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推廣養殖技術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暴風後的大海字數:4599更新時間:24/07/01 02:54:19
    轉眼又是一年過去。

    周強十八歲。

    大雜院裏,沒什麼大事。

    易中海的管事一大爺,又恢復了。

    因爲其他人都不合適,劉海中處理了幾次事,但弄得稀裏糊塗,事情鬧到王秀萍那裏,王秀萍沒辦法,只能讓易中海再次擔任管事一大爺。

    易中海擔任管事一大爺後,就開始偷偷摸摸做一件事。

    每個月,月末的時候。

    晚上,夜深。

    易中海會偷偷摸摸給秦淮茹糧食。

    不是一大媽和賈張氏交接糧食。

    而是,易中海和秦淮茹交接糧食。

    這就有點影響不好了。

    好幾次,都被劉海中看見。劉海中睡得晚,睡前去外面上廁所,就看到了。

    不過,易中海是在院子裏,和秦淮茹交接糧食。

    易中海家和秦淮茹家,算是對門。

    易中海和秦淮茹交接糧食,家裏一大媽和賈張氏都在窗戶後面盯着。

    他們算是黑燈瞎火下,在院子正中間,‘光明正大’的交接糧食。

    他們應該沒有苟且之事,但卻想避人耳目,他們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

    原因嘛,易中海想找人養老,看上了秦淮茹。

    所以,接濟秦淮茹糧食。

    但,大雜院有好幾家貧困戶。

    易中海作爲管事一大爺,應該一碗水端平。

    他給秦家糧食,就應該給其他的貧困戶糧食。因爲,秦家都不算貧困戶。

    但,易中海沒那麼好心。

    他的糧食,只給他覺得有用的人。

    他想讓秦淮茹養老,所以才給秦淮茹糧食。

    易中海的做法,顯然是錯的。

    他不應該偷偷摸摸的。

    他既然想找人養老,就應該看準後,開誠佈公的談一談。

    如果看準了秦淮茹,那就和秦家好好談談,把事情說到明處,也做到明處。

    這樣,院兒裏其他的鄰居,也知道怎麼回事,將來也有個監督作用。

    不過,易中海沒這樣做。

    問題在於,易中海疑心太重,‘太謹慎’。

    也許,他不得不如此。

    因爲,有很多白眼狼,有很多人,答應了養老,但真到需要養老的時候,他們都跑的無影無蹤。

    易中海應該看多了這樣的情況,所以他不得不小心謹慎。

    所以,易中海一直選不準,誰給他養老。

    給秦淮茹家送糧食,也算爲以後留條路,但沒有完全選中秦淮茹。

    同時,易中海也對何雨柱很好。

    他覺得何雨柱也不錯。

    但何雨柱有個爹,老了後,何雨柱能不能給易中海養老,易中海也不知道。

    在養老這個事上,易中海也算是,下了很多功夫,但他路子選的不對,他其實應該收養幾個孩子,從小養到大,這樣將來有人養老的可能,會大一些。

    有意思的是,易中海每次給秦淮茹糧食後,賈張氏一邊吃着易中海給的糧食,一邊罵易中海不是個東西。

    賈張氏知道,易中海在找養老對象。

    所以,罵易中海沒安好心。

    顯然,在賈張氏活着的情況下,秦淮茹不可能給易中海養老。

    何雨柱家。

    周小霞又懷孕了。

    她之前生了個兒子,取名何曉。

    之後,又懷孕了。

    何雨柱每天都高興的合不攏嘴。

    周小霞的母親周李氏,也來大雜院,照顧周小霞和孩子。

    何雨柱有妻有子,秦淮茹一直沒有吸血何雨柱。

    他們兩人,也沒有打情罵俏什麼的。

    何雨柱和秦淮茹的關係,只是普通鄰居的關係。

    或者,比普通鄰居多少親近一點,畢竟秦淮茹是個俏寡婦,何雨柱對秦淮茹更溫柔一些。

    但,他們之間沒有齷齪。

    何雨柱畢竟是何雨柱,他不是許大茂。

    許大茂是個小人,他可以吃着碗裏的,看着鍋裏的,想着別人懷裏的。

    許大茂是軋鋼廠電影放映員。

    他經常下鄉放電影。

    這樣的工作,給了許大茂很多其他便利。

    比如,在農村,和小寡婦睡覺。

    許大茂應該在和婁小娥結婚前,就開始和小寡婦睡。

    結婚後,還是和其他女人睡。

    同時,還撩騷大雜院的俏寡婦秦淮茹,撩騷軋鋼廠的其他俏寡婦。

    許大茂這樣的做法,是典型的小人、壞種。

    當然,許大茂這樣的人,放在當今社會,就是‘隔壁老王’,似乎不算壞人。

    但如果許大茂是你家鄰居,你會不會覺得許大茂是‘正常人’?

