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孩子的未來
類別:
都市言情
作者:
五月鮮桃字數:2206更新時間:24/07/01 02:45:55
像呂青青這種,如果是獨生子女還好,未來會怎麼樣也是她自己的事。她這下面還有個弟弟,一旦牽扯到刑事案底。
這種直系親屬的刑事案底,基本上已經決定了她弟弟以後的一小部份人生了。
在這個紙醉金迷的社會,孩子老實一點也不算什麼大毛病。學習差心眼還活,早早的踏上社會或許就是一個災難。
不管再怎麼聰明伶俐,要是真的聰明伶俐,就不會半路失學了。
社會是和平的,在這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下,大多數的時候都講究一個個的潛規則。
雖然嘴裏都在宣揚着什麼公平公正公開,但翻開那些宣傳出來的例子,就單純的通過互聯網去稍微的向深處檢索一下,就能發現一個新大陸。
站在風口上,是豬都能飛得起來。但是如果不在風口上,不管你是個什麼樣的豬,最終的結果就是被人當作一道菜。
階層的流動性在逐漸的一步步收縮,很多事情都在潛移默化之中顯現着社會發生的變化。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看這短短的十幾年之中,娛樂圈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是說投資,就單單的是那些明星和演員。
到了現在,就是一些練習生,但凡是能夠出道有一些水花的,翻開後面一層層的背景,平凡人能夠向上攀爬的路徑正在一個個消失。
泥腿子想上岸,翻開歷史書,什麼情況下才能一躍沖天,什麼時候才能提升自己的階層,那些都明明白白的記錄在歷史中了。
值得慶幸的是,張嵐在自家一步步的向下滑行的時候,突然之間有了機遇。擁有了可供人交換的東西。
擁有了能夠被人所用的地方,很多看不見的東西,自然而然的就不存在了。
有些事不能想,或者說不能簡單的就往壞處想。社會可能是那樣的,也可能是另外一個樣的,大多數的時候,是看你自己怎麼去面對它。
不是每個人都是冷漠,也不是什麼時候都在講究各種關係。在大多數的時候,這個社會是在逐步的一點點變好的。
尤其是當你身處最底層的時候,這個社會對你的待遇其實是在一點點的變好的。
基層的相關人員,再怎麼爲難,只要你堅持不斷的跑,一點點的也是願意給你去辦一個個事情的。
在過去的時候,講究的是一個個的小圈子,你不繳納夠足夠的東西,是不會讓你進來的。
現在的社會,只要你願意下功夫,願意去打聽去問,會有人告訴你應該怎麼做,需要怎麼做的。
社會信息越來越發達,當你碰上的不是什麼大事,需要幫忙的也是好人好事之後,終有人會伸出手的。
張嵐之前去辦事的時候聽到過一個基層辦事人員和同事的閒聊:又不是自己的錢,國家發下來的,成不成的給他遞上去,過了是他運氣好,不過咱們也沒辦法。
這種時候,講究的是信息。也就是如果你能夠憑藉自己踩進去,在名額足夠的時候,是有人樂意成人之美的。不會說有人非要佔你的名額什麼的。
但也就是這麼一點的機會了,隨着時間一步步的推移,這種機會也是在逐步的減少。
如同綜藝節目的選秀,一場又一場的表演,從最初的最底層海選,到現在的一家家公司的練習生。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社會,哪裏會有什麼真正的滄海遺珠。
在短視頻平臺流行起來之後,真正有能力的,和稍微有一點能力的,該起來的早就起來的。但凡是有能力的,差不多都能讓自己的生活過的大差不差。
不過因爲一時乘風而起,後面各種行差踏錯,最後一蹶不振的也不在少數。
社會上的賽道是一個接一個,新的藍海從最初的三五年,到現在一兩年,甚至於傳到普通人的耳朵中的時候,已經變成了一片狼藉。
競爭是越來越激烈了,發財的機會看似遍地都是,但和普通人的距離已經越來越遠了。
最重要的第一桶金,實際上還是要做好基本功。因爲機會從原本的一生中有那麼三四次,到了現在可能一輩子就那麼一次機會。
晚上的時候,李媛要請張嵐吃飯。下午李媛女兒李馨寧放學的時候,張嵐和李媛一起接的孩子。
今年李馨寧就該上小學了,席間李媛說自己最近一直在考慮是讓孩子回到商市老家去上學,還是在京都這邊上學。
這讓張嵐有些疑惑,爲什麼啊,這把孩子的戶口轉到京都了,好端端的怎麼又要回到商市去上學呢,京都這邊上個好大學多容易。
李媛連忙解釋道她不是這個意思。主要是李馨寧的成績很一般,各種的興趣班也沒什麼擅長的。
在京都這邊小學估計進不到一流的學校,初中就更別提了。
李媛的打算是讓李馨寧的戶口在京都這邊,然後回到老家商市去讀更好的學校,然後高考的時候再來京都這邊考試。
因爲在京都這邊她不能保證孩子能夠一路名校的跟上來,但回到商市就不一樣了,頂多就是多拿個借讀費罷了,她能保證李馨寧能夠一路上着學好的學校考大學。
李媛說的倒是實際情況,張嵐想了想。如果說在京都這邊上普通學校的話,是不如回老家讀名校。一般人的話有個問題是孩子將來回京都高考的時候,可能會面臨找不到有學位的學校接受,只能以社會考生的身份參加考試。
但李媛這裏就沒什麼關係了,李馨寧真的天賦一般的話,回到商市參加最好的學校,高三的時候轉回來參加高考,到時候應該能穩定的上一個名校。
不過這中間有一個小問題就是,就算李馨寧的成績很一般,李媛的家庭背景放在這裏,到時候在商市那邊操作一下,保送上個一般的名校還是可以的。何必要這麼費力呢?
孩子的天賦一般,在張嵐看來,如果李媛以後選擇在京都這邊生活的話,孩子是不如一直在京都這邊的。
從小學到高中,這中間的同學感情相對起來比在大學的要更穩固一些,一直在京都這邊就讀,後面畢業了之後朋友也多一些。
僅僅是單純的在京都這邊考試,張嵐有點不好評價這其中的對錯。(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