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父子嫌隙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從知識學到力量字數:2328更新時間:24/07/01 02:02:50
    不過知道這個計劃完整內容的李皓和陳喜都深知,隨着崔明瞭解完後,只怕他就沒這麼高興了。

    因此在一頓其樂融融的家宴之後,李皓帶着陳喜離開皇宮時,陳喜又一次勸諫道。

    「殿下,如今就向陛下呈交這份計劃,是不是過早了一些,莫不如還是重新調換一下,也能讓陛下慢慢接受。」

    其實之前在李皓要提交這個計劃方案的時候,陳喜就不止一次的勸諫過了,希望李皓能循序漸進,避免和崔明產生衝突。

    但李皓卻沒有採用,因爲相比陳喜,李皓太明白人性了。

    一個高高在上的帝王,是不會讓人擁有挑戰他的能力,即使那個人是自己的兒子也不行。

    既然一定要過一關,那還不如及早挑明,免得越到後面心中積怨越深。

    畢竟有着多年的父子感情在,李皓真不想到最後弄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至於說隱忍到崔明過世,就更沒法等了,因爲揚州慢在,除非李皓刻意爲之,否則讓崔明長命百歲總還是不難的。

    李皓真沒那個耐心,而且李皓本身還有完成任務的要求,鬼知道它會不會有時間限制。

    所以要麼崔明主動讓權,要麼李皓只能用自己的方法,在保留底線的情況下將其奪過來。

    只不過和陳喜沒必要說這麼多了:「不必了,如今我大宿整合了祁國,已然佔據了先手優勢,我們必須要保留下去。

    否則一旦等褚國、琰國真正融合了所佔之地,或者安、梧兩國回過神了,再想要去擊敗他們,就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對於百姓的損傷也會更大。

    所以孤即使會身負罵名,也需要父皇早做決定,這都是爲了天下早日一統,讓百姓能從此免於戰火,過上安穩平順的好日子。」

    陳喜被李皓這話一激,也是回道:「殿下高義,我等一定助殿下完成大業。」

    事實上,李皓的判斷也的確是對的,從錦衣衛埋在崔明身邊的暗線回報。

    頭兩日,崔明在閱覽計劃方案時,還是激情昂揚,可在看到有關軍政改革時,卻立馬就換了樣子,而那部分也是李皓整個計劃方案的重點。

    因爲看到這裏的崔明,已然看出了這套計劃方案的實施難度,至少他沒有信心能完成。

    而且自古新政改革就很少有皇帝親自下場,畢竟但凡改革,必然觸及舊有利益集團的利益,他們自然會想盡辦法阻撓。

    到時真要出了差錯,總不能讓皇帝自己承擔吧。

    崔明不像李皓,他對於新政改革的信心沒那麼足,也沒有足夠的魄力和手腕來應對可能發生的問題。

    對於具體的人選,第一個在他腦中出現的,就是提交這份計劃的李皓,只是很快就被他剃掉了。

    一是因爲忌憚,畢竟以李皓現如今的聲望能力,如果再總攬軍政大權,那他再想收回來,就很難辦到。

    二是因爲保護,臣子可以選擇捨棄,但一個優秀的太子,卻是不能輕易動的。

    崔明雖然對李皓有所忌憚,但在心裏卻也明白,這個兒子是承繼大統的最佳人選。

    排除掉了李皓,崔明又在滿朝臣子中開始尋覓,只是一時間還真想不到誰能兼具能力與忠誠。

    想不出人選的崔明,暫時就把這件事給擱置下來了。

    畢竟拋開李皓畫的大餅,崔明認爲現如今的宿國,已然算是發展到了一個頂峯。

    即使是穩定現狀,他也做到了歷代宿國國君未曾做到的功績。

    而崔明的這一情況,很快也被李皓給探知到了。

    這情況相比李皓之前的種種預想,倒也不算壞,只是這並不符合李皓的利益。

    於是李皓再次主動求見崔明,藉着詢問如何應對調停之事,詢問他對自己提交方案的意見。

    「父皇,如今褚、琰兩國使者在都城已停駐多日,恐怕很難再拖延下去。

    不知父皇有沒有看完我上奏的改革之法,是否應當依策而行。」

    崔明對李皓也不能明說反對的理由,便用起了拖延大法:「朕這些日子公務繁忙,還沒有時間看,具體的等日後再說。

    至於調停之事,朕認爲還是以公平和順爲宜,不要有所偏私。」

    這話雖然沒有明說,但實際上已經在否定李皓之前提出的策略了。

    而且崔明也沒認爲能瞞得過李皓,爲了讓李皓不反對,直接就想找個由頭把李皓給支走。

    但李皓怎麼可能輕易揭過,只是爲了能夠佔據道義上的制高點,李皓不能表現得過於急躁。

    因此這次就沒再糾纏,而是秉承着一而再再而三的精神,又找了崔明兩次。

    拖字訣雖然好用,可事不過三,爲了能名正言順得讓李皓不要再說這事,崔明召集了六部尚書、五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共議。

    崔明想着,這幫人都是既有利益集團的得利者,除了少數兩個太子黨成員外,其他人肯定都是反對改革的,用他們來否決掉這個改革方案。

    只不過崔明還是小看了李皓引經據典的辯論能力,在這一場爭辯中,李皓堪稱是大獲全勝。

    看着實在是說不過了,崔明只好站了出來拉偏架,同時也是在警告李皓見好就收。

    「此事重大,今日商議已有數個時辰,想必各位臣工都累了,便先到這裏。

    而且就算要進行變法,朝中也暫無合適人選,所以一切都不急。」

    面對崔明的隱晦警告,李皓純裝作是沒有聽懂:「父皇,大爭之世,非優即汰;崛起之時,不進則退。

    如今中原各國都在銳意進取,我大宿若是固步自封,只怕祁國的結局便殷鑑不遠。

    至於主持改革的人選,兒臣願毛遂自薦爲父皇分憂,還請父皇准許。」

    崔明被直接將了一軍,當即就有些怒了,瞪着雙眼看向李皓,並沉聲說道:「你的意思是,孤若是不聽你的,便會成爲亡國之君了。」

    李皓對此是一點不慌,擡頭直面崔明的目光,冷靜回道:「兒臣不敢,只是如今大勢所趨,兒臣以爲只有順應潮流,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還請父皇明鑑。」

    看着殿上這對父子的正面交鋒,在場之人無不驚駭,一時間心都提了起來,連大氣都不敢喘。

    最終還是王堃主動站了出來:「改革變法事關國運,不論如何謹慎都不爲過,正所謂積力之所舉,即無不勝也;衆智之所爲,即無不成也。

    不如將此事在朝堂上,請諸位大臣共議後,再做決定。」

    有了王堃給的臺階,崔明才終於是開了口:「此事便如卿之意,開朝會商議吧,你們可以退下了。」

    這下衆人才鬆了口氣,趕忙行禮退出了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