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箍窯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暴風後的大海字數:5012更新時間:24/07/01 02:54:19
    雙水村。

    孫家。

    “豬賣了?”孫玉厚問。

    “賣了,賣了一百多,借福堂叔的錢已經還了,剩下的都在這裏。”孫少安已經回來了。

    “賣了那麼多?”孫玉厚、少安媽幾人都驚呆了。

    這個年月,賣一頭豬差不多五六十,好點的七八十。

    現在,孫少安一頭豬,賣了兩頭的錢。

    “對,咱們家的豬,又大又肥,定了1級,收購價高點。”

    孫玉厚點點頭,抽了口旱菸,問:“人家食品站的,沒問地龍餵豬的事?”

    自從用地龍餵豬後,村裏的風言風語就沒少過。

    孫玉厚一直都擔心,用地龍喂出來的豬,人家食品站挑毛病。

    “問了。”

    “問了?咋說的?”孫玉厚急忙問,已經顧不上抽旱菸了。少安媽、蘭花幾人也急忙看着孫少安。

    “是這麼回事,我的地龍養豬法子要發表了.”孫少安解釋一番。

    “這麼說,地龍養豬的法子,沒問題?”孫玉厚等人一臉驚喜。

    “沒問題,估摸着以後大家都要用地龍養豬了。”

    “沒問題就好。”

    “爸,剩下的兩頭豬,應該還能賣兩百多。

    家裏欠的饑荒,這次都能還了。”

    孫玉厚接話:“還有你從大隊借的糧食,咱們也用錢還了。”

    “爸,這段時間,我投稿賺的錢,不算少,應該夠箍幾孔窯。”孫少安想要挖幾孔窯洞。

    家裏就一孔窯,住着:老太太,孫玉厚,少安媽,孫蘭花,孫少安,孫少平,孫蘭香,七個人,太擠了。

    “箍窯?”孫玉厚有些猶豫。

    家裏好不容易有了點錢。

    箍窯的話,又要花個乾淨,而且還可能又要欠賬。

    “少安,你這些日子挖的藥材,也賣了不少錢,有一百五十多。”少安媽開口了。

    這段時間,孫少安沒閒着。

    雖然沒去上學,但孫少安每天一早都上山砍柴、挖藥材、打野味。

    家裏的伙食,一直不錯。

    藥材賣的錢,也不少。

    “這麼多了?”孫少安故作驚訝。賣藥材的錢,他心裏有個大概。

    而且,爲了能持續從山裏挖到藥材。

    孫少安還在山上種藥材了。

    也不怕被別人挖了去,因爲種藥材的地方,很偏遠,路還不好走。

    “是啊,你每天都去挖藥材,已經挖了好多了。”少安媽有些心疼,年紀還不大,勤勞的孫少安。

    “少安,你想咋箍窯?”孫玉厚同意箍窯了。

    家裏的錢不算少了。

    沒必要攢着。

    而且,家裏也確實需要箍幾孔窯。

    “爸,我是這麼想的。

    咱們這院兒裏,地勢不大,能箍一孔窯。

    另外再找個好地勢,能箍五六孔窯的那種。

    先箍上兩孔窯。

    等以後有錢了,再多箍幾孔。”

    孫玉厚抽了兩口旱菸,盤算一下,明白孫少安的意思“孫少安現在十四了,孫少平也八歲。

    過不了幾年,孫少安要結婚,孫少平結婚也是遲早的事。

    結婚總不能沒住的地方吧?

    所以,是時候多箍幾孔窯了。”

    之前,孫玉厚不是不想箍窯,是因爲家裏不僅沒錢,還有一河灘饑荒。

    現在有錢了,要馬上箍窯。

    “行,就這樣幹,我去找福堂。”孫玉厚拍板了。

    就在這時。

    “少安哥,少安哥,我們來了!”田潤葉和田福堂一起來了。

    孫玉厚和孫少安迎了出去。

    寒暄幾句。

    田福堂道明來意。

    就是讓孫少安教大家‘地龍養豬法’。

    “沒問題,想學的我都教。”孫少安一口答應,“不過,福堂叔,還有個事。”

    “啥事?”

    “是這,福堂叔,我家想箍幾孔窯。”

    “箍窯?這好辦,你說,想在哪裏箍?”田福堂也是爽快答應。

    “我家這裏,地勢小,在這邊上還能箍一孔窯。

    另外,我還想選個好地勢,箍兩孔窯。”孫少安說了他的想法。

    “行,少安,你家箍窯的事,我來安排。

    教大家地龍餵豬的事,你要多上些心。”

    “好的,福堂叔。”

    沒多長時間。

    田福堂把金俊文叫到了孫少安家。

    雙水村,金家灣,箍窯最好的手藝人:金俊文。

    金俊文是個能人,會很多東西。

    殺豬。每年村裏殺豬,都是金俊文殺。

    掌勺。金俊文燒的一手好菜,誰家辦事,都找金俊文燒菜。

    箍窯。金俊文箍窯是把好手。他箍的窯,哪兒哪兒都好。

    “少安,你家箍窯的事,交給我。

    不過,這用地龍養豬的法子,你得教會我們。”

