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全球學者和頂級學府的反應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寶寶小蠻腰字數:3069更新時間:24/07/01 03:27:16
    王東來的畢業答辯已經過去了一個周。

    這一週裏,全世界無數的數學家都在根據着王東來的論文內容,進行驗證。

    雖然去參加王東來大會的數學家不少,可是沒有前去的數學家更多。

    並且,在王東來已經證明過ABC猜測之後,還不願意前往華國,見證王東來證明霍奇猜測的數學家,多多少少都對華國,對華國學者抱有一定的惡意。

    哪怕是有【天才學者】的能力,全世界範圍內討厭王東來的學者也不在少數。

    普林斯頓。

    作爲《數學年鑑》的編委會,此刻正在商議一場關於王東來的事情。

    原本只是例行的會議,可是當一位評委忽然提到想要對王東來發出約稿。

    這個提議一出,頓時就引得不少人的同意。

    原因很簡單,王東來第一篇的《關於ABC猜測的公式和證明過程》,就是在他們《數學年鑑》上發表。

    而這篇論文帶來了多大的利益,他們身爲編委會的成員,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結果,這一次王東來證明了霍奇猜測,卻沒有在《數學年鑑》上面發表,而是選擇當成自己畢業論文,如此一來,就讓他們覺得格外可惜。

    不由地暢想起來,要是能和之前一樣,還是發表在他們的期刊上,恐怕就能讓《數學年鑑》壓過其他三個頂尖數學期刊一頭。

    雖不至於拉開斷層的差距,可是能夠排名第一,這也足夠了。

    於是,當這個教授提出這個提議的時候,就引來了不少人的贊同。

    有人贊同,自然也會有人反對。

    因爲【天才學者】的能力效果,中立的人會對王東來生出好感,本來就有好感的人更會如此。

    只有那些本來就帶有偏見的人,不認可不喜歡王東來的人,才會更加不喜歡王東來。

    此刻,反對這個提議的人便是如此。

    “我們是國際頂尖數學期刊,接受着全世界學者教授的投稿,我們應該保持中立,而不是去向一個十九歲的人約稿,這不符合我們的地位。”

    “同時,主動約稿的事情傳出去,也只會讓其他幾家笑話我們,丟失了一個頂級期刊應該擁有的傲氣。”

    “王東來是證明了ABC猜測和霍奇猜測,但這並不代表着他接下來的論文還能有這樣的水準,我們不能因爲他一時的成績,而打破了規則。”

    反對者也不是空口白牙地反對,也提出了幾個看似很有道理的看法。

    而聽到反對者的話,贊同的教授就直接反駁了起來。

    “已經證明了ABC猜測和霍奇猜測的數學家,難道還要因爲他年紀才十九歲,就拒絕相信他的後續發展,這簡直是荒謬。”

    “這分明就是一顆數學界的巨星,註定是要在數學界青史留名的,結果我們身爲數學界頂尖期刊,卻不想多收錄幾篇他的論文,這是何等的愚蠢做法。”

    “我們《數學年鑑》的頂尖地位,不是靠着嘴巴說出來的,而是一篇篇的高質量論文打造出來的,拒絕了王東來的論文,那就等於是拒絕了數學界的王。”

    “我相信,如果我們拒絕了王東來,那麼其他三家一定會笑開了花,他們會覺得我們就是一幫蠢貨,蠢不可及!”

    言語瞬間就變得激烈起來,針鋒相對地互相駁斥起來。

    可是,情況很明顯。

    贊同的人數更多一些,反對者只有一部分。

    見到這樣的局面,反對者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是恨恨地閉嘴,心裏對於王東來這個華國人越發地憎恨起來。

    沒有了反對,《數學年鑑》的編委會很快就達成了一致。

    主動發出約稿請求。

    ……

    同一時間。

    克雷研究所,也在討論着王東來。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爲克雷研究所在千禧年的時候,向全世界發出過百萬美金懸賞。

