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震驚的院士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寶寶小蠻腰字數:4816更新時間:24/07/01 03:27:16
    在動用【大腦超頻】技能將固態激光雷達技術突破之後,王東來心裏有過短暫的一絲猶豫。

    如果他選擇退出的話,或者是將腦海裏的技術在項目結束之後拿出來,自己憑藉這個技術,完全能夠再多賺幾個小目標。

    可如果在這個時候拿出來的話,恐怕獲得的東西並沒有多少。

    這個念頭只是在王東來的心裏停留幾個呼吸的時間,就被王東來拋出腦海。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

    雖然王東來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君子,可是這樣的事情,他還是不屑於去做的。

    所以在將算法架構出來之後,王東來便不再隱瞞。

    於是乎,宋輝等人就看到一直忙碌着王東來忽然變得輕鬆下來,幾人都是心裏一動,既有一絲期待,還有一絲興奮。

    “王教授,是不是有什麼好消息了?”

    心裏這麼想着,幾人便將注意力放到了光學相控陣上面。

    “畢竟,我們搞科研的,只有通過實驗,才能驗證自己的想法。”

    更何況,有王東來在,接下來的步驟縱然是有些難度,可他們也不覺得會難倒王東來。

    不過,很明顯,幾人的神情多了幾分認真。

    幾人也都跟着點頭,表示同意。

    “王教授,你果然是這個!”

    不用王東來這麼說,衆人都知道這一點。

    “把王教授喊到我們項目裏來,簡直是做過的最好的決定!”

    ……

    如果單單只是算法的話,其實他們多少還能理解一二。

    因爲這個和算法不同,作爲固態激光雷達的核心元器件,涉及多個學科,囊括了許多專業知識。

    幾人湊在一起,小聲地討論了一會兒,便又各自分開,忙起了自己的事情。

    如果仔細翻看科學技術的發展,就能注意到往往是某一個天才的橫空出世,靠着自身的才華和天賦,將科學技術狠狠地推動一大截,甚至是出現翻天覆地的變革。

    王東來能夠寫出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再重新架構一個激光雷達的核心算法,也就不算多麼稀奇了。

    並且,光學相控陣還極爲依賴於加工精密度的限制,如果不能量產的話,也就毫無意義。

    算法更是國內首屈一指的。

    幾人都極爲的興奮,核心幀間匹配算法和光學相控陣都是核心中的核心,一旦完成突破的話,固態激光雷達的突破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而就在他們的眼前,王東來只是看了一房間的資料書和核心期刊,就說自己解決了光學相控陣的難題,自然而然地就會讓他們覺得不可置信。

    阿貝爾獎項官方專門通過官方渠道,先是聯繫上了唐都交大,然後再聯繫上王東來。

    不過,在王東來離開之後,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半響,宋輝才好奇地問道:“難道這就是天才,還是說我們都太蠢了?”

    而宋輝和楊帥等人出身名校,一路從本科到碩士再到博士,也見多了國內的各種意義上的天才。

    並且在閒暇之餘,幾人也再次看起了資料,模樣認真。

    楊帥距離王東來最近,第一個走到跟前,好奇地出聲問了起來。

    楊帥在王東來說完之後,立即就附和了起來。

    其他人他們可能還會質疑一下,可這是王東來。

    看了一眼實驗室的幾人,王東來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是有好消息,我重新架構了幀間匹配算法,接下來再把光學相控陣調整好,我們的項目進度就能有極大的進展。”

    這樣恐怖的學習和領悟能力,讓他們望塵莫及。

    不過出於對王東來的信任,幾人都沒有表達出來。

    “太好了!”

    可是,當聽到王東來極有信心的話,幾人心裏瞬間充滿了信心。

    聽到王東來這麼說,幾人心裏的震驚也慢慢地消退下去,心態再次恢復冷靜起來。

    可他們平心而論,在他們認識和見到過的人之中,並沒有能夠比得上王東來的天才。

    畢竟,他們也知道王東來研發出來的人工智能醫療輔助診斷系統,這其中就有極強的計算機水平。

    衆人在震驚之餘,心裏也生出了一絲好奇。

    眼看着就要到了五月份。

    也就是說,光學相控陣並不是單純的理論知識,而是擁有一定的實際操作知識儲備,才能玩的轉的。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在激光雷法方面,從零開始起步,就能超過他們,並且對已有的技術理念吸收消化,然後推陳出新。