    孫少安用地龍養豬的事,早已經傳開。

    現在,孫少安用地龍喂的豬,在食品站賣了一百多。

    讓雙水村的所有人,都看着眼紅。

    金俊文也不例外,他想趕緊學會,怎麼用地龍養豬。

    “沒問題,不只是你們家,村裏想學地龍養豬的,我都教。”

    “那也要先教我們家。”

    “行。”孫少安爽快答應。

    很快。

    孫少安家來了很多人。

    他們都是主動來學習,地龍養豬的。

    在聽說孫少安家要箍窯時,他們都表示,願意幫忙。

    孫玉厚帶着一幫老爺們,忙箍窯的事。

    孫少安帶着田潤葉、孫蘭花,教一幫婦女、孩子地龍養豬。

    兩夥人各忙各的。

    忙的熱火朝天。

    “少安,俺們沒聽懂,你再給俺們講一遍。”

    “嬸兒,我來講。”田潤葉主動幫忙講解。

    地龍養豬的事,田潤葉也基本都知道。

    “蘭花,你每天都是怎麼餵豬的?”有人問孫蘭花。

    大家都知道,孫蘭花經常餵豬。

    “就是這樣.”孫蘭花紅着臉,給大家細心說,怎麼用地龍餵豬。

    孫蘭花還沒這樣風光過。

    “要洗乾淨?還要用開水煮?”

    “少安說,開水煮是爲了殺死細菌.”

    孫少安家箍窯。

    大家跟着孫少安學地龍餵豬。

    這兩件事,讓雙水村再次熱鬧起來。

    這段時間,雙水村一直很熱鬧。

    孫玉亭算是熱鬧的主角。

    孫玉亭這段時間,做了很多事。

    這個時候,孫玉亭也來孫少安家。

    孫玉亭一來,氣氛就有些尷尬。(爲什麼會這樣,這裏就不能說了。)

    孫玉亭沒在乎氣氛變的尷尬。

    孫玉亭把孫玉厚叫到一邊。

    “哥,我家沒吃的了。”孫玉亭找孫玉厚借糧食。

    “我家也沒了。”孫玉厚對這個弟弟很無奈。

    孫玉亭是個不靠譜的人。

    雖然孫玉亭上過高中,還去過幷州鋼鐵廠上班,但孫玉亭就是不靠譜。

    不但孫玉亭不靠譜,孫玉亭娶的媳婦賀鳳英,同樣不靠譜。

    孫玉亭和賀鳳英,都是懶得出奇。

    家裏的活兒,能不幹就不幹。

    整天不着家,忙着外面各種事情。

    之前,賀鳳英還經常用惡毒的話,罵少安媽。

    孫少安忍不住,使勁錘了賀鳳英一頓。自此,賀鳳英再不敢罵少安媽。

    “哥,你家不是在箍窯嗎?”孫玉亭的意思是,你家都有錢箍窯,咋還沒吃的?

    “糧食是借大隊的,家裏確實沒多少吃的了。”

    年底了,孫玉厚家的糧食,也吃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一點白麪,要盤算着過年吃。

    剩下的高粱面,要盤算着年後,青黃不接的時候吃。

    一家七張嘴,每天要吃不少糧食。

    “哥,我和鳳英去幫忙箍窯,管口飯就行。”

    “去吧。”孫玉厚無奈的答應了。

    雖然孫玉厚知道,孫玉亭去了幫不了什麼忙,但孫玉厚無法拒絕,厚着臉皮來‘乞討’的孫玉亭。

    忙忙碌碌中。

    孫少安家的窯箍好了。

    具體怎麼住,也分清楚了。

    孫玉厚,少安媽,老太太,還是住原來的窯洞。

    跟孫玉厚一個院子的窯洞,孫蘭花和孫蘭香住。

    外面的兩個窯洞,孫少安和孫少平住。

    吃飯是一起吃,還沒有分家,不至於分開吃。

    而且,孫少安不會分家的。

    《平凡的世界》中,賀秀蓮想分家。

    中,孫少安沒本事娶田潤葉,只能娶賀秀蓮。

    賀秀蓮嫁給孫少安後,任勞任怨,默默付出,是個好媳婦。

    在光景過好後,賀秀蓮就想分家。

    分家這種情況,在農村並不少見。

    分家有分家的好處。

    但,孫少安不會分家的。

    窯洞箍好。

    地龍養豬的事,孫少安還在忙。

    不只是孫少安在忙,田潤葉也跟着忙。

    孫玉厚、少安媽、孫蘭花也經常被叫出去,幫忙指點怎麼用地龍養豬。

    這天。

    田福堂家。

    孫少安來了。

    孫少安是被叫過來的。

    罐子村的王支書來了。

    這王支書來,是爲了學習地龍養豬的法子。

    地龍養豬的事,不僅在雙水村傳開了。

    距離雙水村最近的罐子村,最早聽說這個事。

    在知道孫少安賣三頭豬,賣了三百多元後,罐子村的村民坐不住了。

    王支書代表他們,來雙水村,想讓孫少安教他們地龍養豬。

    “少安,你看行嗎?”王支書想請孫少安去罐子村。

    “這個.”孫少安猶豫一下,“王支書,我怕沒時間”

