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凡事就怕比較!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小小赤赤字數:2309更新時間:24/07/01 02:38:01
    “也別在這閒扯了,正好中午都還沒吃飯呢,我請各位哥哥到八仙樓吃酒去~”

    說話的依舊是趙文遠,要不怎麼說還是獨苗好,那荷包裏邊從來都不缺銀錢使。

    “好,趙大郎闊氣!”

    “要不怎麼說還得是小伯爺,咱們這些人可真沒法比~”

    其餘幾人紛紛附和着,袁文紹自然也不例外,別人請客不去就是個大傻子。

    起身朝着院子裏面喊道:“平安,給我備馬!”

    “好的,公子~”

    沒錯就是要備馬,幾人到底是勳貴子弟出身,平常出門也都是騎馬,都自持勇武很少坐馬車。

    袁文紹所乘騎的“大黑”,是當年祖母花高價從西北買來的,肩高1米7左右頗爲神駿。

    騎着馬慢悠悠的走在街上,畢竟是在汴京都城裏頭,這雖然並不禁止騎馬,但也無要事也不可肆意馳騁,幾人在勳貴圈裏都是小卡拉米,自然不敢公然違抗開封府的條令。

    雖然融合了原身的記憶,但這也是第一次出門閒逛,坐在馬上的袁文紹四處張望着,看什麼都比較好奇。

    兩邊商戶叫賣聲不絕於耳,當真是一幅繁榮景象。

    “包子,熱騰騰的包子!”

    “這位公子,今日有上好的綢緞,您要不要給家裏的女眷選兩匹?”

    “幾位……”

    本朝漕運發展相當發達,迎來送往的商船更是絡繹不絕。京都外的客商入京走水路最爲方便,因此沿河兩岸便涌現出大量商鋪。

    汴京大概人口已超過百萬,另外鄉村小鎮(又名“草市鎮”)也逐漸發展起來。在這些城鎮裏,商業繁榮,市肆極爲發達,城中各類店鋪達6000多家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東京汴梁城“東華門外,市井最盛,凡飲食、時新花果、魚蝦鱉蟹、鶉兔脯臘、金玉珍玩、衣着,無非天下之奇。

    其品味若數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隨索目下便有之。其歲時果瓜、蔬茹新上市,並茄瓠(一種葫蘆,嫩時可食)之類,新出每對可直三五十千,諸閣紛爭以貴價取之。

    一路上熱熱鬧鬧,幾人很快就到了吃飯的地方,翻身下馬將繮繩交給隨從,邁着八字步朝着裏面走去。

    八仙樓是臨街而建的三層建築,光看外面就很是不凡,這一進去裏面的裝飾更爲奢華,足矣稱得上是“珠簾繡額,燈燭光耀”百般美物珍羞味,四面欄杆彩畫檐。

    汴京城裏雖然酒樓衆多,就經營規模來說可以分爲正店、腳店和拍戶酒店三等,其中正店共有72家,幾人所來的八仙樓,在正店裏也能排在前列。

    像這種大酒家的小二,那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都得非常有眼力勁,而且記憶力還要好,一些經常來消費的大人物,你得一眼就能認出來。

    所以看到進來的人趕緊迎上去,趕緊點頭哈腰的躬身行禮。

    “幾位公子,樓上雅間都給您留好了,還是之前的規矩嗎?”

    “嗯!”趙文遠點了點頭,氣勢拿捏的死死的。

    別看在好友面前有點憨,但也是堂堂伯爵府的繼承人,一個眼神旁邊的隨從就開始給賞錢。

    酒樓一樓是散客區特別吵,袁文紹幾人趕緊朝着樓上走去,到了2樓也沒有停留,直接來到3樓的雅間。

    這裏就別有洞天了,打開窗戶就能看見前面的汴河,邊吃酒聊天邊看着來來往往的船隻,這也算是別有一番風味。

    大酒樓的服務就是不一樣,袁文紹幾人剛坐下就有漂亮侍女走過來,手上還都端着銅盥,這是專門用來給貴客淨手的。

    “公子,您請!”

    “嗯!”

    袁文紹把手放進去,表情一切都很自然,這些天已經習慣於被人伺候,衣食住行都有人管,現在讓他自己穿衣服估計都不會。

    但擦完手總感覺少些什麼,但是當一旁還算漂亮的侍女拿出胰子後,這才算反應過來,現在還還沒有香皂啊,當然這個事現在不着急。

    因爲壤外必先安內,得把家裏面的事情擺平,在研究自己的掙錢大計,畢竟有祖母臨終前給的私房,現在倒也不缺銀錢使用。

    菜上齊之後,隨着歌姬們的吹拉彈唱,袁文紹開始招呼着幾個好兄弟喝酒吃菜,你一杯然後我一杯,氣氛簡直不用太融洽。

    “哥幾個,乾杯!”

    “對,今天不醉不歸,把那些煩心事全拋到腦後,誰要是慫了我們都瞧不起他!”

    這頓酒喝了一個時辰,得虧古代的酒度數不高,要不然估計全都一驚趴下了。

    “紹哥兒,徐二哥,還有遠哥兒,過些日子我也要門蔭入仕了,從八品的禮奉郎。”

    “昌哥兒,這是好事啊,怎麼還見你愁眉苦臉的呢?”

    “唉~”張景昌縱使有一肚子話想說,但畫到這邊又咽了回去,也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張文遠在幾人中歲數最小,所以酒量也比較差,打了個隔後雙眼迷離的摟住好友。

    然後把胸脯拍的砰砰作響,醉醺醺的說道:“昌哥兒,有什麼委屈伱就跟兄弟講,別總有什麼事都憋在心裏!”

    “我…”張景昌也只能繼續搖頭,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有些話就不適合說出來,這個小小的從八品官,那都是母親不知道求了大娘子多少次才得到的。

    他這當兒子的看了都心酸,但這條路真不是自己想要的呀~

    “昌哥兒,你糊塗啊,哪怕去年沒有中秀才,但年齡不是還小嘛,也不用着急走門蔭這條路~”

    袁文紹見他還要繼續說,趕緊出言打斷:“行了鵬舉,咱們繼續吃酒!”

    要是有辦法的話,誰不想正兒八經的當官,張景昌一個庶子哪怕出自英國公府,也沒有選擇的權利。

    這門蔭跟自己託關系入仕可不一樣,本朝規定對蔭補人進行銓試,要求蔭補人不僅熟悉儒家經義,還要學會國家法律條文。

    這使得官僚子弟不能輕易注官。而且恩蔭官升遷比有出身的人要慢,職官一年一“考”,即對官員的德行、才幹、勞效,每年進行一次綜合考查。

    打個比方,從九品的將仕郎像升階爲正九品的從政郎,有出身的只需要“三考”,沒有出身的卻“四考”,通俗一點講就是進士三年升階,恩蔭官要熬夠四年才可以升。

    而且恩蔭官的上升渠道也會受到限制,本朝蔭補官不得擔任臺諫官、兩制官、經筵官、史官、外交官,如此一來有機會升到高層的恩蔭官極其罕見,可以說是壓根沒有。

    “唉~”袁文紹嘆了口氣。

    這凡事就怕比較,現在竟然還覺得自己(原身)的日子也還可以,最起碼在家中雖然不受寵愛,但比這個好友要強多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