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青蠅之飛,不過數武,附之驥尾,可致千里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寶寶小蠻腰字數:4578更新時間:24/07/01 03:27:16
    深城。

    作爲改開的一座奇蹟城市,發展速度遠超世人的想象。

    日新月異,完完全全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毫不誇張。

    深城遍地機會,不知道充滿了多少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來自追尋自己的夢想。

    同時,在深城也有着衆多的企業。

    BYD便是其中一家。

    一早上,剛剛到達公司的船伕哥就聽着自家祕書彙報着今天一天的安排。

    視察公司,開會,聽取項目進展,接待來客……

    船伕哥的行程滿滿,並沒有多少空閒時間。

    1987年進入京城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攻讀碩士,開始了對於電池的研究,1990年畢業之後,留在金屬研究總院301室工作,兩年後,就提拔爲室副主任,1993年,研究總院在深城成立公司,於是船伕哥就成了公司總經理。

    聽到祕書的回報,船伕哥的眼神瞬間變得認真起來,接過期刊便看了起來,嘴裏還在問道:“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與我們相關的技術信息嗎?”

    “年前的時候,王教授開發出了人工智能醫療輔助診斷系統,還獲得了領導的支持,並且五年專利授權費高達1.5億美金。”

    生怕自家創建的公司跟不上社會時代發展,生怕自己一夜醒來,就被市場淘汰。

    “嗯。”

    只是幾個呼吸的時間,船伕哥心裏就有了決定。

    船伕哥聽完之後,也陷入了思考。

    “我記得他不是學數學的麼,沃爾夫數學獎還在網上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也獲得了今年的阿貝爾獎,怎麼忽然就寫出了這三篇論文,莫非他還兼修了其他專業?”

    一步步走來,船伕哥走的極穩,既有敏銳的眼光也有極爲果決的行動力。

    祕書並沒有因爲船伕哥的皺眉,就心驚膽戰,依然是平靜地彙報起王東來的具體信息:“王總,王教授在獲得數學博士的時候,同時也獲得了計算機和物理專業的本科學位。”

    這款技術,他決定買下來。

    一邊聽着祕書匯報情況,一邊朝着自己的辦公室走去。

    這個時候,祕書便接順勢說道:“王總,正是唐都交大的那位王教授。”

    1997年,BYD年銷售一個億。

    櫻花國在氫能源電池上面領先全世界,就連磷酸鐵鋰電池,櫻花國目前也對國內呈現優勢。

    作爲BYD的老總,船伕哥的學歷不低,1983年考入中南礦冶學院,也就是日後的中南大。

    帶着這樣戰戰兢兢的心態,船伕哥多年如一日的保持着關注技術,關注市場。

    1995年,船伕哥跳出來單幹,拿着親表哥投資的250萬,便成立了BYD。

    在彙報完日常事宜之後,祕書便從文件夾裏拿出了一份期刊,恭敬地遞給船伕哥,說道:“王總,這是今天才出來的《先進材料》期刊,上面刊登了三篇電池相關的論文,採用了新的技術,提升了電池能力,您看看。”

    2006年,世界上第一臺搭載了動力電池的純電轎車在BYD問世。

    當然了,這也是船伕哥自己的選擇,作爲大老闆,他完全可以遙控指揮下面的人去做事,自己只需要做決斷就行。

    祕書則是提前主動拉開大門,保證船伕哥不用費心這些事情,配合無間。

    “在看到這三篇論文的時候,我還調查過,這位王教授確實是在唐都交大租借了實驗室,進行鋰電池的相關實驗,前後用時三個月。”

    對於祕書的安排,船伕哥都是輕輕地點頭,示意自己知道。

    2003年,進入汽車行業,2005年首款車型上市。

    現在,看到這三篇論文,雖然還不能算是和徹底擺脫西方專利鉗制,但是多少也看到了曙光。

    “唐都交大?王東來?”

