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帝國餘暉,誓死不降
類別:
玄幻奇幻
作者:
行者不綴字數:4139更新時間:24/07/01 00:26:17
李峯已經用“求生之路”打通了一條去巴蜀的祕密通道,只不過爲了掩人耳目,開闢的這條路足夠寬敞,路面上依然是荊棘雜草堵塞,條件十分有限。
沒辦法,可供幾十萬大軍出行的一次性用品,也不能指望太多。
“看來,還是要花點工夫籌劃一番才好。”
爲今之計,要麼拖延時間,要麼四天之內溜號。
或者,雙管齊下?
對,就這麼辦。
離開李疾寢宮後,李峯來到蒙瑞府上,開啓決定生死的一場會議,大秦真正的轉折機會,在此一舉。
“諸位愛卿,大秦已到生死存亡之際,諸位有何良策。”
皇帝既然發話,下面的人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紛紛表示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永遠不可能,劉邦要是過來,大不了拼死一戰。
這幫人大都是武將子弟,個個的家庭教育就是“死戰不退”、“頭掉了碗大個疤”、“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之類的話。
還真別說,這種話說多了,氣氛就很容易搞起來,要不是顧及皇帝身份,李峯都想跟着喊上一兩嗓子。
眼見氣氛差不多,李峯示意大家安靜,隨意找了個上首的位置坐下來。
“愛卿們忠心可嘉,朕心甚慰,但不可輕言死字,如果朕是一個只會讓大家去死的皇帝,那今天就不配坐在這裏接受你們的擁戴。”
“重建大秦江山任重道遠,還請諸位留着有用之身盡忠報國才是............”
字字句句慷鏘有力,李峯十幾次穿越的經驗和閱歷此刻發揮了重要作用。
蒙瑞率先問出了心裏一直憋着的話:“陛下,接下來該怎麼辦?還請明示。”
“突圍,咸陽失守已成定局,我們只有逃出去,才能伺機再起。”
這話說完,現場安靜了一會兒。
李峯知道,肯定有人抱定死守之心,不願意逃走。
越是忠臣越喜歡如此,他是既高興又無奈。
這種臣子是個皇帝都喜歡,但光是這種也不行。
不着急,今天是生死存亡的關頭,他必須做通所有思想工作,讓大家一種思想,一條心,一個行動方向。
果然,王衝跳了出來:“恕臣直言,陛下此舉與逃跑無異,一旦放棄咸陽,軍心大亂,敵軍再加以追擊,我們只怕連死都無法魂歸故里。”
李峯深吸了一口氣,站了起來,看着王衝。
“朕知道當前局勢,也知道你們的忠心,大秦衰敗至此,皆我嬴氏一族之過也。”
“朕有心贖罪,挽大廈於將傾,但當下局勢已無力回天,思慮再三,突圍是唯一的辦法,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朕想抓住一線生機,做最後的努力,如果你們不願服從,那就一劍砍下朕之頭顱,獻與劉邦,還能博一個功名。”
李峯拔出腰間寶劍扔在王衝面前。
“陛下,陛下這是何必呢。”
“愛卿們,如今朕可依仗者唯有卿等,如卿等都不願服從朕的命令,朕還能有什麼希望,請大家信我一次,子嬰在此叩首以拜。”
說完,李峯重重往地上叩下三個響頭。
堂堂帝王,居然叩拜羣臣,這種事情,值得大家吹一輩子,又沒人敢吹一輩子。
在場衆人心被狠狠揪了一下,紛紛上前,扶起李峯:“陛下,何至於此啊,我等聽命就是,此後追隨陛下,萬死不辭。”
想要的效果達到,李峯坐回自己的位置,設法引導大家分析當下的情況,並達成共同的認識:“諸位,如今咸陽失守已成定勢,關中地區烽煙四起,大秦敢戰之士凋零殆盡,六國舊地對我秦人充滿怨恨,那麼,朕問你們,我們要突圍出去,該去哪裏?”