    讓許大茂不高興的是,自家媳婦,龐小蘭,生了個閨女。

    “傻柱有了兒子,現在他媳婦又懷孕了,小蘭,咱們也抓緊,要生個兒子。”許大茂整天催他媳婦生兒子。

    “知道了,你不在地裏播種,我咋給你弄個兒子出來?”龐小蘭生孩子前,體格子就不小,生孩子後,體重增加了很多。她要是把許大茂壓在身下,許大茂怕是起不來。

    “明白,我現在給你播種。”許大茂心裏想着秦淮茹,開始給龐小蘭播種。

    龐小蘭一邊應付着許大茂,一邊心裏在想,是不是該回村裏一趟,那裏才有真正的種子。

    後院的劉海中、許大茂,中院的易中海、秦淮茹,總能時不時折騰點事出來。

    前院的情況還好一些。

    前院的閻埠貴,每天忙着算計,基本折騰不出什麼大事。

    周強這邊,他一直忙種植、養殖的事,在大雜院兒的時間很短,也沒什麼事。

    周華也已經是正式工,也結婚了。

    不過結婚時,周華沒有通知周強。

    周華和周強算是徹底斷了關係。

    一年過去。

    周強的的養殖技術,越來越成熟。

    京郊的農村,基本普及了周強的養殖技術。

    家禽產量大增。

    各種肉食供應,逐年翻番。

    這不是小事。

    在全國都缺肉的情況下,周強能讓肉食供應翻番,這很了不起。

    周強的名字,也多次出現在,不同級別的會議中。

    這天。

    週末。

    中午。

    周強家。

    周強把何雨柱一家子都請了過來。

    周強很忙。

    不得不託周小霞照顧弟弟妹妹。

    所以,周強有空時,就會請周小霞他們過來吃飯,表示感謝。

    “李姨,小霞姐,柱子哥,謝謝你們照顧周娟他們。”周強端起酒杯敬酒。

    “唉,謝什麼,都是一家人。”何雨柱大大咧咧道。

    “就是,小強,周娟他們也是我弟弟妹妹,照顧是應該的。”周小霞道。

    “也就是幫周娟他們做頓飯,也沒幹啥,你每次還送很多吃的。”周李氏道。

    “來,嚐嚐我的手藝怎麼樣。”周強熱情招呼。

    “好着哩,小強,你這幾道家常菜,做的不比我差。”何雨柱道。

    吃喝一陣。

    “小強,聽說你一直在忙養殖技術推廣的事?”何雨柱問道。

    “是啊,柱子哥,已經忙了兩年多了。”

    “這技術咋樣啊?”

    “還行吧。”

    “可不是還行。”周李氏開口了。她經常回農村,知道周強的養殖技術有多厲害,“柱子,小霞,你們是不知道,小強的養殖技術,讓俺們村肉食產量連年翻番。”

    “連年翻番?這麼厲害?”何雨柱和周小霞都有些不敢相信。

    “當然厲害了。周研究員他,哦對了,小強在老家都被稱爲周研究員。他的養殖技術,不僅在俺們村弄的紅紅火火,而且周圍幾十個村子,都弄了起來,而且弄的都不賴。”

    “是嗎?小強,快跟我們講講。”何雨柱道。

    “其實,也沒啥好講的。

    我做的事不多。

    也就弄了點新飼料。

    然後,培育了更優良的家禽幼崽。

    其他的,都是生產大隊在做,我就是動動嘴皮子。”周強輕描淡寫的說了說,也沒說種植方面的事。

    周李氏聽完,覺得周強有很多沒說,但她不知道該怎麼說。

    “小強,你明年畢業,想去哪兒工作?”何雨柱問。

    “農科站吧,我最近去那裏比較多一些,他們說了讓我畢業後,去當技術員。”

    “那是好單位呀,看來,你是不打算去軋鋼廠了。”

    “對,去軋鋼廠的名額,就是弟弟妹妹的了,等他們初中畢業,要是考不上高中啥的,就去軋鋼廠上班。”