    BYD這麼多年,投入在電池上面的成本早已超過了十億。

    一口氣將自己知道的信息都說了出來之後,祕書便閉口不言。

    但是,船伕哥還是做出了決定。

    爲的就是能夠自主,擺脫櫻花國或者其他國家的專利控制。

    祕書恭敬地說道:“王總,暫時沒有了,信息蒐集部門一旦蒐集到相關內容的話,都會第一時間彙報的。”

    直到……

    船伕哥應了一聲,大半注意力都放在了手裏的期刊上面。

    當看到論文作者的時候,船伕哥也有些驚訝。

    船伕哥微微皺着眉毛說道。

    執掌BYD這麼多年來,他從未對外人說過自己心裏的真實想法,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但是船伕哥還是選擇了自己親自上陣,他作爲高級知識分子,無比的明白,眼下的時代是技術更新換代頻繁的時代,是一個不小心就會落後的時代。

    畢竟他身邊的祕書,也跟着自己多年來,知道自己的喜好和習慣。

    雖然在他看來,這三篇論文裏面所提到的電池技術,未必就會比自己的技術還要好,畢竟只是從論文上面,根本無法得知這個技術需要多長時間真正的應用出來,成本又是多少,可靠性如何。

    《先進材料》上面的三篇期刊,船伕哥很快就看完了。

    買下這個技術,憑藉BYD成熟的研發體系,說不定就能快速地做出更多更好的電池。

    “嗯,這個技術比較重要,就讓呂總去看看吧,合適的話,就買下來。”

    船伕哥對着祕書,如此吩咐道。

    “是,王總。”

    祕書恭聲應下。

    ……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電池,一個是鉛酸蓄電池,一個便是鋰電池。

    而紮根鋰電池的公司不在少數。

    閩東的CATL便是其中一家。

    “老曾,你看了這一期的《先進材料》了沒有?”

    樑樂康帶着一絲興奮對着曾羣問道。

    “怎麼了?我還沒有看,讓你這麼激動,這一期的《先進材料》莫非是刊登了什麼重量級的論文?”

    曾羣一邊說着,一邊摸起放在手邊的期刊,準備看。

    然而,還不等他開始看,樑樂康便主動地將事情說了出來。

    “這次的《先進材料》上面刊登三篇論文,都是一個人發表的,質量很高,論文內容在電池方面有了很的突破,根據論文內容所說,電池比容量得到提升,衰減程度也會得到緩解。”

    樑樂康大致地介紹了一下,曾羣一邊聽着,一邊打開了期刊看了起來。

    一下子就找到了王東來發表的三篇論文。

    只是大致看了一下三篇論文的名字,曾羣的眼睛就亮了起來。

    曾羣是閩省人,1985年考入魔都交大船舶工程系,1997年攻讀華南理工電子與信息工程系的工程碩士學位。

    不僅如此,到了2002年,他又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就讀四年,獲得博士學位。

    絕對稱得上是高級知識分子。

    之所以讀書跨越這麼長的時間,也是因爲曾羣在工作創業的時候,領會到了知識的重要性,所以才會深造。

    1999年,用鋰電池界最豪華的團隊和100萬美元的創業資金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

    買下貝爾實驗室眼的軟包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相關專利授權之後,就接到了水果公司的訂單,一戰成名。

    2005年,被櫻花國的TDK集團全資收購,成爲了櫻花國獨資企業。

    如果到了這一步,也就沒有了後面的事情。

    偏偏,隨着國內的一紙政策。

    今年,ATL分出了CATL。

    曾羣的能力可想而知,所以僅僅只是看到這三篇論文名字的時候,曾羣心裏就有了大致的分寸。

    心裏一動,就全神貫注地看起了論文內容。

    在曾羣正在看論文的時候,樑樂康並沒有催促,而是安靜地在一旁等着。

    半個小時後,曾羣便放下了期刊,問道:“這三篇論文確實很有意思,我們公司就缺這樣的人才,就憑這三篇論文,我可以開出年薪百萬的待遇,如果論文作者願意來的話,技術總監這一位置也可以給他!”

    曾羣很果決,直接就做出了決定。

    只是聽到曾羣這麼說,樑樂康臉上露出一絲苦笑,說道:“老曾,我就知道你沒有觀察這三篇論文的作者,這位作者可不缺這點錢,甚至是他比你我都還有錢一些!”

    “是誰?”曾羣有些好奇,也有些不信。

    因爲在他的印象裏面,國內比他有錢的很多,可是在電池這個行業,能寫出這種質量論文的人就沒有了。

    看着曾羣露出明顯的不信和好奇神色,樑樂康便說道:“唐都交大的那位國內最年輕的教授,王東來!”

