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選擇不同,人生際遇則大不同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夜天下字數:4453更新時間:24/07/01 02:05:26
    在宴會上,和七八個後世聽都沒聽過的公司老闆,在自己面前吹牛,楚向前頓時沒了興致。

    一看就知道這些人,和後世那些忽悠投資者的騙子,是一個套路。

    而且既然自己沒聽過他們的公司,那也就說明,這些人的公司要麼公司倒閉了,要麼就沒發展起來。

    這種公司在楚向前眼裏,基本上沒投資的必要。

    正想和渣打的幾個股東打個招呼離開,但想想今晚的晚會,基本上就是爲自己開的。

    只能安耐住心情,繼續和人有一句每一句的閒聊。

    最後乾脆走到角落裏,明顯不被主流待見的七八個人的小圈子的外圍當個聽衆。

    還別說,聽着聽着,楚向前發現這些人雖然看着就是小老闆,但賺錢的點子還真不少。

    換成自己剛來港島時,說不定會主動和他們攀談,甚至合夥。

    就如面前這位,滔滔不絕的年輕人說的,專買爛尾樓,或者舊樓翻新,又或者舊樓拆了蓋新樓的方案。

    不就是前世港島頂尖富豪李四叔,在還沒發達前,最慣用的收樓套路了。

    爛尾樓只需要三成價,甚至更低的收購價格收購後,花錢完工後,稍微裝修的像樣點,就是個單身公寓樓。

    出租給那些單身白領。

    一年下來,少則15%的純利,多則30%都有可能。

    而舊樓翻新或者蓋新樓,地段就得好,否則很難租起高價。

    或者賣樓花,提前迴流資金。

    但只要找到個地段好的舊樓,搞定了業主後,把舊樓拆了,建成8層、10層的高樓。

    利潤雖然不算很大,但回報卻很穩定。而且需要的資金相對來說,比買地蓋樓會少很多。

    要是楚向前,直接以舊換新,3層小樓全拆掉變10層、12層,轉手一賣少說也能賺個三四成的利潤

    而且此時賣樓,除了那些高樓外,基本上都是一棟一棟的賣。

    比起未來一棟樓裏,需要和幾十個業主談妥的麻煩小很多。

    楚向前看着面前這個,看起來應該30歲左右,個子頂多165,面向看起來有些忠厚的年輕人。

    不由來了興趣。

    自己的目的是成爲港島最大地主,卻一直沒個熟悉地產的幫手。

    好奇之下一問,對方兩兄弟,一個叫葉孝勤、一個叫葉孝禮。

    來港島賺到的第一筆錢,就是花了好幾年攢下來的錢,買下一棟4層的爛尾樓,找了幾個工人加上自己兄弟倆,花了三個月完工。

    轉手一賣,獲利2萬港幣。

    這下算是爲他們倆打開的新世界的大門,之後的三年裏,就盯着爛尾樓和舊樓。

    到現在,也算身價過百萬,算是有錢人了。

    不過到底是賺個辛苦錢,事業和財富還處於積累階段,像是李四叔,到了50歲才真正發跡起來。

    而且除了能力外,還因爲英國佬勢危,壓不住華商了,這才給了華商崛起的機會。

    仔細算算,前世的李公攤和李四叔,好像一個是57年成立公司,一個是58年和人合夥成立地產公司。

    經營了二十多年,身家才過10億。

    當然,80年代的10億,已經是鉅富了,但比起90年代,新千年年後的他們,還是沒法比的。

    可見這年代華商想崛起有多難。

    而楚向前越看葉孝勤、葉孝禮兩兄弟,越覺得眼熟。

    皺眉想了好一會,才從想起這兩人是誰了。

    很小的時候,在老家鄉下跟着爺爺奶奶,看過一部叫創世紀的港島電視劇。

    裏面就有葉孝勤、葉孝禮兩兄弟。

    仔細辨認一番,雖然兩人年輕了幾十歲,身材臉頰消瘦很多,看着確實不像。

    但認真辨認時,還是能從兩人的面相,看出兩人幾十年後的輪廓。

    要是沒記錯,兄弟倆在發達後,因爲經營理念的不同。

    當弟弟的葉孝禮設計把大哥趕出了公司,葉孝勤沒了股份,又是被親弟弟算計,心灰意冷下,乾脆不再經商,老老實實的和老婆過日子。

    雖然不富裕,勝在安穩,又兒女雙全。

    而葉孝禮一朝解開枷鎖,生意是越做越大,最後居然成了港島數一數二的大富豪。

