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天之靈,地之性,天地合之,當有新生(求追讀月票推薦票!)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百歲成仙字數:2489更新時間:24/07/01 01:56:20
    陸塵上看看,下看看,比較着兩首對聯的不同。

    廣道師兄在此調和了龍虎,平衡了陰陽,氣與神合,證就了金丹大道,既然他認爲下面的對聯的立意要比上面的要好,那肯定是有他自己認可的原因的。

    陸塵不求徹底能摸到廣道大師兄當時的心境,但若是能夠管中窺豹,摸索出一二出來也不錯。

    看着看着,忽然陸塵腦海中想起現代世界中禪宗之中一個十分出名的典故來。

    “神秀與慧能之間的區別嗎……”

    話說禪宗祖師傳授衣鉢給弟子之時,命兩名弟子各自作一首偈語,誰的語意和禪宗暗合,就把衣鉢傳授給誰。

    備受衆弟子追捧的上座神秀當場做偈一首: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看了,挺滿意。

    不過慧能卻是說了句“美則美矣,了則未了。”

    於是,悄悄在神秀偈語旁另作偈語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看到大吃一驚,當夜即把衣法傳授給慧能。

    這兩首偈語的含義,大體能和廣道師兄的兩首對聯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正如神秀的身如菩提樹敗給了慧能的菩提本無樹一樣。

    “無天地,便是菩提本無樹,而天地闊,便是身是菩提樹?”

    陸塵漸漸抓到了要點了。

    確實,慧能的立意是要比神秀要高的,直接將‘佛’的心態都闡述了出來。

    可那是佛心,不是人心!

    一個是以人成佛的過程,而另外一個卻是直接闡述佛。

    不出意外,神秀敗給了六祖慧能,可這並不代表着神秀的立意不高,只不過他的出發點是以自己爲基礎的。

    闡述了自己要成爲佛需要做的事情。

    誰能說神秀的立意就要比慧能低?只是因爲神秀再說修行路的方式,而慧能卻是直接說了幻想中的修行頂點罷了罷了。

    “所以,這就有了清靜崖凝聚內丹之後,下山斬妖伏魔的故事了?”

    明白了廣道大師兄的當時的心態後,陸塵也不由得爲啞然失笑。

    明明有可能會讓道心更上一層樓,成爲那‘無天地,道無爲’的仙人心態。

    可是最後卻選擇了‘天地闊,無爲困’的人心。

    不過,陸塵不是廣道師兄,自然也無從知曉廣道師兄當時是以什麼樣的心態這樣選擇的。

    將行囊放下,生活用品都擺好了。

    陸塵隨便在清靜亭中央清掃了一小處空地後,便在此地居住了下來。

    因爲沒有辟穀,所以每日吃食則是由真若送上來。

    不過,因爲祖師有令,故而真若也只是將飯食送上來後便慧徑離開,從不與陸塵過多言語。

    陸塵也沒有心情去找真若說話。

    站在這高高的崖頂之上,感受着源源不斷的風潮,陸塵因爲下山的事情而躁動的心反而平靜了下來。

    雖然丹田已到達極限,煉精化氣再難有效果,不過陸塵還是沒有停下來,多餘的法力也不浪費,分出來去衝擊尾閭穴與百會穴。

    每日靜心養性,倒也悠閒自在。

    沒有寂寞空虛冷之苦悶,亦沒有一覽衆山小之壯志,只是享受着閒暇獨處時光。

    剩下的時間,便是研究法術與清除通幽石之上的幽冥之氣,將其重新轉化成地脈石。

    時光緩緩流逝,天氣漸漸轉涼。

    陸塵有法力護體,自是感知不到涼意,多日之靜修,也讓他的心境好似被抹去了灰塵,只感覺神清氣爽,心態平和,雜念全消。

    如此之後,日升月落,不知幾個朝夕,陸塵忘卻了時間,每天都沉浸在觀察天地山河以及自己的小天地內。

    什麼陰謀詭計,什麼籌劃算計,在這清靜崖頂,卻是一切都成了一片空空。

    最後剩下來的,卻也只有那清靜無爲的感覺。

    這一日,五心朝元,觀山悟道,看景怡人。

    山川之中,好似自有一股氣勢升騰。

    “地勢坤,厚德載物。人立於地,當有尾閭通山河之氣。”

    陸塵輕聲而語,心有所感,體內法力自然流轉而下,源源不斷的法力好似一股股長河朝着尾閭穴的位置而去。

    自然而然的,沒有波濤洶涌之氣勢恢弘,亦沒有浩瀚異象發生,十分奇妙的,尾閭的位置便被法力所衝開。

    一股地氣自下而上,進入陸塵體內後循環往復了一週後,重新迴歸了地下。

    卻是百會未開,無法上下通透,建立天地之橋。

    漸漸地,感悟漸漸消散,陸塵毫無驚訝之感。

    “修身養性,靜坐頌黃庭,祖師誠不欺我也。”

    陸塵首先第一件事情,便是起身,朝着祖師的方向行了一禮。

    渾身的雜念在這些天裏面已經被排泄的乾乾淨淨了,內心澄淨透徹,道心重新變得穩固,意馬歸了山林,鎖住了心猿,加之道行已經到了練氣圓滿之境,又每日提純地脈石。

    這種種原因結合之下,讓他將尾閭穴通透變的十分的自然了起來,沒有絲毫的阻隔。

    甚至於陸塵都沒有感應到有瓶頸的存在。

    突破後,雖然欣喜之感,但陸塵也明白了祖師的教導是何意思了。

    名義是關了他禁閉一個月,而實際上,卻是讓他自己平復心中雜念。

    “怕是祖師已然看出我心態不穩,道心不寧,才讓我來這清靜崖頂上走一遭吧。”

    “清靜,清靜……祖師大能!”

    這樣一想,卻是有豁然開朗之感覺,不由的又是一拜。

    若不是祖師之舉動,他怕是不知道還要多長時間才能觸及到此番心境,哪怕是以地脈石強行突破,道心心境亦不得圓滿。

    ……

    後院靜室,兩仙童站立門戶左右,一道身影側臥室內榻上,閉目假寐,絲絲縷縷道韻幽然而生,近天地而闡道機,卻是有大道天成之感覺。

    此不是須菩提祖師,又乃是何人也?

    當陸塵突破,又行了一禮之時,祖師嘴角同時露出了一絲笑意。

    當又聽到陸塵喃喃自語之時,不自覺的輕聲嘆道:“癡兒,癡兒啊……常清靜,何以半也?”

    隨後目光又朝着遠處的天空方向看了一眼,掐指輕輕演算了一番後,又嘆了一口氣:“天之靈性,被爾等這般算計,卻是不該啊。也不怕天帝復甦之後,找爾等一一清算?罷了,罷了,三萬六千劫,卻也是到了時間,既如此,也該讓此方天地亂上一亂,才可改變過往……”

    “呵呵,大家多走動走動,執歲真流也該換上一換,莫要太過僵硬了手腳,空耗時光了。”

    隨即,佛塵揮灑間,點點白光浮現,瞞着那南天門處的千里眼,順風耳,連帶着一衆的天界仙神,靈山婆娑世界內的菩薩佛陀們視線不可見的間隙之內,剎那間遁入虛空之內,又消失不見。

    做完一個小動作後,靜室內才響起了兩聲咳嗽聲,幽幽嘆息傳出:“老嘍,老嘍,躲過執歲目光都要如此,卻也不知能堅持多長時間……呵呵,好在不算白白等待。”

    “菩提無果,緣滅無常。天之靈,地之性,天地合之,當有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