    聽到這個名字,曾羣這才恍然大悟。

    人工智能醫療輔助診斷技術,他也關注過,對於這個國內最年輕的教授,他也有一點瞭解。

    接連證明了世界數學難題,數學天賦頂尖!

    只是,曾羣還是有些不可置信。

    明明王東來在他的印象裏面是數學方面的,怎麼會突然在鋰電池這個領域有所突破。

    不過,這個疑惑也僅僅只是片刻,他就明白了。

    人工智能醫療輔助診斷系統都能完成,鋰電池的突破,也就不算奇怪了。

    “你說的有道理,論錢,他也不缺錢了,想要招聘的話,就顯得有些不可能了。”

    “不過這個技術還是很有價值的,你就跑一趟,和他溝通一下,要是他願意賣出這個專利的話,我們就買下。”

    “就算是買不了,也可以和他進行合作嘛,畢竟他能寫出這三篇論文,接着研究下去,未必不能有更多更好的突破。”

    曾羣思維轉的很快,意識到王東來不缺錢之後,就放棄了招聘王東來的想法。

    並且在提出購買專利的同時,也想到了要和王東來處理好關係,進行合作。

    樑樂康也是聰明人,自然是明白了曾羣的想法。

    點了點頭,應下說道:“老曾,我明白了,不過購買專利的預算你覺得應該是多少?我好做到心裏有數。”

    曾羣聽到這個問題,輕輕地皺着眉毛,想了想,先是比出一個手勢,說道:“如果論文內容爲真,那就是這些錢。”

    “如果他的手裏還有更爲精妙的電池技術,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五成。”

    “具體的你先把握,到時候和我聯繫就行。”

    樑樂康看到曾羣給出的資金數額,並沒有多少吃驚。

    因爲他們共事多年,早就清楚瞭解曾羣的性格和做事特點。

    “行,有伱這句話,我就能放心大膽地去做了。”

    樑樂康笑着說了一聲,便離開了曾羣的辦公室,準備乘飛機前往唐都。

    “鋰電池再有突破,也還是鋰電池,什麼時候石墨烯電池,可控微型核電池也能開發出來多好。”

    曾羣看了一眼《先進材料》的封面,忽然心有所感地感慨一聲。

    ……

    作爲唐都交大的名人。

    王東來在《先進材料》上刊登了三篇論文的事情,很快就在唐都交大的教授圈子傳播開來。

    畢竟,對於普通的一位教授,能夠在這樣的頂尖期刊上面發表一篇論文都是極爲榮耀和辛苦的事情。

    基於國內的學術現狀,發論文對於這些教授和副教授而言極爲的重要。

    所以,在看到王東來輕而易舉地在這上面,發表了三篇高質量論文,無疑讓不少教授既是羨慕,又是心酸。

    羨慕王東來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學術能力,起點高,未來的成就也不會低。

    在很多教授眼裏,王東來幾乎是預定的院士了。

    心酸也是因爲他們看清楚了自己等人和王東來之間的巨大差距。

    不過,有人覺得心酸,有人在羨慕。

    也有人則是眼睛一亮。

    因爲他們想到了一個事情,那就是他們雖然沒有王東來這樣的研究能力,但是卻可以通過和王東來合作,混上一兩篇核心。

    青蠅之飛,不過數武,附之驥尾,可致千里。

    徐志斌等和王東來親近的人,又是獲得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的冠軍,又是獲得丘誠桐數學大賽的各項冠軍,還有美賽的一等獎。

    這些榮譽,他們都看在了眼裏。

    雖然說徐志斌等人也很優秀,可是卻也沒有優秀到這個程度。

    顯而易見,他們能夠取得這樣的榮譽成績,其中必然是有王東來的緣故。

    不僅僅是這些教授能夠看到這一點,其他的一些學生也能想明白這一點。

    但是,就算是他們知道,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根本沒有那個機會去套交情,王東來要麼是待在圖書館裏看書,要麼就是在實驗室裏。

    普通的同學沒有辦法,不代表着這些教授也沒有辦法。

    很快,他們的心裏就生出了一個個的念頭和主意。

    而此刻,原本正在看書的王東來,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便在心裏問起了系統。

    “系統,爲什麼我之前證明數學難題的時候,都會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會有獎勵,這一次卻沒有?”

    這個事情,也是王東來忽然才想到的事情。

    在他問完之後,系統的機械聲音頓時響起。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