學實驗班出了一個王東來,恐怕就真的要在高校圈被人嘲笑譏諷了。
此刻,徐鬆堯聽到鄭華的話,腦海裏頓時就像是打通了什麼開關一樣。
此刻,鄭華便一臉認真地說道:“老徐,你大膽地去做,有什麼事儘管聯繫我!”
‘錢學森實驗班’全國目前只有四個。
“老徐啊,你知道我現在期待什麼嗎?”
“說句實話,如果不是因爲出現了王東來,我也不會這麼做,甚至於我連這個職位都擔任不了。”
之前雖然掛着一個副校長的名頭,但那也多少是因爲院士的身份。
在高升一步之後,他的視線從之前的唐都交大上升到了全國的高校。
而在另一邊。
但是,成立七年來,唐都交大拿出來的成績並不理想。
徐鬆堯對自己有很深刻的認識。
鄭華卻不認可徐鬆堯的話,搖頭說道:“時也命也運也,東來能夠在那麼多的學校之中選中我們,那就證明我們和他有緣。”
在擔任校長之後,他心裏就做出了一個決定。
“你說,如果咱們學校的‘錢學森實驗班’如果真的培養出一位錢學森一樣的學生來,這個可能性會有多大!?”鄭華略帶幾分開玩笑的,也有幾分認真地說道。
……
其實這句話,並不是他臨時起意說出來的。
這麼想着,徐鬆堯便出聲說道:“鄭部,我不知道這個可能性有多大,但是只要有一分,就夠了。”
他更多的是學術研究型人才,而不是學術管理型人才。
可以說,到了鄭華這個地位,完全不用這麼表態,但是爲了安徐鬆堯的心,他還是這麼說了。
而在下個月,唐都電科大成立的錢學森空間科學實驗班正式揭牌。
但是,這樣就已經足夠了。
“嘶……”
相關領導的親自接見,在這個時候,已經很能證明一些事情了。
那就是將自己在學術研究的精力轉移到管理學校上面來。
從歷史淵源來看,唐都交大也是淵源最深的。
徐鬆堯輕輕地倒吸一口氣,被鄭華的話所驚到了。
從時間來看,唐都交大的錢學森實驗班最早。
徐鬆堯也明白這一點,便點了點頭。
可是唐都交大卻是忙碌個不停。
因爲接下來,將會進行一場全球學者參與的學術交流會。
這一次學術交流會和之前的不同。
這次,是以王東來的名義邀請全球學者,這代表着王東來在學術界的地位,也代表着國內學者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
對於這一次的學術交流會,唐都交大十分重視。
只需要看看參加這場學術交流會的人員,就能知道陣容有多大。
1978年菲爾茲獎得主德利涅。
首位獲得菲爾茲獎,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丘誠桐院士。
證明千禧年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的數學家格里戈裏·佩雷爾曼。
2006年菲爾茲獎得主陶折軒院士。
證明了費馬大定理的安德魯·懷爾斯教授。
……
一個個響亮的名頭,所代表的是無比輝煌的數學成就。
而這些國際上頂尖的數學家,此刻齊聚唐都。
消息傳出去的時候。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學術界都是一震。
既是震驚這個陣容的強大,更是震驚於王東來的號召力。
只不過這個震驚只是存在了片刻就恢復了平靜,因爲只要想到王東來的數學成就,他們就理解了。
單單只是從眼下的數學成績來看,王東來的數學天賦絕對是獨一無二的。
更爲深層次的原因是,王東來證明哥德巴赫猜測所使用的拓撲羣論,這代表着數學界將會出現一個新的分支類型。
如果鑽研這個分支的數學家多了,日後未必不會成爲一個熱門學說。
張一唐願意回國,願意留在唐都交大,正是爲了這一點。
在徵求了王東來的意見後,唐都交大還是決定收納張一唐。
不管怎麼說,張一唐的數學天賦還是有的,而且距離做出成就也不算太遠,唐都交大收下也不會太虧,反而是賺了。
九月二十七日。
備受國內外矚目的學術交流會正式開始。
因爲是學術交流,所以並沒有搞什麼花裏胡哨的開幕式等流程。
在學術交流的第一天,王東來就登上臺,直接進行自己的學術彙報。
雖然王東來證明哥德巴赫猜測的論文已經登刊,但是很多時候,論文因爲字數和格式的限制,並不如證明者的親自分享和講述。
眼下,便是如此。
登上臺的王東來侃侃而談,興致起時,便在寫字板上寫寫畫畫。
而在下面的諸多學者教授也都是聽得如癡如醉。
這也是因爲王東來開啓了【傳道授業】技能,所以才能有這樣的效果。
登臺時間兩個小時,王東來上臺將自己的證明過程做了一個學術彙報。
等到他停下的時候,臺下掌聲一片。
雖然依舊有不少學者對王東來不滿,比如說是櫻花國的學者。
但是,卻沒有任何人會去質疑懷疑王東來的學術天賦和能力。
這一次的學術交流會持續三天時間。
因爲是數學領域的學術交流會,所以流程比較簡單。
在這三天裏,來自全球各地的學者相互交流、爭論、分析,屬實是一場無與倫比的盛事。
雖然在之前,就已經開過一次全球數學家大會。
但是兩相比較的話,還是這一次的學術交流會氛圍比全球數學家大會更加融洽。
三天的學術交流會,全程總檯記錄。
唐都市也給出了超規格的待遇,確保此次交流會議圓滿完成。
在結束的那一天。
王東來以及參會的諸多學者合影留念。
在這張照片上只有不到二十人。
可是這十幾人,每一個都曾獲得過國際頂尖獎項,做出過驚人成績。
當這一張照片傳出去之後,頓時在網上引來了巨大的反響。
無數網友在下面討論起來。
更是被網友戲稱爲當今數學界的半壁江山在一張圖片上。
學術交流會完成,時間也到了十月份。
而剛剛進入十月份,王東來就接到了一個電話。
“恭喜王教授,既獲得了重量獎項,又成功地召開了一次學術交流會,從此國際數學界恐怕沒有人不會不認識王教授了,可喜可賀啊!”