白戰想了想:“嶺南之地還有趙佗五十萬大軍,我們可去那裏,與趙佗會師。”
李斌反對:“不可,趙佗手握五十萬大軍,忠心難以確定,萬一有異心,陛下豈非剛出虎穴,又入狼口。”
李峯點頭表示認同。
蒙瑞和王衝提出建議:“不如我們前往遼東邊境,那裏尚有抵禦匈奴的十萬大軍,曾是我蒙家舊部,現在由楊端和將軍之孫楊謝喜率領,可堪一戰。”
“不行。”李峯當即反對:“如若這樣,匈奴的冒頓將長驅直入,我中原百姓又多一重苦難,一樣不行,何況遼東據此千里,我等並無把握能安全到達。”
站在後世的角度來看,不管項羽也好,劉邦也好,都是屬於華夏人自己的矛盾,而匈奴屬於外族,這或許也是秦滅之時長城軍團沒能及時救援的主要原因。
更何況,李峯有自己的顧慮。
“就算真的能到達,朕....”
說着說着,他沒有再說下去,那就是遼東邊軍皆是蒙家舊部,真到了那裏,如蒙家夠狠,那自己也有傀儡之危。
當然,這話有點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李峯停頓了一下,轉移話題:“朕倒是有個好去處,請大家參詳。”
“陛下有何打算,還請明示。”
“巴蜀,那兒還未被戰火波及,老百姓對於我大秦的歸屬感還在,且物產豐富,乃天府之國,那裏,才是我們新的崛起之地。”
衆人議論紛紛,略微一想,不得不承認,巴蜀確實是個好去處。
“陛下一言驚醒夢中人,只是進入巴蜀的道路已經被劉邦大軍堵死了,我等一樣怕是衝不出去啊。”
李峯一笑:“大家放心,朕得始皇帝陛下指點,已經找到一條通往巴蜀之路,大軍只要聽朕命令行事,保證能夠從容撤離。”
衆人一喜:“那,敢問陛下,我等何時動身?”
“不急,朕乃一國之君,諸位也大多身兼要職,牽一髮而動全身,貿然行動,只會引起劉邦大軍的警覺,加大他們的攻擊力度。”
“在此之前,我們要先做幾件事。”
說着,李峯站起來,看着在場諸將,大聲喊道:
“蒙瑞、李斌、王衝、白戰聽旨,從此刻起,你們皆是我大秦上將軍,爵徹侯,命你們持聖旨,奪取所屬軍隊的掌控權,敢有不從者,無論是誰,先斬後奏。”
4、奪取兵權,忽悠劉邦
“諾!”
“你們奪取軍隊後,先集結起來,一分爲四。”
“蒙瑞,你領一軍負責接應轉移今日各忠臣良將的家小,財產,祕密轉移至巴蜀邊界。”
“諾!”
“李斌,你領一軍立刻逮捕留在咸陽城的巴蜀兩郡之人,尤其是巴郡和蜀郡郡守和都尉,要向他們曉以利害,命其助我等收服巴蜀人心。
“如若不從,殺之嫁禍給劉邦。”
“此事辦成之後,立刻前往皇宮護送朕之皇嬸,也就是你親妹妹以及各類皇室珍寶祕密轉移至巴蜀邊界。”
“諾!”
“王衝,你領一軍守住咸陽城各處出入口,以防有人按捺不住投降邀功之心,前往劉邦大營通風報信,一經發現,當即格殺勿論。”
“你要安排明暗兩處崗哨,確保萬無一失,我這裏有安排細節,給你。”
說完,李峯掏出一個錦囊遞給王衝。
“諾!”
“白戰,你的任務最爲艱鉅,你需要前往霸上,與守城的蘇度會合,堅守城池,以待時變,朕給你一個錦囊,當有咸陽使者面見劉邦之時,方可打開。”
蘇度乃是一員虎將,忠心執拗,如見朕錦囊不合道理,恐不肯輕易從命,你二人相交莫逆,你規勸他不可抗旨。”
“諾,陛下放心吧。”
“諸君,大敵當前,朕拜託諸位了。”
吩咐完畢,李峯面對衆臣鞠了一躬。
回宮之後,李峯來到宗廟,拜祭了一下大秦的歷代君王,看着始皇帝的畫像,李峯百感交集:“始皇帝啊始皇帝,你貴爲祖龍,創華夏千秋萬代之基業,卻不想大秦王朝竟二世而亡,想必你九泉之下也不會安心吧。
“如今,我有幸成爲你孫子,唯願你龍魂護佑,助我重整山河,重振大秦可好?”
...........
早朝時間到來,身穿黑色皇袍的李峯威嚴的坐在大殿上方,但下面的大臣除了昨晚參與蒙府筵席的人之外,已經沒有了多少恭敬之色。
牆倒衆人推,可以理解,但,無法原諒!