    而且這小子好像有4個兒子,算是人生大贏家。

    不過,兒子之間難免勾心鬥角,甚至互相陷害,活生生的演繹一出,什麼叫豪門無親情的戲碼。

    但對楚向前來說,這兄弟倆都值得投資。

    葉孝勤做人、做事厚道、穩妥,這種人當個守成的經理再適合不過。

    葉孝禮有野心,做事不擇手段,讓他去衝鋒陷陣,獲利絕不會小。

    等這羣人散了,楚向前才笑着找到兩人,“兩位葉先生,有空再聊聊嗎?”

    葉孝勤和葉孝禮一愣,隨後就認出了楚向前。

    畢竟這次聚會,來的全是渣打的顧客和名流,兄弟倆身家能過百萬,已經算是有錢人了。

    只是到底做的是舊樓買賣的生意,資金的需求量不是一般的小。

    眼看楚向前這個渣打新董事主動找上來,兄弟倆臉上不由露出激動表情。

    “看來我不用自我介紹了?”

    葉孝勤和葉孝禮忙點頭,“楚生,很高興能認識你。”

    楚向前也客套了幾句,然後明着說道,“我手裏有資金,剛纔聽了你們的話,對舊樓改新樓的生意有點興趣。

    就是不知道,你們是否有興趣帶着我玩玩?”

    葉孝勤和葉孝禮對視一眼,沒想到楚向前說的這麼直白。

    葉孝勤還有些猶豫,畢竟拉一個巨鱷進來,一個不小心就會被對方一口吞了。

    葉孝禮的想法和他大哥完全不同,這些年他是受夠了錢不夠,只能眼睜睜的放棄一些,明明很值得投資的項目。

    而且葉孝禮想的很明白,就算將來公司會被楚向前吞了,那也是將來的事。

    再說楚向前想拿走公司,絕不可能明搶。

    公司壯大了,把股份賣給楚向前,自己也能拿到一大筆資金。

    大不了再次創業,那時候大筆的錢在手,總比現在更容易發展起來。

    而且港島的舊樓多的是,十年天看着還不錯的樓,十年後,那就是實實在在的舊樓了。

    舊樓改造的生意,在港島這種城市裏,永遠不會缺市場和機會。

    說白了,葉孝禮對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也難怪他把大哥趕出公司後,反而發展的更好。

    可見但凡能成功的,就算吃了時代的紅利,個人能力也是無可置疑的。

    “哥”,葉孝禮見大哥不說話,立馬急了。

    葉孝勤自然聽的出兄弟的意思,他也想把公司發展壯大,畢竟多賺錢,沒人不願意。

    思索幾秒,笑着對楚向前說道,“楚生,有您扶持是我們兄弟的運道,只是不知道您想怎麼合作?”

    這下反倒讓楚向前意外起來,不過想想也對,兄弟倆現在又沒翻臉。

    葉孝勤也沒經歷過親兄弟的背叛而心灰意冷,機會擺在面前,傻子才一口拒絕。

    “我出資金入股伱們公司,要30%的股份。然後委託你們幫我買樓。”

    尼瑪的,這等於兩頭吃。

    先吃公司的紅利,又拿公司的股份。

    再利用他們兄弟倆的能力,和在這一行的經驗,讓兄弟倆爲他打工。

    葉孝勤左思右想,心裏有些不甘心。但葉孝禮卻看的更明白。

    只要抓住一個重點,和楚向前這種實力的人合作,肯定比自己兄弟倆單打獨鬥賺的更多。

    甚至有了資金的支持,趁着此時每年來港島的人數有十幾、二十多萬。

    這麼多人涌入,房子永遠不缺買家的牛市環境下。

    他敢直接買下好幾棟,同時拆了建高樓。

    一兩年後,大樓蓋好,資產翻一兩倍都正常。

    就算一開始爲楚向前打工,那也比找到合適的舊樓,買下後還需要擔心賣給誰。

    資金迴流也更快。

    錢在市場裏滾的次數越多,等於賺的越多。

    當然,風險也更大。

    大不了找到合適的樓後,就去問問楚向前要不要。

    他要的話,只要價格合適,那就賣了賺佣金。

    他不要,那自己留着拆了重建。

    而且楚向前沾着3成股份,也是要出錢的。

    雖然賺到的同樣少三成,但也等於公司的資金變多了,實力變強了。

    以前買不起的,現在能買下。

    以前需要一兩年才能回本,現在或許三五月資金就能轉悠一圈。

    想想就知道如何選擇了。

    “楚生,我們兄弟倆答應了。”