電話裏傳來了一個爽朗的聲音,恭喜着王東來。
聽到這個聲音,王東來這才恍然。
楊帥!
激光雷達項目!
“等你到了我這個地步,伱就知道這些都是虛的,只有知識和能力才是真的。”
“我這段時間比較忙,倒是沒有關注激光雷達的事情,現在怎麼樣了?”
王東來忽然想起了激光雷達項目的事情,便出聲問了起來。
“王教授,你可真是我的好教授,這麼大的事情你都不關注,不過我也能理解,你和我們不一樣,估計這也只是你的一部分工作而已,算不得什麼。”
“這個月24號,火箭升空,發射衛星!”
楊帥輕輕地吐槽了一下,便將具體的情況說給了王東來。
聽到楊帥說出來的情況,王東來點了點頭,正準備客套兩句的時候,楊帥再次開口了。
“王教授,你想不想去發射現場看看?”
王東來聽到這個問題,當即就是一愣,反應過來之後,便有些好奇地問道:“怎麼問這個問題?”
楊帥再次強調着問道:“王教授,你就說想不想去?”
想了想,王東來還是出聲拒絕道:“算了,我就不去了。”
“以後肯定還會有機會的!”
聽到王東來前一句的時候,楊帥頓時有些失望地嘆了一口氣。
“王教授,我還想着和你一起去發射現場看發射呢,以後有機會了我再邀請你。”
楊帥並沒有王東來現在的名聲正盛,就變得拘束,而是和之前一樣,落落大方。
言語之間並沒有多少拘束和不自在。
……
唐都交大和銀河科技的校企合作工作也穩步推進着。
如果是一般的公司,可能還真的無法和唐都交大形成這樣密切的聯繫。
但是王東來不一樣。
銀河科技在研發上面從不吝嗇金錢,組建一個個實驗室和項目團隊。
從電子計算機到材料學,可以說是團隊衆多,項目複雜。
而對應的,所需要的人才缺口也很大。
這個時候,唐都交大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人才培養基地作用。
人才不是韭菜,能從地裏長出來,割了一茬還有一茬。
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正是思維極爲活躍,天馬行空,行動力爆棚的時期。
而在高校裏面的學生,姑且不論辦公能力,單單只是職業素養就很不錯,起碼有下限保證。
徐鬆堯也想要改變以往的管理模式,就大膽地推進了改革。
經過一番商議,銀河科技會從唐都交大招收150位本科生,30位碩士生,以及不限數量的博士進到公司裏面實習。
根據學歷的不同,實習工資自然不同。
本科生實習三千,碩士實習五千,博士八千。
這個實習並不是和其他公司的實習生一樣,需要朝九晚六的上班。
而是需要這些人在課程閒暇之餘前往實驗室工作。
之所以這樣,既是爲了培養這些在校學生,更早地接觸到實際應用,進行適應,也是爲了進行篩選。
在轉正之後,工資翻倍只是等閒而已。
這兩年的發展,銀河科技對內部員工的待遇福利早就傳了出來。
這也使得銀河科技成爲了唐都市最受人追捧的公司。
所以,報名參與實習的學生並不少,最會還是進行了一場考試篩選才完成。
將這些事情處理好了之後,王東來依舊沒有安靜地進行研究。
這是因爲市裏的陸局長打來電話,告知了王東來一件事情。
事關之前的新能源技術。
上面如此重視這個技術,自然不可能不管不顧。
所以,唐都市便牽頭直接組了一場技術研討會,邀請了各大高校在這個領域的學者教授,以及相關專業的工程師。
在電話裏,陸局長說的很清楚,這次技術研討會是爲了友好交流,互通有無,學習提升。
聽到陸局長這麼說,王東來想了想,便答應了下來。
他也想聽聽其他學者教授的高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說不定,卡住他的難題,就會在討論中被解決。
想着這一點,王東來對於這場技術研討會也生出了幾分期待。
時間一晃而過,就到了技術研討會召開的時候。
因爲是唐都市主辦,所以規格並不小。
前來參加的學者教授都是各個高校的相關領域的權威教授,以及CATL和BYD等公司的工程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