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朝廷風向
類別:
女生頻道
作者:
從知識學到力量字數:2308更新時間:24/07/01 02:02:50
而同時在朔風和胡柳方向上,安國也早已經意識到了情況不對。
畢竟一夜之間,牆頭上的旗幟都換了個遍,連商道都給暫時斷絕了。
於是他們便派了人到城頭下試探,只是城內宿國得到的指示就是固守城池,就沒有理會他們。
沒得到想要的答案,他們也想過派兵的事,只是限於手中兵力不足,便派了人飛速將此情況告知李隼。
說起來,李皓這也在無意之間幫助了褚國一把。
因爲李隼在得知消息後,立即就判斷到了情況不對,畢竟宿軍正常攻打祁國,怎麼也不可能直接奔着朔風和胡柳去。
只不過他剛開始,即使是有所猜測,卻也沒有真的認爲宿國有這般野心。
直到後面朱衣衛接連傳來,祁國城池淪陷的消息,才讓他猛然驚醒。
當即就收縮了攻打褚國的人馬,準備重新回到宿國方向,同時在國內繼續徵兵。
做爲九國之中的最強者,他接受不了宿國的強勢崛起,畢竟他在其他方向受到的挑釁就已經夠多的了。
同時爲了挑撥褚國和宿國的關係,他還專程派人前往褚國,告知了這個情況。
李隼相信在壓制宿國的觀點上,褚國上下和他的想法應該會是一致的。
不過褚國人也是知道輕重,即使對於宿國在有所不滿,他們也只是發出了一封照會函到宿國去。
對於這些連鎖反應,李皓之前便已經想到了,也有所應對。
只是相比於這個,當前李皓最需要做的,還是打贏面前的這一場仗。
李皓所率兵馬在數量上,與祁國兵馬並沒有明顯優勢,再加上李皓的挑釁態度。
最終祁軍也選擇來一場正面對決,以期望能儘快收復失地。
只是鑑於李皓前兩次的戰績,他們擔心又中了陷阱,因此在行軍道路上極爲謹慎。
每日只在官道走四十裏,凡紮營必立堅寨,不管李皓怎麼派人挑釁,都絕不使兵輕進,就是對着平州進發。
不過李皓也不慌,既然沒有以小勝大的機會,那就來一場兵對兵、將對將的正面對決。
於是主動率兵前移搶佔有利位置,終究這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能主動爭取到的,李皓絕不能拱手送人。
雙方正面硬剛的狀態下,比拼的就是麾下兵馬的真實戰力,及雙方將領的指揮能力。
第一天雙方都是擺開陣勢,進行了初步試探,都想找出對方的弱點。
但兩邊的領兵將領都是身經百戰之人,縱使李皓打了幾輩子經驗多些,但問題是別人的下限也高,雙方都沒有收穫。
因此在試探無果之後,李皓便正式開始了主力對戰。
而在這上面,有着保衛自家田地的增益效果在,原先從祁國歸降的人馬,爆發出了驚人的戰力。
在直面對方中軍的情況下,愣是靠着一腔血勇直接殺穿了中軍前營,把在側翼支援的宿國老兵給嚇了一跳。
畢竟要是之前對付他們的時候,能發揮出這種戰力,只怕柳州城還真未必能守得住。
由此也激發了他們的爭強之心,現在大家同屬一個陣營,他們也不想輸給這些後來者。
於是只在一上午的鏖戰之下,祁軍的戰線就被接連逼退,導致中軍與左右翼的兵馬,產生了一道缺口。
祁軍領兵的忠武侯也發現了這點,立馬揮動令旗,想讓左右翼兵馬向中軍合攏,以免發生脫節。
但李皓的反應卻是要比他快上一些,直接帶着在後面作爲預備隊的一營騎兵,就直接朝着缺口衝了過來。
從側翼席捲進了中軍,朝着忠武侯的帥旗衝了過
去。
忠武侯見狀也想指揮兵馬攔截,可倉促應戰的祁軍,連陣勢都沒有時間結好,只能被李皓率兵接連擊潰。
眼見李皓快衝到附近時,忠武侯只能選擇帶着帥旗後撤,寄希望於拉開距離後,再重新擺開陣勢。
只是在雙方已經陷入膠着的時候,可不是他想撤就能撤下去的,李皓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既然帥旗被移動了,那動搖軍心的目的就已達到。
分出一半騎兵繼續朝帥旗移動的方向追擊,迫使他們只能不斷後撤,無法從容指揮兵馬。
至於剩下的一半,則由李皓帶着,直接從左翼的祁軍殺去。
不一會功夫,中軍和左翼的陣勢就被衝擊的支離破碎,沒支撐一會就潰散了。
而沒有他們的的支撐,右翼兵馬顯然也是獨木難支,很快就敗退下來。
李皓率部追擊了十里,俘獲俘虜、輜重無數,打贏了這一場關鍵的硬仗。
但在事後的統計中,李皓麾下損失也不小,這場戰略上的大勝,在雙方傷亡比上,並沒有太大差距。
不過李皓也並不心疼,因爲自這一戰過後,祁軍再想集結足夠的兵力反擊,所需的時間就很漫長了,李皓便有了一個充足的時間來消化勝利果實。
所以之後李皓並沒有繼續進軍,而是重新返回了平洲,開啓了這裏均田進程。
另外李皓也需要在這裏鋪設義學,以此來應對未來需要大量治軍、治政人才的問題。
在李皓忙於祁國之事的時候,宿國內部也不太平。
對於李皓自作主張開啓的這場戰事,朝中有不少人提出了異議。
剛開始是說李皓窮兵黷武,會致宿國於險境,同時也容易引起安國和褚國的敵意。
後面李皓接連大勝,連續奪取了數城之後,窮兵黷武的言論倒是消停了一會。
畢竟祁國開疆拓土了,他們也能在這份蛋糕上,分上一杯羹。
直到後面李皓均田的消息傳來,他們見自己竟然得不到什麼,立馬就又是一股反對風潮的重新開始。
順帶還給李皓扣上了私設朝廷、拉攏民心的帽子,同時褚國的國書,也給他們一個重要的砝碼,請求崔明召李皓回都城。
崔明對此有些猶豫,對於開疆拓土的功績,他還是有些渴望的。
雖然不是他主導的這場戰事,但只要他坐在這個皇位上,那這位功勞天然就屬於他。
但同樣的,他也不想讓李皓的權勢過大,進一步影響他的帝王權威。
也正在他猶疑的時候,李皓一封請旨的奏疏,暫時讓他穩定了想法。
李皓的奏疏上,是說所佔祁國諸城,需儘快納入到宿國治下。
之前戰時,才臨時以軍法治理,現今局勢逐漸平定,請求崔明派遣文官前往治理,督撫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