    葉孝勤聽完就臉色一變,要不是楚向前就在面前,兩兄弟鐵定得吵一架。

    楚向前此時也算看明白了,葉孝勤搞不過他弟弟,是有原因的。

    而且他只是經歷過一次失敗,就心灰意冷,這種人好像確實不適合做生意。

    生意場上,忠厚仁義是最沒意義的品格。

    講信譽,不等於沒手段,也不等於做事得循規蹈矩。

    兄弟倆回家後,不可避免的大吵了一架。

    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葉孝禮逼着葉孝勤要麼和楚向前合作,要麼他退股,自己籌建新公司也要和楚向前合作。

    這一招叫做以退爲進,專門對付老實人。

    吃定了葉孝勤重親情的性格,否則葉孝勤順勢答應,等於把葉孝禮輕鬆趕出了公司。

    不過讓他把買下葉孝禮的股份,等於把這些年賺到的錢,全給了葉孝禮。

    剛結婚的葉孝勤,果然猶豫不決。

    兩人沉默了好一會,葉孝禮一句,我要退出你不讓,和楚生合作你又下定不了決心。

    那乾脆把股份賣給我,萬一自己失敗了,將來也能靠大哥吃飯。

    葉孝勤露出不可思議表情的同時,算是被葉孝禮利拿捏的死死的。

    只是十幾分鍾的思考,葉孝勤居然真有了退出的想法。

    可見這人就是小富即安的人。

    成不了大事,卻非常適合做個管理者。

    隔天,楚向前就在報社的辦公室,見到了一臉期待表情的葉孝禮。

    看過這家叫明大的公司,旗下持有的資產,楚向前不有眼睛一亮。

    一棟蘭桂坊巷子裏,十字路口的7層面積147平米的小樓。

    一棟軒尼詩道和渣甸街交接處,三角形空地上,蓋起來的190平米5層出租樓。

    這棟樓,離未來銅鑼灣地鐵站,走路也只要7、8分鐘而已。

    別看這兩個地方現在算不上繁華,但這兩棟小樓的商業前景,在楚向前眼裏已經值得自己花心思拉攏葉孝禮了。

    “這兩棟樓,40萬賣不賣?”

    葉孝禮咽了咽口水,兩棟樓是自己兄弟倆,前年分別花了11萬和9萬港幣買下來,又花了7萬裝修好的出租樓。

    一年差不多能租3萬多一點。

    租金賺了4晚多,投入的成本又只要27萬。等於還有23萬沒賺回來。

    現在轉手賣給楚向前,就賺了17萬。

    暗道還是跟着大老闆舒服,人家看上後,直接高價買走。

    忙點頭。

    楚向前見狀也不管葉孝禮賺了多少,反正沒將來的自己賺的多。

    讓黃大律師擬好合同,買下兩棟小樓後,楚向前對葉孝禮給‘明大’估價50萬的價格,沒多浪費口舌。

    雖然公司自帶的兩棟小樓,已經被自己買下,但50萬買葉孝禮找個人,楚向前怎麼想都覺得划算。

    開出兩張支票。

    一張55萬,其中40萬買兩棟樓和15萬入股明大公司,拿到30%股份。

    另外一張100萬,遞給葉孝禮說道,“幫我把蘭桂坊這棟小樓旁邊的樓,儘可能買下來。我給你10%的佣金。

    而且每買下一棟樓,裝修、改建,甚至將來的擴建、增高的工程,也全給你做。”

    葉孝禮臉色大喜,“老闆放心,我保證半年內,就把蘭桂坊這棟小樓左右北邊和西邊相鄰的6棟小樓全幫您買下來。”

    楚向前笑着點點頭,自從接觸了恆生的利東超後,他才知道,原來港島此時的大家族,就已經掌握了港島幾十、上百處物業。

    再想想自己手裏的物業,兼職就是小巫見大巫。

    可見自己還需繼續努力,才能在未來一舉成爲港島最大的地主。

    葉孝禮拿着兩張合計155萬的現金支票,走出報社時,忽然感覺自己的人生已經不一樣了。

    要是半年內,真的幫楚向前搞定了蘭桂坊的6棟小樓,自己的公司今後一兩年內,根本不會缺工程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