    “東來說的對,只有試驗過,拿出確切的數據,才能證明方案的可行性。”

    只是,王東來何許人也,又怎麼會看不出幾人的心裏想法,笑了一聲,就對衆人說道:“畢竟還只是我的構思,有沒有效果,效果怎麼樣,我暫時還不知道,等方案寫出來之後,根據方案實驗一次,才能知道我能它的效果如何。”

    “毫無疑問,王教授是天才中的天才,我們和普通人相比,可能還算是天才,但要是和這種註定要青史留名的超級天才相比,還是差了很多。”

    “我在想,王教授看了資料室的那些資料,都能有這樣的收穫,我們卻是卡在這裏,會不會是我們的打開方式不對?”

    爲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詢問王東來是否會參加阿貝爾獎的頒獎典禮。

    很明顯,這是因爲沃爾夫數學獎的事情,所以導致阿貝爾獎也變得謹慎起來。

    面對阿貝爾獎的官方人員,王東來給予了肯定的答覆。

    挪威這個地方還是比較不錯的,就算不是爲了領獎,帶着家裏人出去旅遊一圈,也是比較不錯的。

    得到王東來肯定的答覆之後,阿貝爾獎的官方人員似乎是害怕王東來反悔一樣,在電話裏面,就直接把頒獎典禮的日期定了下來。

    五月十五日。

    在掛掉電話之後,王東來心裏算了一下。

    五月十五之前,自己要把激光雷達的事情處理完畢。

    接着,七月份又有全球數學家大會召開,這個大會四年一次,乃是全球數學家的盛會,並且還會公佈菲爾茲獎的得主。

    對於這個獎項,王東來早已是勢在必得。

    並且通過眼下的情況來看,自己獲獎也多半是十拿九穩。

    舒爾茨雖然成就不凡,可是和自己相比較起來,還是差了一些。

    如果不把這個獎項頒給自己,那麼菲爾茲獎的含金量也會在行業內部人的眼中嚴重下滑。

    沒有人能夠承擔的起這個責任,所以這一屆的菲爾茲數學獎得主,在很多的人眼裏,也是非王東來莫屬。

    王東來參加阿貝爾獎的消息,也被官網標註了出來。

    一時間,倒是讓不少西方的學者對阿貝爾獎的頒獎典禮生出一絲期待。

    畢竟,根據以往的慣例,在頒獎典禮之後,多半都會有得主的講話。

    作爲數學家,自然不會去搞那些花裏胡哨的東西,而是會在臺上,對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進行講解。

    在王東來畢業論文答辯大會上,來自全球的學者領悟了【傳道授業】的威力效果。

    雖然他們還不知道【傳道授業】的存在,讓他們對於知識的領悟能力得到提升,但是那種頭腦清明,靈感不斷的感覺還是讓他們無法忘記。

    ……

    時間流逝。

    很快,就到了五月初一。

    而這個時候,王東來也把自己腦海裏的想法全部寫了出來,彙總成一份方案,通過盧教授遞交了上去。

    作爲這個子項目的負責人,盧教授也是激光雷法這方面的專業人士。

    在看到王東來的方案之後,當即就是讚不絕口。

    根本沒有絲毫的猶豫,就贊同把這份方案遞交給楊安超。

    下午的時候。

    楊安超步履匆匆,腳步帶風地走進了實驗室。

    “我聽盧教授說這份方案是你寫出來的?”

    楊安超的手裏拿着一份文件,正是王東來遞交上去的方案。

    “嗯,確實是我寫的!”

    王東來點頭,承認下來。

    “好小子!”

    楊安超雖然心裏早有準備,在來的路上,也已經接受了這個現實,可是在聽到王東來承認的時候,還是覺得有一絲夢幻。

    他把王東來招到這個項目來,其實也只是抱着一絲可能性而已。

    真正的希望,其實被他放在了其他的專業研究所的實驗室裏面。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王東來的速度會這麼快。

    前前後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王東來就拿出了一份可行性極高的方案出來。

    別看之前,楊安超對王東來抱有那麼大的期待,實際上,也只是抱着廣撒網的目的,例行公事而已。

    從數學專業,到計算機,再到工業設計等專業,跨度實在太大。

    在來的路上,楊安超甚至還想過這會不會是鄭華出手了,或者是徐鬆堯出手了。

    鄭華和徐鬆堯都是院士,一個是人工智能專家,一個是信號與星系處理專家。

    如果這兩人出手的話,拿出這麼一份方案,倒也不算奇怪。

    只是這個猜測,很快就被楊安超否決。

    因爲他也是院士,他明白鄭華和徐鬆堯根本不會這麼做。

    首先,王東來姓王,不姓鄭或者徐,兩人完全沒有理由做到這一步。

    其次,便是鄭華和徐鬆堯兩人本身也沒有理由這麼做。

    “能和我講講你思路嗎?”