    “挺好,小強,你這個二哥,當的不錯,比那周華,強太多了。”

    吃過飯,周強帶弟弟妹妹去河邊釣魚。

    “二哥,快看,我也釣到一條大魚!”周娟喊道。周娟年紀13歲,長大了不少,家裏的事,她基本接手了。她幾次說,她做飯,不用去何雨柱家。不過,周強不讓。

    “好,有進步,這條大魚是你的,換下的東西,也是你的。”

    “好的,二哥!”周娟繼續釣魚。

    周芳和周盛在附近玩耍。

    他們還是貪玩的年紀。

    他們也想玩釣魚,只是周強不允許。

    轉眼幾天後。

    周強來到農科站。

    一個大院子。

    裏面站滿了農民。

    一張桌子。

    一個中年人,站在桌子前,大聲喊:

    “今天這個會,就一件事,推廣新的養殖技術!

    下面,請周研究員上臺講話。”

    這個中年人,沒有一句廢話。

    他叫王保國。

    他臉上有道傷疤。

    他曾是一名殺鬼子英雄。

    他的聲音落下,院子裏想起雷鳴般的掌聲。

    周強先對王保國點頭示意,然後走到桌子前。

    “鄉親們,新的養殖技術是這樣的.

    這技術,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會出現很多實際問題。

    爲了能更好的推廣,我在周莊、秦家莊、龐各莊等地,選出了三十餘名,養殖技術掌握不錯的養殖員。

    大家,把這些養殖員請回村,讓他們指導你們開展工作。

    剛開始,一定不要急於求成。

    有什麼不懂的,不要盲目嘗試,一定要多請教養殖員。

    要耐心嘗試,等技術掌握了,再擴大養殖規模。”

    周強也沒什麼廢話。

    三十多名養殖員,裏面有周山等周強的親戚,有秦有德等人,都是最早跟着周強幹過的,都是下了苦功夫,跟着周強認真學過養殖技術的。

    有他們現場指點,養殖技術推廣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周強說完,便讓秦有德他們站出來,跟其他人交流。

    周強走到一邊。

    “小強,推廣養殖技術,一定要養殖員親自去指導嗎?”王保國問道。他這樣問,是覺得養殖員少,養殖技術推廣的有些慢。

    “王站長,養殖技術推廣,必須在養殖員的指導下開展,不能急於求成。

    我們可以慢一點,這樣不會造成什麼損失。

    一旦新的養殖技術沒做好,造成老百姓嚴重損失。

    這樣就難以挽回,並且會對新的養殖技術推廣,造成阻力。”

    周強辦事,不喜歡急於求成。

    他知道,很多事,都是急於求成的情況下,把好事辦成了壞事。

    “也好,是我心急了。”王保國道。他希望老百姓早一日過上好日子。

    “王站長,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們現在看上去工作進展緩慢。

    其實不然。

    只要我們穩紮穩打,現在有三十多名養殖員,指導養殖技術推廣。

    我相信,明年我們就會有一百名養殖員。

    後年,估計有五六百名。

    養殖員的數量,會越來越多。

    到時候,養殖技術推廣速度會越來越快。”周強放眼幾年後,並不急着幾個月就把事情辦成。

    “好,小強,你說的對,任何事都急不得,急了,反而適得其反。”王保國似乎想到了什麼。

    “王站長,您現在有空的話,我想跟你彙報一下最近種植方面的進展。”周強不僅做了養殖的研究,種植方面,也一直沒有耽誤。

    只是種植方面,週期較長,且見效慢。

    “好,小強,聽說你培育的小麥種子,產量提高不少,快給我說說。”王保國也知道周強種植方面的工作。

    “王站長,產量是有些提高,但沒達到我的預期目標,每畝只提高了一成產量,我預期的是三成。

    根據最近的研究數據,我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周強說了一大堆王保國聽不懂的話。

    王保國出身農民。

    按理說,他懂得小麥怎麼種。

    但,現在周強說的種植小麥的事,他聽了幾句,就聽不懂了。

    只知道,土壤需要改善,不能過度使用化肥,要使用農家肥。

    還要弄沼氣池,還要輪休農田,等等,周強說了很多。

    “小強,看的出來,你做了很多事,你這麼年輕,辦事就這樣紮實,是個好苗子啊,以後要繼續好好幹,你的前途不可限量!”

    周強的表現,入了王保國的眼。

    他對周強的未來,有了更大的期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