照例是那幾個老家夥率先開口,千年一律的勸降言論。
御史大夫韓賦活躍的最爲積極,就好像受降者是他一樣。
只是與昨日不一樣的是,今日在大殿上,再無“忠臣”站出來反駁他。
他只當是大家都認同了投降理論,現在只等着皇帝一句話了。
既然如此,李峯決定,成全他去做個冤大頭,爲自己爭取點時間。
“韓大人言之有理,朕已決意向沛公投降,但奈何宮中尚有一些事物需要處理,還需要沛公暫緩幾日進入咸陽城中,朕欲書信一封送與沛公,不知韓大人可否爲朕執筆?”
“這....陛下之命,臣安敢不從。”
“還安敢不從?老子叫你去吃屎你去嗎?叫你去殺劉邦、項羽你去嗎?”對這些SB大臣,李峯已經無力吐槽。
“好,來人,筆墨伺候。”
“沛公伯父親啓,子嬰拜上,自我大秦始皇帝以來,民怨沸騰,百姓多災,幸得沛公率仁義之師救黎民於水火,子嬰慚愧,感激........
沛公乃真命天子,當得天幸,成不世之功,惟願善待百姓,彌補秦之過錯.....
奈何朕尚有家事要處理,望沛公感念上天好生之德,給予嬰10日之限處理內務,爲表誠意,願撤走霸上大軍。
10日之後,沛公可長驅直入,再無阻攔,嬰當在咸陽城外負荊請罪....”
洋洋灑灑幾千字,把劉邦誇上了天,把悔意說的一套又一套,把誠意二字表現的淋漓盡致,在場忠臣淚流滿面,幾個決意投降的臣子都羞愧的低下了頭。
韓賦拿着這樣一份書簡歡天喜地的朝着霸上大營衝去,他似乎看到了新朝開國功臣的名頭在向自己招手。
李峯也鬆了口氣,這份東西辭藻華麗,這時代的人看了無不拍手稱好。
但在21世紀,有點腦子的人就會明白:“這特麼的就是篇道德綁架的文章。”
裏面大肆拍馬屁的同時,字裏行間也在暗示劉邦要恪守道德,彰顯君王風範,所以就應該就應該剋制進入咸陽的慾望,戒驕戒躁,給李峯充足的準備時間。
按照李峯對劉邦的瞭解,這貨現在還是挺作興仁義之師這個稱呼的,也在強力標榜這東西,那這一份東西十有八九能起到緩兵之計的作用。
至於爲什麼是10日?
10日後,自己應該已經跑了,10日後,項羽就差不多該來了。
朝會上,李峯在秀演技,朝會下,蒙瑞等人正在悄悄掀起血雨腥風。
衛尉軍大營,王衝剛擦拭完刀口上的鮮血,取下統軍大將姜義的人頭,宣衆將聽令:“陛下有旨,現在我爲衛尉軍統領,敢有不從者,殺無赦。”
中尉軍大營,同樣的情況也在發生。
“宋將軍,這麼說,你是不願意執行陛下的旨意了?”
“哼,要奪我兵權,絕無可能,若是逼我太甚,我這就帶領大軍投奔城外的沛公去。”中尉軍大將宋時傑振振有詞。
“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殺。”
白戰率領手下親衛,把中尉軍中敢於抗旨的人從上到下清洗了一遍。
“違抗君命者已死,他們的家人也將受到萬世唾罵,你們想跟他們一樣嗎?”
“不想,不願!”
“我們是大秦軍人,食君祿,擔君憂,你們願意跟着我,跟着陛下一起拯救大秦嗎?”
“願意,願意!”
“大秦萬年!”
“大秦萬年!”
..........
霸上,劉邦軍營,韓賦正跪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張良、蕭何、周勃、曹參、樊噲、夏侯嬰等一衆文臣武將正圍繞在沛公劉邦身邊看着他。
不得不說,這支創業團隊朝氣蓬勃,圍繞在天命之子劉邦的身邊,確實有一統天下之氣象,劉邦後來能成事,絕不是偶然。
當蕭何把那洋洋灑灑的馬屁書簡讀完後,劉邦這傢伙笑的嘴都歪了。
“瞧瞧,大秦皇帝稱我爲伯父,那還不把他的那些個三宮六院奉上啊。”
“哈哈哈哈!”衆人一陣大笑,一副勝利者姿態。