    楊安超心裏浮現過衆多念頭,其實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聽到楊安超這麼問,王東來並沒有吃驚,而是平靜地解釋道:“其實很簡單,就是那天和院士您聊過之後,我心裏便有了一個模糊的大概想法,接着看完了這裏的資料,偶然間就得到了一絲靈感。”

    “運氣還算不錯,我抓住了這一絲靈感,把腦海的靈感變成了您手上的這份方案。”

    其實,王東來也知道自己把這份方案送上去,就會受到楊安超的詢問。

    倒也未必會是質疑自己,但肯定會極爲好奇。

    所以,他就提前想好了這個理由。

    問,就是靈感!

    經過系統的磨鍊,他本來就成了一個貨真價實真·學霸,做到這一點,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億點點努力。

    做到這些,也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已。

    聽了王東來的回答,楊安超面色不變,似乎是習慣了一樣。

    “你這份方案的構想很有想象力,但並不是胡思亂想的傑作,我能感覺到你這份方案的嚴謹性。”

    “所以,我決定按照你的這份方案,進行項目試驗。”

    “怎麼樣?有沒有興趣來當一位負責人?”

    “這畢竟是伱的方案,你來當負責人才是最合適的。”

    楊安超也是果斷的人,既然看好王東來遞交上來的這份方案,直接就準備實驗。

    並且,還提出了讓王東來擔任負責人。

    別看這只是一個名頭,似乎是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但是,擁有了這個名頭,在嫦娥五號衛星項目成功之後,作爲子項目的負責人,所能得到的好處遠超想象。

    楊安超也知道這一點,可是他並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項目能否成功,而不是單獨的一個子項目的負責人是誰。

    給誰都行,只要項目能夠成功就行。

    王東來的這份方案,其實以楊安超的眼光和經驗,成功性高達八成。

    核心算法、光學相控陣、旁瓣問題……

    這些問題都有言之有理的解決辦法,雖然還沒有經過試驗應用,但是從語言文字描述上面,他就能感覺到應該問題不大。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他也不會匆匆趕到這裏來,親自見上一見王東來。

    至於子項目負責人,也只是一個搭頭而已。

    真要是王東來的方案有效,那麼還會有更大的好處等着王東來。

    然而,面對楊安超說出來的子項目負責人,王東來選擇了拒絕。

    “多謝楊院士的看重,負責人就算了吧,我就是來幫忙的,就不喧賓奪主了。”

    “再說了,過兩天我就要去挪威領獎,接下來還有不少事情。”

    聽到王東來這麼說,楊安超這才反應過來。

    王東來並不是普通的教授,或者天才,而是一個獲得國際大獎的少年學者。

    沃爾夫數學獎、阿貝爾獎。

    數學界三大重量獎項,已經收穫了兩個,只差七月份的全球數學家大會召開,就能知道這一屆的菲爾茲獎會不會是王東來,在一年之內獲得國際三大獎項。

    “你要是不說,我還都忘記了這件事情。”

    “獲得國際大獎,這是爲國爭光的事情,激光雷達關係着探月任務的完成,也是事關國家榮譽和利益的事情,你能做到這個程度,真的很厲害了。”

    “你既然不想當負責人,我也就不勉強你了,在項目總結裏面,我會把事情說清楚,你也不用擔心會有人昧下你的功勞。”

    “阿貝爾獎五月十五號頒獎,你還得提前過去,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爭取在你離開之前,把這件事情完成,怎麼樣?”

    “這段時間,你就多辛苦一下,一會兒我就和其他人說讓他們配合你,儘快地把你的方案實驗一遍,如何?”

    越說,楊安超的神情越發地和煦親切。

    對此,王東來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世人世事本就如此。

    “有院士這句話,我想問題應該就不大了,給我幾天的時間,實驗就能做好。”王東來如此說道。

    “好!我等着你的好消息。”楊安超豪爽地點頭應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