    孫少安拒絕了。

    王支書,空口白牙,想請孫少安幫忙。

    孫少安當然不答應。

    孫少安還沒掙工分。

    孫少安每天都上山砍柴、挖藥材、打野味。

    孫少安爲了活着,爲了家人吃好點,每天都在掙命。

    憑什麼孫少安不顧家裏,去幫別人?

    之前幫村裏人,也是因爲孫少安家要箍窯。

    雙水村的人,幫孫少安家箍窯,孫少安教他們用地龍養豬,這算是互助互惠。

    現在,罐子村想找孫少安幫忙,空口白牙的,哪兒來的這麼大臉?

    王支書一臉不高興的走了。

    事沒辦成,王支書不知道該怎麼給村裏人交待,給家人交代。

    田福堂送走王支書。

    跟孫少安繼續閒聊。

    “少安,你教大家地龍養豬的法子,不能白教,大隊要給你記工分。”

    田福堂是明白人。

    知道孫少安爲什麼拒絕王支書。

    知道應該給孫少安一些好處。

    “不用,都是一個村的。”

    孫少安跟田福堂拉扯幾句。

    最後,推辭不了,同意了記工分。

    沒多久。

    石圪節村的人,也來雙水村了。

    他們來,也是爲了請教孫少安,怎麼用地龍養豬。

    這次來的,是普通老百姓,不是村支書,也不是公社的人。

    按理說,這個時候,公社的人應該出面,找孫少安商量怎麼推廣,用地龍養豬的事。

    但,公社的人沒來。

    孫少安家。

    石圪節的人,道明來意。

    就是花錢請孫少安幫忙指點。

    “這個.”孫少安猶豫一下,“我沒時間.”,還是拒絕了。

    這事,孫少安不能答應,不能去做。

    原因很簡單。

    孫少安一旦答應,肯定會出事。

    陸陸續續,來雙水村,找孫少安的人不少。

    罐子村的,石圪節村的,下山村的,等等,連米家鎮那邊,都有人來。

    但,孫少安都拒絕了。

    無論,對方承諾給多少錢,給多少糧食,孫少安都拒絕了。

    孫少安之所以能拒絕,是因爲,這些人都是普通人或者村支書、生產隊隊長。

    如果是石圪節公社的人來,孫少安肯定不會拒絕。

    但石圪節公社的人,就是沒來。

    所以,孫少安地龍養豬的法子,只是在雙水村傳開了,沒有傳到外面。

    雙水村的其他人,也沒把地龍養豬的法子,傳到外面村子。

    一方面是,他們懂的不多,自己還弄不明白,沒辦法教外人。

    一方面是,他們聽說了,孫少安不教外村人地龍養豬的法子。

    他們狹隘的以爲,這是孫少安爲了雙水村好。

    怕其他村學會了,也把豬養的又大又肥。

    雙水村就沒優勢了。

    孫少安不隨便教其他村子的人,當然不是自私。

    孫少安是怕出事。

    石圪節公社的人,當然也聽說了,‘孫少安地龍養豬’一事。

    事情的來龍去脈,公社的人都清楚。

    公社的人專門問過田福堂。

    公社的人,也知道這是個好法子,但就是沒人找孫少安,推廣這個好法子。

    個中原因,很複雜,孫少安也不明白。

    紛紛擾擾中。

    又要過年了。

    孫少安家,日子越過越紅火。

    年三十。

    少安媽、孫蘭花、孫少安,張羅了一桌好飯。

    孫少安也參與做飯了。

    孫少安說:“我在學校後廚幫忙,學了一點做飯的本事。”

    另外,少安媽還扯了幾塊好布,給家人縫了幾件新衣服。

    “來,嚐嚐這只雞,是少安燉的。”少安媽很高興。

    家裏吃的不缺。(本來沒多少糧食了,孫少安用錢跟大隊換了一些糧食。)

    錢呢,箍窯之後,還剩了點。

    衣服啥的,也買了一些。

    家裏的光景,有盼頭。

    還有就是,老太太喝了孫少安抓的藥,身體好了不少。

    老太太,生活能自理了。

    耳朵沒那麼聾了。

    眼睛也好了不少。

    半癱的身體,也能四處走動走動。

    渾身病痛的折磨,也少了很多。

    “好吃,大哥燉的雞真好吃!”孫蘭香第一個誇讚。

    “是挺好吃的。”孫少平第二個誇。

    “好吃。”孫蘭花也誇。

    孫玉厚也點點頭誇了幾句。

    “好吃就多吃點兒。”孫少安看了看家人。

    家人的臉上,都露出幸福的笑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