    只要能夠證明其中的七道數學題,那麼就能得到克雷研究所的一百萬美金。

    之前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的格里戈裏·佩雷爾曼,便是其中一位。

    雖然因爲格里戈裏·佩雷爾曼的孤僻性格,不願意領獎,不願意投稿。

    但是僵持了幾年之後,不管是菲爾茲獎,還是克雷研究所,還是選擇了妥協。

    現在,這個情況輪到了王東來。

    一百萬美金的獎勵,自然是不可能賴掉。

    但是怎麼給,就成了一個難題。

    要是王東來和格里戈裏·佩雷爾曼一眼,不願意前來克雷研究所,那麼接連兩次,就真的讓克雷研究所成爲了一個笑話。

    他們自然不想看到這一幕出現。

    既出了錢,還成了一個笑話。

    這個時候,一個教授主動說道:“我們不妨邀請王東來前來我們克雷研究所擔任教授,條件可以談,給他開出百萬美元年薪,這個價格放在華國,已經是一個教授一輩子都可能賺不到的錢。”

    “我相信,他一個十九歲的青年,是不可能拒絕這樣的誘惑的。”

    不少教授都點了點頭,充滿了自信和傲慢。

    因爲他見多了這種學者,雖然是有天賦,可是出身限制了他們。

    出生在一個貧窮的祖國,過着貧瘠毫無質量的生活。

    現在有了白頭鷹最爲頂尖的研究所的邀請,自然不會拒絕,只有欣喜若狂。

    在場之人,還有舒爾茨的導師,拉波波特聽到這個話,卻是撇了撇嘴,因爲他知道王東來很有可能不會答應這個邀請。

    他見過王東來,他能看得出來王東來的眼神平靜充滿了自信和力量。

    在他的印象裏,和其他的國度的學者並不一樣,並沒有因爲他們來自克雷研究所,來自白頭鷹就感到榮幸和謙卑。

    甚至於,他都感覺王東來的眼神之中帶着一絲冷淡,並不怎麼崇敬他們。

    不過,他並沒有說這些。

    ……

    普林斯頓、劍橋大學、哈佛大學……

    一衆頂尖高校,都在第一時間向王東來發出了學術邀請。

    能夠和一個世界頂尖的數學家討論,對於這些頂尖高校來說,也是極爲重視。

    說不定,王東來的某一個句話,就是使得他們學校陷入研究的項目得到突破,或者是推動他們學校的學術發展。

    他們頂尖高校的地位,就是這樣一點點地積累起來。

    對於人才,他們從來不吝嗇。

    至於天才,那便更是如此了。

    新罕布什爾大學,數學系。

    一個華人面孔的教授,正在打着遠洋電話。

    “老張,原本你在《數學年鑑》上發表《質數間的有界間隔》,這是值得國內和全世界的熱議的,但是你偏偏遇到了王東來。”

    “這麼多年,你在國外求學,應該能看的明白,一些頂級學術,根本不會對國人開放,也不允許參與進去。”

    “你如果真的想推動你的課題,把孿生素數猜想證明的話,我認爲你還是回國更有希望一些。”

    “王東來才十九歲,你知道這個年齡代表着什麼。”

    “你在國外,是沒有辦法和他深入交流的,只有回國來,唐都交大不會拒絕你的,這樣一來,你們就成了同事,這事情就好辦了。”

    “我勸了你這麼久,現在,就看你是怎麼想的了。”

    握着電話,聽到電話那頭的聲音,張一唐陷入了沉思。

    他1978年於北大攻讀數學,本科畢業後,又在著名數學家潘承彪教授手下攻讀碩士學位,獲得碩士學位之後,就在校長的推薦下,作爲公派自費生留學白頭鷹,在白頭鷹普渡大學深造,攻讀博士學位。

    一路走來,坎坷頗多。

    此刻,聽到電話裏的聲音,他不禁回想起來這麼多年的經歷。

    咬咬牙,他還是不願意放棄在這裏奮鬥了這麼多年的事業,回去跟一個才十九歲的孩子討教。

    他比王東來大了39歲,根本拉不下這個臉。

    更何況,他已經發表了論文,證明了存在無窮多對質數間隙都小於7000萬。

    孿生素數猜想未必不能在他的手裏證明出來。

    到了那個時候,他也會全球出名,王東來有的東西,他也會有。

    越想,越是不甘心。

    “我還是想留在這裏!”

    對着電話說了這句話,張一唐便掛掉了電話,他知道自己又少了一個老朋友。

    “唉,老朋友,你怎麼就不能理解我呢,我不甘心啊!”

    “我都這麼大了,做出多少成績,是他的老前輩,你讓我怎麼放得下顏面,去和他一個毛頭小子請教。”

    “更何況,我也不是沒有可能證明孿生素數猜測。”

    喃喃自語着,張一唐的神情越發地堅定起來。

    求支持呀,今日萬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